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教育部新课程一级培训安徽省高级研训会议上的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3:43:27
鸳鸯绣取凭君看,“乐”把金针度与人
——在国家教育部新课程一级培训安徽省高级研训会议上的报告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  李锦霞
很荣幸,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课的学习体验。
一年多的高中语文课改的实施尝试,我们经历了不少的坎坎坷坷,也跨越了很多坑坑洼洼。成功与失败同在,甜头与苦头兼有。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把我们在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过程中的一些体验如实地奉献出来,供诸位专家和同仁指点赐教,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的汇报分为三个部分:
一、了解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和评价体系。
二、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体验和启迪
三、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 了解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和评价体系。
海南被划为课改试验区,还在学校组织学习有关新课改文件和理论的时候,面对着众说纷纭,已经习惯了老教材和老教法的我们,真是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课改到底改什么?于是乎“穿新鞋走老路”的不乏其人,“新瓶装旧酒”的故事也不断地被演绎着,课改似乎与我们“遥不可及”。有人形象地把课改比作一列行驶的火车,理论是火车头,实践是火车厢,令人遗憾的是火车头与火车厢已经脱钩了。也有人把课改说成是水中月镜中花,但只可以尽心观赏,却无法触及,更无法成为现实。课改,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朦胧的面纱,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各种关于新课标的理论书籍发下来后,我们读着,认真地思考着。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误解、偏见和困惑。主要是以下几种:
1、理论颇前瞻,实施是否太困难?
2、传统的教学模式给打乱了,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什么?
3、实施高中新课程,会不会影响高考?
4、高中语文教材的改革跨度太大,个人的专业素质能不能跟上新课程备课施教的需求?
5、实施高中语文的选课制与学分制,会不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6、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不会影响正常的语文教学进度?
7、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模式有什么不同?
面对这些困惑,学校开始了全员各级培训。理论学习和培训一轮一轮地进行着。学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原则,开展“合成菜单、联灶推出、分餐经营、整体运作”的个性化菜单式新课程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一是落实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深入理解课程的目标、结构、管理、标准、实施、评价和保障条件,特别是掌握以学生为本的学生发展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观等;二是深刻领会本学科《课程标准》的性质、地位、总目标、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要求,研究如何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如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等;三是全面进行高中新教材、教法研究,包括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设计、学习与教学方式、课程评价等。
就这样,带着刚学到而略有所悟的新课程理念,带着许多问题,我们开始了高中语文必修一模块的教学实践,边摸索、边实践、边反思、边提升。
(一)具体了解由纵向和横向两条线索构建的课程目标框架:
课改前高中语文同传统教学中的其他科目一样,其课程目标框架是奠基于“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论之上。课改后,我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课程设计的思路而言,语文课程目标分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两大部分。就课程设计的框架而言,纵向线索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这是隐性线索;横向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这是显性线索。两条线索纵横交错,贯穿于整个目标体系中,使语文课程目标体系显得严谨、完整,一改过去语文课程在“量(数量和质量)度(难易度)序(先后顺序)位(科学的定位)”模糊不清的状况,也初步改变了我们对高中语文新课程“雾里看花”,总是看不懂的状态。通过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达到五个方面的提高: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由目标而悟: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不仅仅是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体验生活的过程,要在该过程中悟出方法。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的课堂就有了很多新的变化,一些新想法、新思路就开始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设想和设计中。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注意:
①语文目标陈述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
②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一定要具体、清晰、明确。
③“三维”目标的表述要有机结合。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同一篇课文《醉翁亭记》在课改前后的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
课改前:
知识教学点:①正确理解稳中的难词难句。
②进一步体会文言虚词“也”“而”的作用。
③巩固对骈散结合句式特点的理解。
能力训练点:①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优美的语言,力求熟读成诵。
②扣住文眼认真思考,理解文章主旨。
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现美文的意境,由此体会文章所构成的优美意境。
德育渗透点: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受到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旷达的情怀。
美育渗透点:引导学生感受本文流畅婉转,抑扬错落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忱。
从教学目标陈述的角度来看,首先这个案例主要的问题是行为的主体含混不清,既有教师又有学生;其次分类不准确,知识点与能力点的分类有问题:如背诵属于识记,放在能力训练点不合理;第三,目标不太具体,无法检测也容易落空。
课改后:①看注释后,能解释文中的几个难词:环、壑、辄、暝、觥、筹等。
②反复阅读课文后,能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也”“而”的作用。
③能独立找出文眼,并据此说出文章的主旨。
④学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喜欢本文语言的理由(至少两条)。
⑤能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造句。
本案例教学目标设计言简意赅,行为主体明确——学生;要求非常具体明确,分类清楚:①②③属于认知领域,④属于情感领域,⑤是技能领域。过程方法融入其中,如表述中的“看注释后”、“反复阅读课文后”实际上就是一种方法和过程。
(二)了解新课程的课程结构:
1.必修课——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
必修课教科书的五个模块,每个模块编为一册。每个模块设置六个单元,其中阅读四个单元,用学分进行调节和管理。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每个学期分两段,每一学段(约10周)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也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学或者重新学习某个模块的内容。
学生修满必修课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
提出基础性、均衡性也就意味着:每个高中生必须在这两方面达到标准,该学的课程不能少,该达到的能力、知识标准不可放低。将来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无论学理还是学文都要达到这个标准,即使进入大专或高职或毕业后踏入社会,也要达到这个标准;能说会写,既能充分利用语文这一工具进行交际,又能利用它进行深造(无论学理还是学文),都能有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和健全、和谐的人格,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2.选修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选修课采取的是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的系列架构,系列中的专题又是以文选的形式来呈现的,并且以作品的赏析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选修课五大系列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大约可分为三个板块。(1)1、2“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主要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增加个人文化底蕴;(2)3、4“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学应用”系列,偏重于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3)5、“文化论著”系列则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学习能力,它们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层次。
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学业和就业的需要,选修有关课程。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获得8学分,加上必修课程的10学分,共计可获得18学分;对于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个模块,这样一共可获得24学分。
3、正确处理必修与选修关系: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阶段目标、教学方法有同有异。“同”,就是在共同追求三维目标的整合;那么“异”在哪里呢?异在——
●必修课更侧重于知识的掌握、积累与运用,而选修课更看重对知识的理解、感悟、体验、实践与探究;
●必修课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基础,通过学习做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储备,而选修课更看重学生在选择后的兴趣培养、体验拓展、探究纵深,以及更鲜明的自主性;
●必修课的研究性学习,往往体现在一课书、一节、一个单元或一章的内容中,而选修课的研究性学习则更显得独立完整,往往贯穿于一册书中的一个或若干个长效的课题或案例研究中,研究性学习的程度更高,成分更重;
●必修课教学追求的效益相对局部,教师具有中观性的教材解读便可胜任教学,而选修课教学更强调教师具有教育理念的通透,对教材体系的高屋建瓴,对知识掌握的广博程度,在钻研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上的厚积薄发,收放自如;既追求深,也追求广;通过让学生研究性地学,继而体现研究性地教。
必修课与选修课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必修课就不能保证语文教学的基础与均衡性;而没有选修课则没有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充其量是一种平庸的“训练”。所以两者决不能偏废。这些在理论上容易理解,但在实践操作时并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如果说新《课程标准》下的必修课和以往的课程没有太大区别的话(至少在形式上不会带来很大的视觉冲击),那么新《课程标准》下的选修课却颠覆了几十年来的语文教材、语文教法和语文学法,给人以巨大的震撼。新《课程标准》为语文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是对教育现实的一次严峻的挑战。随着新教材的出版,随后遇到的问题更多的可能是如何处理选修课的问题。
(三)了解教材的编排体例、意图。不少教师没有深入而透彻地解读教材,仍然按照教传统教材时积累的老经验、老习惯来从事选修课教学。
比如《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人教版和苏教版不约而同地把它放在高一语文的第一课,显然是有所期待。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年龄,与毛泽东他们的时代相比,我们的学生究竟却少了一些什么?如果让同学们在整体把握词作内容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体会。
我们可用现场讨论的形式,先分组让每个同学有发言机会,后由各组推荐最优者全班展示,教师欣赏、引导、调剂。可用随笔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以书面表达出来,教师评点展示,促进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以人教版语文选修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该教材“诗歌之部”第三单元的标题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材在“欣赏指导”栏目里所提示的学习要求是:“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蕴涵的情感。”在“指导”中,教材要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节拍和押韵等方面”,“把重点放在对作品的句中节拍、句末韵脚和章节间节奏的把握上”,并列举了五言诗、七言诗一般有的节拍,从而“按节拍朗读”。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许多教师依然用自己惯有的 “经验”,仅仅关注于对作品的思想情感的分析,而对如何去“因声”却忽略了。如果问他(她)们是否读过单元前的“欣赏指导”时,有的教师竟然一脸茫然,不知所云——可见他们是没有按照教材编写意图来执教。窃想,设若在高考时出了让学生“划分诗句的节拍、韵脚,诵读时的轻重急缓,标出分节来”这样的题目,我们的学生能完成的好吗?。
再来谈一个案例。同样是这本教材的“散文之部”中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中的内容。学习本单元有两个重点,既要求在教学中重视调动学生的“形象创作”,同时又要求让学生理性地区别“诗文”是如何“有别”的——因为前三个单元学习的全是诗歌,而这个单元正好是由诗歌到散文的过渡,十分有利于区别。一位教师教《过小孤山大孤山》,在如何分析散文所创造的形象上可以略过不谈,单就“诗文有别”这一教学提示,教者就压根没能重视文后导引分析的这一段文字:作为散文,所描摹的山水形象,与用诗歌写出的山水形象是有差别的。文贴近山水的本来面貌,而诗则是写意的,境象与情思都升华得更为高远一些。在陆游之前,苏轼有咏大孤山小孤山的著名题画诗《李思训〈长江绝岛图〉》:“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苏陆二家,一诗一文。苏诗凌空飘扬,所展现的形象,真有“山苍苍,水茫茫”“沙平风软望不到”的感觉,而陆文脚踏实地,从多种侧面,作了细致真实的描写。苏诗能启发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陆文则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对比之下,可以显见其差异。但这种差异,是体现着文学艺术手段的丰富多样,并无高下优劣之分。许多教师在教这篇课文时,完全把苏轼的这首《李思训〈长江绝岛图〉》忽略不计了。若这样教学,怎能落实教材“诗文有别”的教学要求呢?我们还发现,许多教师在教一个单元、乃至一册书之前,很少悉心地去研读教材,去吃透教材的编排体例、意图,以及教学要求。
仍以人教版的这套语文选修教材为例。教材在卷首编写了《致同学们》。这不仅仅是写给同学们看的,也是教师要潜心咀嚼的。个中精要地交代了选修课的教学任务,以及每册选修课的三维训练要求。学通了它,教师才能“心明眼亮”,胸有成竹,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以学定教”。而教材中的“前言”部分,更应该看成是教师执教本册书的“教学目标”。在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教与学的重点都被一一廓清:这本教材,从高中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于诗歌,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歌的意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声韵)三方面入手;对于散文,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三方面入手,这样能够从大处抓住跟两种文体本质有关的主要之点,避免过繁过细,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在具体步骤的安排上,是从学习过程着眼,每章的第一项是“欣赏指导”,就这一章所提出的学习角度,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第二项是“赏析示例”诗歌和散文各举一篇为例,从该章所提出的学习角度进行分析,带有举例示范性质,供同学们参考借鉴。第三项“自主赏析”是围绕这一章的学习内容,提供阅读欣赏的作品。自主赏析作品后面列有“探究/讨论”题目,这些题目帮助同学们在阅读鉴赏时打开思路、把握要点,在途径上、方法上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有的作品在“探究/讨论”题目之后,还有“相关链接”,进一步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和信息。第四项“推荐作品”是推荐给同学们与本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一些作品,供课外阅读之用。综上所述,就每一个单元而言,教材编写者已经把教与学的“纲”、“点”、“面”、“线”交代得清清楚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纲”,知道每个单元应该学习什么;抓好“点”,重点解剖经典篇目,以求得变教为导、以点带面之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铺好“面”,在重点理解“点”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而不必再篇篇必帮扶,步步不松手;理清“线”,当学生学完一“部”后,附有“概述”,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时代作品的解读感悟,在文学史上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于这条“史线”,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即可。
例如高二的一节选修课《简爱》。这是一部外国长篇小说的节选,共节选了四部分。即使是选修教材,教师也应该注重语文基础能力的训练。在概述故事后,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包括词语、写作背景、作者等)。然后导入:
1、作者的思想表现在小说里,编者的用意体现在编排上,编者为什么把这篇小说编在这里?
