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答(第三辑)01 如本法师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21:23:34
佛学问答(第三辑)01  如本法师著
 
 
 
1. 有人发心想学佛、修行,但习气重,不能持戒,怎么办?
 
 
 
习气(梵语vasana)。又作烦恼习、余习。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经常生起的习惯、习性。众生习气重,是无量劫以来所累积的通病,的确要把戒持好是不容易的,但是不把戒持好,心地必将放逸,因放逸而造业,因造业而感召痛苦的果报,乃至沉沦于生死(梵语samsara) 的深渊。
 
 
 
凡夫在因地修行,必须愿力坚强,心要禀持持戒的重要性,毕竟,持戒(梵语sila)可以令凡夫由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梵语vimoksa)的彼岸,持戒能由烦恼的此岸可到达清净的彼岸,持戒能由流转的此岸到达还灭的彼岸,持戒能由凡夫的此岸到达圣者的彼岸。
 
 
 
同样的理由,如果不能持戒,那将会继续不断的流转生死,感召无量痛苦的果报,始终于六道往返不休,于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沉溺永无止息。
 
 
 
2. 为人讲经说法,若佛法说错了,有因果之报否?
 
 
 
因果(梵语hetu-phala)。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凡事皆有因果,佛法说错了,将别人的知见引导错误,致使他人走入歧途,因而堕落迷妄的深渊,感召无量恶报,那么,为人说法者,因果亦难逃之夭夭!古来大德曾经把佛法说错一个字,因而感召五百世的狐狸精哩!岂可不慎乎!
 
 
 
3. 做人心好就好了,又何必学佛呢?
 
 
 
世俗(梵语samvrti)之辈,往往如是说,乍听之下,似乎有道理,但仔细思惟一番,却酝酿无限错谬,此话如何而说呢?因为心好就好了,那么,心好是以何种心为标准呢?我们放眼看天下的一般人,嘴巴说心好就好了,何必学佛!但嘴巴还再吃众生肉;嘴巴说心好就好了,何必学佛!但嘴巴亦然再说谎话;嘴巴说心好就好了,何必学佛!但是身体依旧杀盗淫,如此一来,岂不是无稽之谈,隐瞒别人欺骗自己了吗?
 
 
 
再深入的探究一番,做人果然心地好也是好,做天人心地也是好,做声闻(梵语sravaka)心地也是好,做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心地也是好,做菩萨(梵语bodhisattva)心地也是好,做佛(梵语buddha)心地也是好,同样都是好,但是境界有高低深浅,不能一概而论,这里我们要表明的是,学佛的境界高于一切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之心,所以,为了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做人的标准还不够,亦须学佛,以期开悟证成无上菩提为宗,是故,做人心好还不够,亦落人乘,未达佛乘,尚未究竟,故须学佛。
 
 
 
4. 何谓持“满分戒”与“不满分戒”?
 
 
 
若以在家五戒(梵语panca silani)而言,能持圆满五条戒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名持满分戒;若五条戒有一条至四条戒不能持者,不能全部持满戒法,是名持不满分戒。若持一条戒,称一分戒;若持二条戒,称少分戒;若持三、四条戒,称多分戒。
 
 
 
5. 菩萨圆寂,再转世为人,能知宿世因缘吗?
 
 
 
菩萨类别有五十二阶位,菩萨(梵语bodhisattva),境界高低深浅有异,不可一概而论,若证得法身(初地以上)之菩萨,就没有隔阴之迷,转世为人,能知宿世因缘;若没有证得法身(梵语dharma-kaya)的菩萨,转世为人,要知道宿世因缘,就不是那么容易之事了。
 
 
 
6. 修行之人,何以要断爱欲?
 
 
 
六道众生所以不能证得菩提(梵语bodhi),就是不知爱欲自性不可得,因此,无止尽贪求爱欲,因爱欲故造业,因造业感召轮回之报,是故,修行者必然要断爱欲,普得清净自性之彰显。
 
 
 
佛说四十章经云:“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梵语marga)可见矣!”
 
 
 
7. 布施者不三轮体空,将会与受施者结善恶缘吗?
 
