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高度和难度 高层逃生:消除误区与盲区_绍兴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9 10:22:18
高层灭火:征服高度和难度 高层逃生:消除误区与盲区

A.高层灭火之消防篇·绍兴消防挑战高层火灾
核心提示:2007年12月12日,浙江省温州市温富大厦的28层商住楼发生火灾,造成21人死亡;2008年9月20日,广东省深圳市舞王俱乐部发生特别重大火灾,造成44人死亡、88人受伤;2009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大楼起火,过火面积约10余万平方米,楼内十几层的中庭已经坍塌,楼内南侧演播大厅的数字机房被烧毁……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火灾频率也明显增加,损失也越来越大,如何扑救高层火灾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消防难题。
“利剑·越州一号”确保5个“第一时间”
减少和控制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一直以来都是消防领域的难点问题,但消防部队平时应该抓什么,做什么样的准备,安排什么样的训练科目呢?
2月9日央视新台址火灾发生后,绍兴市消防支队迅速行动,措施有力,第一时间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预案,明确了详细的处置对策与程序,具体细到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营救的每一个环节。在组织部队扎实开展冬季练兵和“六熟悉”活动的同时,深入高层地下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熟悉、演练,对每个单位熟悉、演练情况都有影像、图片和文字记录在案;部署开展公众聚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专题整治行动,组织消防监督人员深入场所开展全面、细致的检查,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
2月13日,公安部召开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电视电视会议后,绍兴市消防支队采取措施,积极提请市政府、市公安局部署开展“利剑·越州一号”专项行动,发动各部门、各行业、各派出所和社会群体严查社会面上的火灾隐患。据统计,自“利剑·越州一号”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出动警力1806人次,检查单位1224家,发现火灾隐患474处,责令当场整改354处,限期整改120处,责令8家单位停产停业。同时,严格按照公安部消防局“五个必须”(必须立即对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标志性建筑、在建建筑等重点单位逐一进行熟悉,必须立即对高层建筑等重点单位有计划地进行实地演练,必须加强灭火救援安全防护、科学施救,必须充分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战勤保障工作,必须加强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工作)和浙江省消防部队加强灭火救援工作十条措施抓好落实,确保发生火灾后能够第一时间调集足够警力和有效装备、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展开工作、第一时间救人、第一时间控火,严防亡人火灾事故的发生。
仅花3分26秒,水供到130米高处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有个显著特征:因“烟囱效应”,电梯井和管道井就像一个个大烟囱,烟雾会迅速向上蔓延,构成了较大的火灾危险性,不能像一般建筑那样从外部进行灭火,给救援工作和人员疏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容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因此,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能否及时和不间断地供水,以满足需要的水量、水压,直接关系到灭火战斗的成败。