——生 1:这个单元讲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这篇小说前面有一个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小说中的心理描写。
——生2:小说是为了塑造人物的,编者想让我们分析人物形象。
——生3:小说是写爱情的,编者想让我们有正确的爱情观。
2、现在带着问题速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描写人物最让你感动的片断,并用两三句话作批注。(这里,教师一定要明确提示:建议大家不要讨论,自主完成。)以下学生的解读非常精彩。教师不失时机地用舒婷的《致橡树》进行引导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并选用精彩对白片断加深印象。
3、教师出示下水作文《致简爱》。
这样,教师善导善引,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实现了“长文短教”高效深刻的目的。
在语文选修课《史记选读》(苏教版)中的第三模块“‘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一课中,要做到让学生深切领悟史家“冷静地刻画人世间的真相,寄寓悲天悯人的情怀,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的思想内容,感悟“良史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褒善惩恶,评判历史”的思想信念,以及“述往事,思来者”的史学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耐心地让学生读懂课文中的每一个字词,理清文章所陈列的有关李将军的大大小小的十余个事件,以及他们的成因与经过。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李广命运的悲剧是如何构成的,认识到个中既有宿命的因素,也有个人思想、性格上的致命局限;既有对李广爱兵如子、英勇善战优秀品质的褒扬,也有对他个人思想狭隘与性格中的鲁直的含蓄的批评。这样学生才能深切地了解他的遭遇,产生“哀其不幸,叹其(命运)不公”的情感态度。如果老师在教学中不能耐心地引导学生走过“读进去”的过程,也就不可能产生“跳出来”的眼界上的高度和探究上的深度。因为“其意自现”一定是基于“书读百遍”的。同理,在引导学生解读《长恨歌》的过程中,教师也须下大力气让学生读懂读透,不仅说“文”解“字”,还要“知人论世”,让学生知道“汉皇”、贵妃等“其人”,知“其事”(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才能评世、论人,继而完成深度的探究性作业。在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基于校本教研,很好地来备第一遍课。针对教材中不同篇目、章节的地位和作用,教研组在集体备课时,要采取具有针对性、适切性的策略,抓好重点篇目(章节),上出选修课的精彩来,上出其示范性的特点和特色来,树立起选修课学校的样板,从而来有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本章内容其他篇目(节)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根据选修课教材与教学的特点,在大力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时,还要从“外围”上为学生扫清认知、理解感悟上的障碍。如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一组诗歌,其中对“赏析指导”篇目《长恨歌》,教师就不能简单地认为把诗文的字面意思弄懂即算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人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世)。为此,教师有必要在学生基本清楚了诗歌内容后,应该较为系统、详细地给学生讲清楚这些具有“诠释”与“补充”作用的知识,甚至可以用开讲座的形式来“重拳出击”,使得学生能站在更为广阔的时空点上来真正达到感悟与探究的学习效果。
(三)了解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评价:
1、高中语文必修课程模块的评价目标:必修模块学业评价属于标准参照性测试,其测试的主要目标主要是看学生是否达到模块要求的水平。
▲通过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
▲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探索语文学习的方法,改变过去单一的被动学习方式。
▲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评价,促进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他人可学习的地方,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式。
▲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融会整合,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评价,确定是否赋予学生本模块学分。
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最终都需要落实在课堂上,落实到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评价,如果还是只靠由语文基础、阅读、写作组成的试卷进行评价,是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情况。因此必须将发展性评价引入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既要关注学校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又要尊重个体差异以及关注其发展的不同需求,真正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高中语文必修模块学分认定办法:学分认定由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部分组成。模块学业成绩评价包括终结性的学业成绩测验和过程性评价两个方面。终结性学业成绩主要是以纸笔测试为主的封闭式书面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语言积累与应用、阅读与鉴赏、写作三个方面。
(表一)高中语文(必修一)模块成绩评定登记表
学习内容:模块        时间           学分        班级         姓名
等级评定
评定内容
A
B
C
D
E
终结性考试
过程性评定
背诵篇目存档
课外阅读存档
教师签名
终结性考试可以用等级的方式呈现,分为A、B、C、D、E五个等级,用百分数来换算。须在60分(满分100分)以上方可算作合格。等级转换标准:100—80分为A等;79—66分为B等;65—60分为C等;59—55分为D等;55分以下为E等。或者先按原始分排序,然后按比例划等级。每个等级的比例为A(20%)、B(55%)、C(20%)、D(3%)、E(2%)。过程性评价须有三个以上的单元被评为C以上,成绩方可算作合格。
等级划分标准:
等级
获  得  条  件
A
两个单元A以上评分或三个单元B以上评分,无C以下评分(不含C)
B
两个单元B以上评分或四个单元C以上评分,无C以下评分(不含C)
C
三个单元C以上评分,一个单元C以下得分(不含C)
D
两个单元C以下评分,两个C以上(含C)评分
E
三个单元C以下评分(不含C)
终结性考试的试卷结构:终结性评价是纸笔形式的考试,考试时间130分钟,总分100分。试卷分为闭卷部分与开卷部分。要求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闭卷部分:主要为基础知识(12分)和识记内容(3分)与文言文阅读(15分),分值30分,时间30分钟,题型为选择题与填空题。
开卷部分:主要考察文体阅读(25分)与语文综合运用(15分)及作文(30分),分值为70分,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试题。中间有10分钟为收闭卷部分时间。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均为“C等”以上者可获得该模块的学分。若终结性考试为D等,而过程性评价为A等,可获得学分。若过程性评价为D等,而终结性评价为A等,亦可获得学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获得学分的几种组合参见右表)。终结性评价为E等,申请补考,补考必须在C等以上方可获得学分,否则应重修该模块。过程性评价不合格者而终结性测试为E等,须重修该模块方可获得学分。过程性评价不合格而终结性评价为C,须补足材料后申请重新评价,重新评价不合格者须重修该模块。
(表二)高中       学科      模块学分考核认定表
年级        学科       模块        学段        教师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课
时(10%)
学习过程中表现性评价(30%)
学业水平测试(60%)
综合等级
学分
学时数
等级
学习态度(10%)
作业收交及成绩(50%)
学习纪律(20%)
教师评价(20%)
考分(100分)
等级
自评
他评
自评
他评
自评
他评
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有隐性评价(伴随着课堂的随机评价)和显性评价(成长记录袋)。随机评价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修习情况所做的一种即时的、随机的、口头的评价。它不像正式评价那么按时正规,但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
建立成长记录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档案袋里面装什么取决于语文教师建立档案袋的目的。我们采用的是电子文件夹和文本档案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自述用表和评价用表和展示材料。
(表三)高中语文必修一过程性评价自述用表
自述人:           自述时间:                模块:            单元:
学习情况自我描述
展示材料列表
请将要展示的材料列在下面:
背诵篇目存档
课外阅读书目存档
自评等级:A ( )    B( )      C( )     D( )
说明:
自述内容请参考“语文必修模块过程性评价用表”,对自己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合作与交流、课堂学习、课外练笔、课外阅读情况、口语表达与交际、其他语文学习活动等进行描述,注意客观诚恳,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展示内容可以是课堂笔记本、课外练笔本、课外阅读笔记、发表的文章、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表四)语文必修模块过程性评价用表
姓名:                 班级:            学号:            时间: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学习态度与方法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习自觉主动;努力寻求与自己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有探究精神,积极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谦虚向他人学习。
合作与交流
勇于将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分享;小组合作中能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
课堂学习
精神专注,围绕所学主题进行活动;有选择性地做笔记;笔记条理清晰便于复习;思维活跃,常表现出独特的看法;语文作业质量高。
课外练笔
勤于练笔,每周不少鱼400字;文段完整,语言规范,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有个人独到见解。
课外阅读
选择高文化品位的作品,阅读完整,每周阅读量不少于3万字;勤于做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做摘抄;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收获
口语表达与交际
能流畅使用普通话参与课堂交流;表达清晰有条理;勤查字典,朗读认真。
其他(加分项目)
积极参加组织各种语文活动表现突出;发表作品;参加演讲和征文比赛获奖等。
给该同学的建议
小组评分
自评分
最后等级
A( )B( )C( )D( )E( )
组长签名:
教师确认:
AA
AB
AC
AD
BA
BB
BC
CA
CB
CC
DA
2、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评价目标
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它的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选修课的评价,可以开卷笔试,当堂作答,当堂交卷;可用小论文测试,文章要有论点、论据、评价、建议等等;可以口试,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当场回答;还可以是讲演式,由学生自行设计题目,向同学做出较全面的介绍。
过程性评价:同必修模块的过程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方法、态度与学习品质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为:学习态度与方法、协作与交流、课堂学习品质、课外练笔、课外阅读、语文作业情况等。过程性评价更强调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期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灵活性。如通过活动写作,既可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筛选信息、分析归纳等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与别人分享各种资源的情感;通过开展调查活动,既可以考查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可以考查学生在合作小组里与他人一起合作的态度。
省高级研训会议上的报告(二)
二、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一些经验和启迪
集体备课
开学伊始,经过集体备课,我们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确定下来学习每个必修模块所用的课时数;再确定每个模块中每个单元所用的课时数;然后确定每个单元中的每篇课文的教法和学法;然后根据单元重点确定随笔的内容、作文的话题和篇数;然后根据模块内容确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最后确定学生成绩的评价标准。
确定后,把教学计划发放到学生手里,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时间有所了解并统筹安排各科学习计划。这样安排,正是本着学习者要树立主体意识的理念,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去探究、体验;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以必修三为例:
必    修     三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内容
剧本
宋词
杂文随笔
古代人物传记
篇目及课时
1、窦娥冤(3课时)        2、雷雨(3课时)         3、长亭送别(2课时)                4、哈姆雷特(1课时)
5、柳永词两首(2课时)
6、苏轼词两首(2课时)
7、辛弃疾词两首(2课时)
8、李清照吃两首(2课时)
9、拿来主义(3课时)
10、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1课时)
11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1课时)
12、短文三篇(1课时)
13、廉颇蔺相如列传(3课时)
14、苏武传(2课时)
15、张衡传(2课时)
16、李贺小传(1课时)
目标
介绍关于戏剧的一般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剧本的基本方法。重视学生的文学欣赏活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和认识。
介绍有关词这种文学样式的一般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欣赏宋词;指导学生诵读;
介绍一些关于随笔、杂文的文体知识;引导学生注意理清文章的思路,提炼和概括文章的观点;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介绍传记的基本知识;介绍传记的读法;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多样的叙事写人的手法;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作文要求以及话题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时间(1课时)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幸福(1课时)
学习反驳:自信(1课时)
学习辩证分析:以成败论英雄/不以成败论英雄(1课时)
随笔主题
关于戏剧
走进宋词
生活点滴
不朽的《史记》
综合实践活动
课本剧(下午)
“千古流韵”音画朗诵比赛(下午)
教法和学法:
根据每篇文章的特点,我们在集体备课时讨论了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课本的编写意图、体例和特点,掌握并熟悉教材中各个专题及各篇课文的内容,为顺利地完成高中语文必修教学任务,稳步迈进新的课程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还讨论了教法、学法以及文本的课件制作,已达到共同提高、优势资源共享的目的。譬如在第一单元:《窦娥冤》《雷雨》为讲读课,《长亭送别》为讨论学习课,《哈姆雷特》为概括故事梗概课。我们还制定了评价标准。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认识到,新课程在教法与学法的关系上更关注学生的学,“教”要以教会学生学为目的。主要体现在:以活动带动语文学习,以阅读为杠杆推动语文学习。
简而言之,我们最大的体验和启迪是:认真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标是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前提,用于教学实践与反思是新课程成功实施的必由之路,而把握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之花。具体表现在:
1、只有不断培养自己丰富全面的语文素养才能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首次出现了“语文素养”的新概念、新提法,起初我们总弄不懂,经反复学习领会到:所谓的“语文素养”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民族的母语情结;二是较强的语言感受力和领悟力;三是熟练且规范的语言行为;四是良好的语文思维品质;五是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在高中教育阶段,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在基础性和发展性方面,更关注发展性;在共性和个性两方面更重视个性;在普遍性和选择性两方面更强调选择性。这个新的综合概念一旦弄懂,了然于胸,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关注点就不只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了。就有了新课程高中语文的时代“韵味”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学习是一个以“学”为中心,以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目标,寓学习、交流、交互于一体的资源型网页。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完成模块的意义建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丰富全面的语文素养。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语文教师要通晓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了解学科的研究成果,更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历史学、地理学、美学、音乐以及理科的一般知识。谙习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他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这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游刃有余。
我们知道,语文各种能力的养成决不是瞬间完成的,语文素养的形成靠积累、感悟、运用,但一样也少不了分析和训练。缺乏了分析和训练所形成的语文素养也终究是薄弱的,是难以提高的。现在,由于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分析,不敢训练,甚至连基本字词都回避,将较多的时间、精力都用在空悟上而造成收效甚微的新的偏失,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在教学中,该练时就应大胆地坚决地根据语言环境去训练,当然不是机械的训练。新课程中尽管回避了训练的话题,而参照其“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表述,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它暗示了在教学中运用知识与能力去分析文本和训练能力的必要。毕竟,分析和训练是语文教学无法真正回避的问题。
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四层,最基层的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和普通教育知识,这类知识是一切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是干一切工作,学习一切专业的基础,这一类知识是非专业的普通知识。社会上每个人知识无论多么渊博,多么艰深,曾垒起多么高、多么尖的知识宝塔,它都是离不开这个坚实的基础。第二层知识是熟悉社会科学和其它百科知识。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高中语文讲《石钟山记》涉及到地理学,讲霍金涉及到物理学,讲《琵琶行》涉及到音乐等等,只有熟悉了这一层知识,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灵活自如。第三层知识是和语文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它能提高人们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和指导。最后一层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金顶——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它是任何一个教师从师这个职业的最重要的知识储备。
2、新的课堂教学要开展多元性的“教学对话”
多年来,我们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总是习惯于教材给什么就教什么,教参怎么解释就怎么讲,,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考题的答案是什么就怎么搬。于是,长期以来,教师匍匐在教材教参的脚下,游弋于高考试题与答案之间,学生听命于教师的传授,受牵制于高考的指挥棒,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文本——教师——学生”的单向流程,陷入了“教什么就考什么或者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怪圈。而新课程倡导的”对话“理论,则认为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个体和群体阐释文本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丰富文本内涵以及自我追求、自我反思、自我丰富、自我超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的对话应该是多元的对话: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实践等等的对话。学习高中语文新课标,真正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显示新的课堂阅读教与学的真谛,这样的教学对话过程真正体现教师教为导、学生学为主的语文教学境界。
由于课程改革刚刚开始,人们对课程的认识还不能很快到位,即使认识到位了,实践也不能很快地跟进。比如说,新课程把 “教学方式的转变”视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有些教师认为 “ 新课程的课就是要新”,于是在课堂上花样百出,变来变去的手法奥妙无穷,有时有领导、外校同行来指导听课,接到任务,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花样,似乎无花样就不成课改公开课。我想,这种现象是普遍的。而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新课程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但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是怎样的课堂呢?从组织形式上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学习范式,这是一个小型的学习型组织,但不能让小组讨论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乱哄哄一团,很少有实质性的讨论。结果,“小组讨论”成了课堂上的“放羊”。
这并非课改惹的祸,羊乱跑不是草原的错,但广阔的草地是否也给本就野性难驯的羊创造了撒野的空间呢?若关在羊圈里,它就是想撒野也有一定的限度吧?此外,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小组合作学习”许多时候演变成了无效讨论。讨论的题目要有价值性,“合作的目的是‘1+1>2',若个人学习效率比一起学习高,为何要与人合作?”