 
 
是的,布施(梵语dana)者不能将能施、所施之物、受施者三轮体空,必然心里有念、有住、有相故;心地有所求,起善念得善报;布施后心地后悔,必将与受施者易结恶缘,是故,每当行布施之际,应该心存布施者乃空性(梵语sunyata),所施之物亦空性,受施者亦空性,见空性即解脱,如是而布施,即与道相应矣!
 
 
 
8. 请问出家人已不重名利了,为何还要盖那么大的佛寺?
 
 
 
佛寺盖得庄严(梵语vyuha)而广大,若能广度无量众生,盖大寺又何妨?若不度众生,又不弘法,亦不修行,盖雄壮的佛寺,的确有劳累十方信众之财;出家人若能不重名利,盖大佛寺,依此而广行度众,弘法利生,代佛宣化,普令大地有情,因迷而悟,因悟而证,是名功德无量!
 
 
 
9. 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修行到何种境界,才可持过午不食戒?
 
 
 
过午不食的好处极多,是故佛陀制定之:
 
 
 
一.食欲少,能减低男女爱欲之心。
 
 
 
二.能得身心轻安,让肠胃得到适当休息。
 
 
 
三.易入禅定(梵语dhyana)。
 
 
 
四.有更充裕的时间可修行悟道。
 
 
 
五.欲得解脱(梵语vimokso),食欲必然净化故。
 
 
 
六.三世诸佛皆依过午不食。
 
 
 
持过午不食有如上所述之好处,有理念而持午,人人皆可行之,持之以恒,即可得到持午之功德与利益,无有限制。
 
 
 
10. 自己知道佛去,吝啬不向人讲,有没有罪过?
 
 
 
自己明白佛法的道理,有人请问,吝啬不向人宣说,是有罪过的,
 
 
 
第一、此人忘恩负义,不知报三宝(梵语tri-ratna)恩故。
 
 
 
第二、对自己而言,自心自私自利,我执深重,不得解脱,得愚痴(梵语modha)果报故。
 
 
 
11. 有信徒请沙门应供,至其家中,未供饭食,可以先请问佛法否?
 
 
 
在次第上应该先供饭食,而后请问彿法,若颠倒前后,有失礼之处,易犯慢法慢僧之嫌,我佛弟子应如是知,如是见,是名正见(梵语samyagdrsti)。
 
 
 
12. 为何每翻起经书想阅读时,马上想睡觉,是何原因?
 
 
 
经书所阐扬的是真理,解脱之道,众生不易相应,生涩贫乏故,如路面砂砾荆棘,坎坷难行;众生无量劫以来与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相应成习,背觉合尘,六道轮回走得很光滑,闭上眼睛也不会走错方向,易于相应,是故,翻起经书就想睡觉。
 
 
 
13. 为何梦会有善恶念?梦可以预测事兆吗?
 
 
 
梦就是吾人没有熟睡所产生的心识活动,动善念是善梦,动恶念是恶梦,佛门称之梦中意识。梦是睡中意识活动的前后景像,如人白天之妄心一般,妄心飘浮不定,极为微脆,妄心强烈坚固,妄想亦随之而强烈,印象随之而清晰,梦中亦复如是,梦或多或少可预测事兆些,但机缘甚为渺小,正信佛弟子,不以梦为预测事兆为正途,毕竟,梦亦属妄识之类。
 
 
 
14. 学佛很难,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学佛?
 
 
 
佛法是解脱之法,是觉悟之法,是证悟菩提之宝筏,解脱(梵语vimoksa)与觉悟,固然是艰难的、不易的,但是,不是不可成佛的,只是时间的迟早问题,所以说,学佛很难,不学又不行,不学准堕落,懂得佛法的人,无形中便发起学佛的热诚与风行。
 
 
 
15. 本人最喜欢学佛,可是时冷时热,怎么办?
 
 
 
凡夫(梵语prthag-jana)在因地学佛的过程,道心往往不易坚固,如空中的羽毛,随风飘动,无有定处,时冷时热,这是很正常的情况,若遇到这种现象,更应该抖擞精神勇猛精进,凡夫在因地修行是应该带有勉强的意愿,因为懈怠的习气已经无量劫以来就本有了,若不带勉强的意志力,始终易被懈怠之心所蒙蔽,因而不得自知,甚至知而无法前进。
 
 
 
我们在修行学佛的历程,应该在正见方面先矫正,若能正见人生与宇宙的真相之后,必能从行为方面逐渐改善,日益净化与升华。
 
 
 
华严经云:“无量无边众生发菩提心,难得若一若二住不退转。”
 
 
 
杂阿含经云:“若人生世间,正见(梵语samyag-drsti)增上者,虽历百千生,终不堕地狱。”
 
 
 
16. 佛教里常听人说“发心”二字,是什么意思?
 
