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掌掴中国的父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54:20
谁在掌掴中国的父亲?(转自一地秋白的博客)
掌掴,这个不常见的词汇,忽然出现在我们的报纸上和网络上,不由得打开维基百科,找到了关于掌掴最为合理的解释。维基百科说:掌掴是指用张开的手掌拍打某物,与用封闭手掌形成拳头的拳击相反。掌掴通常的目标是脸部,但也有可能是攻击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掌掴可使用手掌或是手背。维基百科还说:掌掴是以羞辱别人为目的的行为,一般女性喜欢掌掴使自己恼怒的男人。
媒体上忽然出现掌掴这个词汇,是因为中牟县76岁的农民张全会和老伴来郑州卖红薯,遭到城管人员张国选耳光伺候之后,一下子占据了版面的。严格说,一个农村老头76岁了,到省会卖红薯来为自己的儿子治病攒钱,已经是和谐社会里不太和谐的画面,又遭到掌掴,就更不和谐了。看到报纸上张全会的照片,很多人心灵都被一种迷茫感震撼,已经是2010年了,中牟县距离省会也不是很远,农村老人的穿着应该光鲜一些体面一些,但是张全会的穿着让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人看到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农村老人的穿着,看到了一个很贫穷岁月里农村老人的表情。就是老人卖红薯不被掌掴,张全会那个乡的书记乡长看到这个照片,不知是什么感觉?中牟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看到这张照片,不知是什么感觉?中牟县的国民生产总值每一年增长多高?在河南省排名第几?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增收多少?财政的阳光有多少用在张全会这样的农村老人身上?大家一看就一目了然。这样的老人在生命的暮年卖红薯还遭到掌掴,那样的巴掌恐怕不仅仅是打在张全会的脸上,也打在很多人的脸上。
看见张全会的照片,想起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那张占据整个画面的黝黑布满皱纹的脸膛,那张充满了岁月忧伤的脸膛,让整个中国人感动。他们在那幅油画里看到了自己的父亲,看到了在多灾多难里艰难生存的中国男人,也看到了自己父辈们坚韧多舛的命运。特别是那些现在走上领导岗位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们,对于这幅《父亲》,肯定是记忆犹新。假若他们看见了张全会现在的照片,内心里一定会充满遥远的忧伤。假若他们知道张全会这样的农村老人依然穿着上个世纪的衣裳,在郑州卖红薯被掌掴,肯定会说:掌掴的不仅仅是一个农村老人,而是我们的父亲啊。张全会老人被掌掴的照片之所以勾起很多人的同情,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中国的城市男人,他们的父亲是农民,他们的祖父是农民,他们的祖先是农民。我们的国家就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农村的老人就是我们的父亲,就是我们国家的父亲。谁在掌掴中国的父亲?不是城管,不是物业管理,不是临时工,不是拆迁大队,不是协警,而是公共的权力。无论谁一旦拥有一点公共的权力,就忘记了父亲是谁,就忘记了母亲是谁,就忘记了自己也是从农民脱胎而出的,就把巴掌抡向那些父亲一样的老人,祖父一样的老人。
一个父亲可以贫穷,但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不能剥夺他们的尊严;一个父亲可以卖红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要给父亲卖红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维基百科说掌掴是以羞辱为目的,那么我们的每一个社会成员羞辱我们的父亲干什么呢?肖洛霍夫在《静静地顿河》里说:在混乱的年月,不要厮杀我们的兄弟。现在是和平的年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请不要掌掴我们的农民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