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教育部应当知道北大的学术剽窃或造假事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19:20
标题:教育部应当知道近几年北大的学术剽窃或造假事件
发表评论人:[游客]教育部应当知道北大的学术剽窃或造假事件 [2008-5-10 16:04:23]
北大老教授:北大剽窃何其烈?我为教育鼓与呼
在全社会反对学术腐败的声浪一浪高高过一浪的情况下,为什么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
剽窃造假之风反而愈演愈烈?
先简单列举几起最近几年北大发生过的学术剽窃或造假事件:
1、 社会学系王铭铭剽窃案——此事曾被炒得沸沸扬扬,并且北大对其作了处理,免去了王铭铭的一些学术职务。
2、 社会学系蔡华剽窃案——此案比王铭铭案性质更加恶劣:蔡华在其法文著作《一个无父无夫的社会——中国
的纳人》中大量抄袭中国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为国内学者一般不读外文著作,外国学者一般不读汉语著作,
发现不了他的抄袭行为,但最后还是被人发现了。(见《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北大至今未对蔡华做
任何处理,蔡华依然是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博导,人类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人类学和民俗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人类学重点学科负责人。
3、 历史系教授何顺果剽窃案——何著《美国“棉花王国”史》抄袭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李道揆
《美国政府与美国政治》的部分内容。北大至今未对何顺果做任何处理,何依然是北大历史系教授、《北大史学》
执行主编、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
4、 英文系副教授黄宗英剽窃案——黄著《艾略特——不灭的诗魂》大量抄袭Peter Ackroyd所著《艾略特传》。
北大外国语学院已将黄宗英解聘。
5、 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刘 晓为博士学位造假案——刘自称曾获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博士学位,其实欧洲南方天
文台根本不授予博士学位。北大未对此造假事件做过任何处理,刘至今依然是北大长江特聘教授,并于今年3月
被任命为北大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以上这些例子不过北大学术腐败的冰山之一角,其他更多、也许性质更恶劣的腐败事件依然被掩盖在黑幕中。即
便对暴露出来的这几起事件,除了职位低微的黄宗英被解聘,算是做了严肃处理;由于王铭铭事件已是举国皆知,
不得不做轻描淡写的处理外,对其他人根本不做处理。
北大剽窃、造假之风为什么会象越扑越旺的野火,北大校方为什么对这类事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视而不见还
是熟视无睹还是故意包庇?
究其原因,一则北大校方怕公开后影响北大声誉,以致影响自己仕途;二则这股歪风的源头即在北大党委主要负
责人身上,他们自己就带头剽窃、造假,上梁不正下梁歪。如十多年前,时为北大副校长的陈章良就带头剽窃过
外国学者的成果(见《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1996年第4期李佩珊的文章《是英文问题,还是道德问题?》),
陈章良不仅未受任何处理,后来还继续升官。
再如北大现任党委书记、贵为我党副部级高干的闵维方同志,在自己的简历上说曾任德克萨斯大学校长助理,其
实他在校长办公室做博士后不过相当于实习生而已,他居然把自己升格为校长助理!如果闵维方同志是校长助理,
那么北京市政府办公厅的秘书们都可以称自己是市长助理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闵书记敢自任校长助理,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傅军教授也就敢于把“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Harvard Fellowship, Harvard Yenching Fellowship”之类的东西当作“学术奖”,并称曾“执教于
哈佛大学”——所谓“执教于哈佛大学”就是拿了助教奖学金,曾帮老师干过活而已。按照傅军教授的这个标准,
所有拿了哈佛TA奖学金的中国留学生都可以自称曾“执教于哈佛大学”——哈佛真可谓“老师满天下”啊。
最近发生的事更堪称学术腐败的“先进典型”:北大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北大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夏
文斌,2006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平、效率与当代发展》一书,其中至少有70%以上的内容是他2004年
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走向正义之路》一书中的,增写部分又有大量剽窃,如整段整段照抄XX部理论局组
织编写、由学习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理论热点18题》一书,此外还抄袭了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和其他一些人的
著作。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把《走向正义之路》的内容搬到《公平、效率与当代发展》一书时,所作的一些变动
几乎都是把原本引用人家的东西,统统改成了自己的东西——去掉了原作者的姓名、引文前后的引号和脚注,如
对原来引用的王锐生等好几位学者的著作就是如此。令人更不能容忍的是,这一本仅20多万字的小册子,前后竟
骗用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出版基金”和“北大邓小平理
论研究中心的资助”,这是在赤裸裸地利用权力公然侵吞国家财产与人民的血汗!