 
 
所谓发心者,就是启发未发之心,令心生起,是名发心。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乃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之良田,发此心,勤行精进,以速证无上菩提。
 
 
 
17. 外道所说的五教三教合一,可能成立吗?
 
 
 
宗教的教义,有共通点与不共通点之处,不能一概而论,教义有深浅高低之别,五教三教合一,始终是无法达成共识的。
 
 
 
何谓共通点呢?就是每一个宗教在根本立场上,都以行善断恶为正宗,行善断恶是每个宗教所共识的,若离此观点,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所厌弃。
 
 
 
何谓不共通点呢?就是各宗教都有各宗教的根本立论法则,在思想上悬殊甚大,甚至格格不入。譬如:基督教主张一神论,创造论,认为人类与宇宙世界是上帝所创造的,人类与宇宙世界的存在是上帝的存在而存在,上帝不存在,人类与宇宙世界就免谈了,不但基督教如此而立论,其它的宗教亦必如此而立论,譬如回教阿拉的真神,也主张宇宙是它所创造的;印度教的大梵天王也主张宇宙是它所创造的,中国的古老文化,盘古开天地之论调也是如此一般,这些宗教都是主张一神论,或称为创造论。
 
 
 
佛教(梵语Buddha-sasana)立论有别于其它任何宗教,佛教能正觉人生与宇宙的真相,是故,佛教是觉者的宗教,不是一神论或创造论的格式所能相提并论的,佛教正觉人是无始无终的,非上帝或真神所创造,更不是道所化育的,宇宙的存在是由六道众生广造诸业,因而业力感召所成的,是因六道众生的存在而存在,若六道众生全部都净化解脱,那么宇宙亦必然消失而不存在了,佛教主张不二法门,讲缘起性空,中道实相义谛,是其它宗教所没有的。
 
 
 
基于各宗教之教义截然不同,欲五教三教合一,是为甚难,永远无法成立,智者应如是知,如是见,不然儱侗含糊的信仰,易陷入和事佬,混淆视听,道听涂说,莫衷一是之感,岂不悲哉!若欲证成无上菩提,终无是处。
 
 
 
18. 经典里常提到善男子善女人,是指何辈人物?
 
 
 
善男子(梵语kula-putra),善女人(梵语kuladuhitri)之简称。具足一心向善断恶之男女,乃至发菩提心之行者,皆可称之,但善男子善女人在修行的境界是有高低深浅之别,有修得累生累劫的光阴,有的仅修几生几世,有些刚初发心,是故,善男子善女人,总称为一心向善断恶之男女,乃至发菩提心之菩萨是也。
 
 
 
19. 何谓离三心,去四相?是什么意思?
 
 
 
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是名三心。过去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空性(梵语sunyata)故;现在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空性故;未来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空性故,三心了不可得,空无自性,无所得故,应当离,不应生心贪著自性可得,自性空性不可得故,故名离三心。
 
 
 
何谓去四相呢?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名四相。
 
 
 
我相乃四大五蕴所缘起,缘起诸法乃性空,性空诸法不可得,是故,我相无我,无我不可贪,是名去我相;人相是我相的对立而存在,妄计我是人,我生人道,异于余道,名为人相,我相不可得,人相亦不可得,不可贪著人相,是名去人相;众生相乃众缘所成,六道众生妄计色受想行识和合生此身,名之众生相,然而众生相无自性,无自性不可得,名为去众生相;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一期寿命,或长或短,是名寿者相,然寿者相其体亦无自性可得,心不生贪著,故名去寿者相。
 
 
 
学道者若能离三心去四相,即能与菩提自性感应道交,当下与自性相会,法身(梵语dharma-kaya)自显矣!
 
 
 
20. 什么叫做“三藏法师”?
 