多元性的语文课堂“对话”需不需要教师的“讲”?我们国家的语文教学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私塾阶段是不开讲;“文革”和“文革”前学堂阶段是满堂灌;“文革”后启发式阶段是过于精讲;现今的自主式阶段是不敢讲。尤其是现在,杜威的“学生中心论”,许多年前我们就曾批判地吸取过,可现在许多人却仿佛在无条件地全盘接纳。学生都处在成长和发展阶段,其经验、感悟和体验是有限的,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因此,思想上必须挣脱羁绊,不需讲时不讲,需少讲时精讲,该大讲时畅讲、理直气壮地讲。课堂上不敢讲,该讲时不讲与泛泛地讲,讲的过多,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我们再看陈钟梁先生教授《致橡树》的一个片断:
师:(板示:致橡树  舒婷;微笑着面对六人围坐形成弧形的六组学生)同学们,这节课是自读课,我们要自读的课文是舒婷的《致橡树》。自读,主要是大家自己阅读分析理解,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可以吗?(交代“任务”,强调“自读”。)
生:(齐声)可以!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自读时可以仔细些,并且要看一看课文的自读提示。(很快导入“自  读”。没有多余的介绍,侧重让学生去“读”。)
师:(几分钟后)这个女同学举手了,请你先读,要不要到前面来?
生①走到台前朗读。
师:这个同学读得非常好!节奏、情感都把握得很不错,读出了诗人爱情的观念。不过,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你在读“不,这些都还不够”时读得比较柔弱,为什么你这样处理,而不读成“不,这些都还不够!”那样的强烈语调?什么道理?(听读何其仔细,且用“请教”提问,教者的导引,匠心独运。)
生①(思索片刻)我觉得这样读感情深挚。
师:你能够从这首诗本身的内容和角度来讲一讲吗?(向思维纵深引导。)
生②:这样读,是对旧的爱情观的否定……
师:否定就应该强烈一点,读成“不,这些都还不够!”为什么反而要弱化语调?同学们讨论一下,这句怎样读更好,为什么?(引导学生对问题深研细究。)
生②:我们这一组认为这一句是对旧的爱情的否定批判,下面提出自己的新的爱情观,读得响亮一些强烈一些才好。
生③:我们认为这一句朗读时语调应该弱化,这样读对感情的深化很有作用。
师:这也是有道理呀,还有其他意见吗?(充分让学生畅所欲言,调动其思维向纵深发展。)
生④:我认为这一句读的时候弱化好一些。强烈的语调,显得急促,没有回旋的余地,给人一种被悬在空中的感觉,不实在(辅之以手势,以求形象),所以,弱化语调的读法更好。
师:很好!说得很有道理。同学们刚才对问题的思考很深入,回答很好!这里读的语调强化好,还是弱化好,我在读的时候没有想到(坦诚之至)。这里弱化,下面逐渐强烈起来,这样处理,也是很重要的,为了后面的扬,前边怎样呢?(生:先抑)对,先抑,然后再扬。我想到的是,诗前半部分的“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中的“攀援”、“痴情”,这全是错的吗?全错了,所以被诗人否定了;接下来的“也不止像泉源,也不止像险峰”中的“不止”“也不止”后面的“泉源”和“险峰”,全错的吗?(学生议论)不全错的;前后构成排比,否定的情感好像逐步在弱化,对不对呀?当然,同学们处理成强化语调,也可以,关键是你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学生讨论发言之后,结合诗句要言小结,深化了学生的理解。)
3、要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所谓课程内容,就是以实现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去选择并组合的相关资源。既包括有形资源如教材、工具书、其他图书音像资料、网络等媒体资料等,也包括无形资源如教师的知识、学生的经验智慧等等。可以说是“一系列比较系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
在学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之后,我上了一节体验型作文课。主题是:浸染生命意识,咀嚼母爱情怀。
首先让同学们回忆文中的一个片段:“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使得由于残疾而想到死的他有了怎样的生命体验呢?”生找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地坛使他不再为自己的处境痛苦,决定活下来。”我问:“母亲生前的爱又给了作者那些体验?”生很快找到:作者对母爱的感受是在母亲去世后才慢慢领略到的。接着,进行了文本的拓展,让学生在网上输入“体验生命”,看看别的作家是怎样体验生命的。学生查找出散文家刘亮程《对一朵花微笑》中一段感人的话:“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好象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学生还查到毕淑敏等等有关生命的名言,并说出了它们的内涵。这些是别人的体验,为了引出学生自己对生命的体验,我播放了满文军的《懂你》,这是一首很感人的歌,果然把学生打动了,于是好多学生引用了这首歌的歌词来述说母亲对自己的爱。
这节课上,很多学生讲述时哭了。后来的作文也很成功。我想,其实,许多课文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切入点,让学生细品,就能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我们再来看高一的一堂实验课《原创诗歌欣赏》片段:
这堂课是根据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教材第一单元诗歌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一堂课,课题是《高一(10)班原创诗歌欣赏》,学习的内容是学生自己创作的诗歌,而且是各个小组推荐上来的各小组成员认为最好的诗歌。在甄选中包含了人人参与、交流、评价的过程。这恰恰是新课程立足于每一学生,关注过程的设想。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千回百转,而是十分清晰、简洁。
首先老师让学生阅读欣赏的是第一小组推选出来的一首诗《小鸟》,这首诗中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只没有自由的小鸟,表达对自由的渴望。老师先让一位学生朗读,然后让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最后林老师也阐述自己的阅读体会,并总结诗中隐含的创作方法:在诗歌创作时若恰当地运用一些表现手法,能够更丰富地表现作者的情感。《小鸟》这首诗比较直白,学生的理解也较为一致,与老师的理解亦无冲突,难得的是老师对诗歌创作做出的提示。一般来说学生的阅读欣赏往往以诗歌的内容和思想为着眼点,老师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懂得从内容、思想、表现技巧等多种角度去阅读欣赏,而且能将阅读和创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也是十分可取的,毕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那种将有形的创作经验化于无形的境界,借鉴已有的或他人的创作经验和技巧对诗歌的创作是大有裨益的。
在对第二首诗《地铁》进行阅读欣赏时,老师采用的仍是与上一首诗同样的教学安排,也就是“学生朗读——学生交流阅读感受——老师阐述阅读体会、总结诗中的创作技巧”的过程安排,这样的安排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应该说老师的这堂课的教学安排大体都是这样的。《地铁》这首诗写得较为含蓄,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写了一个拟人化的地铁,终年穿行在黑暗的隧道里,看不到四季的美景。这首诗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共鸣,其中有一位学生是这么说的:“我觉得这首诗写出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学习的世界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考试还是考试,就像那一直穿行在黑暗隧道里的地铁,总是穿行着,忧伤地穿行着,为了到达下一个车站……”这位学生的发言引来了学生们长时间的掌声,老师有些尴尬,毕竟学生的发言里隐含了让老师不堪的信息。老师既没有断然直击学生,也没有自我批判,而是说:“你们喜欢这首诗,就像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喜欢王朔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每个人在年少时都会经历时而明媚时而忧伤的心理历程,常常因为现实与理想总存在距离而忧伤,因为对美憧憬和向往而明媚,但是不能因为天空常有乌云密布,就怀疑晴空万里的存在,放弃等待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到来。只要同学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生活就会轻松。”学生们接受了老师的说法,从后一个环节来看,如果学生们不认可老师的说法的话,是不会安静的。
在阅读欣赏第三首诗《思念》时出了什么状况呢?原来在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的阶段原本顺利,可是老师接下来的安排却有了变化,她认为学生写的这首诗先把思念比作一只疯狂的狮子,撕扯着那早已脆弱不堪的心,后又把思念比作一曲缭绕在身边的柳笛声,前一个比喻十分欧化,后一个比喻却具有十分浓郁的中国色彩,使整首诗缺乏整体的美感,所以做出了修改,将学生思念如水、思念似歌、是柳笛声的表达进行扩写,删除了思念像一只狮子的比喻。应该说老师修改后的诗的意象之间联系比较紧密,而且诗句描述细致贴切,具有画面美。可是这时早已有位学生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认为原作好,认为原作更能表达他们离家求学的处境感受,随着这位学生发言,教室里的学生登时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原作好,另一派认为修改后的诗更好不仅含蓄而且更能引人遐想。可以想见这个情况的出现出乎老师的意料,好在学生接二连三的发言使她回过神来,最后老师说:“是的,同学写的这首诗用他认为最恰当的方式去表达内心的情感,这种表达强烈真实,也是可取的,这是老师在修改时没有考虑到的,老师之所以这样修改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对同一主题的意象选择时应注意意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必要时应注意所选择意象的画面美。大家不妨把它当成两首诗来看,希望同学们通过比较取其所长,就像原作的真情实感,改后的诗的注意意象的选择以及画面的构画,老师认为都是可以去欣赏借鉴的。
最后一个小组推选的诗歌是《人生》,同样是让学生对原作交流阅读感受,然后我们同样看到了老师修改后的诗歌,只是这一次教室里响起了毫无异议的掌声,因为这一次修改的词句不多,但却使这首诗的语言表达显得更加精练。
这堂课中老师利用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作为学习材料,应该说这种学习材料的利用它源于教科书的内容,但又是在此基础上的创造。这种课程资源的利用加上教师安排创设的教学环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而老师在这堂课中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恰是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的行为角色的实践。
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课时少,任务重,精心取舍,所获更多。新课改要求我们: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所以,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大量知识,获得能力提高,就必须科学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与材料。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技能迁移的前提是知识编辑,因为杂乱无章的知识是难以迁移的,只有经过精选、梳理和编辑的知识,才能有助于应用。放弃教材的某处而不讲,这或许是一种遗憾,但反过来,正是因为这种遗憾,留给学生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去饶有兴趣地继续钻研,则会让学生觉得“盛宴散而意无穷”了。
打破常规,重新寻找教学的“切入点”
面对一篇文章如果不按作者的写作思路教学,就得重新寻找教学的“切入点”,把文章的内容重新整合。整合之后,教学内容有较大的涵盖性,并且精炼简洁,从而节约大量时间。
《孔雀东南飞》的篇幅很长,如果从线性角度教,就是通过刘兰芝自遣回家、阿兄逼嫁、生离死别、两人殉情等情节逐段分析;如果按板块结构教,就是通过情节、人物、语言等分析。这两种教法各有其长处,却有共同的弊端,难得激活思维,教师所用的时间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少。不如在课前布置一定量的语言知识点练习,帮助学生充分预习,以达到熟悉课文的效果,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方便。教学时,围绕造成焦、刘的爱情悲剧的根源来设计问题,将课文串起来:刘兰芝的相貌怎么样?刘兰芝所受的教育怎么样?刘兰芝在焦家的生活怎么样?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感情怎么样?这些问题以排除法的形式否定了兰芝被驱的一个个原因:不是因为她长得不美,不是因为她没有教养,不是因为她不能干,也不是因为她与仲卿的感情出现了裂痕。焦母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只不过是借口;仲卿的“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虽有一定道理,但仍然不足以服人。那么是因为什么呢?不用教师再问,学生心中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同时在这些问题的讨论中,还可以顺利地将人物性格的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对话、文体等艺术手法的精彩运用分析出来。
当然,重找新的“切入点”很不容易,须广泛查阅资料,对课文进行再创造,但找准新的突破口后,就能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成为学习的主人。
抓住主干,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一篇文章有很多可讲的东西,如果觉得什么都好而面面俱到,往往会使课堂变得零碎,像个“杂货铺”,学生在这个铺子里想买东西却挑花了眼。一堂课就如一篇文章,应该有一个中心,学生在掌握了中心之后,能顺着中心将所学向四方延展。《诗经》三首,篇篇脍炙人口,按部就班地都在课堂上教学,虽然也能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节奏慢,势必倒学生的胃口。不如快刀斩乱麻,只教学篇幅长难度大的《氓》,争取把它讲成一个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地去自学另外两首,有意识地把这三首诗的共性贯穿于《氓》的教学当中。之后,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讨,激发他们诵读诗歌、感悟诗歌的兴趣:《氓》、《无衣》、《静女》虽是题材不同的诗歌,但并非没有可比之处,在体现《诗经》艺术手法上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这一艺术手法在这三首诗当中分别以怎样的不同形式出现?你认为《诗经》中最典型的形式是其中的哪一种?我们能不能在现代歌曲中发现这种形式的影子?现代歌曲对诗歌的感情抒发有什么好处?教材中类似的课文还有很多,如《汉魏晋诗三首》、《近体诗六首》、《词七首》等。在教学时,可就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家群体、主要作品、风格特点等理论问题上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相互协作。在课前作一定的收集工作,课堂上,教师将学生的整理材料系统化,为学生阅读鉴赏诗歌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然后对其中的精彩篇目予以点评。课后,或以问题探究,或以习题训练,或以写作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其它诗歌,认识不同时代的诗歌魅力,以及它们之间具有的传承关系,培养他们热爱诗歌的情感。如此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的学习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语文新课程教学要有新的理念,而新理念需借助于具体的手段来实施,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引路作用,指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提高,对新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给学生留出学习的时间和创新的空间。这是语文教学使学生个性张扬、思维勃发的重要方式。
教学舒婷的《致橡树》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致橡树》的标题可否改成“木棉与橡树”?假如一定要改的话,原诗的表达会有哪些变化?学生回答后,可以再引入舒婷的另一首诗《礁石与灯标》,作比较阅读。比较的过程就是要更深入地理解原诗,推进认识的深化。使学生对原诗的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去年的一节公开课上,我选讲的课文是《咬文嚼字》。这是朱光潜先生的文章,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但是文章“简要精通”的特点和善于选取典型事例阐释道理,视角新,理随笔到的写法值得学习。在导入时,我让大家才了个谜语: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整体把握课文后,接着又补充了十个事例,把材料印发给学生,让同学们选择可以作为文章论据的事例,并让同学进行补写来锻炼学生的辨别和写作能力。
我们再看湖州市第三届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课的教案《胡同文化》的导语:我们有学生到过北京吗?提起北京,我们都会肃然起敬,她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一个经济政治中心的大都市。我们会想到天安门广场,会想到金碧辉煌的故宫,想到雄伟的万里长城,更会想到2008年的奥运会。可你想到北京的胡同吗?方正的北京胡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北京市民,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胡同文化,或者叫北京市民文化。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它们将经受怎样的历史沧桑?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北京胡同,体味蕴含其中的胡同文化的奥秘!今天之后,我们就可以骄傲的说,我们了解了胡同文化!
