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养生(身心灵修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41:53

[转载]养生(身心灵修炼)

(2010-11-15 19:07:34)转载原文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养生(身心灵修炼)作者:空性无心

人体其实就像是一个信息发射塔,发射装置在头脑部,每一个念头(信息)都是发出去的能量。七情是信息源,无论是恨或爱都在往外散发人体能量。如《江西小院》里的一位女士,头天因为向记者说得太激动,动了真情,“伤神”了,结果第二天就能量耗尽——气绝身亡了。佛家大师冥想往生和放血实验(以为在被放血,其实是假的,声音是水滴声)的死因,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意识(信息)带领身体能量逐渐离开了躯体;只是情绪在两个极端,一个是极乐,一个是极苦。

同时人体又主要通过全身经络、七情关窍接受信号。人体一直都在向外发射能量信息,就像太阳,也无时不在接受能量信息,如同大地。

人体生命能量来源,一般人是通过掠夺别的动物植物的能量和自然能量混合,在身体这个伟大的生物发电厂里化成能量——气血。其实,气血同在血管里运行(这是我昨日悟到的,所以以前有些谬误还请大家指正),气血是不可分的,如同阴阳。“气为血之帅”血依靠气来运行,气血在全身循环就给人体提供了能量。五脏六腑、管道、神经只是维持气血循环的零部件。血尽气先绝——这就是一个人丧失血液30%就会死的原因(能量没了)。气可以理解为空气(也是风水里的风,古人没有空气这个词,所以用风)。空气里有“炭氢氧氮”四大元素,宇宙万物都是由其组成。所以练辟谷的人可以只服气而不缺少能量。四大元素在体内自然形成能量。气血平衡为健康人,气足达到“纯阳即仙”,血瘀滞不动即是“纯阴即鬼”。神(意识)可以调控气,进而调控身体——“形随意转,意到气到”。

 

 

空性无心/文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道家奉为养生之根本。

“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药王”孙思邈。

  “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孔子。

   心正则气正,气正则身正,正气长存,邪不可侵。

身与心是一体的,当身体有病痛时,便会影响到心情;而心上有不良情绪,也会影响到健康。身心需要和谐,才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一旦情绪过于激烈难以控制,就会影响健康,严重的还会引起某些疾病。许多研究表明,紧张、压抑、焦虑、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是健康的大敌。比如人在恐惧或悲痛时,胃粘膜会变白,胃酸停止分泌,会引起消化不良;焦虑、愤怒、怨恨时,胃粘膜会充血,胃酸分泌增多,长期如此可导致胃溃疡。愤怒、仇恨、焦虑、恐惧、抑郁等,则会引起血压升高。长期的压抑不满,诸如抑郁、悲哀、恐惧、愤怒等,都容易诱发癌症。

        曾看到一则故事,一则故事,一位妻子人长得十分美丽,她的生活、工作各方面也颇为顺利。丈夫对她很体贴,也很迁就她。知道她脾气不好,每次有争执,丈夫都会忍下来,谦让她,因此也能相安无事。然而有一天,他们又因一些小事吵起来,这回丈夫也气了,高声起来,彼此都不肯相让,越吵越凶。在气头上,丈夫扬手打了妻子一巴掌。这一个耳光下来,还真是了不得,妻子从来都是被呵护的,自小也很受父母宠爱,她从来没想过丈夫竟然会打自己。在又急又气又怨之下,一时急火攻心,当场晕倒在地。

        丈夫见妻子晕倒,吃了一惊,非常后悔,连忙送妻子上医院。虽然经过抢救,保住性命,妻子却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无法下地行走。

        这个事例,给我们的教训是很深刻的。一时急火攻心,竟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怎能不提醒自己,在日常要学着拓宽心量,开阔忍让呢?古有曰:「致寿之道有四:曰慈。曰俭。曰和。曰静。」能够做到慈爱、俭约、和气、安静,自然身心安宁,长寿安康了。

