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新股竞价发行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4:41:44
在《新股发行上网竞价方式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申购倍率改进法、基准价格法和完全竞价法。由于我国目前新股发行依然是卖方市场,一、二级市场仍存在巨大差价的情况下,采用完全竞价法会导致发行价畸高,投资者风险加大。而申购倍率改进法和基准价格法的思路是剔除过高和过低的申购价,按照市场中大多数投资者对新股的预期来确定发行价。因此这两种方式采用的频率会较高。
但申购倍率改进法和基准价格法的实施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投资者的申购价格必须在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申购才有效。而这个申购区间事前是未知的。如果申购价格落在区间以外,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申购都是无效的。因此确定一个以较大概率落在申购价格区间的申购价格对投资者至关重要。
对新股的定价一般要考虑两方面,一是对发行公司的纵向业绩分析,即根据发行人过去的业绩和未来的成长性判断价格;二是横向类比分析,即根据二级市场同类公司的价格定位来判断新股的发行价格。
从理论上讲现金流贴现法是较好的纵向分析方法,即股票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是股票的合理价格。但实践中因折现模型的参数较多,如模型中要预测公司未来多年的盈利水平和增长率,而我国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波动,很难准确预测未来的盈利水平。同时贴现模型中还要确定合适的贴现率,而贴现率与存贷款利率、国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社会平均资本回报率都有关,这些数据之间差距很大,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很难确定一个在长时间看均合理的贴现率。而贴现率的微小变化,会导致模型计算结果的大幅波动。由于贴现模型在实践中存在以上问题,在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类别分析中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市盈率和市净率定价法,其特点是数据采集容易,计算简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但因包含的信息量太少,只考虑了上年收益和净资产指标,而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性、股本情况等对股价影响较大的因素都没有考虑,造成预测值与实际价格的偏差,实践中只能用于参考。
如何设计一种模型,既考虑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又包含同类公司的股价和市场的认同度(如股本规模与股价的关系);既以客观数据采集为主,缩小主观判断,又包含对公司未来1-2年的盈利预测;既使计算结果尽量与市场贴近,又使计算简捷、可操作性强。笔者借鉴成熟市场的一种定价模型,根据我国内地股市的特点进行了调整,提出一种定价模型,其基本公式为:
A公司发行股价=P1×0.2+P2×0.2+P3×0.2+P4×0.2+P5×0.2
P1=A公司当年每股收益(预测)×以当年盈利(预测)计算的同类公司平均市盈率
P2=A公司上年每股收益×以上年盈利计算的同类公司平均市盈率
P3=A公司每股净资产×同类公司平均市净率
P4=同类公司平均股价×同类公司平均流通股本/A公司流通股本
P5=同类公司平均股价×A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同类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公式中给每项因素一定的权重,该权重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市场变化调整。例如市场对小盘股青睐,可加大P4的权重。
该公式包含了当年和上年公司的盈利水平,虽然当年的盈利需要预测,但比贴现模型中预测多年的盈利要容易、准确。同时因为我国股市尚不是完全有效市场,现实股价中一般包括上年和当年信息。如果认为有把握,也可以在公式中加上来年的盈利因素。
目前,我国股市中股本规模与股价呈负相关关系,但二者的相关程度在不断变化,很难确定一个不变的相关系数。为简化计算过程,公式中对流通股本与股价的关系进行了反比例的描述,肯定有误差,但因其权重较小,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可忽略。如果认为总股本对股价也有影响,可以与P4同理加上该因素,赋予适当的权重。
为简化计算过程,公式中对净资产收益率与股价的关系是正比例描述,理由同上述股本与股价的关系。
公式中股本规模应取最新数据,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都应按最新股本摊薄计算,因为现实股价已包含除权因素,只有这样计算出的市盈率和市净率才合理。
为避免同类公司中个股价格短期波动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应取5日均价为计算依据。
本模型应用的关键是合理地选择同类公司。首先是确定同类公司的标准,主要标准应是同行业,最好是同一小行业,或者有类似的原料市场、产品市场,受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相同,内部运行机制相似,有相同的题材等。在实际中有时同类公司的数量不多,或者样本过多造成计算复杂,因此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公式计算的结果是发行公司的二级市场价格,而申购价应在计算结果基础上打一个适当的折扣,因为一般发行人和承销商要给二级市场留下适当的盈利空间。或者即使不打折扣,就以计算的价格进行申购,相信也会落在有效的价格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