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武装收复威海卫 中国文明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58:29
抗日武装收复威海卫      2006-01-10 来源: 大众网

  1945年8月中旬,东海军分区对驻守威海的日伪军展开了全面反攻。8月16日下午5时,参战部队占领威海卫城区,日伪军残部逃至刘公岛。威海因此成为日军投降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全国范围内最早收复的城市。

  7月20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地寻访团来到威海市,这座碧水蓝天的美丽城市,是日军投降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最先收复的城市。

  “秋季攻势” 扫清外围据点

  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积极主动地对日伪军发起局部反攻。8月15日,胶东军区向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发出向日伪军展开秋季攻势的动员令,东海军分区根据胶东军区的指示,迅速发起强大的秋季攻势。

  根据胶东军区首长的命令,东海区的作战任务主要是拔除敌伪深入东海区腹地的水边据点。在秋季攻势中,威海地区的抗日武装英勇善战,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连克文登、荣成两城。威海抗日军民拔掉20多个日伪据点,消灭日伪军500多人,解放了威海卫2/3的地区,扫清了日伪军在威海卫城的外围据点,威海卫境内的日伪军全部撤至城区及近郊。

  在秋季攻势的沉重打击下,刘公岛汪伪海军华北要港部和龙须岛上的伪海军相继起义。

  刘公岛伪海军起义

  刘公岛位于威海东部海面上,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1940年,汪伪海军部在刘公岛设立威海卫要港司令部,负责指挥华北各地伪海军。日军在要港司令部内设立了辅导部,既掌控着司令部的军政大权,也对伪军练兵营进行辅导,辅导部共有30多名日本人,他们是威海卫要港的实际控制者。

  1944年底,日军在各个战场上都显露出失败的征兆,刘公岛上的日军为防止伪海军中发生意外事件,加强了对伪海军的控制,法西斯式的管理激起了伪海军士兵的反抗情绪。当时,岛上伪海军学校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刘公岛上真是好,四面环水中间是孤岛。学兵好比笼中鸟,想跑也跑不了。海军的伙食真是好,一日三餐吃不饱。馒头就一个,咸菜一小条……

  1944年11月5日,驻刘公岛伪海军600余人,在教官郑道济和班长连城、毕昆山的带领下,杀死日军17人、伪军20人,宣布起义,起义队伍乘一艘军舰、三艘汽船,到达文西县双林前村,被编为胶东军区海军支队,郑道济任支队长,欧阳文任政委。这支队伍成为了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海军。

  《林海雪原》的英雄原型

  海军支队成立后,胶东军区对其进行了整编,在每个中队中配备了政治指导员,《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就是第四中队的指导员,著名的战斗英雄杨子荣则是第三中队的一名班长。同时,海军支队各中队中建立了党支部,胶东军区还从各主力团抽调百余名有作战经验的党员战士,从根据地各中学动员150名党员和进步学生参加海军支队,作为政治骨干和战斗骨干。另外,军区还从特务营专门调来一个连,编为海军支队的警卫中队。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青岛的日伪军拒绝向八路军缴械投降。海军支队奉命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参加了攻打即墨县城的战斗,大获全胜。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了内战,海军支队分批开赴东北前线参战,《林海雪原》中几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就是以这支部队的一个小分队为原型塑造的。

  亲历起义的刘兆庆

  7月20日,在荣成市成山镇城东郭家村,寻访团见到了79岁的刘兆庆。1944年,18岁的他成为刘公岛“华北威海卫海军学校”第九期学员,当年11月参加起义加入八路军,1945年受伤退役。

  “1944年,我正在北京的一家饭馆里干活儿,外面的招兵广告上说是招募回威海卫的兵,一看能回老家,我就报了名。实际上是被人家骗了。”刘兆庆说,负责招兵的伪军,以待遇高、管吃饱、能学技术等花言巧语蒙骗了不少社会青年和刚毕业的学生入伍。当年春夏之交,他们这批新学员便来到了刘公岛。

  1944年11月5日,刘兆庆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星期天:“岛上不少日本人和伪军官都离岛到城里去玩了,下午1点多钟,郑道济等人紧急召集新学员,说是要起义。郑道济问大家:‘你们有没有种打鬼子呀?’大家伙儿齐声高喊‘有’!”紧接着,郑道济给大家分配了任务,有的去掐海底的电话线,有的去抢老兵的枪。很快,起义部队就控制了整个刘公岛。

  起义部队被胶东军区编为“海军支队”,刘兆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1945年9月,刘兆庆随部队开赴东北。在当年冬天的一次战斗中,他的脚严重冻伤。治疗时切除了全部十个脚趾。之后,成为残废军人的刘兆庆回到老家荣成。

  解放威海的部队获嘉奖

  从1945年6月开始,人民武装开始压缩包围圈,扫清威海卫的外围据点。7月5日,威海独立营一部攻克南大桥敌伪据点,歼灭伪军60余人,缴枪82支。

  8月14日晚,东海军分区的先头部队占领威海卫城西的奈古山和城南的塔山、金线顶,驻守的日伪军妄图等待国民党军队来接收,拒不向人民抗日武装投降。攻城指挥部下发通牒,15日上午,敌方派个体医生徐宝和出面“调停”。当天下午,中共威海城工委委员张越又进城与敌谈判,敌人仍拖延时间。

  8月16日下午3时,侦察员报告:敌人要从海上逃跑!指挥部立刻派出威海独立营直扑码头,截敌退路,独立团五连抢占日海军司令部和北大营。下午5时,参战部队占领威海卫城区,俘虏伪军和伪政府官员百余人,其他日伪军逃至刘公岛。

  8月21日,解放威海的部队被军区嘉奖授予“威海兵团”称号。8月23日,刘公岛的日伪军逃往青岛,威海独立营随即占领刘公岛。至此,威海卫全境光复。

  八年抗战中,威海地区共有14000余人参加了八路军,先后有近6000名英雄儿女为民族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记者吕华远陈文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