 
 
三藏法师(梵语tripitakacarya)。经藏、律藏、论藏,名之三藏。经藏阐明定学,律藏阐明戒学,论藏阐明慧学,三藏总摄佛教的总纲。若能精通贯串三藏教义者,名为三藏法师,如玄奘大师、鸠摩罗什大师、智者大师、杜顺和尚、印顺大师...等等。
 
 
 
三藏法师亦可称为:依三藏为师,三业(梵语trini-karmani)与三藏相应,所言所行皆三藏之用,名为三藏法师。
 
 
 
21. 学佛的人要破我见、我执,但不知什么是我见我执?
 
 
 
我见又名我执,一切众生的肉体与精神界,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是无我的实体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之上妄执为我,故称之我见。众生所以会生死流转,只因有我见,因我见而不能正见诸法实相,导致迷惑而造业,感召无穷苦痛,浪迹六道,往返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若能知我无我,执著就不得由起,当下远离妄计之执,即可入道矣!
 
 
 
22. 要出三界,必须要破“见思”二惑,请问如何深入?
 
 
 
要出三界,必须破见思二惑。何谓见惑?就是见解上的迷惑或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何谓思惑?就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断此见思二惑即证阿罗汉果(梵语arhat),出离三界。
 
 
 
修行欲深入解脱,必须先从见惑解危,由见解正见之后,思惑也就随之而净化,逐步迈上菩提之道。
 
 
 
23. 到佛寺请法,须要具备什么礼节?
 
 
 
家有家规,社会有社会规章,国家有国家宪政,佛寺有佛寺之礼仪,若欲请法亦必依礼仪行事,不得马虎了事,若不依法请法,易生起慢法慢僧慢佛之过失。
 
 
 
所谓:诚于中,形于外。主敬存诚于内心,理办到了;礼节仪式不可废,事办到了,里外一致,理事不二,请法之礼仪亦复如是。
 
 
 
佛陀时代,佛弟子欲请法,首先绕佛三匝,而后顶礼佛陀三拜,心存主敬,长跪合掌,接著就是发问佛法,佛陀就一一阐述解答,讲述圆满,佛弟子应行感恩之念,向佛陀行三顶礼之仪,而后退下,依教奉行。过去佛行化皆如此一般,现在佛行化亦如此,未来佛行化亦必如此也。
 
 
 
24. 佛教界所用的法轮标志,何以为三个轮?
 
 
 
法轮(梵语dharmacakra,巴利语dhammacakka),谓对于佛法之喻称。法轮之由来,乃由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所组合,表征八项圣者的道法,修此八正道,可证得阿罗汉果乃至佛的果位。
 
 
 
三个法轮具足著三法印,行道者依此三法印辗破三界之见思二惑,因而断三界,脱六道,此法轮永远不休不止!
 
 
 
25. 许多佛菩萨的头上又有佛相,甚至多手多足多身,是何意义?
 
 
 
佛菩萨的头上还安有佛的头,甚至安有多手多足多身的现象,这表征佛的智慧(梵语jnana)与神通(梵语rddhi)广大,慈悲无尽,愿力无穷,行门广大无际的表率,佛的意境甚深难测,安上多手多足多眼多身,只是百千万还不及一的形容佛境,毕竟,佛的法身是遍满法界,无刹不现身,能够大体大用,体用无碍,变化莫测,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了知。
 
 
 
凡夫为佛菩萨安装圣相,实在微不足道之举,仅能拱云托月,衬托佛之无上庄严,与甚深佛之意境而已!
 
 
 
26. 什么叫做“色法”?什么叫做“心法”?学佛之人是否要空二法?
 
 
 
色法(梵语rupa-dharma)。心法(梵语cittadharma)。物质界,或器世界,由众因缘和合,谓之色法。精神界,心灵上的行为,所造作的功用,谓之心法。
 
 
 
色法与心法,本性无有自体可得,空幻不实,缘起性空,性空不碍缘起,如是实相中道,是色心二法的本来面目,学佛之人,应如是知,如是见,若如是知见,必将与道相会,去圣不远。
 
 
 
27. 佛教的典籍,难懂难读,要如何才能深入?
 
 
 
佛教(梵语Buddha-sasana)教义的确深广无际,浩瀚如海,难懂难读,要深入法海,体解大道实在是一件不易之事,但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有毅力、有恒心,终了还是可以到达彼岸的。
 
 
 
在学佛过程常亲近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是必然须要的,因为善知识可为我们解开经典的奥义,让我们心开意解,同时,行者必须广学多闻,由闻思修下手,日积月累,心地自然能开拓出新天地来。
 
 
 
28. 佛教是反对家庭制度的吗?
 
