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义士”的血腥罪行:杀女人吃人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1:11:07
爱国、爱国,世间多少罪恶借汝之名而行!

 

    安史之乱时,唐将张巡镇守睢阳城,被叛军围困,城中粮尽,于是张巡把自己的老婆杀了给将士吃肉。这一向被视为千古美谈。很多人不愿提及的是,《旧唐书》明载张巡把老婆杀了吃肉后,让士卒把城中妇女全部杀光吃肉!这就是被旧时代史家推许为“忠臣义士”、今日依然被某些人视为舍家保国的爱国英雄背后的血淋淋的真相! 

   鲁迅曾经沉痛地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的历史不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往复循环而已。但如果恰而幸为男子,则不论他居于如何卑下的地位,受着主人如何不堪的奴役,却总有比他更卑下的妻女来供他奴役、供他淫虐。一部中国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解读,就只是一部男性针对女性的性奴役的历史罢了!    美籍韩裔学者郑麒来教授仅据二十四史统计,自先秦至清末,中国历史上由战争或饥荒引发的大规模食人事件就多达403起,最缺乏反抗能力的妇女与儿童自然是首当其冲的牺牲品。后汉乾祐二年(949),“长安城中食尽”,守将赵思绾“取妇女、幼稚为军粮,日计数而给之,每犒军,辄屠数百人,如羊豕法。”所谓“如羊豕法”,即如杀羊宰猪一般屠宰妇孺。    安史之乱时,唐将张巡镇守睢阳城,被叛军围困,城中粮尽,于是张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曰: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巡不能自割肌肤,以啖将士,岂可惜此妇”,这一向被视为千古美谈,可是,一个爱妾的肉怎够成百上千的将士吃的?唐将张巡镇守的睢阳城,即今天的河南商丘。此为商丘古城墙。    原来杀妾只是带头示范,大规模的屠杀就在其后!《旧唐书》明载张巡杀妾飨士之后,士卒“乃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这就是被旧时代史家推许为“忠臣义士”、今日依然被某些人视为舍家保国的爱国英雄背后的血淋淋的真相!    这是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吹捧张巡镇守睢阳城的连环画,吹捧这个屠杀妇女吃人肉的变态狂是“舍家保国的爱国英雄”。  位于河南商丘的张巡祠,匾额上写着“功昭日月”、“忠烈千秋”,阿谀吹捧这个屠杀妇女吃人肉的变态狂。    张巡大规模屠杀女人当军粮,既非开创者,亦非终结者。在他之前,刘宋元嘉十八年(441)酒泉守将沮渠夫周“杀妻以食战士”,汉末臧洪为袁绍所围,城中食尽,亦“杀其爱妾,以食兵将”。其后则有南宋绍定六年(1233),唐州被困,“城中粮尽,人相食,金将乌库哩黑汉,杀其爱妾以啖士,士争杀其妻子”。“士争杀其妻子”——将士争先恐后杀自己的老婆孩子吃人肉!杀妻或杀妾之后,接着当然是“括城中妇人食之”——把全城的女人都抓起来杀了吃肉。    位于河南商丘的张巡墓,墓碑上写着“唐忠烈侯张巡之墓”,阿谀吹捧这个屠杀妇女吃人肉的变态狂。    战乱或饥荒期间,妇孺不仅杀死后以充军粮,还在集市中公开出售,曾国藩在其日记里就曾记载着太平天国之乱后皖南、苏北的人肉价目,高不过百余文,低仅数十文,远较猪羊肉为廉。最初人肉市场中出售的只是死人腐肉,但以后便发展为当场屠宰活人,谓之“菜人”。我的更多文章:
  • (2010-11-14 15:17:19)
  • (2010-11-10 14:39:39)
  • (2010-11-06 12:32:55)
  • (2010-11-05 23:51:44)
  • (2010-11-03 13:08:33)
  • (2010-10-26 14:26:58)
  • (2010-10-26 12:54:46)
  • (2010-10-26 1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