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大悲忏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6:23:22
观音回向偈
印光法师撰
稽首观世音,慈悲大导师,久证无上道,安住常寂光,为怜众生苦,复现十界身,
应何身得度,即为现何身,近命生善道,远命证菩提,菩萨慈悲力,诸佛莫能说。
我弟子某甲,从无始至今,由恶业力故,轮回六道中,经历刹尘劫,莫由得出离,
幸承宿善根,得闻菩萨名,欲仗大慈力,现生生净土,长时称圣号,兼礼拜供养,
忏悔诸恶业,增长诸善根,惟愿垂慈悯,消我诸罪障,放光照我身,舒手摩我头,
甘露灌我顶,潜涤我心垢,令我身与心,悉皆获清净。我愿尽此身,及未来际劫,
善与诸众生,说菩萨恩德,令彼咸归依,悉发菩提心。愿垂慈悯故,证明而摄受。
千手千眼大悲忏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出观)
一切恭敬
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起立,主忏白云:)
是诸众等 各各胡跪
严持香花 如法供养
愿此香花云 遍满十方界
一一诸佛土 无量香庄严
具足菩萨道 成就如来香
(我此香花遍十方,以为微妙光明台,诸天音乐天宝香,诸天肴膳天宝衣,不可思议妙法尘,一一尘出一切尘,一一尘出一切法,旋转无碍互庄严,遍至十方三宝前,十方法界三宝前,悉有我身
修供养,一一皆悉遍法界,彼彼无杂无障碍,尽未来际作佛事,普熏法界诸众生,蒙熏皆发菩提心,同入无生证佛智。)
供养已一切恭敬
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成妙功德,具大慈悲,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令发广大道心,教持圆满神咒,永离恶道,得生佛前;无间重愆,缠身恶疾,莫能
救济,悉使消除,三昧辩才,现生求愿,皆令果遂,决定无疑,能使速获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叹莫能穷,故我一心,归命顶礼。
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世尊
(诸位皆须五体投地,郑重致礼,想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释迦如来现其中,我身影现释迦前,头面接足皈命礼。至礼阿弥陀佛,即云:阿弥陀佛影现中云
云。礼法时想云: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皈命礼。礼僧准上礼佛,但改为菩萨等。唯礼观音时云:为求灭障接足礼,因为观世音是忏悔主的缘故。观本
号毕,维那引磬一声,众起,下同。)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世尊
一心顶礼过去无量亿劫千光王静住世尊
一心顶礼过去九十九亿殑(音:擎)伽沙诸佛世尊
一心顶礼过去无量劫正法明世尊
一心顶礼十方三世诸佛世尊
一心顶礼贤劫千佛三世一切诸佛世尊
一心顶礼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句
(三称三拜。想云:法性如空不可见,常住法宝难思议,我今三业如法请,惟愿显现受供养。)
一心顶礼观音所说诸陀罗尼及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一心顶礼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
(三称三拜,想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大悲菩萨现其中,我身影现大悲前,为求灭障接足礼。)
一心顶礼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总持王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日光菩萨月光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宝王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华严菩萨大庄严菩萨宝藏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德藏金刚藏菩萨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弥勒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摩诃迦叶无量无数大声闻僧
一心顶礼阐天台教观四明尊者法智大师
一心代为善吒梵摩瞿婆伽天子,护世四王,天龙八部,童目天女,虚空神,江海神,泉源神,河沼神,药草树林神,舍宅神,水神,火神,风神,土神,山神,地神,宫殿神等,及守护持咒一
切天龙鬼神,各及眷属,顶礼三宝。
(此一段唯启请用)
(顶礼毕,问讯主鸣磬,众胡跪,上香,主按磬,举云:)
经云: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欲诵持者,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我发如是愿:(众随举,以下一字一击引磬)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地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磐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枯竭 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南无观世音菩萨(十声)
南无阿弥陀佛(十声)
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
持大悲神咒,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乃至说是语已,于众会前,合掌正住,于诸众生起大悲心,开颜含笑即说如是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神妙章句。
陀罗尼曰: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愣驮
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
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
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
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
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
诃.