〔播放音乐〕附词:
不唱那辉煌的故宫, 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数不清,横胡同竖胡同,半截胡同斜胡同,就象那棋盘布在北京啊,砖塔胡同年代最久,交民巷它最长可分西东,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 钱市胡同两个人相遇,
您哪,要侧身行……
在这个导语中,老师将相关音乐画面以及声情并茂的解说构成了课堂教学一个撼动人心的序曲。这些内容显然不可能有教材或者教参事先安排好,它是老师从新的课程内容的理念出发,依据自己的经验和对文章的感悟来开发拓展组织安排的。
4、改变课堂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与其让教师这般“可恶”地唱独台戏,倒不如让学生“可爱”地过把瘾,体验当“小老师”的快乐。因为老师的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学生的潜能:如果他是金子,你就想法让他闪光;如果他是矿石,你就想办法把他提炼成钢铁;如果他是泥巴,你就尽量把他烧制成砖瓦。这堂语文课让我发现学生学习的潜能是巨大的,关键在于他们需要老师的信任、鼓励、呵护和适时放飞。我们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学生也就有了较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有了积极展现自我的勇气。而当学生的学习状态变“被动”为“主动”时,也才能从“要我学”一步步转变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我们先来看一个课例:《雷雨》戏剧语言欣赏:
教学设想
1、指导学生阅读精选语句,分析其语言内涵,着重要求学生挖掘潜台词,从而加深对周朴园、鲁侍萍这两个人物的认识;也掌握戏剧语言富于个性化、有表现力,精练,有潜台词的特点。
2、试分析鲁侍萍一段话的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教学过程力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起点拨、引导的作用;所以将设置老师做导演,学生做演员这样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里是为《雷雨》招聘演员的现场,今天主要为戏中的两位主角周朴园、鲁侍萍招聘演员。我就是导演,这边坐的男生将竞选周朴园这个角色,这边坐的女生将竞选鲁侍萍这个角色。考试分两轮,谁得分最多谁就是这个角色的扮演者。同学们有没有这个信心啊?
(二)对剧本语言分析品味的过程
1、第一轮考查理论知识
(1)戏剧基本常识:戏剧的组成,戏剧语言的特点。教学重点在第二、第三点上,即有个性,有表现力,精练,有潜台词。
(2)要求学生在剧本里找出你认为精练、有潜台词,而又有个性、有表现力的台词。
(3)精选八句台词供学生分析,看谁能最准确地把握住台词的处理方式。
八句台词是:
周朴园: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侍萍: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周朴园:(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4)归纳周朴园、鲁侍萍的思想性格特点
周朴园:冷酷、自私、虚伪
鲁侍萍:刚毅、顽强、尊严
2、第二轮考查实践运用
让学生自由组合演绎一段周朴园、鲁侍萍之间的对话,然后由学生自己选出最好的一组并陈述理由。老师作总结:每组同学各有特色,都有值得表扬的地方。事实上每个导演、每个演员因个人的经历不同,因理解的角度不同,因此在理解和处理上都会有所差异。正如文艺理论家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一定非判定孰优孰劣。当然,有一些东西是不能违背的,就是不能背离原创者的创作意图,不能背离时代特点,不能背离人物性格特点。所以接着我们要转入第三轮考查:即兴表演
(三)在欣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请学生分析鲁侍萍这句话,"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此时侍萍内心思想十分复杂、情感非常激动,为什么侍萍会利用谐音转换改变原来的意思,省略号内省略了什么心里话?假如你是侍萍,请你深入她的内心世界,把她此时的心里话重现出来。(注意:不能超过50个字)
(四)总结
文学欣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形象感受进而领会作品包容的生活内容和蕴涵的思想感情,这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的愉悦,真正的美的享受。今天同学们通过你们自己的阅读理解已经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美的享受。
评议:该课选自剧本《雷雨》第二幕。执教者根据本单元知识短文中的教学要求,"戏剧语言的特点",设计了一堂构思新颖、颇具特色的课竞选戏剧角色,为我们提供了如何上好戏剧文学课的榜样。该课有以下特点: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剧本入选为课文,尽管都节选,但一般课文都比较长,再加上剧本背景远离学生,所以一般学生都不太愿意读。但老师让学生充当"演员",参加"周朴园"、"鲁侍萍"角色的竞选,马上将学生与剧本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跃跃欲试的学习氛围在课堂形成。
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发展
以戏剧语言的学习为切入口,老师设计了三个能力层级的训练过程:第一阶段:"演员"通过理论考试。①考查基本概念。②精选剧本中经典的台词,考查"演员"的品读能力。(凡通过者即堂评分。最后以得分最高者为角色竞选获得者。)第二个阶段:"演员"即兴表演。"演员"可自由组对,选一段最喜欢的台词朗读表演。(此项着重考查"演员"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三阶段:角色创作。教师精选一段潜台词,让演员任意进行角色创作。但创作的前提不能远离背景,不能违背作品主题。
三个能力层级的训练,反映老师这堂课设计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一定的深度,训练呈阶梯式。特别是第三个层级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符合21世纪教育的新要求。
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精神。
整节课学生参与人数多、面广,始终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老师只起了"导"的作用,学生的个性充分得到发展。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的"学习"课。
下面是我校翁文津老师的一个教学案例:
今天,高一(7)班一切如常。柯薇同学的课前演讲很精彩,大家有点兴奋。我顺势说:“同学们,咱们今天继续学习另一篇文言文《劝学》”。就当我转身板课题时,台下一阵轻微的嘀咕声、叹气声。我分明听到一句:“又是文言文,讨厌!” 怎么办?当作没听见吧,我就可以在今天两节课里完成《劝学》的教学任务,可他们一反常态,发出了抗议的信号,我岂能麻木不仁,无动于衷,自我感觉良好呢?于是,我平静地问:“喜欢上文言文课的同学请举手。”将近一半的同学都举了手,但手举得有点拖泥带水,一点儿也不爽快。我笑着问:“为什么不喜欢上文言文课呢?”
A生说:“学得太累。”
B生说:“学得没劲!”
我接上一句:“而且我教得也累,也没劲。”
同学们乐了,有点幸灾乐祸:原来老师也跟我们一样啊!
我说:“但这些选文都是咱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的国粹呀!放弃?是不可能的,咱们看看怎样解决这难题吧?”
一时间大家沉默起来。
C生低低地说:“换一种方式吧?”
“怎么换?”
“我也不知道。总之,我听累了就开始觉得烦。”
“那你来讲,我来听,好吗?”
“啊?!”
“对,老师,就让他试一试吧。”大家乐了起来。
“好,大家都来当老师!”
“不会吧?”“能行吗?”……大家七嘴八舌。
很快,我以小组为单位,指导教学的几个步骤,交代相关的事项,同学们就忙开了。第二节课,在一双双好奇而羡慕的眼光中,四位同学完成了课文的讲授任务,一节课我们轻轻松松拿下了《劝学》,我穿插点拨、纠正、指导的时间仅几分钟,而整节课气氛热烈,掌声、笑声不断。在周记中,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描述、评论那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他们有的疑惑:老师是懒吗?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有的欢喜:瞧,我不知不觉记了那么多笔记,而且居然没有开小差。有的聪明:老师是想让我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用心良苦!┅┅在点评同学们的周记时,我真诚地告白:“如果能用老师的懒换取你们的勤快与快乐,我愿意背负“懒师”的罪名;因为如果用老师的勤换取你们的养尊处优,那你们将一事无成!”
翁老师的这个案例让我觉得:学习的方式是多样性的,讲的口沫横飞,只是感动了自己,未必能感动学生。换一种学习的方式,也许事半功倍。
又比如,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是一片思路独特、声情并茂的散文,融“情”“理”于一体。教学是可以采用模拟访谈的形式,聆听作家毕淑敏不同凡响的见解。
组织:各小组一分为二办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作家毕淑敏)两种角色。
要求:先了解有关访谈的指示,收集被访谈人的资料,你一份较为详细的访谈提纲,如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回答问题等等。访谈者要善于沟通,营造一个互相信任的合作氛围。
访谈问题示例:
题1:毕老师,您的散文《我很重要》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我们表示人列祝贺。先请您谈谈这篇文章的创作意图。
题2:毕老师,您在文中说“我们否认自身的重要,就是推卸一种神圣的承诺”。“神圣的承诺”的内涵是什么?
题3:人们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来判断自己是否重要,那么,您是从那些角度来断定“我很重要”的?
题4:您在文中,笔触驰骋于生命、亲情、友情和事业之间,用饱含激情的文字赞美强调每一个个体在世上的重要意义,这是否有“以我为中心”之嫌?
题5:毕老师,您的谈吐是内省式的,语调是抒情性的,目光是深沉的,不愧是女思考者。请问您创作《女思考者》时,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思考?
题6:听您这么一说,我又对雷锋的画“我是一颗螺丝钉”有些犯疑——谦虚精神还要不要?
通过题目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所有题目围绕着“我很重要”的中心,把毕淑敏的两篇文章《我很重要》《女思考者》进行了比较阅读,通过访谈,学生直面“作者”,正是个体生命和生存价值这些哲学问题,从而切实领悟文章独特高远的立意,同时通过访谈,让学生掌握了访谈的艺术和技巧,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了发散思维、纵向思维、创新思维。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本交流。
5、从习惯性教学进入反思性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课程标准》建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多种方式体验,应该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切脱离学习内容、违背语文特点、不符实际的、节外生枝的体验,应当慎重。教师不仅要做领路人还要不度地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作教学的调控者,这样才能做到语文教学 “实”与“活”的结合。
一直以来,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究其缘由,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
《孔雀东南飞》是一篇传统的高中课文,篇幅长,容量大,人文情味较强。在对课文进行常规课程的学习后,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特选取其中“焦母为何不喜欢兰芝”这个话题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从查阅资料,深入探究,分组研讨到最后课堂上让学生形成观点的过程当中,我都深入到学生中去,加以点拨指导,觉得准备工作已相当充分。果然,在最后的研究讨论学习课上,学生们都很兴奋,一个个把手举得高高的。把我料想中的“无后说”、“门第说”、“专由说”、“焦仲卿说”、“恋子说”都阐述得头头是道,我听了很得意,心想这班学生还真不错,不枉我一番辛苦指导。这时突然有位平时不太惹人注意的同学举手站起来,我想这位同学平时挺沉默寡言,他能有什么创见,没想到他慢条斯理地说道:“老师,既然当时焦母反对刘兰芝与焦仲卿,他俩为何不私奔,去寻找更自由的生活呢?又会不会是太守的儿子看上了刘兰芝,用势力逼迫焦母休掉兰芝呢?”此生一说完,全班哄堂大笑,原本笑容满面的我一僵,呆住了,这个问题我可从来没想过啊。在学生响亮的笑声中,我原来精心设计的课程安排迅速土崩瓦解。学生哄笑后,课堂随即陷入一片沉寂,不行,可不能失掉自己的师道尊严,我赶忙打圆场:“这位同学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其他同学对此问题还有不同的看法吗?”随即将这一场课堂风波给敷衍了过去,刚刚那位提问的同学一脸失望地坐了下去,其他同学也有些茫然。
课终于按我原有的思路上完了,本来预计会唇枪舌战,精彩异常的讨论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虽然课已结束,但这个“怪”问题和那位学生失望的脸,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孔雀飞不起来的原因在于什么呢?我想孔雀“飞”不起来的真正原因在于我过分注重凝固的教学设计,忽略了教学的流动性与可变性,用一种固化、僵化的教学思路牵着学生走,一旦与设计不符,便强硬搪塞,没有真正做到随生而动,随机而动。
在后来多次与学生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的交流、指导中,我强烈地意识到:
①在研究性学习当中,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还思考于学生,特别是像刚刚那位同学那样平时不引人注目的“中差生”。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座宝藏,需要我们共同挖掘,我们要善于倾听他们的不同看法,即便这些看法有些独特,有些“奇怪”,但只要其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就该充分肯定,而不应视其为异端,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应该不怕学生观点有误,就怕学生没有观点,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都要给予鼓励与表扬。
②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知识的容量与角色的定位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在研究的问题无限宽泛时,不可能也要求教师的知识容量也无限宽泛。当学生的问题脱离老师的预设轨道,老师尚不能给予明确答复时,老师要敢于说:“我不懂。”这时老师就不应是以往课堂中那个手中握有生杀大权的铁面裁判,而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指导者,过程的参与者,学生的激励者,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让课堂成为观点聚集、多元交谈、兼容并包的快乐学园,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之美。
③要做到以上几点,我想更深一层次的因素还是来自于教师敏捷的教学睿智、灵活的应变能力与课堂的调控力,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马上“秀”出来的,关键在于一点一滴的日积月累,巧思顿悟方能形成。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将这些新的教育理念理解、内化于教学实践,我想这样才能不让学生再满脸失望地坐下去,孔雀才能真正自由地“飞翔”,而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也飞翔起来了吗?
再请看我校陈贞老师的教学案例《特殊的约定》:
又到了该上公开课的时候,对待学生我比平时更多了几分关切与期待:“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哦!”、“上课时别忘了踊跃发言。”……平时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都拍着胸脯向我保证:“老师,你放心,我们肯定捧场!”
正当我满心欢喜地准备离开教室时,一位男同学突然叫住了我,是一个平时语文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老师,我想跟你有个约定。”“约定?”我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就是……”他抓耳挠腮半天也不好意思说,“就是,我在你上公开课时积极举手,但你千万别叫我,我可回答不出来,我只是希望您的课堂气氛更活跃。”霎那间,一种莫明的感动盈满我的心田,多么懂事的学生,多么贴心的“约定”。我点着头答应了这份特殊的约定。
公开课如期地进行了,401大教室后面坐齐了全语文组的老师,可能是被这阵势吓住了,上课的前10分钟,学生都不太敢举手回答问题。当我又问道:“谁能来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时,他埋下头怯怯地举起手来,但坐第一排的他并不知道的是此时全班只有他一个人举手。要不要提问他呢?在那样的场面下,我只能提问他。听到我叫他的名字,他用那双大眼睛吃惊地看着我。果不其然,他回答错了,并且连字音都念错了,我用鼓励性的语言请他坐下。在他的带领下,其他同学都开始踊跃地发言,课堂气氛也越来越好。课终于按预期计划上完了,其他老师评价都还挺好,并且说这个班的学生素质真不错。
真的是全班同学都不错吗?我的脑海里老是浮现着那位学生那双吃惊、讶异的眼睛。那双眼睛注视着我,逼迫我的思想不断地去挎问自己:
他为什么回答不出问题?而我当初在跟这位学生约定时,就不应该只单纯答应他“举手”的动作,更应该鼓励他“探究”的精神。帮他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让他的精神回归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好生、差生,人人平等,一个都不能少。
曾经在一篇教学文摘上看到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小学老师为了在公开课上表现得更完美,在正式上课之前原原本本地在本班预演了一遍,指定某某同学到时要回答相应的问题。并且规定到时老师一提出问题,全班都要举手,会答的举左手,不会答的举右手。姑且不说这样上课的效果会如何,单单是这位老师的做法就急功近利!不经意间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一切都是可以做假的,而且这样的做假非常光荣,因为我是在帮助老师。多么可怕的隐性暗示,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
上完课后的第二天,我找到了这位学生,真诚地与他建立了一个新的约定:“(1)老师帮你制订学习计划,一起努力学好语文。(2)老师上课时,会针对你的程度提相应的问题,你要积极思考,不断进步。”他听了之后,高兴得笑了,笑得那样灿烂,那样开怀。相信这个特殊的新约定会让他的手举得更高,回答问题的声音更自信!
