鹿港阿敏034 :: 課堂隨筆--學校行銷與公共關係320-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0:07:22
主題—學校行銷與公共關係
主講人—曾光榮院長(玄奘大學終身教育學院院長國際企業學系(所)主任)
一、行銷的意義
(一)「交換」是人類普遍的行為,也是行銷學的焦點
學校是服務業,老師←→學生
~行銷起源與核心觀念exch:交換(exchange)
(二)交換的條件
~涉及至少兩個單位個人、群體或組織
~雙方有某些需求或目標
~雙方擁有對方認為有價值的東西
~雙方有交換的意願、能力和資格
(三)行銷的定義
1.行銷是規劃和執行有關概念、物品與服務之形成、定價、推廣、分配的程序
2.目的在於:創造滿足個人和組織目標的交換
~強調交換雙方的利益
~行銷講求一套方法(4p)
* 產品product:物品、服務、組織、事件、
* 定價pricing:心理定價(依對方身份定價)
* 推廣promotion(特色、賣點、媒體、網路、報紙廣告)
* 通路與配銷place and distribution(直銷—零階通路)
◎老和尚:好久不見、善哉善哉(好酒不見、誰知誰知)、大弟子:阿彌陀佛(我沒偷喝)、我佛慈悲(我喝十杯)、罪過罪過(醉過醉過)
二、市場理念的演進
◎市場理念的比較:以學校行銷為例
1.生產導向---我們的課程非常豐富,相信能夠符合市場的需求。(學校品牌)
2.銷售導向---我們希望藉由發送傳單、上電視台、廣播等宣傳,以期能掌握市場需求。
3.行銷導向---我們必須先瞭解目標與市場的需求動向,並設法滿足他們。
4.社會行銷導向---我們必須秉持最高的教學品質與目標,並定期回饋社區。
三、學校公共關係之目的
l建立溝通的管道
l爭取認同與好感
l鼓勵參與及獲得支持
l協助推廣
l減少反感與對立
l處理危機
四、學校公共關係的工作原則
l確實掌握問題與工作目標
l真誠無欺
l用行動證明事實
l傾聽其他人的聲音
l為明天做好準備
l保持樂觀奮發精神與幽默感
l臨危不亂
五、學校公共關係之特質
l它是一種有意圖的活動
l它是一種解決問題導向的活動
l它是一種有計畫的活動
l它必須符合公共利益
l它是一種雙向的溝通
l它是一種整合的傳播活動
 
【師長勉勵】
◎ 行銷從願景、理念到課程規劃….等,都含括在內
◎ 學校「品牌」也是一種行銷
◎ 用行動證明事實;為明天做好準備
◎ 公共關係的對象—家長、社區、媒體、長官
◎ 面對媒體,校長不要跳到第一線(才有緩衝的餘地),應指定發言人(請其他人不要自行發言)
人際關係只是公共關係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