为此,绍兴市消防支队专门针对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和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供水难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根据全市消防部队器材装备实际和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现状,率先组织官兵在迪荡新城进行高层建筑登高供水和负重登高训练,开展超高层建筑供水技术的相关训练和测试,购买了一批新型器材装备,并革新了高层供水的水带固定装置、手抬机动泵进水口转换接口等器材,真正检验了部队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能力和登高供水能力。
3月20日上午10时,浙江省消防总队在绍兴市迪荡新城昆仑国际商务中心(高130米)举行了高层建筑登高供水技术演示。随着三发信号弹的腾空而起,在现场总指挥的命令下,第一个演示项目“水罐消防车连接水泵接合器供水技术演示”开始,各号员按照分工迅速展开战斗,只见水带缓缓上升,战斗员利用革新的水带固定套环固定干线水带,很快“水已顺利供至100米高处”,“2支19mm水枪已成功出水”,按照操作程序80米处、60米处的水枪也成功出水,各水枪达到了有效射程。紧接着,登高车连接水带沿建筑外墙供水、100米水罐消防车耦合供水、130米中型水罐车与手抬泵耦合供水、130米沿建筑外墙垂直铺设水带供水、130米压缩空气泡沫车供泡沫等项目逐一展开。“消防队员能在130米高的楼房上出水,况且还有那么多供水方法,现在我住高楼的顾虑没有了,心里也有了安全感。”观摩演示后的市民任先生欣慰地说。
“如果我们部队能完成这个高层的供水,那么就基本能保证我们整个地区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绍兴市消防支队副参谋长吴方林介绍,这次高层登高供水技术演示,它不同于一般的演习,一般演习往往是设定一个目标,完成作业,而这次演示是给全省消防部队测试出一套平时部队作战训练的数据,以便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像130米沿建筑外墙垂直铺设水带供水技术演示项目,水供到130米高处,仅花了3分26秒,水枪压力为0.15兆帕。
800栋高层建筑最高280米
何谓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绍兴市消防支队专业人士解释说,对于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消防技术标准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于居住建筑,如居民住宅楼,其建筑层数在10层或10层以上就属于高层建筑;除居住建筑以外的公共建筑,如果建筑高度超过24米就属于高层建筑;而不论是居住建筑还是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米就属于超高层建筑。
从消防部门了解到,绍兴全市目前共有已建、在建高层建筑800余栋,包括6栋超高层建筑。其中已建的绍兴县D0-1地块办公楼高度为139.95米,迪荡新城即将结顶的昆仑国际商务中心为130米,在建的绍兴世茂二期B1地块酒店高度将达280.45米。
消防部门表示,绍兴的高层建筑发展趋势,可以用“雨后春笋”来形容。而绍兴消防的高层火灾扑救设备却与这一发展趋势不能匹配。目前,绍兴市城区仅有一辆登高消防车,高度为54米,救援高度仅达到12层左右高楼,超高层建筑(100米以上)的灭火救援难度可想而知。一旦火情发生在更高的楼层,消防人员只能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火场,通过内部强攻扑救大火。这对消防员的心理、生理和灭火技能都面临复杂而严峻的考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登高灭火装备起码有37公斤重
当前,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耸立在各大城市的主要街道,成为城市中心建设地带的标志性建筑,有的甚至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但高层建筑恶性火灾的危害也随时存在,消防部队必须要有危机感和应战的准备,他们如何应对高层建筑火灾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越城区消防大队见证备战。
3月24日下午,笔者来到越城区消防大队二中队时,只见两名身穿战斗服、头戴钢盔的消防队员拎着两盘消防水带飞快向100米终点冲去。此时,笔者心里觉得挺奇怪的,训练不是要身穿作训服吗,怎么改穿“救火服”了?这时,该中队副中队长张李彬走过来打招呼,他帮笔者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原来,他们为了贴近实战,特地脱去作训服,穿上笨重的战斗服进行训练,因为救火时都要全副武装的。