从上面案例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灵就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不含杂质。对于每天接触的老师,他充满了敬仰与尊重,老师的指令更是他不敢违抗的“圣旨”。而我的指令“回去预习课文,上课时积极发言”,他只看到了显性的指令,却自认为语文水平不高,肯定回答不了,谦卑地选择了只举手而不回答问题。用他那颗纯真的心来帮助老师活跃课堂气氛,却甘愿游离于文本学习之外。
新课程强调老师的“导”和学生的“体验”。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时候老师的作用是“组织者”而不是“讲解者”了。理是越辩越明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断纠正和完善自己的看法。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辩力、口头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才可以让许多原来不敢开口说话的学生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
其次,让学生广泛地查找资料,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更多的内容,在有效地扩大学生知道面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用于介绍人物的课文。比如必修三的第二单元是宋词单元,我让学生先去查找作者的资料和作者的代表词作以及名人对此人的评价,在上课前学生对作者就已经有相当的认识了。上课时我先把课文放在一边,针对人物的情况,结合课文的内容,给学生定一个更具体的主题,如“认识柳永”、“感受辛弃疾的爱国情怀”、“走近苏轼”、“李清照专题报告”等,让学生自己讲对这些文学名人的认识和看法。学生通过大量的资料了解了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作品等,学生说得差不多了,我再引导学生去看课文,拿老师收集的和他们寻得的资料相对比,有哪些优胜或不足的地方。学生的学习早已经不限在课文,他们通过人物的作品,在大大地增加阅读量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人物的认识和印象,立体地了解了人物。而课文里那些所谓的“难点”就轻而易举地迎刃而解。在上《鲁迅自传》时,我把学生的资料分成四大部分:鲁迅生平简介、鲁迅作品简评、鲁迅的故乡绍兴、名人看鲁迅并引出“你对鲁迅的看法”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补充和讨论。学生发表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
这些课堂都是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在上课之前学生就开始大量的资料查找和阅读,进行比较深入的学习;在上课后,他们依然会继续关注和了解这些人物。课堂的作用老师注重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把他们所知所感与同学分享,并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别人的看法,从中受到有益的启发。为今后的学习作准备、打基础、指明方向。
6、注重教学设计的优化
爱因斯坦在《我的回顾》中说:“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就会不可避免地夭折掉。”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给学生留一个自由的思考空间。现在是信息时代,铺天盖地的教参教案向我们席卷而来,但是并不是每个教案都适合我们,适合学生,这就需要我们加上自己的思考善于优化选择。我们再看同一篇文章《种树郭橐驼传》的三个导语设计:
其一:运用比较方法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上学期学过一篇文言文《秋水》,是否还记得它选自哪一部书?
生:《庄子》。
师:在《庄子》中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德充符》中记载着这样的个人物:鲁有兀者王骀(tái),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闉(yīn qí)跂支离无脣(chún)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dòu)肩肩。(兀者:断足之人;闉跂支离无脣:曲足、驼背、无唇之人;脰:颈项;肩肩:瘦小的样子。)
这两个人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畸形残疾却有过人的本领。我们猜猜看,他们是真实的人物还是虚构出来的呢?
生:虚构的。
师:庄子正是用夸张的手法告诉我们只要有过人的本领,形体上的缺陷就会被忽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柳宗元笔下的一位驼背种树人郭橐驼。
其二:由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好导入
晋朝陶渊明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朝大诗人李白爱酒,杜甫有诗云“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宋代大文豪苏轼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唐朝的柳宗元爱树,他不仅爱种树,更能从种树中得到做人的道理,做官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篇《种树郭橐驼传》。
其三:从语言知识的掌握导入: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好语言关。这篇文章共490余字,注解有60多处,大家预习时应该能读懂课文。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掌握它们的常用意义。本文在语言上有一个特点,就是词性活用现象很丰富。下面老师就重点检测一下大家在这方面的掌握情况。
从以上三个导语设计不难看出,第一个导语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文章的主旨,第二个导语注重抒情性,第三个导语重视基础文言知识的掌握。选择什么样的教法要依学情而定。
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还表现在对选修课的教学设计上。选修课程的设计初衷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选择课程。选修课以其编写的灵活性、选文的分门别类、教与学的针对性不同于必修课程,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关注和思考。选修课的开设是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需要的,是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转换我们的观念,否则我们也许会把选修课和必修课混为一谈。以教师为指导,指的是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为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并且根据实际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或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学生为学习的主导,也就是让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层次和需要基础上自主提出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在高中阶段有步骤有计划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古诗词的学习,高中生已具备了一定古文言知识和古诗词的文学常识,只要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使得他们有一种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他们就能能够自主的完成学习的任务。新课程的选修教材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或许我们应对这些专题研究式的文本教材深深思索了。
《唐诗宋词》(选修)第一单元单元话题为“气势恢弘的初盛唐诗歌”,包括阅读文本、学习活动、课外自读三个部分。阅读文本包括李白诗二首(《将进酒》《蜀道难》)、杜甫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课外自读包括从杨炯到高适等诗人的十二首初盛唐诗歌。
既然单元话题定为“气势恢弘的初盛唐诗歌”,那么我认为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好初盛唐诗歌的特点。而对初盛唐诗歌的特点的把握单靠学习阅读文本中李白、杜甫和张若虚的几首诗歌是远远不够的。在进行这个单元的教学时,完全可以打乱本单元所呈现的学习顺序,这样来安排课时:
第1课时,以《唐之韵》切入,以优美的语言导入对唐诗的学习,按年代的先后,引领学生浏览初盛唐成就显著的诗人。
第2课时,播放《唐之韵》“初唐四杰”部分(7分钟),依据代表作学习“初唐四杰”的部分诗歌极其四杰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第3课时,播放《唐之韵》“山水田园诗人”部分(10分钟),认识初盛唐诗人群体,特别是分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和孟浩然的代表作。
第4课时,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学习。
第5、6课时,播放《唐之韵》“盛唐诗人”部分(10分钟),对李白诗歌《将进酒》《蜀道难》的学习。
第7课时,对杜甫诗歌《登高》的学习。
第8课时,整合前面对初、盛唐诗歌的学习,把握诗歌特点,行笔成文。
如果这是必修教材中的一个单元,不应该做这么大的调整,可以按照教材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任务。
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上,必修和选修也应该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拿对李白诗歌的学习做为例子:刚刚结束的必修课本中有李白的诗歌《行路难》,目标很明确,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这首诗歌含义,把握诗歌感情,让同学们吃透这首诗歌;而现在来教选修课本中的《将进酒》《蜀道难》,我感觉绝对不能仅限于这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要以点带面,让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李白不同时期的诗歌极其风格,比较深入地走进李白,引领学生向纵深发展。
我再拿宋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教学来继续阐述一下。
同样,我认为作为选修课中的阅读文本,绝对不能就学习本词而学习。如果这样,那只是停留在了必修课的阶段上。而应该在分析本词的基础上拓展开来,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作者和词风才是关键。必须结合具体的词篇让学生了解苏轼在豪放、雄健的一面还有婉约、冷清的另一面。由于受课本篇幅的限制,编者在后面的课外自读中列出了一首与其豪放风格迥异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可见编者的意图。
“必修”的理解是必须修学,“选修”的含义是选择修学。
再看高一(15)班的一趟语文活动课——《唐代送别诗鉴赏选修课》的课堂实录:
教学目的:了解送别诗内容分类方法;把握送别诗各异的情感;体会诗歌韵律美。
通过对送别诗的鉴赏了解有关的诗歌知识,掌握相关诗歌的鉴赏方法。
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送别诗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难点:送别诗中情感的细微差别。
教学类型:教学反馈型
辅助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
教师将材料发给学生:先让学生对材料中的送别诗进行分类;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就送别诗中凄清感伤之别、清新乐观之别、渗透身世际遇之别的三类送别诗进行合作分析,第四组则进行总结;展示探究结果,每组派代表进行解说欣赏的阐述。
(此过程一定要注意教师的指导。)
导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分离与相聚切割又弥合着漫漫人生。从古到今,离别往往是最让人感慨万端德一件事。生离死别是情感的极至,“咏别”是历代诗歌永久的主题。唐人离情诗中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内容各异,情感各异。有的缠绵悱恻,凄清感伤;有的清新乐观,洒脱放达;也有的离伤中透出身世之感,际遇之悲。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凄清感伤之别占了送别诗的极大比例。伤别之中又有不同的类别,如亲人之别,友人之别,情人之别等等。在阐述时应该注意全面,避免偏激。下面请各组同学就这三种类型分别加以鉴赏分析。
学生活动:第一组——凄清感伤之别。入选篇目:无 题(李商隐)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送李端(卢纶)
阐述:有一种感情“失去才知道珍贵”,这就是离别之情。如果说爱情是缠绵悱恻的悲歌,那么友情则是情牵意绕的古曲,而亲情更是感天动地的乐章。离情中有情人晶莹的泪水,有朋友的依依不舍,有母亲鬓边的白发,更有赤子拳拳的情怀。也许相见就意味着离别,离别就意味着伤感,但有谁能否认这离别是美的,这伤感也是美的。浓烈的感情化作语言的珠玑散落在历史的盘中。正如并非所有的聚会都令人欢欣一样,并非一切离别都让人伤怀。有一些诗人对离别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其清新乐观的精神境界会让人耳目一新,了解它们,才能更好地了解送别诗。
学生活动:第二组——清新乐观之别。入选篇目:送人游岭南(戴叔伦)  黄鹤楼送孟皓然之广陵(李白)送梓州李使君(王维)  送桂林严大夫赴任(韩愈)
阐述:第一组的同学告诉我们,离别是一种痛,痛得令人肝肠寸断,我想问一句,难道离别只有涟涟的泪水和无尽的哀伤吗?不。通过我们课上的学习和课下的阅读积累,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诗人敢于跳出送别诗伤感的通套,他们的诗别开天地,或对美景加以赞扬或对友人寄以祝福,清新秀丽,为送别诗添上了明快积极的一笔!从古到今,离别往往是最让人感慨万端的一件事情。离别的感情,往往会激发人们更多的感触,而这感触又往往与身世际遇有关。
学生活动:第三组——渗透身世际遇之别 入选篇目: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阐述:我们重点讨论了李白是如何将豪放之语与悲伤情怀有机融合在一首诗歌中的?刚才同学们讲伤别、喜别,都是离人一时心情的起伏。而如果一首诗,既包含了心潮的起落,又展示出长久以来多舛命运的感情积淀,那么它所表达的离情别绪就必然更加震人心魄,这就是我们组讲解的送别诗,它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分析这样的诗歌,不能不把特定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时期来看,像李白,他豪迈的语言归结于他豪迈的性格,悲伤的格调则归结于长期不平的际遇。多少人鲜活的生命历程构成了一部浩瀚的送别诗史。诗歌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却是诗歌的全部。当离人的眼泪化成钻石,当离别的悲歌化为永恒的乐章,让我们期待重逢在灿烂的季节!
