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VS草树先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不同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9:23:47

王蒙:这是一种智慧的残酷性,就是告诉你真相,把真相非常惨烈地摆在你面前。  草树先生:“动而愈出”,你鼓动鼓风机看似产生了源源不断的风,把火烧得很旺。然而,实际上就鼓风机而言,它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什么自身的空气量。在这里,“你”就是意识中的自我,鼓风机就是自性(真我),而烧旺的火则好比是追求世俗利益的行为和动力。

王蒙——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刍狗”是什么东西呢?就是送葬的时候用的那些扎的纸人纸马纸狗,这些东西到时候一把火就烧了。他说得刺激、很难听、很残酷,这是一种智慧的残酷性,就是告诉你真相,把真相非常惨烈地摆在你面前。

有一种思潮叫做对文化的质疑,或者叫文化批判,就是我们都看到文化是好东西,也当然认为文化是好东西,但是文化在发展当中会不会也有一些负面的东西呢?比如说什么都自动化、什么都顺利,这人的体力反倒下降了;什么东西在电脑上都能查得出来,这人反倒不进图书馆了,有没有这种可能?应该说这种可能是有的。所以在文化的发展当中、在文化的建设当中,我们同时还要注意保留我们那些不应该丢失的东西、保留那些自然而然的东西、保留那些淳朴的东西、保留那些可爱天真的东西,老子的方法在这方面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还有对于价值的质疑,没有价值观念就没有文明也没有了最最起码的规范了,但是另一方面,会有价值狂热,如恐怖主义;会有价值霸权,不需要举例;会有价值僵化与反人性化,例如中国封建主义的 名教杀人 ,残害了多少女性?还有价值歧见造成的宗教战争等。而老子几千年前就看穿了价值与文化的两面性,他不是绝了吗?

把“自然”抬得这么高,那“自然”就是最好最最亲爱的了,“道”就是最好最最亲爱的了吗?老子有一个惊人的说法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他说得太刺激了,你要是胆小的,看完这一句话能晚上做噩梦。他是什么意思呢?他说天地并不讲仁爱,你不要想天地都喜欢你心疼你,天地它是无情的。这很容易理解,一个四川大地震你就看出来了。天地不仁,反过来说天地它也不坏,它也没有要害你的意思。它既不是要爱你,它也不是要害你,天地、自然、道,不是一个意志的概念,也不是一个道德的概念,更不是一个情感的范畴,而是一个运动的概念、一个哲学的概念。它超过了人间的意志和道德,所体现的是一个客观世界的规律。

在这个意向上讲,他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刍狗”是什么东西呢?就是送葬的时候用的那些扎的纸人纸马纸狗,这些东西到时候一把火就烧了。他说得刺激、很难听、很残酷,这是一种智慧的残酷性,就是告诉你真相,把真相非常惨烈地摆在你面前。让你正视这个现实,你得听这个音乐,听老子这个音乐。

天地不仁 这个东西看你怎么理解它了,你如果把它当做是残酷的话,认为老子还在提倡残酷,我觉得是你自己理解错了。因为不管是在历史里还是学说上,我们没有找到老子这个人为人特别残酷的证据,或者是这样的记录。相反的,老子在另外的章节里头是反对战争的,他是用非常悲哀的语言来讲战争的,像 兵者不祥 、 大兵之后必有凶年 ,到现在这些老百姓爱说的话都是从老子那儿来的。

那么他为什么要讲天地不仁呢?就是要让我们正视这个世界有许许多多不如人意的一面,你不要指望着 天地 老抚摸着你的额头:我的乖孩子啊,我让你舒舒服服的,我让你心想事成,没那个事。这是老子的一副清醒剂。我们不要把它当作残酷,而要把它当作在今天来说是一种对世界的唯物主义的态度。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它自己发展的规律,它并不首先决定于 我爱你、你爱我,我心疼你、你心疼我 ,它不表现在这些方面。像地震是由于地球的运动、地质的构造、地壳的构造所造成的一种现象,还有生老病死、兴衰成败、生驻坏灭、祸福通蹇、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者百代之过客 你只能这样去理解这种所谓无常的即 不仁 的现象。

老子关于“天地不仁”的思想,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就是我们要抛弃那个没有出息的依赖的思想、侥幸的心理、幻想的思想,一切都得靠自己奋斗,同时要豁达地对待一切不如人意。你不能靠天地给你摆出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