(主者按磬白云:)
观世音菩萨说此咒已,大地六变震动,天雨宝花,缤纷而下,十方诸佛悉皆欢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竖,一切众会,皆获果证,或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罗汉果,
或得一地二地三四五地乃至十地者,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拜下,默念想云:我及众生,无始常为,三业六道,重罪所障,不见诸佛,不知出要,但顺生死,不知妙理,我今虽知,犹与众生,同为一切,重罪所障,今对观音,十方佛前,普为众生,
皈命忏悔。惟愿加护,令障消灭,念已合掌,唱云:)
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悉愿断除三障,皈命忏悔。
(唱已,五体投地,心复念云:我与众生,无始来今,由爱见故,内计我人,外加恶友,不随喜他,一毫之善,唯遍三业,广造众罪,事虽不广,恶心遍布,昼夜相续,无有间断,覆讳过失,
不欲人知,不畏恶道,无惭无愧,拨无因果。故于今日,深信因果,生重惭愧,断恶修善,勤策三业,翻昔重过,随喜凡圣,一毫之善,念十方佛,有大福慧,能救拔我,及诸众生,从二死
海,置三德岸;从无始来,不知诸法,本性空寂,广造众恶,今知空寂,为求菩提,为众生故,广修诸善,遍断众恶,唯愿观音,慈悲摄受。)
(观已唱云:)
至心忏悔。弟子某甲等与法界一切众生,现前一心,本具千法,皆有神力,及以智明,上等佛心,下同含识。无始暗动,障此静明,触事昏迷,举心缚着,平等法中,起自他想,爱见为本,身
口为缘,于诸有中,无罪不造,十恶五逆,谤法谤人,破戒破斋,毁塔坏寺,偷僧祗物,污净梵行,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如是等罪,无量无边,舍兹形命,合堕三途,
备婴万苦,复于现世,众恼交煎,或恶疾萦缠,他缘逼迫,障于道法,不得熏修。今遇:
大悲圆满神咒,速能灭除如是罪障,故于今日至心诵持,归向:
观世音菩萨及十方大师,发菩提心,修真言行(音恨),与诸众生,发露众罪,求乞忏悔,毕竟消除。唯愿:
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千手护持、千眼照见,令我等内外障缘寂灭,自他行(音恨)愿圆成,开本见知,制诸魔外,三业精进,修净土因,至舍此身,更无他趣,决定得生。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亲承供养大悲观音,具诸总持,广度群品,皆出苦轮,同到智地。
忏悔发愿已归命礼三宝:
南无十方佛南无十方法南无十方僧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千光王静住佛
南无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
南无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总持王菩萨(旋绕已,还至像前,三自皈)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入观)
跪诵心经一部
圣观自在。古佛垂形。一千手眼展慈心。九界拔沉沦。神咒功深。万善悉骈臻。
礼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观音忏法》,又称为《请观音忏法》,全称为《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慈云遵式撰;《大悲忏法》,又称为《大悲心咒忏法》,全称为《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四明知
礼集,后来宝华山的见月读体律师删文重新加以纂集。这两种忏法都是以观世音菩萨为主要礼忏对象的佛教忏悔供养法。
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观音声菩萨,略称为观音菩萨,是以慈悲救济为本愿的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胁
侍,世称西方三圣;凡是遇难众生念诵其名号,菩萨便观其音声前往拯救,故称为观世音菩萨;又因为其于理事无碍的境界,观察通达自在,所以又称为观自在菩萨。
《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详细说明观世音菩萨在娑婆世界利益众生的事情,只要受苦众生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令得解脱;如果有所求,都能满足众生的愿望;
又能示现佛身、比丘身、优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以摄化众生。
关于观世间菩萨的住处,根据《新华严经》卷六十八的记载,观世音住南海补陀落山,唐末五代时期,日本僧人慧萼从五台山得到一尊观音像,后安置于舟山群岛中的普陀山的潮音洞,创建
了观音院,从此普陀山就被视为观世音菩萨的说法道场,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但是,在《大阿弥陀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观世音授记经》中,以观世音菩萨为阿弥陀佛的胁
侍之一,常住西方极乐世界辅助教化,即以西方净土为他的本住处。密宗也以观世音菩萨为阿弥陀佛胁侍,并且认为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原为因果的不同,推寻其本觉即是无量寿佛,但是由
于本誓愿力故示现大悲菩萨的形象。《一切功德庄严王经》、《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等,则以观世音菩萨为释迦世尊的胁侍。