师:我们将送别诗按内容划分为三大类,并不是说要把所有送别诗歌的内容生硬分离归入其中,我们应该知道,许多送别诗歌中的情感是复杂的,其内容和情感的复杂与多元性为后世文学创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要想真正了解和把握它,还需要欣赏者细细体会。
学生活动:第四组——总结 。入选篇目:冬夜送人(贾岛) 别董大(高适) 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 明月夜留别(李冶)
阐述: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诗坛上涌现出千百为杰出的诗人和不计其数的优秀作品。可以说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化中最珍贵的瑰宝,而送别诗则以它独特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生活中几乎处处可见送别诗的倩影,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细细观察和体味。
师:各组同学的分析鉴赏十分出色,各有侧重,切入巧妙。反复的诵读和精彩的赏析将我们带入深沉悠远的离情氛围。当我们随凄清哀婉的送别而辗转伤怀时,当我们为清新明朗的送别而欢欣鼓舞时,当我们为离伤中渗出的身世之感际遇之悲而扼腕叹息时,我们已经走进了送别诗。只有走进送别诗,才能感受到诗歌美丽的文字中流淌出的悠长韵味;只有走进送别诗,才能感受到诗歌优美的词句中蕴含的深沉魅力。
教学后记:1、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们发现,适当引导和指点后,整节课的难点便不在理解诗歌,而在于诵读诗歌。如果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对诗歌的理解会大有帮助。2、努力做到将知识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起来而不顾此失彼,将是诗歌鉴赏课今后探究的重点。
在众多的教学案例中,比较分析的方法较多地用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比较分析,使得学生具有了比较的眼光,有了开放性的思路和综合性的考虑,使得对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更全面、更接近于人物的内在本质,使得学生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理解更为深刻。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复活》中杜十娘和洛娃的形象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她们在自身爱情命运中的选择、以及隐含在这种选择背后的东西。杜十娘与洛娃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一、两人同是妓女,是被凌辱、遭遇非人境遇的女性形象;二、两人均不愿沉沦在这种生活里面,均试图靠男人之爱跳出火坑。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杜十娘性格机智,有对真挚感情的积极追求,对不幸命运大胆抗争,以及那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性格;洛娃却地地道道是一个封建社会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人,是一个完全的社会牺牲品,但她有善良、纯洁的天性,也正是她善良的天性使得聂赫留朵夫幡然悔悟。杜十娘相信了李甲对她的爱情之后,终于凭着自己的机智跳出火坑。但在她和李甲一起回家的途中,李甲竟在金钱的引诱和个人利害的考虑之下,把她卖给了富商。杜十娘愤恨填膺,痛斥李甲,抱宝匣投身于滚滚波涛之之中,用自己青春和生命批判了李甲的薄情寡义,控诉了这个罪恶的社会。冯梦龙的这种选择维护了他对爱情的理想。洛娃在精神复活之后,没有和聂赫留朵夫结合,而是跟着革命家西蒙走了,她理解到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崇高。作者把马斯洛娃的精神复活归结到“宽恕”、“仁爱”,说她和聂赫留朵夫的关系是“她爱他,但如果她和他结合了,就毁了他的生活,她一走,他就自由了,她觉得高兴”。这里托尔斯泰开始宣传“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从文本的描述来看,冯梦龙笔下的杜十娘应是一个理想的光辉的反压迫求幸福的自主女性形象,她的身上寄托了作者及时代读书人的人格理想。而托尔斯泰笔下的洛娃,处处被动受制于人,在社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是等待救援的弱脆女人。这一形象体现了托尔斯泰对女性形象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拯救。在这样的人物的比较及折中,我们还可以在分析出不同社会背景文化的特点,冯、托两位作家的不同的为文为人思想等等。
学生的解读是个人的,因其个性气质的不同,解读文本的角度也会各个相异。我们可以在理解学生解读的基础上关注其解读的角度,提升其解读的理论层次,教会学生分析文本的“渔”,让学生有意识形成独具自己个性的解读方式。或许,这样我们会对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有莫大的帮助。
在学习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中的欧阳修的文章时,可以要求学生把已学的《醉翁亭记》和新课《与尹师鲁第一书》、《六一居士传》结合起来进行对比探究性学习。根据教学重点,提出三个问题:1、你能否从三篇课文中概括出作者一生思想发展的脉络?2、这三篇课文,如果由你重新编排,你将怎样做呢?并谈谈理由。3、对比欧阳修、苏轼、苏辙、范仲淹这几位文人的快乐观,谈谈你的理解及自己快乐观。可以要求学生任选一题,分小组课后探究,最后在课堂上交流,形成一个共识。这样的课堂气氛就非常活跃了,在学生精彩纷呈的发言教师不失时机的点拨中,让智慧的火花交汇碰撞。
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还表现在对多媒体教学的态度上。如果多媒体的运用能对学生更深地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开发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借凭借直观性给学生更深的记忆,真正地起到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还是应该用。
一个老师讲一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对于如何导入这篇课文,他精心设计了多种方案,但不是因为太花俏就是太繁琐,都被一一否定了。最后决定引用杨慎的《临江仙》也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首曲,因为课文和词有几个共同点:1、赤壁与三国时赤壁之战有关;2、本文怀念的是三国时代的英雄周瑜;3、更重要的是歌的开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和词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可用来进行比较阅读。音乐加之壮阔的画面,既直观又生动感染力很强,为下面的悟读全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多媒体不能全盘取代语言的感悟。多媒体和教师的引导要相得益彰,取长补短,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对于某些可读性很强的散文或诗歌,再优美的画面也难以帮学生领略语言的精妙处。例如,我教李白的《蜀道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让学生欣赏一组画面,面对阴森陡峭的蜀道,也由衷地发出感慨,但要他们赏析意境,品味诗人独到的精妙语言,他们却说不出其生动之处,更谈不上喜欢,因为再精美的画面,也只能是景致,而非神韵。若要领会其中精妙之处,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工夫在“读”,在读中用心去感悟;优美的语言的运用,要积累。因此,只有经过学生的思维才能吸取到营养。语文课堂教学应以文学作品为本,多留给学生阅读与思维的空间,否则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确轨道。在学习苏轼诗词风格时,一个同学与另一个学生有争执,决心研究苏轼的词。通过上网,他们阅读了大量苏轼的词,又在网上查阅了苏轼的身世经历及有关分析评论文章及其诗作赏析,终于写成了论文。通过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的视野开阔,很多学生还制作了自己的网页或者博客,他们争相把自己的见解发表并互相评论,互相提升。我们有时会根据教材或节日布置一些专题,并选出较为优秀的进行展示。
7、注重发展性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长期以来,成绩测验成为检查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要手段,成绩测验是属认知上的测量,目的是了解学生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但对态度、兴趣和个性等则很难作出合适的评价。即使是在认知领域,学生的学习评价也不应仅仅着眼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而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些较高层次的能力与学生的创造力。在必修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从以下的内容注重发展性学生学习成效评价:
(1)学生学业质量监控::如日常检查包括纸笔检查和非纸笔检查两类,如作业、课堂练习或课堂提问等。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和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好学生学业质量的监控,做好学分认定的研究,保证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我们规定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课题次数。我们让学生在学习必修一的过程中每个单元要完成以下一个专题的探究性学习:比如第一单元:关于新诗;第二单元:关于山水游记类散文。学生为自己的随笔本起了一个个别致的名字,诸如“点滴心情”、“心语”、 “我思故我在”……
我们提倡学生做这样的探究性随笔积累。由于坚持,我们学生的随笔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种探究性写作积累如果能坚持下去,是学生之福,也是语文老师之福。最关键的就是坚持。我们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批阅及时:及时批阅、定时讲评,这样,使学生能对文章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才能使学生对随笔写作保持永恒的兴趣,由“勤写”到“爱写”的转化。
引导鼓励:引导鼓励能激发热情,引导鼓励的方式有多种多样。①课堂推荐。即将随笔中的好文章读给大家听,适当加以评赞,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读。②推向报刊选择好的文章,进行修改之后,推向校园文学社或外面的报刊杂志,若被发表,对写作者来就是多大的激励啊!他就会产生不竭的写作动力。③评语交流鼓励。推向报刊或是课堂推荐,只是针对好文章来说的,针对全体来说,我们还发挥评语交流鼓励的功能,引导学生写随笔的兴趣。我们还组织学生将自己在这个阶段阅读、创作、翻译或改写的诗歌结集,可以是个人专集,也可以是多人合集。为诗集起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写出序、跋,自己设计封面、插图、版式等。
我们认为,学生课外作业内容求精,检查求实,贵在坚持,重在有效,我们重视课后作业的精度。有人认为,语文要从课堂要质量,反对课后布置作业,这是不对的。从课堂要质量没错,但每天40分钟左右的时间学语文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必须要学生去挤“海绵里的水”!这就必须要布置适量又适当的课后作业了。
语文课后作业要以“精”取胜:量不在泛,内容精粹就行;时间不多,天天坚持就好!
高中课业负担确实重,语文作业每天要求三四百字就可以了,如果坚持好了,一年下来,也有十来万字的作业;如果注重精华,学生落实了,语文能力肯定的所提高!
一般地,我们给学生布置的语文包括:根据文本内容仿写或围绕文中某话题写百字左右的精彩文段或围绕文本思想积累三五句名言;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识记,重点词语抄写,优美句子摘抄;课堂上没处理完的课后作业,练习册上的代表题目;每两周一个大作文,周记等等。一般在课外完成,作业的检查方式主要由学生自查、学习小组互查、教师抽查,像电脑的文件管理一样分层级。
8、注重案例的积累。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我们先看一个教学案例:
[背景]
批阅学生随笔,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记念刘和珍君》有必要上那么多节课?我们很多同学远没有您那样喜欢鲁迅,也难达到您理解的深度。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望老师考虑。”说实话,读了这段话,我很有些悲哀,也有些埋怨,但我更在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描述]
我在讲授《荷花淀》一文时,和学生一起讨论了文章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后,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默读课文并质疑。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那些妇女形象都没有具体的名字?”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新颖,是一个教学亮点,便脱离了原来设计好的教案,让学生一起讨论并试着为她们起名字。片刻,有学生说水生嫂应该叫荷花,美丽而高洁;有学生说羞涩的那一位应该叫小芳,美丽又善良(众大笑,该生显然受歌曲《小芳》的影响);有学生说泼辣的那位应该叫小翠(学生对《边城》的印象很深);还有一名学生说那个找借口的应该叫翠花——上酸菜(众又大笑,显然受赵本山小品的影响)等等。课堂气氛空前活跃,于是我让学生分角色带上名字朗读课文,学生读后尽管大笑,但仔细体会后总觉得不是味道。于是我进一步启发他们:这些妇女最后成长为什么人了?学生们恍然大悟,有学生站起来说:“就连没有名字、最没有地位、最受压迫、觉悟最低的妇女都行动起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会远吗?”小小的名字竟会有这样深刻的含义,学生们非常兴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抗日战争乃至近年来的中日关系。这样一来,一篇小说成了一篇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文章。
[思考]
这个案例说明,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善于把握和调控课堂气氛,增加课本知识容量和密度。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与能力,以往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生活场景与人生体验,才会被拿来当作语文教学的材料,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大语文活动,应突出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功能,所以我觉得语文教学应实现四个“走向”:一是走向生活,语文教学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二是走向实践,语文惟有运用于学生的实践中,融合到学生的血液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永恒的精神财富;三是走向综合。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只有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才能成为一种综合素养。四是走向智慧,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有案例文集出版。记得我这次写的教学案例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长亭送别》:
【导言】
《长亭送别》是脍炙人口的艺术杰作《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高中语文必修三把这一折收入第一单元“戏剧节选”。这是一部迷人的诗剧,全剧从头到尾是一首优美动人的爱情诗。它有明快的抒情节奏,有“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有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所有这一切,汇合成一种独特的风貌和格调,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在赏析过程中,我试图用诵读,用音乐激发文字深沉的美感,还元杂剧音乐的元素,对课文意蕴深沉、华美曲雅、富于文采的语言进行体味,在学生的心理谱写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
【片断一】
师:为了把握剧情、体味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请三位同学朗读[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支曲子,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揣摩比较一下。
(三位学生朗读课文)(掌声)
师:刚才几位同学读得都很投入,大家来评一评,谁读得最好?
生(齐答):曹嘉琪。
师:好,我们请曹嘉琪同学来为我们说说你为什么能读得那么感人。
生1:读剧本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走上了舞台,在扮演这个角色,所以自然地就模仿人物的口吻,读出了一点感情。
师:哦,进入角色了,可贵,可贵!大家知道,中国古代的戏剧都是诗剧,除了有剧情外,还有优美的诗句,所以我们要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心情,领悟作者的用心与风格。你是怎么体会的?
生1:读[端正好]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一幅动人的长亭送别图:蓝天白云,黄花遍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几种富有深秋时令特征的景物更加衬托出莺莺痛苦压抑的心情。我觉得写得最好的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你看,这支曲子里句句是景,只这“泪”字是情,但一个“泪”字,就使所有的景物都闪着别离的泪光。
(全班鼓掌)
师:清代梁廷枏《曲话》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世传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曲坛上这一逸闻,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真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有人说这支曲子是剧曲中的“秋思之祖”。剧情一展开,作者就把我们的心情带到了一种诗的意境里,与剧中人分享那一份凄凉的暮秋景致,体味莺莺的离愁别恨,写得非常细腻。(停了一下,亲切地注视另外两位朗诵的同学)你们两位同学要发言吗?
生2(这个同学读得是[滚绣球]):我觉得自己读得很好啊。
师:欢迎你自辩。
生2 “柳丝长玉骢难寄,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我读的节奏慢,因为莺莺看到长长的柳丝就希望它系住张生的马儿;看到疏朗的树林就希望树梢“挂住”残阳,让时间走得慢一点,她离情难舍……
生3:可是你把“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给读反了。张生骑马在前,莺莺坐车在后,马儿慢慢地行,车儿快快的跟,两人的距离就近了。这两句写尽了两人缠绵难舍的情状。读反了,意思就不一样了。
生2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师:有道理。这位同学听得很仔细,而且理解得很深。金圣叹赞这两句是真正妙文,是从莺莺惜别的心理描绘的:“此真小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一片微细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写出来也。”可见“马儿慢慢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抒发了莺莺不忍离别,连一会儿的厮守都不愿放弃的深情。(老师看着生4,这是读[叨叨令]的同学)
生4:老师,我读得不好,读错了好几个字,不过,我下次会改正的。
【后记】
诵读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把作品的内容准确、鲜明、形象地传达给听众。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但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尤其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朗读的现象。现在的语文教学,走向“只讲不读”,“思而不读”或者“泛泛地读”的畸型之路。那么,是不是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已经俱备了呢?在高中朗读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不能自然大方地朗读,不能在读中感悟等等令人担忧的情况。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常朗读课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他们对语句意思的领会能力,对语句中语病的辨析能力,对实词、虚词、熟语的使用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从而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整体提高。所以,我认为,教师对每一篇课文的分析,很多情况下都应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教师的分析就大多属于架空分析,学生表面上看是听懂了,可实际上并没有受到情感上的震撼、思想上的启迪,并没有真正领会课文内容。
诵读除了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之外,还有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感悟能力。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仔细“倾听”作者话语的过程,就是一个与作者进行感情、思想交流的过程。朗读的遍数越多,与作者进行的感情、思想交流就越深入,越有利于学生领会课文内容。就如上述实例中的两位学生,一是边想象边感悟边悟读,读得就比较到位动人;另两位同学从大家的评价中知道了自己的缺点,相信在今后的阅读中一定会加以改正。
【片断二】
师:《四煞》里的这颗眼泪和前面的《端正好》的这出“离人泪”意境是一样的,表达的崔莺莺的感情也是相同的,都是即将离别时的悲愁之情,“马嘶远别时”,“泪中见愁”。前面的《端正好》我们是读,《耍孩儿》我们是演,我想《四煞》我们就来个唱的吧。
(教室里一片沉寂,我知道这道题难住了大家)
师: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唱的形式更深的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听过王菲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吗?
生齐说:哦,苏轼写的。
师:今天我们也为《四煞》谱上曲,你可以选择其中的几句唱词,用你熟悉的、喜欢的、符合《四煞》意境的曲子去配它。元杂剧本来就是用来唱的,既然我们无法用元时的曲子来唱,就来他个现代版演唱。
(学生开始思考,过了五分钟)
师:好了,现在我们先请徐翊斌来给我们唱唱他的作品。
徐翊斌起立,酝酿了一会感情后,开始唱……
师:请问这是什么曲子?