 
 
非也,佛之弟子有两大类别,一则出家佛弟子。二则在家佛弟子。各人因缘成熟,能以出家(梵语pravrajya)身分修则以出家修;各人因缘未成熟则以在家修行即可,是故,佛教是不反对家庭制度的。
 
 
 
在家有在家的制度所限,往往进道的过程,较易被限制、考验多、累赘多、牵缠多,在家弟子能佛法家庭化是最好不过了,在知见上、思想上、行为上,都能佛道相应,大众一心,别无议论,佛化家庭亦可学佛。
 
 
 
29.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才能解脱吗?不出家能得到解脱吗?
 
 
 
解脱(梵语vimoksa),意谓解放,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而超脱迷苦之境地。信仰佛教不一定非出家不可,也不一定出家才能解脱,只是条件的优劣有别,环境有别。出家不精进菩提,证道难也;若肯勇猛向道,无种种束缚,条件具足,证道指日可望。在家修行若肯精进向佛而修,虽有俗务纠缠,愿力坚强,亦可突破难关,以种种顺逆境为增上缘,迟早将与菩提(梵语bodhi)相应;若在家修,经理俗务,以懈怠之心,进进退退,起伏不定,则道业难成。
 
 
 
30. 学佛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
 
 
 
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善知识能懂得世法与出世间法融通无碍,若亲近善知识可引导我们走出三界的窠臼,由迷而悟,由苦而乐,由凡而入圣,因而证悟菩提,免受六道沉沦之苦。因为善知识是世间的大明灯,是六道众生的导师,是苦海中的宝筏,善知识是痛苦中的甘露,是转凡入圣的大法将,若欲赞叹善知识之功德,穷劫不能尽。
 
 
 
31. 什么叫做归依三宝?有何意义?
 
 
 
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叫做归依三宝(梵语sarana tri-ratna),归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关,将后入佛门,亦以三宝为修行的对象,以后成就佛道也不离三宝,归依三宝是种下以后成佛之因,成佛就是果,所谓:归依在三宝.实践在三宝.圆满在三宝。
 
 
 
佛门弟子以三宝为依为行为证,离此三宝,另行他法,欲证成佛道,终无是处。三宝是黑暗中的一盏光明之灯,三宝是六道迷妄中的导航,三宝是生死沉沦的慈舟,三宝是人生宇宙的开启钥锁,是成佛的必经之道。
 
 
 
归依三宝是因,同时也是果,何以故?因为归依的对象(三宝),也是以后成就(三宝)的归宿,归依与归宿是同等一样东西,那就是三宝的展现与宗旨,三宝始终是不二的。
 
 
 
32. 佛教界每年于七月期间,请僧宝施放焰口时,死亡的祖先是否实际有领受到?
 
 
 
当人死亡之后,快则瞬间即往生他道,慢则七七日,也就是四十九天即可投胎转世,随各人业报而受生,业报有轻重,感召的业果也就千差万别了,死亡的祖先若已超过四十九天,早已随业而投胎转世,如此一来,不知道要超度谁?领受的机会渺小至极,愿仁者思量!思量!莫陷入迷信的圈套。
 
 
 
若祖先命终在四十九天之内,为之放焰口诵经念佛,乃至做功德(梵语guna),祖先确实可领受得到,阳上的眷属为亡者广行布施,七分功德亡者只得一分,阳上眷属功德自得六分,是故,佛陀告诉我们,布施(梵语dana)行善要趁现生中而为之,其功德不可思议也;若等死亡后才布施行善,这是无可奈何的补救方法,亡者领受功德的机会,甚为微薄,愿我佛门弟子,应如是正见,是为有幸!
 
 
 
33. 佛经常说死亡后有六道轮回,自古至今,有何人可见证?
 
 
 
人的精神界(俗称灵魂)是无形无相的,若以有形有相的东西欲测无形无相的精神界,甚难可得,虽是难以见证,但深入理会,必有个著落处,毕竟,善根成熟也能体验轮回之事,人是由精神与物质两者和合,而成完整的生命体,缺一不可,有肉体无精神(俗称灵魂),恰如死尸一般,行尸走肉,麻木不仁,无有知觉;有精神无肉体,却失去大用,不得彰显精神之妙。
 
 
 
见证六道轮回,可由圣言量、比量、现量,而得知轮回的事实,乃至诸佛菩萨,历代祖师高僧大德,皆一一有所叙述。
 
 
 
34. 佛教讲三世因果,佛教徒生病,请医生看病服药是否徒劳?
 
