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竞拍天价文物,爱国?文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41:54
邵农夫 刊发时间:2010-11-17 10:30:09光明网-光明观察  [字体:大中小]
一对中年英国兄妹在打扫去世亲人的房间时发现的乾隆时期瓷瓶,拍出超过5亿人民币(4300万英镑)天价,震惊英国媒体。天价拍下这只瓷瓶的中国人来自北京,有英国记者称,天价购文物背后是中国人的“瓷器爱国主义”,“是一种真正的文明”。(《新京报》11月14日)
中国人为了拍得这件流落海外的文物,不惜花费5亿天价,足见其志在必得的决心,说他有“瓷器爱国主义”思想,也不为过分。问题是,既然到竞拍最后阶段只剩下的数名竞拍者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商人,那如果仅仅是为了爱国,仅仅是为了让这件文物回到中国人手中,一定要用5亿元的代价吗?数名中国人之间这样不断把价格抬高,得益的是英国人,以至于“那位出售瓷瓶的英国妇女几乎晕了过去”,以至于拍卖师“几乎敲坏了木槌”。
这就是中国人的“瓷器爱国主义”?假使拍卖这只瓷瓶,价格升到3000万英镑(约4亿人民币)之后,剩下的竞拍者全来自中国大陆,他们之间不再竞价,那么,英国人实际到手的也就是3000英镑。如果那个北京人志在必得,可以到中国继续竞拍下去,如果也能拍到5亿人民币,那这增值的1亿元还是在中国人手中。而现在几个中国人在海外进行价格拼杀,让外国人得到了更多的好处,如果这算“瓷器爱国主义”,那么,几个中国人继续竞拍下去,反正这拍卖上不封顶,把价格抬得越好,最好能拍出50亿、500亿、5亿亿……花的价钱越大,越表明爱国。
中国人无法忘记,150年前,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抢走了所有珍宝,致使150万件圆明园文物流落海外。我们自然不能毫无根据地断定这件拍到5亿多人民币的乾隆时期瓷瓶,就是侵略者从中国抢走的。然而如果有兄弟两人,偶然间在别人家里发现自家失窃的祖传珍宝,不问人家这珍宝是怎么来的,却为了让这珍宝回到自己家里,兄弟两人拼命竞价向人家买回这祖传珍宝,这就算对得起祖宗?如果这只乾隆时期的瓷瓶,是侵略者抢劫中国文物的见证,那么,几个中国人激烈竞价,从强盗手里花重金赎回自家的珍宝,就算这是英国媒体所说的“一种真正的文明”,也只有当强盗有了被文明感化后的愧疚感,这种“真正的文明”才有意义,既然人家没有耻辱感亏欠感,只有幸福感兴奋感,那我们用5亿元换来“真正的文明”的一句评价,代价是不是大了点?
但愿什么时候,那些知道自己“拥有”的珍宝来自我国被抢文物的外国人,能让中国人说:“你们真的文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