生1:这是我自编的。
师:自编的!我觉得很好,很有创造力,而且编的曲子比较符合《四煞》悲愁的意境。好,给你一个机会,再请一位女生来演唱一下。
(生2起立,沉吟良久,全班寂静等候,接着女生用《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曲调开始演唱,全班非常安静。唱完后,掌声响亮。)
师:她唱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作词,香港歌星徐小凤演唱过的《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曲调,这首歌的调子跟《四煞》的无限悲愁的意境也是能够吻合的。当代著名作家李存葆,便为《西厢记》写下他感悟人类情爱的长篇散文《飘逝的绝唱》。李存葆在《飘逝的绝唱》中说,当代世界,“暴力对美色的霸抢远未结束,权力对美色的侵吞仍显贪婪”;以金钱为媒,“用钞票铺设婚床”的现象更为多见。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作为已步入青春期的年轻人,你认为什么样的爱情观才是正确的?
生3::我讨厌暴力,喜欢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得几回闻?”读了《长亭送别》,我为王实甫的生花妙笔所倾倒,为崔莺莺的一腔深情所震撼,为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所感染。
生4:我还是喜欢《致橡树》中的爱情,祸福与共,平等独立。
生5:我看过《西厢记》的剧本,后面有“郑恒争妻”,结局是张珙做了官,是大团圆的结局,怎么会这么好这么巧?现时根本不可能的。我就想到陈世美的故事,结局是包公铡了陈世美。总觉得,文章里写得太美好,现实又太黑暗。为什么呢?
师:你是问我还是问大家?
生(不好意思):还是问老师吧。
师: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区别。历史真实发生的事情,而文学写出人们心中的真实和新中的愿望。虽然现实存在着一些不如人意的事情,但是,这就像阳光下的阴影,始终是遮挡不了阳光的。从另外一个角度,如果人人心中都存有真善美,世界是不是就变得美好了?(生点头)也许,这就是文学的使命吧。
师:最后,还有李叔同以外国曲子填词而成的著名的《送别》曲调,我请大家一起来欣赏,(放《送别》旋律)大家可以在心里默默地唱,艺术是相通的。
【后记】
新课程提出了“课程内容”的概念,课程内容与传统教学内容是有区别的。课程内容,就是以实现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去选择并组合的相关资源。既包括有形资源如教材、工具书、其他图书音像资料、网络等媒体资料等,也包括无形资源如教师的知识、学生的经验智慧等等。可以说是“一系列比较系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
学生是学习的体验者,体验是可以有多方面构成的,音乐也是其中之一。悲愁的离愁别绪本身已经用华丽秀美的语句表达了,理解时如用语言解读语言,一般会因过于理性而显得苍白,而曲词本身又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用直接的音乐演绎抽象的文字中蕴含的情感,音乐与文字相得益彰,更能散发迷人的艺术魅力。这点片段中做得比较成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里有一条规律,那就是诗的意象往往容易形成比较稳定的情感内涵,比如“枯藤老树”就容易让我们满怀思乡愁绪,而“南国红豆”则容易让我们砰然心动,甚至满面桃红。《西厢记》既有曲折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又有美曲雅的语言,称它能代表元杂剧的最高成就,绝非过誉之词。而且,不仅《红楼梦》的中宝、黛爱读《西厢记》,今天读它也还有现实意义。
而要达成这些教学目标,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循循善诱。
再看一篇选修课《幸福从细小处开始》的教学案例:这个老师认为,有了高一必修2的学习,有了选修9《传记选读》第一单元的巩固,学生已经掌握了传记文学的基本阅读思路和方法。作为选修课,应在节选的传记文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拓展,更好地掌握自传的写作方法,并通过修改自己的传记来强化对自传写作的理解。
课前老师让学生每人写了一篇自传。
教学过程设计:先研读文章分别从学习、道德和科学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富兰克林展开的介绍,引导学生寻找文中与文题相对应的语句,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再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学习了这篇传记之后,富兰克林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从比较中明确自传的写法并加以小结,在学生谈的基础上由教师小结。从学生的自传习作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两篇,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明确在自传的写作中存在怎样的不足以及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为修改自已的传记做准备。作业:在自己原来所写的自传的基础上围绕老师提示的问题进一步加以修改,并定稿。
教学后记:
这节公开课上完之后,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展开了反思。从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我认为定位是比较准的。虽说在必修1学生初步接触到了传记,但由于当时教学进度吃紧,我们并没有过多地引导学生学习,可以说是在这个阶段才比较系统地对学生开展传记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感到学生渐渐地喜欢上了传记,所以我就趁机让学生自己去写自传。可收上来一看,和我预计的水平相差甚远,突出的表现就是不会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来刻画自已的性格,在自传中缺少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也没有折射出一定的人生哲理。鉴于这种状况,我在认真地分析了第二单元的几篇传记之后,挑选了《幸福从细小处开始》作为重点讲述的篇目,除了进一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之外,着重想在学生完成了自传的写作,有了创作的经验之后,让他们借助这篇自传的学习更加明确自传的写法,进而为他们课下修改自己的传记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正是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引下我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
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以及第二课时传记文的修改情况来看,学生基本上在自传的写作思路以及方法上有了清楚的认识,这表明这节课已经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设计与教学实施,让我认识到一节有收益的课,应是建立在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的设计目标上的。作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虽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作为教师,更应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优化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9、注重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我们想到一句话: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语文课堂是生活的片断和缩影,生活是语文课堂的延续和拓展。我们开展了“语文与生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一个学生用作文记下的片段:
12月19日下午,海口一中多媒体教室内掌声阵阵,笑语帞,高二年级“语文与生活”活动展示在此举行。
“置身于生活的广阔天地之中,驻足回眸,处处可见语文的影子,侧耳聆听,时时回响语文的跫音。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白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音乐响起,首先呈现于我们眼前的是(8)班的“童话世界”网页页面,蔚蓝色的海面上美人鱼的身影一下子就敲开了我们记忆的大门,那在现实生活的压力面前已深藏于心中的童话幻想,也被精美清晰的网页设计、全面丰富的童话知识、逼真形象的话剧《人鱼与野兽》一点一点唤醒,我们仿佛又找到了儿时纯真的梦想。
还沉浸于童话的唯美之中,“错别字诊所”又已开门了。“错别字看似不起眼,却是隐藏在文明底下的一颗毒瘤,不根除它将危害整个文明的健康发展……我们的错别字诊所在祖国的大街小巷,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诊所的医生……”在高二(2)班同学的讲解下,常见于人们笔端的错别字一一原形毕现。
紧接着,(11)班的“歇后语王国”,(7)班的“海南与诗”,(3)班的“新兴词汇”,(9)班的“成语故事”……12个主题,随着12个班的展示让在场的观众逐一领略到生活中语文的巨大魅力。
可以说,展示的过程非常精彩,尽管每个班的展示时间都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钟,但其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宽广,单从十二个主题就可见一斑。而在这每一个精彩背后,无疑都有着无数的艰辛与困难。每个班都经历了一个全班搜集资料、讨论展示形式、制作网页或powerpoint、编辑文稿、编剧排演、反复修改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做好的,更何况这每一个环节都得在正常的学习之外挤时间去完成,就尤为难能可贵。(1)班的“创意广告”,光是配合powerpoint的解说词就五易其稿,哪儿该用图片辅助,哪儿该插入何种形式,都斟酌再三,并详细地标明在解说文稿旁,以使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
以网页、powerpoint为主,穿插以朗诵、话剧表演、相声、小品等多种形式,力求生动形象地展现内容,让观众在笑声中领略语文的巨大魅力,这也是这次展示活动的特色所在。(11)班用歇后语写成的相声、(4)班用生活剧向观众介绍创意店名、(8)班用话剧表演来演绎童话故事……同学们在轻松愉快中学着语文,品着生活。
展示活动结束了,评委都一致赞扬同学们的展示。大家都认为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充满现代气息,有的甚至非常专业,全面。正如教务主任笪旭老师所说的:“真不可小觑了学生!就应该象这样给学生一个舞台!”的确,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英雄有用武之地,他们会秀得非常精彩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设立了主题课,把语文学习引向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实现“大语文”的教学目标。比如“中秋文化”主题课,既营造了节日气氛,又扩大学生的视野。中秋节在我们中国文化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们对它倾注了无限的深情,这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是一个欢乐的节日,同时也是一个很世俗的节日。从古至今,大量的传说故事、诗词歌赋颂赞着中秋节动人的情感、诉说着中秋节无穷的思念、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先设立几个小主题:“中秋节的来历”、“月亮的传说”、“中秋习俗”、“中秋诗词”等,让学生分小组查找有关资料,作深入研究,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所做的作业精美有趣。不仅加深了对中秋节的认识和了解,学到了许多知识,也从诗词中受到了文学的薰陶,更多地、自发地学习诗词。又比如“认识海口”的语文综合实践课,也是先设立几个小主题:“老街骑楼”、“古城儋耳”、“东坡书院”、“三亚南山”、“海南诗歌”、“海南特产”等,由同学和老师一起完成。这次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故乡的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也让他们学会了合作交流与人相处。
2004年,我校被评为“海口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至今,学生已完成200多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先后有几十篇研究性学习成果在《新课程新探索》(南方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天地》(海南出版社)《海南日报》《海口晚报》等发表。2005年,海南省第17届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3个。2005年7月,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会上,我校的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发言,备受专家关注。2005年12月24日,我校研究性学习成果在海南省高中研究性学习现场展示活动中,倍受省教育厅领导和兄弟校同行关注,中国教育报、海南电视台等媒体对我校师生进行了现场采访。
我校的选修课堂活跃而多样,如历史组陈光安老师的“话说海口”;语文组李淑兰老师的“种下一棵智慧树”,徐建平老师的“曹操与他的《短歌行》”;马校长的“古代诗歌鉴赏”,林校长的“哲学与生活”……
二、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课堂时的活动体验有其形而无实用,造成探究学习的“泛化”、“神话”、“虚化”。
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不少“剑走偏锋”的现象:架空文本,淡化语文知识。不少公开课课堂气氛活跃,一会音乐欣赏,一会书画展示;又是课本剧演出,又是多媒体运用。花样翻新,眼花缭乱。表面上学生主动性增强了,可课后一问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茫然。把课堂教学的持续有效的“多元对话”变成毫无启发作用的“满堂问”。这样,虽然学生身心达到了愉悦,但语文本身的内容却未被重视,几年下来,学生可能会成为能说会道不会写的畸形儿。
倍受欢迎的合作探究是课改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这次竞赛,几乎所有参赛者都将学生或4人、或6人分成小组,以求得到评判者在新学习方式运用上的认可。
事实上,“合作”的解释是: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合作与分组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分组学习虽然是合作探究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手段和表现形式,但应该承认的是,分组并非合作的惟一手段。有的小组,合作只是形式,没有相互支持和配合,没有协调解决问题,绝大多数学生自行其事,生生互动根本没有发生。同时,有些自制力低下的小组还会乱中取乐,甚至会给课堂带来混乱,起到负面影响。因此,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材”制宜,因“生”制宜。形式主义要不得。
2、效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非常需要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而教师自觉反思的意识不够强。
教师课后要重新找回标准,反思教学与标准的契合程度:是否完成了课标要求的知识点,能力点;是否落实了应有的人文精神,是否培养了民族精神;是否引导学生养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否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是否提高了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是否促进了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通过课后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3、滥用多媒体使教学过程的肤浅化。
多媒体以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力,确实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课堂的容量方面、师生的互动交流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加上现在学校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语文课堂上的音像多了起来,也热闹了许多。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滥用多媒体使教学过程的肤浅化也多了起来:花样翻新的图片引入——教师预设的整体感悟——肢解文本的精读赏析——文本某点的拓展延伸。教师教学离不开电脑,害怕停电,学生思维紧绕着课件。其实,真正的新课程改革是凸显教师的个人风采,突出文本特色,形成多样化的教学风格的探究过程,多媒体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应该说,读是理解的前提和手段,旧书不厌百回读。但有些东西,并不是光靠读就能读出来的,需要教者的点拨和诱导,有读无导,有读无悟,偏离了“熟读精思”的阅读规律。如果一切问题学生都能在读中自行处理,我们教师不是失去其存在价值了吗?像《药》这类的文章,即便是学问深厚者,理解起来恐怕也有一定难度,更不用说学生。因此,简单的“一刀切”是不行的。多媒体能不能用?可以用。但怎么用,在哪里用?值得深思。在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象背后,有三点应注意:一是有的教师课件制作虽然专业和精良,从配音到动画设计让学生爱不释手,流连忘返。但是,如果这些课件效果淡化了课堂的主题,甚至由“助手”变成了“主角”,就会违背了教者的初衷和本意。二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放”,眼花缭乱的场面的确让人觉得好看,但学生到底能获得多少?过去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变成简单的人机对话,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到底还能残留多少?三是有些偏远地区,根本不具备条件,可为了竞赛,硬是东挪西借。更有甚者,本来不用电脑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却一定要将电脑牵进课堂,这恐怕也不是明智之举。
4、“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加之赏识和肯定教育思想的提出,令许多教师对学生不敢说“不”,不敢划“╳”,生怕扼杀了许多“牛顿”,夭折了一些“爱迪生”。
自从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对其女儿的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被新闻媒体报道后,随之在中国出现了赏识教育的热潮,他推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加之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所以在我们的课堂出现了各种温柔的肯定:“你真棒!”、“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这么难的题目,你竟能做对一道,真了不起!”……教师时刻担心在不经意中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公开教学中我们更难以听到“逆耳忠言”。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还要为婉转的评价语绞尽脑汁,生怕枯燥的一句“你真棒”让学生乏味,所以各种“换汤没换药”的表扬开始环绕在学生周围。或者“同学们自由阅读5分钟,你们想用什么形式读就用什么形式读!”于是,教室沸腾了,大声读,小声读,或嬉笑,或玩耍……反正自由阅读,信马由缰。对学生偏激的思维,师生思维碰撞中出现的观点差异均要有意识地向正确方向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度。例如,在上《荷花淀》时,有学生认为“水生嫂等妇女学会了射击,承担起警戒并配合作战任务,是女性被男性化了,是性别意识的消失,是中国人性的悲歌”。对此,我佩服学生现代化的人性思维,但是,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存的历史背景,不能背离时代,脱离文本来作新奇的解读。培养和弘扬学生的民族精神,不是培养学生超越时代、脱离文本的所谓创造性思维。不能把革命英雄主义指责成野蛮和暴力,把“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误读成不珍惜生命的愚昧,把愚公的锲而不舍当作无知的愚蠢。赏识不等于放弃原则。无原则地尊重与赏识容易助长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一味地赏识和肯定还容易模糊学生的认知和视听,甚至会成为其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或“糖衣弹”。只有恰到好处地惩戒和批评,艺术地点拨,才能使学生顿开茅塞。所以,惟师独尊和惟生独尊都不可取,都是一种畸形的师生关系。只有掌握好赏识与惩戒的尺度,才能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弘扬人性的理念。再美丽的语言也有穷尽的一天。试想一想:当赞扬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语言,当掌声成为一种形式上的表演,这其中还有多少真情可言?这种脆弱的表扬还能坚持多久?
