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183个市想建国际大都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0:31:49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并不具备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条件,香港、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也仅具备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竟有183个不自量力地想建“国际大都市”,无疑是不合实际的。因为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并非靠城市面积的扩展和建筑的翻新等手段“建”出来的,能否建设“国际大都市”,取决于城市本身的基本资源禀赋和客观条件,而不是取决于某些城市管理者的一厢情愿。  那么,为何有这么多城市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呢?原因恐怕就在于对“国际大都市”虽有个大致概念,却并不真正了解其内涵,更无具体标准可以操作和衡量,而且其建设过程,似乎永远处于“正在进行时”,无法检验得失成败。于是,建设“国际大都市”成了很多城市冠冕堂皇的借口,在此借口之下,城市建设规模肆意扩张,动辄大拆大建;城市人口规模盲目扩大;为了迎合轿车需求,超出实际情况拓宽机动车道、取消自行车道……超越经济环境社会承受能力,大规模、高标准地大搞城镇化“冒进”行动,误以为“城市大一些,马路宽一些,楼房高一些,广场靓一些,车辆多一些,人口密一些”,便是“国际大都市”的标志了,实质上是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口号,只不过成了一块捞取政绩的“遮羞布”而已。  而这块“遮羞布”遮挡的还有以地生财的图谋。一些城市政府的主要收益来自于土地出让。在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幌子下,一些城市纷纷寅吃卯粮,大搞“圈地运动”,因为他们深知,只有大刀阔斧地圈地、拆迁、卖地,将城市面积做大,增加土地供给,才能增加城市财源。这个过程当中,个别部门和官员更是乘机中饱私囊。  为了遏制盲目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冲动(其实质是政绩冲动和谋利冲动),有关部门有必要在政绩评价上做出改进,否则将会导致日渐缺乏的发展资源的透支和巨大浪费。一些地方官员在任时,透支当地发展资源,任期一满却拍屁股走人,把风险和债务留给继任者和当地百姓,影响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最大程度地增加当地百姓的福祉,才是城市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并不见得非要戴上“国际性大都市”这顶帽子。一座宜居、安居、乐居的城市,对老百姓来讲,恐怕要比“国际大都市”要实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