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明间的和谐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8 04:51:56
    11月7日,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应邀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他希望宗教信仰能够推动文明的发展,造福全人类,而不是引起冲突与隔阂。布莱尔说:“要想实现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唯一的方法就是我们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精神去驱动。”

    在非洲最穷的人群中,他们接受的医疗服务有40%%是由宗教人员提供的。布莱尔列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宗教有能力造福全人类”。但他紧接着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宗教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和各种犯罪的源泉。时至今日我们发现,大部分冲突都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如何确保宗教信仰发挥其应有作用,促进文明之间的和谐、造福全人类,这是东西方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57岁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充满自信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我认为,宗教信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缔造价值观,而不是要形成意识形态。”布莱尔说,宗教要鼓励大家相互友爱、相互合作,这样才能够让社会更加有效地运转,更加和谐。在他看来,宗教的本质不是那些仪式、教义或者抽象的神学概念,而是“鼓励大家表现出更强烈的慈悲心和勇气”。

    布莱尔反对把宗教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因为一种宗教信仰而去反对其他宗教信仰。他称,他自己是一名天主教徒,但他不会因此排斥其他宗教,认为他们走的是一条不同的道路。他还强调说,宗教领导人有能力发出自己的声音,提供自己的见解,但他们不应该发号施令。

    布莱尔创立的信仰基金,目前正在很多国家开展工作,全球有7所大学已成为它的合作伙伴。北京大学与信仰基金也合作开设了新课程:信仰与全球化。布莱尔这次是应“北京论坛”的邀请出席它的闭幕式。由北京大学主办的这场大规模的论坛,总主题为“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其中一个分论坛的议题是“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这让布莱尔“感到非常欣慰、非常激动”。他对北京大学为促进信仰之间的对话而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他说:“这实际上也展示了中国不断开放的另一个侧面。”

    在布莱尔看来,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宗教信仰方面表现出了非常鲜明的多元化特色。他说,中国如何建设一个和谐社会,不仅对全世界有重大意义,而且也会给我们提供很多研究和学习的素材。

    布莱尔是在英国东部一个小城市长大的,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所在的城市里,不同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如果在一起相处,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但现在一切都变了。布莱尔说,自己有个十岁的孩子,在学校,他有学习中文的机会,会和很多讲不同语言的儿童嬉戏。参加他生日聚会的朋友,种族不同、肤色各异,“有穆斯林孩子,有印度教孩子,也有基督教孩子”。布莱尔说:“这种多元化的体验和人际互动,将会成为新世纪的常态。”

    布莱尔相信,只要人类能够鼓励、促进和推动跨信仰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向世界展示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就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个梦想可以激励我们履行自己的责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这样的一个世界,将不仅在物质上更加繁荣,在精神上也应如此。”他强调说,这应该是一种可以实现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