        而发脾气不好,压抑也同样会损伤身体。有一对夫妇,太太经常对丈夫唠叨、埋怨。先生虽然从来不和太太顶嘴,但一直忍辱负重,心情很压抑。虽然气没有发泄出来,却自己生闷气。后来,这位先生身体越来越不好,有一年体检,居然查出肝部有严重的疾病,连带消化系统、肾脏等也有了不轻的病理情形。出外游玩,不到两百米的距离,他就必须歇上三次,体力不支,那时他才四十几岁。

        心中有这些怨气、怒气等不良情绪,不管是压抑还是发作,都会对身体带来损伤。《黄帝内经》有曰:「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如此,当有不良情绪时,应适当进行自我调节,及早消除,以免带来不良的后果。

        中国自古颇重养生,许多医学典籍也有记载关于修身养性之道。名医《叙病论》曰:「世人不终耆寿,咸多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忿争尽意,邀名射利,聚毒攻神,内伤骨体,外乏筋肉,血气将无,经脉便壅,内里空疏,惟招众疾,正气日衰,邪气日盛矣。不异举沧波以注爝火,颓华岳而断涓流,语其易也,甚于兹矣。」说是世人多数不到高寿就早死,是因不知爱惜身体,忿恨相争,争名夺利,这等于聚集毒物攻击自己的精神。对内损伤了骨髓,精力消耗殆尽,经脉便被堵塞,体内空虚不实,招来各种疾病。正气一天天衰竭,邪气一天天兴盛,这时疾病摧残起人的生命来,就像用沧海之水去灭小火把,推倒西岳华山去堵塞细流,要说容易,实际上还胜过这种情形。知道如此,当我们能提起警惕,防患于未然,在未病时便注意调整,便可免去因不良情绪带来的病苦之痛。

        凡事慎于始,能在孩童时期就学习克治习气,培养沉稳、开阔心境,日日长养德行,成年后自然不易动怒、轻躁。吕近溪《小儿语》中,便有「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先学耐烦,快休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等的教诲,《弟子规》同样也教导我们「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这便是在自小的修身、学习中,自然达到养生的效果,身心一同健康发展。

        于此,我们平时能在桌上案头,摆上几本经典,每日翻读几句,借这些警句提醒自己放宽心量,克制情绪。时时怀着戒慎虔诚的态度,谦卑待人,也更能把握好情绪,自我控制。当心渐渐趋于安定平和时,身体也会更加舒缓,放松精神,身心柔和、安康。

        然而成年后,不良习气已经习以为常了,明知发脾气不好,就是控制不住。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诸如被人说一句就要发火,无故便悲伤难过,或是疑神疑鬼,总怀疑别人,又或是不平、妒忌常在胸中,无法克制等等。

        当做不到心平气和,纵然一时忍下来,内心还是会不痛快的。这种情况,我们的不良情绪将要如何排解呢?有些朋友警觉性比较高,要发脾气前马上警觉,于是借口离开,转到其他地方或是全心投入当下工作,不让自己继续酝酿情绪。等到事情忙完,气也便消了,有时竟也忙得忘了;而有的朋友,内心郁闷时,便会去反思,为什么不高兴呢?不高兴的原因在哪儿?反观内省,找到使自己不快的原因,并用圣贤的教诲自我开解,放宽心胸,比如交换立场,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能时常自我劝导,将内在的郁结解开,心情便舒畅了;又或者,有的朋友干脆不去想,把烦恼抛掉,直接去旅游,放松心情;也有朋友用忙碌而充实的生活来忘掉悲痛,比如去做义工,献爱心;有些实在忍不住,也就关在房间里,放声痛哭一场,让情绪有所发泄;又或是唱唱歌,听听好音乐,写写日记;也有用忏悔与祈祷的方式来解忧去烦。如此等等来排解内心的不良情绪,效果都挺好。故有曰:「人有拂郁,先用一忍字,后用一忘字,便是调神和气汤。」

        当然,若能时时先找自己的不是,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怨气,有怨,仍是习惯于埋怨别人、责怪别人。能将埋怨与责怪的心,反过来求自己的过错,则事情更易解决,心也更加平和,自然对健康更加有益。

