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文字给你最美的心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16:54

苏格拉底对失恋者说
---------------------------
苏(苏格拉底):孩子,为什么悲伤?
失(失恋者):我失恋了.
苏:哦,这很正常.如果失恋了没有悲伤,恋爱大概也没有什么味道.可是,年轻人,我怎么发现你对失恋的投入甚至比对恋爱的投入还要倾心呢?
失:到手的葡萄给丢了,这份遗憾,这份失落,您非个中人,怎知其中的酸楚啊.
苏:丢了就丢了,何不继续向前走去,鲜美的葡萄还有很多.
失:我要等到海枯石烂,直到她回心转意向我走来.
苏:但这一天也许永远不会到来.
失:那我就用自杀来表示我的诚心.
苏:如果这样,你不但失去了你的恋人,同时还失去了你自己,你会蒙受双倍的损失.
失:踩上她一脚如何?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
苏:可这只能使你离她更远,而你本来是想与她更接近的.
失:您说我该怎么办?我可真的很爱她.
苏:真的很爱?那你当然希望你所爱的人幸福?
失:那是自然.
苏:如果她认为离开你是一种幸福呢?
失:不会的!她曾经跟我说过,只有跟我在一起的时候她才感到幸福!
苏:那是曾经,是过去,可她现在并不这么认为.
失:这就是说,她一直在骗我?
苏:不,她一直对你很忠诚.当她爱你的时候,她和你在一起,现在她不爱你,她就离去了,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忠诚.如果她不再爱你,却还装得对你很有情义,甚至跟你结婚,生子,那才是真正的欺骗呢.
失:可我为她所投入的感情不是白白浪费了吗?谁来补偿我?
苏:不,你的感情从来没有浪费,因为在你付出感情的同时,她也对你付出了感情;在你给她快乐的时候,她也给了你快乐.
失:可是,她现在不爱我了,我却还苦苦地爱着她,这多不公平啊!
苏:的确不公平,我是说,你对所爱的那个人不公平.本来,爱她是你的权利,但爱不爱你则是她的权利.而你却想在自己行使权利的时候剥夺别人行使权利的自由.这是何等的不公平!
失:可是您看得明白,现在痛苦的是我而不是她,是我在为她痛苦!
苏:为她而痛苦?她的日子可能过得很好,不如说是你为自己而痛苦吧.明明是为自己,却还打着为别人的旗号.
失:依您的说法,这一切倒成了我的错?
苏:是的,从一开始你就犯错.如果你能给她带来幸福,她是不会从你的生活中离开的,要知道,没有人会逃避幸福.
失:可她连机会都不给我,您说可恶不可恶?
苏:当然可恶.好在你现在已经摆脱这个可恶的人了,你应该感到高兴,孩子.
失:高兴?怎么可能呢,不管怎么说,我是被人给抛弃了.
苏:被抛弃的并不是就是不好的.
失:此话怎讲?
苏:有一次,我在商店看中一套高贵的衣服,爱不释手,店主问我要不要,你猜我怎么说?我说质地太差,不要!其实,我口袋里没有钱.年轻人,也许你就是这件被遗弃的衣服.
失:您真会安慰人,可惜您还是不能把我从失恋的痛苦中引出.
苏:时间会抚平你心灵的创伤.
失:但愿我也有这一天,可我的第一步该从哪里做起呢?
苏:去感谢那个抛弃你的人,为她祝福.
失:为什么?
苏:因为她给了你忠诚,给了你寻找幸福的新机会.
---------------------------------------------------------
【在制度与人性的龃龉间,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之间这场著名的对话或许能为在婚姻中寻找幸福的人们以启发】
----------------------------------------
苏格拉底的爱情
------------------------------------------------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
充满信心地出去
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
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
--------------------------------------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
但只可以取一次
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
充满信心地出去
半天之后,
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
苏格拉底问他:“ 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 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婚姻。”
------------------
柏拉图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
可以来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两个小时之后,
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掉的花,
苏格拉底问他:“ 这就是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 我找了两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 。”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外遇 。”
---------------------------------
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
可以来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
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
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苏格拉底问他:“ 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么?”
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 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苏格拉底问: “ 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柏拉图回答老师:“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
--------------------------------------
柏拉图式爱情
---------------------------
其实,柏拉图最后回答老师的,我们往往把那种爱情称之为“柏拉图式爱情”。不过,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天生一副肉眼凡胎,又如何体会人类最为高尚、最为圣洁、最为理想、最为自由、最为完美的爱情呢!
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理想式的爱情观。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站在爱人的身边,静静地付出,默默地守候。不奢望走近,也不祈求拥有;即便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也仍然执着不悔。也许这种不求回报注定了一个悲剧的结局。最终,也只能是两条在远处守候的平行线,留下回忆中最为美好的片段当作永恒!
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纯精神的爱情观。追求心灵的沟通。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美幻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美好而又道德的人性强于兽性。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男女平等的爱情观。爱情具有平等性,不存在依附或占有关系,相爱的双方是自愿、绝不勉强的,即无怨无悔地爱你所喜爱的人。在观念世界里,你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正等待寻找着你。“雨中站岗”、“每日一花”那是种浪费奢侈。要知道爱情在培育发展过程中,男女双方都是平等的。
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完美的爱情观。感情的事没有谁对谁错。正如歌里唱的那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在你的意念里,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生动而又完美的他(她),他(她)对你而言是毫无瑕疵、唯一永恒的。也许他(她)不会出现在现实,但永远存活在你的心底。
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自由的爱情观。爱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茁壮的成长。爱,不是牺牲,不是占有;爱,是一种成全。拥有爱情的时候,要让对方自由;失去爱情的时候,更要让对方自由。爱就像风筝一样,你要给它飞翔自由,也要懂得适时把它拉回来。没有自由的爱情,也会慢慢趋向自然死亡。爱需要自由,正如同爱也需要呼吸是一样的。距离和神秘感,才是维系爱情温度的好方法。
在浊世之中,心灵留出一方净土,让纯纯的柏拉图式爱情扎根,多一些简单,多一些幻想,便会多一些美好!如果你愿意,不妨泡上一杯咖啡,在阳光下继续写柏拉图式爱情的文字!
人总是在渴望爱情,古今中外、男女老少,概莫能外。但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个人,爱情的内容和形式有很大不同。原始人的爱情大概不需要写情书,因为那时还没有文字;十九世纪的人也不知道可以通过煲电话粥来卿卿我我、海誓山盟;直到二十世纪后期,人们才知道上网也可以传情达意。
在西方爱情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现存最早的有关文献就是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的论述,他的论述被认为是一座丰碑,“柏拉图式的爱情”作为一种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人,东方人也将他的名字当作“精神恋爱”的代名词。
那么,究竟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呢?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而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柏拉图著书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说,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就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他说,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一个处在热恋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被他的父亲、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都不会像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使他顿时苍白失色。
爱情,无疑是使人向善、向上的力量。
----------------------------------------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仍然是我们对婚姻的最高理想。在婚姻这个问题上,人们始终寄予了对幸福的最大渴望。
罗素说,文明社会里,满足以下条件,婚姻中的快乐也是可能的:男女双方都必须有平等的心理;彼此不干涉对方的自由;一定要有身体和心灵上的完全亲密;并且对于尊重的事物,一定要有彼此相同的标准。
一如纪伯伦所说的:合一之中,留有距离。
-----------------------------------------
',1)">
',2)">
您已欣赏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