“消防员救火时,你知道他们‘全副武装’身上要负重多少斤吗?”很少有人会知道答案,可说出来会令你吓一大跳,答案是:37公斤。也许市民都不敢相信,但消防员的确要背负这么重,有的消防员背负得更重。以一、二号员(水枪手)为例,他身上要穿一套战斗服、头盔、消防靴,腰上要系腰带、消防腰斧、个人安全绳、呼救器,手上要拎两盘65毫米口径水带和一支水枪,背上还要背一具空气呼吸器,加起来共37公斤。但三、四号员主要铺设干线水带,虽说他们不用带水枪,但拎的却是两盘80毫米口径水带,肯定比37公斤还要重。像高层建筑火灾,消防员至少要负重37公斤装备登高至起火层灭火。
B.高层灭火之市民篇·乘电梯、跳楼都是不当逃生法
核心提示:如今,许多县(市、区)高楼耸立,高楼火灾中的安全逃生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央视高楼大火”再次强化了人们对火灾的防范意识。为了不让残酷大火肆虐,为了你能在烈焰中成功逃生,为了你能正确防范火灾,为了你能及时得到消防官兵的有效救助……亲爱的读者,晚报与市消防支队联合推出一组特别稿件,愿您能绝处逢生,逢凶化吉。
高层住户三大注意
高楼楼道门,不能随便敞开
常见误区:很多高楼安全出口的门总是开着,人员进出习以为常,大家误以为这是个普通出口。由于这些门都有自动臂,有的人为了上下方便,甚至用砖头把门抵住。
专家解答:所有的高层建筑内都有专门的消防紧急疏散通道。但有的市民可能并不清楚,无论多高的消防通道,为什么每一层都有一个门。这个门叫防火门,如果发生火灾,逃生者进入安全通道,防火门关闭后能够有效地阻隔烟雾和火焰。它所用的建筑材料最起码能被火烤一个小时以上,这个时间足够人逃出来了。这个门是绝对不能随意开启的,因为消防通道往往有增压通风系统,使得楼梯间内的气压高于外面,这样可以有效阻隔火灾产生的毒烟,如果经常打开,这个作用就失效了。大量的事实表明,火灾中80%的人员伤亡是由烟雾引起的,如果能保持防火门的日常关闭,可以有效地防止烟雾,从而减少人员伤亡,以利逃生。
专家提醒:普通市民检查高楼消防状况时,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看楼内的消防通道是否畅通、防火门关闭情况以及是否有疏散标志;其次,如果住宅楼底层有大型商业网点的话,一般会有消防控制室,市民可以检查是否有人值班。同时,还应留意大楼里的灭火器、消防水带等设施是否配备齐全、有无被盗现象;第三则要看物业是否有相关的消防宣传,因为最基本的高楼消防常识对市民非常有用,大家千万不要忽视消防宣传栏的作用。
高楼着火,电梯逃生要不得
高层建筑中,电梯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上下楼交通工具。电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却也时时隐藏着杀机。
1999年12月的一个凌晨,莫斯科大学的一栋16层的学生宿舍二楼突然发生火灾,造成16人死亡。其中就有6人是在乘坐电梯逃生时,因电梯受阻于着火层而不幸遇难。一年后,莫斯科电视塔大火中亦有4人因乘坐电梯被阻而丧生。
为什么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呢?
首先,电梯不具有防火高温性能,当遇到高温时,电梯轿厢容易失控甚至变形而卡在电梯井中,不能升降。同时,还会有触电的危险。
其次,电梯在运行时,会使电梯井形成烟囱效应,成为助长火势的垂直通道,既会威胁乘坐人员的安全,又会助长烟火的扩散和蔓延。
再次,在高层建筑火灾逃生中,电梯的供电系统会因火灾发生而造成随时断电,电梯也可能因受热变形而将人困在其中。
虽然一些高层建筑安装消防电梯,可市民也不能使用,因为其主要作用是供消防队员携带灭火器材进入高层灭火,避免消防队员与疏散逃生人员在疏散楼梯上形成“对撞”,市民应选择通过安全疏散楼梯脱险。如果市民发现门外面已经着火了,不能贸然将门拉开,应该用湿棉被铺在门上,隔绝火源,到窗户处向外呼救,等待消防队员救援。
高楼住户,应配备灭火器
据不完全统计,绍兴全市目前共有800多栋高层建筑(十层及十层以上),其中部分为住宅。从当前的形势来看,高层住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多。
一旦高楼住宅发生火灾,主要有三个“难”:难进入、难寻找、难扑救。而蔓延快、逃生难、扑救难,也是威胁宅内居民的“三大杀手”。如果消防设施完好,居民意识跟得上,不仅有极强的预防作用,在火魔袭来时也能产生巨大的抵抗力。住在越城区某高层20楼的王先生在回答笔者的假设提问时,不以为然地说:“着火怎么办?应该没问题吧,消防车打水进来,还应该有个梯子来接我们出去。”
据悉,当前绍兴市最高的登高消防车仅为54米,约12层楼高,假如王先生在家中被困火海,是无法通过云梯车逃生的。危险的是,王先生对该高楼住宅的消防设施一无所知,家里没有也不会使用灭火器,而按有关要求,高楼住户均应配备灭火器,更应熟悉疏散楼梯的位置、应急指示灯的位置与功能以及消防设施的存放地点和使用方法,掌握自防自救的基本常识,最大限度地确保火灾发生时的自身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