(本文来源:网易历史 )

 

草树先生——

明白“橐龠”的含义才能真正理解老子的“不仁”主张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淈 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 不如守于中

 

对于此章的解读,似乎大部分道友之都将前半部分“天地不仁……”和后半部分“天地之间……”看成是各自具有独立主旨的内容,而分别加以解读。而本人却认为,老子在前半部分阐述的是“不仁”的人才选拔主张,而在后半部分则用比喻的方式阐述 “不仁” 主张的理由,前后是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解读

=================================================================

对于“不仁”,主流的解读都是大同小异,意思都是“不存在仁爱之心”、“无偏爱”、“任其自然”之类。

其实,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刍狗”原意的理解来理解老子的“不仁”含义,另一方面也可以参照“德经”第一章“上德不德”之“不德”来理解本章“不仁”的思想。

=※=以“刍狗”本义看“不仁”之本义=※=

刍狗——用于祭祀的草扎狗模型。有些译者认为,刍狗表示微贱无用之事物。吾认为此一理解也许欠妥。

显然,刍狗是在祭祀前和过程中得到小心爱护、精心装扮,而在祭祀后却被随便丢弃之物。

这也就是说,尽管事物本身没有改变,但其价值的高低贵贱却由于外在环境需要的改变而改变。面对这种情况,大自然会顺应环境变化,让不适应新环境新要求的动植物自然消亡,而让能够适应新环境新要求的动植物得到繁荣发展——这便是老子所言之“不仁”。

老子认为,作为“圣人——统治者、领导者”,在人才(百姓)的选拔上,也要象天地一样“不仁”,顺应民意制定或更新政策方针,并以能够最大限度的执行好新方针政策为目标制定相应的人才委任和淘汰机制。这正是所谓“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的道理。

=※=以“上德不德”看老子“不仁”之本义=※=

“上德不德”的通行解读是“高尚的德行就是不带着施舍恩德的想法去帮助万物、他人自性的发展。”按此类推的话,“不仁”的意思大概也就是——不带仁慈的想法。

正如“不德”不是没有德,而仅仅是没有德的意识故,“不仁”也不是没有仁慈,而只是没有仁慈的意识。又据老子“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的观点,“不仁”也可理解为顺应自然,顺应形势发展而为之的意思。

=================================================================

“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淈 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 不如守于中”解读

=================================================================

橐龠为鼓风机,这一点道友们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但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解释“虚而不淈 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 不如守于中”是不够的。

这句话是与前面的“不仁”主张是有关联的,而且是对上面“不仁”论点作出的比喻性论据支持。

无论是你否鼓动鼓风机,其内部空间的大小容量是不变的,容纳的空气质量也是不增不减的。这就是所谓的“虚而不淈(枯竭)”。天地、宇宙、生命都是如此。

“动而愈出”,你鼓动鼓风机看似产生了源源不断的风,把火烧得很旺。然而,实际上就鼓风机而言,它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什么自身的空气量。在这里,“你”就是意识中的自我,鼓风机就是自性(真我),而烧旺的火则好比是追求世俗利益的行为和动力。

“多闻数穷”。知识、机巧越多,自我意识就会越膨胀。就好比鼓风机鼓动得愈快,火就会愈旺一样。而这最终只能是加速消耗了鼓风机——生命寿命。

“不若守于中”。既然,天地、宇宙、生命本体都象鼓风机一样,那还何苦做要去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呢?安守本分,顺应自然不就是对生命最好的守护吗?

回到“不仁”的话题,橐龠如何支持“不仁”的主张呢?

其实,“动而愈出”就是比喻统治者如果有了对不同人才的主观价值判断观念,就必然会导致人才选拔和淘汰机制僵化,不能以动态的人才发展观念去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用人不当和人才压制——这样不但不能顺应民心发展,还会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增加。

“多闻数穷”就是统治者如果听信所谓圣人的仁义巧伪之术越多,就越会对善、恶、是、非、爱、憎形成僵化的认识,从而导致意识形态和教条主义这一余食赘行对百姓和统治者思想的控制,并造成“动而愈出”的局面,给百姓生活和社会安定造成破坏。所以,老子是主张不尚贤和绝圣弃智的。   草树先生 交流QQ76773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