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瞭望:美国为何急于再下汇率战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16:34:20
一娴
 
2010年11月17日08:11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作者近影
奥巴马甫一回国,美国白宫官员就放出硬话,“限期”中国在明年一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时就人民币汇率问题拿出成绩。笔者认为,这是奥巴马面对国内强大的舆论压力,为亚洲之行的外交挫败,寻找合理的解释。
奥巴马这趟长达十天,一路风风火火却最后两手空空的亚洲之行目前已经招致美国国内一片言语激烈的非议。《华尔街日报》载文批评说,参加两次峰会而空手而返,在美国历届总统中十分罕见。美国商会警告说,美国可能将流失34万个工作机会。这让奥巴马和刚刚经历中期选举伤痛的民主党进一步感受到了来自国内的强大压力。
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是在美国高调重返亚洲的背景下开展的。对于奥巴马而言,当前最头疼的问题是经济。由于国内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经济复苏进展缓慢,在本月初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失去了对众议院的控制权。因此,奥巴马对于这趟包括对印度、印尼、韩国、日本和G20及APEC峰会在内的行程的重点放在经贸领域。
但不知道是不是应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句老话,从“两印”到韩日,绕着中国划了一道美妙的弧线后,除了在印度为美国人“找到”5万个工作机会,以及与印尼达成一些合作协议以外,其它的似乎都空空如也。就连和铁杆盟友——韩国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功败垂成。
特别是对于在韩国召开的G20峰会,按照美国的原计划,这将是一次“围剿”行动。美国将以人民币升值加上稀土问题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施压,并以贸易失衡为由,提议为各国的经常项目采取强制性设限。但从实际情况看,各国对此并不感冒,反而因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致使全球热钱泛滥,而纷纷向美国开炮。就这样,一场“围剿”变成了“反围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师西蒙约翰逊也表示,参加两场峰会,却无功而返,对美国的经济和奥巴马总统来说,实在难以想象。
实话实说,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的失败的确与中国无关。首先,中国尚不具备导致这样结果出现的实力。日韩是美国的铁杆盟友,对印度、印尼,中国也不存在多大的影响力,而G20和APEC的主导权的天平更是长期向美欧等西方国家倾斜。其次,美国极不负责地启动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把自己推到了全球的对立面。中国有句成语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此情况下,对于美国主张自然应者寥寥。第三,美国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作用。一些亚洲国家能够允许美国参与亚洲事务,更多的是基于平衡的考虑,但是如果把这种考虑理解成为是对“领袖”的期盼,那么则是奥巴马对亚洲政治经济现状的误读或者说是自我感觉过于良好。
对于美国未来在亚洲的政策,大体可以分短期和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是经济层面,如何扩大美国在亚洲的贸易份额,籍此拉动美国国内的经济发展,是奥巴马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长期来看,美国的亚洲政策还是希望在全球战略重心转移的过程中,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中国的崛起,毫无疑问地对美国构成一定的挑战,因此,拉拢和利用亚洲各国制衡中国,是美国现在和未来的亚洲战略基点。可以预料,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在重返亚洲时当有集中表现,未来亚洲会有很多好戏可看。
(作者为本网特约评论员)
欢迎为本栏目投稿或参与讨论:dxy510@gmail.com

点击浏览《环球瞭望》更多精品
最新评论:
环球瞭望:如何面对中国影响力的“回调”?
环球瞭望:IMF改革,一场安慰中国的游戏
环球瞭望:美国政治重回驴象共舞格局
环球瞭望:干了再说!这就是俄罗斯人
环球瞭望:东亚峰会热闹过后更应思考未来
环球瞭望:中国加息,安内还是攘外?
环球瞭望:中国将“共富”思想注入外交事务
环球瞭望:土耳其布局“回归亚洲”?
 
(责任编辑:段欣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