这种想法也带来了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不公正性。
知识上的模糊,理解上的偏差,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长,也许会逐渐淡化消除,但由此造成的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上的错误,恐怕会影响久远甚至是难以改变的。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经历一些磨难的,只有经历磨难才能铸就刚强的性格,才能适应未来的生存。古话说:将相出寒门,严师出高徒。在教学中我们应慎用表扬,让学生学会接受批评,学会在“逆耳”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5、选修课的选课走班教学存在着困难: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是任何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最后和最佳裁决者。因为教师是改革理论的执行者,教师的实践活动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毫无疑问,新“课标”的实施,选修课的开设,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衡量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已经不是单纯看他必修课上得如何,而要看他能否上好选修课,并且能上几个选修课。以目前高中语文教师的实际状况而言,能达到这一要求的只是少数人。如果再考虑到地域的差异,把眼光投向广大的欠发达地区,那么这样的教师将会是极少数。在相当多的教师离开教学参考书就无法备课的情况下,怎么能指望他们承担起选修课的重任呢?
选修课的开设必然引发教学管理的重大变革。单是排课表、安排教室就会搞得人忙乱不堪。学生要由过去在一个固定的教室里“坐读”改为变换教室的“走读”,管理上的困难尚在其次,有富余的教室可供“走读”吗?各地的重点高中、示范高中大概不成问题,这些学校的建筑豪华、设备先进,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而其他更多的学校怎么办?偏远、贫困地区的学校建设之简陋、师资之匮乏超乎人们的想象,对他们来说,开设选修课只是一种奢望。
(二)采取的对策:
针对以上一些现象,为了探寻新课改中高中语文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我们倡导语文教师上出有个性特色的语文课。
1、重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也就是要求“实”和“活”。
“实”,此处指知识的落实程度。自《新课标》(实验稿)中出现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后,不少老师就“因噎废食”,淡化语文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初中教师。其实,语文知识是学习理解母语掌握祖国语言的必备工具,是新课标的三大板块之首——“知识与能力”——的最重要的内容,不应该淡化更不能废弃!
语文知识的内容很多,如“常用字”“常用词”“名言名句”“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等。在教学中,语法知识要把它放到具体实在的语言环境,在“情境效应”的影响下,轻松而又牢固地掌握它;人文类知识要尊重学生个性,良性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去熏陶感染。
除了“实”,语文课堂还要“活”。教师要与学生互动。上课时,教师必须忘掉标准,忘掉已预设好的课件,要按课程及文本内容的需要随机应变,顺势而成。特别是教师心中要装有学生,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与学生互动。也就是要有相当的教学机智。
比如,课堂提问要不要讨论,课后的作业要不要细讲,可征求学生的意见。
又比如,对一些有深度的问题,给一定时间学生相互讨论,再独自写一段不长的感悟:上了《侍坐章》,要学生谈谈自己对孔子的认识;学了《寡人之于国也》,引导学生从现代角度看孟子思想的积极意义;学了《劝学》后,可以在课堂上要学生回忆有关学习的名言,于课后收集部分学生的名言相互交流,还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写一则劝勉学习的“名言”;鉴赏了李乐薇的“出去时,小路是我幸福的起点;归来时,小路是我幸福的终点”,要学生以“母亲”为话题进行仿写。学生思维在向纵深发展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适当指导学生,甚至教师应在学生思维交流的高潮,把自己对文本的思考结晶提供给学生共赏。
一堂课好坏与否,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效率的高低。
一堂课上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效率的高低情况怎样?这完全可以通过课堂学生回答问题、课堂学生的情绪反应、课后作业反馈表现出来。一堂有效的课,就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学生能在课堂上学到新的知识,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学生在课前和课后确实有了认识上或思想上的变化。在课堂中重视效度,就不能“偏大求全”,一堂课下来,落实了几个或一个知识点,也比满堂灌下来学生一无所获好。
2、推广案例积累的做法。
教师不仅需要学习教学案例,而且需要撰写教学案例。教师撰写教学案例,难度较小、作用较大,值得提倡。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然的联系。教师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妥善解决,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量的教育研究,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型事例,会给教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成为撰写教学案例的素材。教师有事实可说,有道理可讲。教育实践涉及的领域宽,发生的事例多,是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一般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要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写案例事实,二写案例分析。撰写教学案例,是“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教师对事实比较熟悉。叙述的事实比较具体,比较单一。通常情况下,教师写这样的记叙文不会感到困难。撰写案例分析当然需要进行论述。但是,这里的论述是就事论理,是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难度不大。撰写教学案例,教师要对教育过程进行真切的回顾,“照镜子”,“过电影”,把自己的教育一览无余地再现,用新的观点进行严格的审视,客观的评价,反复的分析。教育过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确错误,都能由模糊变得清晰。能使教师把某些教育问题认识得比较深刻,解决得比较恰当。利于教师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教育事实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教师写出的教学案例,可能是某项教育研究中的细化了的材料。从教学案例的线索引申开去,思考教学案例反映的教育现象,就有可能产生一些深刻的认识,独到的见解,再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使之带上条理性和科学性,就有可能发现某些教育规律,特别是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规律,从而产生某些创新。创新多了,就会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3、重视课堂学习中的广度、深度。
真实的课堂是讲求信度的课堂。一堂真实的课是尽量避免作秀的课。公开课,特别是语文公开课,最容易走进作秀的泥潭。课堂上热热闹闹,师生互动,声、影、画齐聚;听讲学生愉悦非凡,听课教师激情澎湃;可下课问问学生,这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除了答高兴外,就说不出什么了。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真实的学生,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也许超出你的预设、也许滞后于你的预设,真实的课堂就应该及时调整教学,而不能死抱着教案一成不变,置学生的疑问而不顾,照着课前设计的轨道走下去,这样的课堂是缺乏生命的灵性的。我们的每一节课里,都应该听到学生“拔节”的声音,那是最美的声音。真实的课堂不能成为精彩结果的呈现、优秀学生的表演。有不少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精彩,因此就放弃了真实的学习结果。课堂中,少数优等生成了演员,而大部分学生被剥夺了思维与展现、交流的机会而成了观众,更有甚者,有些课前还进行了精心排练。这样的课堂不仅失去了生成的机会,也失去了生命的魅力。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真实展现学生的学习结果,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重视教学中拓展的广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精神,在课堂上重视教学的广度,引导学生扩大视野,是必要的。在前些年的“课内外衔接”实验中,提倡“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扩大知识面。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知识面的拓展。
在这里,我想说说“课内外衔接”这个问题。我曾听过不少公开课,仅仅一二十分钟就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而大半时间则用于课外的拓展延伸。我总在思考,是不是文本只有一二十分钟的探究价值?或者这种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反叛?抑或是创新?我想都不是。这是架空文本,盲目追求课堂含量而形成的一种舍本逐末的盲目教学。
那么,拓展延伸要注意什么?下面就课前活动延伸和课后内容延伸两个角度谈谈。
课前活动延伸,由于没上课,内容选择余地大,或字词或名句,或哲学或文学,可讲故事可谈感受,可直面现实生活可回顾历史轨迹,还可以进行定时比赛——“一分钟朗读”“一分钟抄写”“两分钟默写”等等,只要是增加学生见识,培养学生品德,熏陶学生情感的内容均可。
课后拓展延伸,就要根植于文本,在探究文本的同时,教师选择与文本有关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从而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如《荷塘月色》补充“荷、月”的有关名句,增加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兴趣;《邹忌讽齐王纳谏》补充《召公谏厉王弭谤》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比较阅读能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季氏将伐颛臾》比较阅读后,补充孔子名言,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政治思想。……
重视教学中引导的深度。所谓“深度”,就是引导学生对文本或拓展材料进行哲理性的辩证的解读和认识。《新课标》中基本理念之二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据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应是教学追求的高层次了。其实,一堂语文课要上成有意义的有效率的课,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和拓展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我看过网上的一堂公开课实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师通过两千年前后人们对孔子的不同评价和“批林批孔大会”的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上孔子的影响和特定历史时刻的荒唐故事以及从中看到了一些人性的弱点。再介绍《世界公民的理想生活》《一个女孩的理想》两则紧扣《侍坐》章中曾皙的理想的故事来展开,因材料的有趣,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很高,讨论热烈,发言深透。有了这些引导垫底后,教者布置了《历史》话题的文段写作,学生有话可说,有言可写,写出了不少优秀文段。
那么,如何挖掘课堂的深度呢?
首先,教师要有充分的备课。在备课时,教师必须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要心中有标准,自己所上的课是课标中那个板块的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个目标是否都考虑到了,课堂的侧重点在哪方面(不同的文体其侧重点应该不同);要着眼学生,考虑如何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要读透文本,根据文本特点选择是否拓展以及拓展材料;要心中装学生,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都有收获。
4、教育的真实性与鼓励性相结合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评价语言,而用评价又是惊人的相似。仅仅是为了评价而评价。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渗透,我们都意识到评价是重要的,却又总是走不出传统的为评价而评价的模式。归根结底是主观上没有弄清评价的作用。教师怎样在课堂上运用评价语言。
“不错、好极了、真了不起、”这些都是鼓励性语言,学生一听就懂,然后鼓励的评价过于单一,模式化,学生更希望知道自己好在哪里。鼓励不是一味地说好,而是应肯定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和性格,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对自己的优势有所认识。因为人的潜能是多元的,主动评价学生时能发现学生的强项潜能,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树立起自信,注意对学生健康的情感,价值观的鼓励性评价十分重要的。这种鼓励的作用十分巨大。这将使他们更自信,更坚定,更乐观面对生活。
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只要他们出力尽心了,我们都要诚心地为他们祝贺,真心地为他们高兴,不要吝啬鼓励性的词语,课堂上“节外生枝”、“出格”行为只有在正确的引导下,才会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花朵。课堂上学生迟到了、“拦路虎”、有了过不去的“门槛”,不是“杀虎”、“砍门槛”,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随时进行自我反馈与分析,自我调节与完善,从而积极地把评价纳入到学生的认识活动中去,使他们在自我评价、自我比较中获得自身发展。从而明确的评价的作用。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导情境以及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评价语言可以丰富多彩。教师可以运用口头语言、表情语言、肢体语言,调动全身的每个细胞参与对学生的评价,通过恰如其分的评价、动作、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意传给学生,以自己真情感染学生,这样才可以使评价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5.培训与自研相结合,搞好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
专家解读说,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体现了“选择性”,契合了“学习者的因素”,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的确如此,5大系列,几十个专题,由学生自由选择,这比起过去的全国学生同念一本书简直是“换了人间”。 广东省将选修教材分为三个系列:
系列1:文学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影视艺术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国现代诗歌选读、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短篇小说欣赏、戏剧欣赏、电影文学欣赏、中外现代诗歌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外国优秀短篇小说选读、中外戏剧名作鉴赏、经典电影作品欣赏。
系列2,文言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宋散文选读、《论语》选读、先秦诸子百家名著选读;唐诗宋词鉴赏、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论语》选读、《红楼梦》选读。
系列3,实用类:语言文字应用、演讲与辩论、文章写作与修改;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说话的艺术、常用文体写作;汉语学习与应用、演讲与辩论、写作基础。中外名人传记选读。新闻传媒素养;新闻阅读与写作、传记选读;
高一年级可以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搭配选用;
现在的高二,一是选定古代诗歌、唐宋散文;二是在小说、散文和新闻、传记中选定一组;三是补选常用文体写作、说话艺术或语言文字渗透在今后的全部教学中。
现在的高三:一是补选常用文体写作、说话艺术或语言文字;二是选定小说、散文作为选修选考的内容;已经选修了传记的,再补选新闻,把新闻、传记作为选修选考的内容。
从课程设置看,无疑加大了工作量,也加深了备课的广度和深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关教育教研部门的培训和教师自身钻研缺一不可。
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永恒的内容,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作出判断的。不过,它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堂课,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憧憬课程改革远景的时后,设计好每一堂课。我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时时要求自己上出真实的、有效的、有意义的课,那我们的课程改革才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课改给我们的感受是“累并快乐着 ”。教师是一个奉献的职业,教师从来不拒绝苦累,但是拒绝的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苦累。教师需要研究,需要成长,但这是需要过程的。记不清哪个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课改实践和一线教学体验,我深深体会到,课改是必要的!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老师与学生同心、同行、同乐,结伴成长。我们共同品尝着新课程改革的这杯咖啡,那种感觉很快乐,那是一种新鲜的苦后回甜的快乐。带着好奇、兴奋、忐忑和欣喜,我们前行,时而刮风下雨,时而风和日丽,脚下虽有荆棘却也让人看到遍布的奇花异景……
在国家教育部新课程一级培训安徽省高级研训会议上的报告 《在全军高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节录)》 李德生在安徽省革委会紧急会议上关于安庆问题的重要讲话 温家宝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 温家宝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 温家宝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 20100922温家宝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 温家宝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 周延礼副主席在2006年财产保险监管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书记在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演讲稿】在邳州老年大学通讯员培训会议上的发言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茂森在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温家宝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妇幼健康战略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转《王会生总裁在国投集团学习实践活动集中学习培训上的辅导报告》 店长的会议管理与培训(上) 农村纪检监察工作三室在全市农村纪检监察工作室培训交流会议上的交流材料 农村纪检监察工作二室在全市农村纪检监察工作室培训交流会议上的交流材料 农村纪检监察工作一室在全市农村纪检监察工作室培训交流会议上的交流材料 我眼中的新课程培训 广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的讲话 在军委会议上的讲话 州长在新闻出版会议上的讲话 州长在广播电视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