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16:54
刘墉《抱抱》
打球扭傷了背,去復健。
醫生先為我電療熱敷了半個鐘頭,又要我躺平,為我指壓。最後叫我坐起來,從後面把我緊緊抱住大約五秒鐘,然後氣喘吁吁地說:「好了!覺得如何?」
我轉轉身子,說:「不錯!尤其最後那緊緊一抱,第一次碰到這種治療法,居然有放鬆的效果。」
醫生笑了:「可見你太少被抱。你不知道擁抱能治百病嗎?回去叫你老婆多抱抱你,像我一樣用力、狠狠地抱!一抱解千愁!」又聳聳肩說:「現代人哪!太忙、太少抱,錯失了最原始又最有效的身心治療。」
擁抱就像丟回力標,能夠得到立即的回抱。」
人天生喜歡擁抱。小娃娃哭,除了餓,要吃,就是沒有安全感,要擁抱。幾曾見過不要大人抱抱的娃娃?
那擁抱除了是娃娃對愛的渴望,也表現了他自己的愛。所以當朋友初次把小奶娃交到你懷裡,娃娃居然能不哭的時候,你一定會很得意。因為那娃娃顯示了對你的親愛,甚至暗示了你和他父母的交情。老人家碰上了這場面,更少不得要高興地說:「瞧!連陌生的娃娃都願意讓我抱,可見我有喜氣,還能多活幾年。」
「抱抱」對孩子真是太重要了。據心理學家研究,常被抱的孩子就像常被母獸舔舐的小動物,因為總覺得媽媽在身邊,有安全感,吃得多也長得快。
連放在保溫箱裡照顧的早產兒,雖然不能總被帶出來擁抱,也需要護理人員伸手進去撫摸。最新的研究甚至發現,在襁褓期間總被擁抱的娃娃,腦神經的發育不同。長大之後,常表現得更樂觀親和。
只是別以為孩子常要你抱抱,就一定表示你成功;因為當大人情緒不穩定,小娃娃也會受到感染而不安,於是動不動就要你抱。
你抱他,他才能確定你還愛他。

最記得有一次我赴台,兩個多月之後回到紐約,一對老球友夫婦立刻跑來看我。才進門,那太太就與我來了個擁抱,丈夫跟在後面急著大喊:「我也要抱抱」,接著與我緊緊一抱。
他特別大喊「要抱抱」,可見很想念我,有好多話要對我說。那一抱,令我十分感動。

擁抱是無聲的語言。久別重逢、惜別傷離,四目相對不知說什麼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張開雙臂迎向前去,來個深深的擁抱。
近幾年,我每次離開家,除了跟太太、女兒擁抱,也會跟岳父岳母抱抱。起初幾回,保守的老人家還乾乾地笑,好像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漸漸地,他們預期我會抱抱,連站立的姿勢都不同,而且我才動,老人家已經張開雙臂。
我發現,平常在一個屋簷下生活,竟不如臨行時那一抱,能知道老人家瘦了、胖了,還是又弱了些。我也發現一秒鐘的擁抱不等於五秒鐘。前面一秒鐘是禮貌,但是如果能多抱幾秒,抱緊一點,那裡面就傳達了更多說不出、不必說又不能說的情意。

据说灵长类是唯一懂得相拥的动物。而在灵长类之中,又只有“人”,经过千万年的发展,终于能够相拥着做爱。有几人想过,这脸对着脸,心贴着心,腹连着腹的亲爱方式,竟是世间亿万生物中唯一?

想起我逝去的老母親。有一天,她坐在窗前沙發上,那是她固定的位子,常泛著一股尿臊味。我四處找一隻筆,找到她的沙發,她要站起來,我說不必,伸手繞過她身子,在沙發墊子下面掏,左手掏、右手掏,順便摟摟她。
老人家,九十了,還挺有肉,我特別用力,緊緊抱了她幾秒鐘,笑道:「不錯!還有本錢,活一百歲沒問題。」
她啐了我一聲,笑了,拍拍我的頭說:「連兒子都老了!」
我站起來,轉身走開,繼續到別的沙發找筆,卻聽見背後咚咚咚咚的聲音。回頭看,老人家一邊望著窗外,一邊用她的柺杖發抖似地敲著地板。
「怎麼啦?」我過去問她。
「沒什麼!」老人家還看著窗外,隔了好幾秒,才帶點沙啞地說:「娘好久沒抱過你,你也好久沒抱過娘了……」說著,兩行老淚滴在沙發的扶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