 
 
不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无非是因果(梵语hetu-phala)所成,生病之例亦不外乎因果,然因果有远报与近报之别,病情由来亦千差万别,但不外乎生理病与业障病两种;若生理病而言,大体上由精神与四大不调所导致,找医师或多或少可疗愈,这种生理病须要找医师看病,病之起源必有前因与后果的,譬如感冒而言,或许是自己不慎,穿少衣服、或冲凉水、或睡觉没有盖棉被、或气候寒凉所致,种种之因素不等,这些感冒的条件就是前因,感冒就是后果,像这种病情须要找医师疗治的,不可一味推给过去世所造之因,因而今生得果的论调,因而不去看病,若如此一来,便成迷信之说,佛教非如是说,若如是说,便成外道邪论。
 
 
 
所谓假病有药医,真病无药医。假使是业障病,亦不外乎因果所现,应该多广行善业,布施喜舍,累积功德,若能如此而为,业障(梵语karmavarana)可逐渐病愈。
 
 
 
生理病有生理病的疗治法,业障病有业障病的疗治法,不可草率行事,若不对治下药,是徒劳无益的,佛教徒若生病,亦须视病情而定,而非盲目的不找原因,若是生理病,应该理念的找医师而治疗,非到穷途绝境不肯罢休!这是佛教徒应有的共识。
 
 
 
35. 佛教徒有人非常用功修行与精进办佛事,可是业障不断现前,这是不是所学方法不对所致?
 
 
 
不完全如此,除了修行方法不正确或办佛事有误之外,往往还有往昔无量劫前所造的业因(梵语karma-hetu)所导致,因此,业障频频现前,堵不住、挡不得,有时候真令人束手无策。
 
 
 
华严经云:“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36. 无论何因,杀人都要受报,那些保家卫国的战士,是否要受果报?
 
 
 
造善得善报,造恶得恶报,是不变的因果律,造因有共业之因与不共业(梵语avenika-karman)之因,我们尚未解脱三界,亦然要受三界的共业所驱使,身不由己,无奈又能奈何呢!保家卫国的战士亦不能例外,虽然国家说是为你负担其罪,但你不要忘记国家有国家的共业,你是共业中的不共业,罪亦难免,因缘成熟,必招果报,因果(梵语hetu-phala)是没有特权的,因果是没有赦免的。
 
 
 
自古至今,中外国家,历史上败家亡国的史实,不是活生生的一面镜子吗?此国与彼国斗争杀戮,惨不忍睹,血流遍满大地,尸体横遍山野,难道这些不是因果循环所致吗?难道会无风起浪吗?难道世间会有无因而有后果吗?难道世间被杀者都是无辜的吗?是倒楣的吗?要明白呀!个人有个人的因果,社会有社会的团体因果,国家有国家的共业因果啊!世界有世界的大洪流因果呀!
 
 
 
总而言之,保家卫国之战士亦不免受因果制裁,果报亦无能享有特权,因而逃之夭夭!
 
 
 
37. 归依三宝可以离苦得乐,往生西方,为何有些人在未归依三宝之前,诸事如意,家道兴隆,然而归依三之后,凡事不能如前,家道却日渐衰弱,有的更无后嗣,是何原因?
 
 
 
佛教所讲的因果,是平等的、不会错乱的、有规律的、有前后的、轻重分别的,请仁者勿忧勿虑!
 