大乘佛教中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很多,如《法华三昧经》、《法华经》、《观世音授记经》等,《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就是其中之一。《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
经》又称为《请观世音经》、《请观世音消伏毒害陀罗尼经》、《请观音经》等,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题为东晋竺难提译。关于本经译出的年代及作者,有三种异说:根据《开元释教
录》记载,本经于东晋元熙元年(419)译出;《法经录》及《仁寿录》记载,本经为南朝刘宋时代竺难提所译;《出三藏记集》记载,本经的译者不详。
本经记述了佛在毗舍离国时,国中流行一种恶疾,有月盖长者来至佛处,请佛设法救济。于是,佛为此请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二大菩萨。当时毗舍离人以杨枝净水供养
观世音菩萨,杨枝为拂动之物,象征着“慧”;净水为澄彻之物,象征着“定”。观世音菩萨便教他们称念三宝及观世音菩萨本身名号,并且讲说了《十方诸佛救护众生神咒》、《破恶业障消
伏毒害陀罗尼咒》等。佛向与会大众宣说了观世音菩萨名号及陀罗尼咒的功德,并且自说《大吉祥六字章句救苦神咒》、《灌顶吉祥陀罗尼》,又对舍利弗说明了这些咒语的来源及功德等。
本经一向被天台宗所重视,而请观世间菩萨及忏悔时所行的观音忏法,都是依据本经。另外,隋代智凯大师作《请观音经疏》一卷,同时,他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依据本经阐明“非行非坐
三昧”的行法,在《国清百录》卷一则阐说了观音忏法。后来,到宋代,慈云遵式见当时流行本《国清百录》中的文名错杂、字迹不清,所以依据《请观音经疏》、《摩诃止观》,重新作《请
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一卷,这是记述观音忏法最为完备的忏悔法行仪。
观音忏法是以观世音菩萨为本尊而修的忏悔供养法,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圆通大士,所以此忏法又称为“圆通忏法”。忏法的仪轨次第如下:
(1)庄严道场,以香泥涂地,悬挂各种幡盖,安置佛像向南,并且安置观世音菩萨的像向东。在佛像前,设杨枝净水,烧香散花,供养诸佛菩萨像。修行者应该澡浴清净,穿着新净的衣服。
在七七四十九天中,应该持斋戒清净。
(2)作礼法,行者手执香炉,向西方五体投地,并且由声音洪亮清楚者唱,大众随同礼拜本师释迦牟尼世尊、西方无量寿世尊、过去七佛世尊、十方一切诸佛世尊、消伏毒害陀罗尼、破恶业
障陀罗尼、六字章句陀罗尼、十方一切尊法、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大垫至菩萨摩诃萨、十方一切菩萨摩诃萨、舍利弗等声闻缘觉贤圣僧。
(3)烧香散花,然后跪下而唱言:“是诸众等,各各胡跪,严持香花,如法供养,供养十方法界三宝。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菩萨,无量声闻众,以起光明台,过于无
边界,无边佛土中,受用作佛事,普熏诸众生,皆发菩提心。” 同时,还必须随文观想,此香花云供养于十方法界三宝前。
(4) 系念数息,唱后,收起坐具,至坐禅处。结跏趺坐,修数息观。
(5) 召请,每一个行者手持香,各各胡跪,奉请前面所礼的诸佛等三宝,然后唱偈赞叹。
(6) 具杨枝净水,行准备好杨枝净水,行者胡跪,唱云:“我今已具,杨枝净水,唯愿大悲,哀怜摄受”。
(7)诵三咒,行者合掌,一心一意称“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大慈大名称救护苦厄者”三遍,接着同声唱:“愿救我苦厄,大悲覆一切,普放净光明,灭除痴暗
瞑。为免毒害苦,烦恼及众病,必来至我所,施我大安乐我今稽首礼,闻名救厄者,我今自归信,世间慈悲父。唯愿必定来,免我三毒苦,施我今世乐,及与大涅盘。”最后,诵《消伏毒害
咒》、《破业障陀罗尼咒》、《六字章句咒》三遍或七遍。
(8)披陈忏悔,诵咒后,唱“普为法界众生悉愿,断除三障,归命忏悔”。然后,五体投地,跪诵忏悔文,披陈忏悔诸恶业众罪障。
(9)礼拜,一心礼拜上面所请三宝,并且绕佛行道,口称:“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无量寿佛、南无过去七佛、南无十方诸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十方一切菩萨摩诃。”最后,三归依。
(10) 诵经,一人登高座,唱诵《请观音经》一卷。
观音忏法以行三个七日,或七个七日为期。但是,现代佛教寺院不太举行观音忏
法,大多修习“大悲忏法”。
大悲忏法,又称为大悲心咒忏法、大悲忏,全称为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是宋代天台宗大师知礼依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参照天台宗的教观行仪而作佛教忏法仪式,
是有关观世音菩萨的忏法中较为流行的一种。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又称为《千手经》,全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是唐代伽梵达磨翻译。此经宣说观世音菩萨内证功德
的根本咒,即《大悲咒》。根据本经的记载,《大悲咒》全文共计有八十四句,诵此咒有无量功德,能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十五种善生:
(1)所生之处常逢王,(2)常生善国,(3)常值好时,(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纯熟,(7)不犯禁戒,(8)所有眷属恩爱和顺,(9)资具财食常得丰足,(10)恒