        记得有人将人生的财富、学位、名声等等,比喻成「0」,而将健康比作最前面的那个「1」,因此,当失去健康,后面有再多「0」,也没有实际用处。能明白健康的意义,怎会让不好的情绪再来影响、破坏我们的健康?平和心境益身心,让我们坚持学习圣贤教诲,学习圣贤的宽广胸怀,保持心志和顺,能够恬淡自守,精神清静,身体会更健康,生活也会因心境的平和,变得更加温馨美好了。

        万事万物在它刚一发生的时候,它的最终结果的那个超前信号也都已经出现了。87年,中国的《自然科学》杂志介绍了一篇张汇民先生翻译的一篇译文,美国的自然科学家他对叶片进行观察的时候,发现一个奇特现象,用红外摄影机把刚刚冒出叶芽的这个东西拍下来了,然后回去以后发现,哎呀,这树芽的外面怎么一层光环呢?象一个完整的树叶那么大,他就开始用红外摄影机对这个树芽的生长进行了追踪观察,一直等到这个树芽完全长成树叶了快枯萎的时候,把它拿下来,然后拿着这个树叶和当初拍下的树芽外边的光环进行对比,一扣,唉呀,完全吻合!在大量的实验里边得出了一个结论,什么结论呢?植物在它一诞生的一瞬间,它最终的结果、那个超前信号就已经出现了。这个信号是什么呢?就是植物的生物场,这是自然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我们再回顾一下在人类社会领域里边,有吉普赛人的看手相、预测;有我们古代的占卦,还有用易经或者是其它一些国术的手段来给你预知你这个人以后如何如何,预测的结果往往都很准确。过去都说这是封建迷信,因为这个事没发生,你怎么能说出来呢?为了省事,可能是就简单给一顶帽子,“封建迷信”,完了。至于里边更深邃的道理,没人去探讨,也没精力去探讨,那么现在我们就要注意这个事了。为什么没有发生的事,他给说出来了?

万事万物都是能量体,能量散发和接收中的信息都具有储存性、残存性、全息性,平时万事万物都在往外发射自己的信号,是一种微弱状态,散布在宇宙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包括超前信号,它也往外扩散,这个东西虽然看不见,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你比方说,我现在说话是通过声波出去的,你们哪位看到我的这个声波了?有没有看到的,有看到我声波的吗?没看到并不等于这个东西不存在,我们通过这个东西感觉到了。这屋还有广播电台、电视、手机、无线电的信号,你如果把收音机、电视、手机拿来,把台对到那个电台,拨通那个号码,那很快声音就会出来的,再进行微调之后,音响效果就非常好了。但是谁能看到各种高频、低频的无线电波了?

人体本身,在这部最精密、最完整的生物仪器里面既有接收装置,又有发射装置,还有微调放大装置,还有生物计算机系统,还有自动调谐这套系统,全都有。当你运用自己的接收装置,有意识地沿着时间坐标轴去捕捉一个事件的超前信号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信号瞬间捕捉回来,为什么呢?人体发射出来的这种具有全息能的信息,这种具有超前信号的信息,尽管你看不见,它却充满宇宙空间,由于它自身具有全息能的性质,你自身又具有接收这种装置,当你定向捕捉这个信号的时候,瞬间按着这个指令捕捉那个事,那个事的信号就接收过来了,然后经过你体内生物计算机的处理,就以全息能的这个信号,这种状态展现出来,那么这个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你要说的那个事,那个事明天,明天你出门很可能在半道捡到的一块表,也很可能是你出门车翻了,就是那个结果。预测功能的原理就是基于上述几点,自身功能在起作用,万事万物都具有全息能性质,又有超前信号,而且都是沿着时间坐标轴向前推移,这几点因素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预知没有发生事情的那个结果,而且可以切断若干个横断面,把它其中一段拿过来,这是预测功能的原理。比如,经常发脾气的人不会长胖的原因是“生气3分钟所消耗的能量相当于长跑3000米。”所以我看到永远吃不胖的人,心中就知道她的温柔是暂时的。当然,生气还有很多作用,如使人变得愚痴等···

以“仁义礼智信”五常,来御外邪——“风寒署湿燥”,来化解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以达“精气神”合一,可再图“练精还气、练气还神、练神还虚”与天地和一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