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 惑 中 的 哲 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45:59
  困 惑 中 的 哲 思范吉宏(读者)/文 2010-07-02

  一、落实,是不是仅指干实事?

  汪洋书记问计王老师,希望三峡的策划,在如何落实上给予建议。

  三峡的落实,是不是常规的工作型落实?有没有可能制定一整套详尽具体的措施,然后一条一条的落实?

  我感觉,三峡的落实,本质上是否像中国市场经济的落实一样,属于方向性、框架性的大落实。需要的是,立定方向,圈定框架,将其推向不归路,不管领导人怎么变化,发展始终不偏离轨道。至于怎么干,倒是简单的事情了。

  二、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

  这种价值导向型的问题,一定各有其道理,而不会绝对的一个对一个错。

  知易行难有道理,一般人好理解,因为,常识告诉我们:知道某些道理容易,但实际做起来不是那么回事。

  但战略策划,显然不会这么简单。所以,战略策划,是不是知难行易?

  知难行易,意思是,通过实践掌握真正的理论方法比较难,而把方法用到项目上反而简单些。中国三十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一直是行走在知的前面,可以说就是知难行易。

  知难行易,再进一步,就是知行合一的问题。

  什么是知行合一?第一重境界是,知需要行,行需要知,谁也离不开谁;第二重境界是,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两者不分彼此;第三重境界是,知行合为“一个体”,从此无知也无行,只有“道”。

  战略策划,最终的哲学归宿,也许就是这个“道”。

  三、道,是什么?

  成都为什么向休闲去,因为它从休闲来。

  我为什么是我?我为什么从这里来?我为什么向那里去?

  把这三个“为什么”悟出来了,“道”也就悟出来了。这个“道”,是一脉相承的,不能割裂的,前面的为什么,决定着后面的为什么。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支配事物的内在逻辑。

  可以说,作为万物之魂,凡物必有道,道亦无处不在。道是方向,道是道理,道是方法,道是智慧,道是预见,道是科学发展观,道是和谐社会观。

  四、战略策划,说到底是个什么问题?

  本质上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是知行合一的过程?还是物质与意识相一致的过程。

  过程中是唯物论?形而上?辩证法?还是预见力?方法论?思维方式?

  结果是为项目找出路,谋发展?为智库积案例,沉思想?还是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砖添瓦?

  五、实践、理论和哲学?

  实践出理论,理论指导实践。

  但实践出的理论,只能指导与原来实践类似的未来实践,难以指导与原来实践异类的未来实践。

  指导未来的实践,也许只有靠哲学。

  但哲学又从哪里来?

  理论来自实践,哲学是不是来自理论?理论是实践的升华,哲学是不是理论的升华?第一个升华相对不难,第二个升华就很难了。

  案例库----思想库----哲学库,是否就是这个问题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