得他人恭敬扶接,(11)所有财宝不受他人劫夺,(12)意欲所求皆悉称遂,(13)龙天善神恒常护卫,(14)所生之处得以见佛闻法,(15)所闻正法悟甚深义。十五种恶死是指:(1)饥饿
困苦死,(2)枷禁杖楚死,(3)怨家仇对死,(4)军阵相杀死,(5)虎狼恶兽残害死,(6)毒蛇阮蝎所中死,(7)水火焚漂死,(8)毒药所中死,(9)虫毒所害死,(10)狂乱失念
死,(11)山树崖岸坠落死,(12)恶人厌魅死,(13)邪神恶鬼得便死,(14)恶病缠身死,(15)非分自害死。另外,《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上记载,若诵此咒一百零八
遍,则一切烦恼罪障,乃至五逆等重罪,悉皆消弭,而得身、口、意清净。
《大悲咒》有多种翻译,随着经典的不同而章名长短各有所不同。如《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上(智通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金刚智译)为一一三名;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下(不空译)为四十句,并且说若诵此咒可得息灾、增益、降伏、敬爱钩召等四种成就;《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陀罗尼》(不空译)记载
则有八十二句。
正是因为《大悲咒》的功德及持诵的灵感,随着观世音菩萨信仰的流行,《大悲咒》受到佛教徒的欢迎,所以才会出现大悲忏法。大悲忏法是由知礼始集,他按照天台宗的教义及仪轨来修习
《大悲咒》,从而作成大悲忏法。知礼所作的《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一卷,总共分十科:一、严净道场,二、净三业,三、结界,四、修供养,五、请三宝诸天,六、赞叹伸诚,七、作礼,
八、发愿持咒,九、忏悔,十、观行。由于知礼的《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中引用了大量的经文及天台宗方面的著作,加以详细说明,并且阐述了天台止观的修行。后来,清代宝华山见月读体
律师加以删订,重新编纂,成为现行的流通本。与知礼所作《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相比,见月读体律师的《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没有严净道场、净三业、结界、请三宝诸天、观行,其余
则是相同。现在,我们依据见月读体律师的《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介绍忏法仪轨如下:
(1)修供养,三称“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主者呼“一切恭谨”,然后,主者再呼“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顶礼一拜。主者呼“是诸众等,各各胡跪,严持香花,如法供养”,大众跪
下,同音唱“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午”。主者呼“供养已,一切恭谨”,大众顶礼拜。
(2)赞叹伸诚,大众跪下,同音唱:“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成妙功德,具大慈悲。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令发广大道心,教持圆满神咒,永离恶道,
得生佛前。无间重愆,缠身恶疾,莫能救济,悉使消除。三昧辨才,现生求愿,皆令果遂,决定无疑。能使速获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叹莫能穷,故我一心归命顶礼。”
(3) 作礼,大众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句及诸大菩萨等。
(4)发愿持咒,顶礼后,大众跪下,随引磬声念产:“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南无大悲观世间,愿我速度一切众;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
得善方便;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盘山;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还会无为
舍;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
自得大智慧。”然后,稍急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各十声,顶礼一拜,问讯,由主法者白文,说明诵持《大悲咒》的功德,最后大众同声诵《大悲咒》七遍或二十一遍或四十
九遍或一百零八遍。
(5)忏悔,诵咒毕,大众唱:“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悉愿断除三障,归命忏悔”,然后,唱一段忏悔文,顶礼一拜,总共有四拜。忏悔后,绕佛,分别念“南无十方佛、南无十方法、南
无十方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千光王静住佛、南无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南无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垫至菩萨、南无总持王菩萨”三遍或七遍。
(6) 三归依,便全部结束。知礼则强调天台的止观,所以在最后有观行。
大悲忏法是现代佛教寺院中经常举行的忏法,其实大悲忏法是以诵《大悲咒》为中心,完全可以作为佛教徒的自修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