北大领导对以上情况是因为太忙不知情吗?不是,是蓄意包庇!对夏文斌的剽窃、骗取基金的事,我曾于一年前
就给北大党委书记、副书记等多位领导写过信,他们不但未对夏文斌的败德行为作适当的批评与处理,使夏文斌
不仅还当着北大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北大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最近还堂而皇之地成了教授、博士生导师
(见《光明日报》2007年4月9日第3版夏文斌署名文章)。
在北大,行政和党务官僚高高在上,几乎控制着一切资源。北大党委书记有了一点“贵恙”,又是到美国,又是
到日本,小病大治,小病大养,这得花多少钱?花的又是谁的钱?北大多少在国际国内知名的教授,哪一个对国
家、对人民的贡献不比他大?有哪一个享受过他这样的待遇,生了病可以到国外去医治?
在北大,“学而优则仕”未必能做到,“仕而优则学”则一向贯彻得很好。原北大党委书记、前江苏省委副书记
任彦申同志政工出身,最后也成了教授。夏文斌的顶头上司、原北大党委副书记、现北大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
任赵存生,本科毕业后一天书也没教过,一直做行政工作,在位时走政工系列给自己弄了一顶“研究员”的桂冠,
快退二线前摇身一变居然也成了“博士生导师”。这还不说,赵存生早过了北大规定的退休年龄,还一次次延长,
赖着不走,这样好不断按在职领高工资和津贴。不独赵存生,哪一个北大领导按他们自己的规定按时退休过?北
大又有几个真正的学者能像他们一样?
无需更多事例了。事实表明,北大剽窃、造假之风越刮越盛,根子在北大党委党风不正,他们的行动与主张“立
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中央精神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他们已成了一个靠北大为自己捞好处的利益集团。
为了北大,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亟盼党中央、国务院派人到北大来调查,同时也希望一切真正热爱北大、关
心北大未来,同时又了解北大情况的人,实事求是地向中央反映情况,帮助党和政府把北大情况搞清楚,赶紧扭
转北大当前的不正之风,并从北大发轫,逐步扭转中国教育界的不正之风。
【作者授权发文,欢迎转载转贴。】
[5]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爱国者 [2008-5-10 15:21:14]
如果象北大清华这一类的重点院校的校长们也跟朱校长一样对评估这件事情表个态,可能对教育界、对社会的影响和思想的统一是巨大的。
今天又读到了科学网上教育部部长周济的言论。不禁产生了一些疑问,我们该相信谁?
各位大学的教授们,各位校长们,请你们抽几分钟认真读读朱校长的访谈,拍拍自己的胸脯,您也说句实话:朱校长他说谎了吗?
王老师,有句话说得好:谁的话都可信,就是不能信政客们的话!
[4]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vole [2008-5-10 14:40:29]
评估的利有一:学院可以用学校的钱和省上的钱购置一些仪器。弊有三:1)集体造假。从学校到学院,将不合格和不规范的材料短期内突击搞成合格的,评估时,找些学生在专家面前装模作样的做以前已经做过的实验,专家听课时,上课老师和学生达成默契,让教与学互动。但如此的后果非常严重,因为学生也参与造假当中。2)腐败的温床:为了达标和评优,尽其所能的搞感情投资和物质投资。3)严重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的正常生活。
对教育部长的话时很好理解的,因为这是该部门的一项政绩,自然是要维护的,因为在本位主义的眼中,成绩是第一位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3] 标题:评估有“利”,也有弊
发表评论人:[游客]山东人 [2008-5-10 3:24:10]
每天都忍不住想过来欣赏一下精彩的博文和评论。当然我对高校评估了解不多,我在这里只说说我自己认为的“利”至于弊大家都很清楚。首先,象朝望老师说的“评估这项工作让没有事情做的高校人员找到了工作的感觉。 ”,其次,学校里一些破坏的公共设施本来没人问津,但是“评估人员”来之前的非常短时间内就修好了,例如:路灯,教室里的日光灯等。。。。。。再次,在评估期间校内环境是好的。评估一年一次间隔时间太长了,每五天一次就好了,哈哈,开个玩笑。
我想王老师包括朱校长也很清楚,虽然朱校长所说的是真的,评估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停止的,我觉的“商鞅”类型的人物应该多尽点力!!
[2] 标题:朱清时好样的!
发表评论人:周可真 [2008-5-9 23:45:13]
朱清时好样的!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朝望 [2008-5-9 20:00:14]
评估这项工作让没有事情做的高校人员找到了工作的感觉,很好!而且从来不运转的仪器开始转动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