 
 
正信的佛弟子,归依三宝是因(梵语hetu),成佛是果(梵语phala),这是正确的,归依三宝,可以离苦得乐,往生西方,证成无上菩提,这是正确的、是平等的、有规律的、不会错乱的、因果分明的。
 
 
 
若归依三宝,会使人潦倒不得志,会使人倒楣、生大病、被车子撞死、天灾地变、猛风暴雨、刀兵劫难、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这就是因果错乱、因果无规律、因果不平等、因果不分明的下场、因果没有前后的惨剧!只可惜实际的因果不如此一般,所以凡夫修行可以证得佛的果位,这是理所当然。
 
 
 
假使我修行,我无法证得佛的果位,别人没有修行,别人却证得佛的果位,这就是我倒楣,因果错乱、因果不平等、因果无规律、因果无前后、因果不分明,但事实非如此,我修行是我证得佛果,别人无修行,证果不得,这是因果平等、不错乱的、有规律的、分明的、有前后的。
 
 
 
有些人未归依前,顺心如意,诸事祥和,但归依后,凡事不如意,家道日益枯竭,乃至无后嗣,这一连串的后果,以佛法告诉我们,这些必然有其前因,目前是受前因之报,现在所做之因未成熟,将来一旦因缘现前,必然有报,至于那些不如意与潦倒之事,与归依三宝丝毫无关,毕竟,因果是分明的、因果是不会错乱的、因果有前后的、因果是平等的、因果是有规律的、因果轻重丝毫无差,请仁者勿忧勿虑!
 
 
 
38. 因果善恶既无抵销扣除之理,但又有行善与诵经持咒,可以消灾解难,是否有矛盾?
 
 
 
佛法是觉悟之法,丝毫不差,因果善恶分明,是有规律的、平等的、有前后的,更不会错乱!
 
 
 
定业(梵语viniscita-karman)是不可转的,不定业可以转,但佛法肯定定不定业皆是空无自性,如幻存在的,定业与不定业,果报迟早有可尽的时候;定业只是持续长久些,但总有尽的时候,不定业持续不久,所以易转,至于重的定业,有时今生无法转变,但来生未必不可转,因为诸法本缘起,缘起诸法本不牢固,毕道无我故。
 
 
 
不定业较微薄,时间拉长,易于净化解脱,若行善与诵经持咒,确实可消灾解难之功,但须以坚强愿力以抗衡;至于定业以现生而论,是无法解危的,所谓定业就是不可改变之业力,如钢钉钉在墙壁,坚固不能拔,如此现生而行善与诵经持咒,将无法补济定业的,因为业力远胜过功德力,但所行善与诵经持咒功德,绝对不会消失,将后必然感召美好果报。
 
 
 
39. 既然因果律是自作自受,云何超度可使亡者业债减轻或上升,是何因由?
 
 
 
因果律是自作自受,佛绝对无虚言,重罪或重债,不易超度,如五逆十恶(梵语dasakusala-karma-pathani),欲超度极为甚难,因为亡者内心恶念炽盛,必召极恶之报,佛亦无特权施救;若轻罪,超度较有机会!
 
 
 
佛虽有不可思议广大神通,但众生造业亦不可思议,所谓:神通不能敌过业力,业力能障圣道,业力如枭雄,具足千奇百态,难调难伏。
 
 
 
自作自受的果报,欲超度上升乃至减轻其业报,确实不,易超度成就必须有超度成就的条件,譬如:超度者必须具足高超圆满的德性,以虔诚之心而为亡者超度,那么亡者亦须具足背尘合觉之念,肯忏悔发露罪愆,一心一意禀持著断恶向善的意志,有浪子回头之悲切,若能如此相应,才有超度上升与减轻罪业的机缘。
 
 
 
若超度者具足圆满的德行,同时很悲切的为亡者超度,但是亡者不肯忏悔发露罪业,亦然背觉合尘,毫无浪子回头的意念,若如此的超度,唯恐甚难,因为超度必须有超度的条件,因缘具足,方能构成超度的事实。
 
 
 
40. 受过戒的佛弟子,万一无心戒时,要用什么办法补救?
 
 
 
犯戒情况若无心而,犯其罪不大;有心犯戒,其罪甚大,佛法论罪是讲究犯戒者的心态与动机而定罪。万一不慎无心而犯戒,应该勇于忏悔,披陈发露,将罪相、罪根、罪业彻底忏除,将后不得重蹈覆辙,历史重演,并时常诵戒,守戒如掌中珠,如是持之以恒,是名熏戒,让戒行日益成长,因而增进菩提道业。
 
 
 
41. 按佛制出家二众,应该托钵乞食,我国僧宝何以未依教奉行?
 
 
 
佛陀度化众生行化人间,皆因人、因时、因地而观机逗教,大乘戒法乃十方三世诸佛所共同制定的圣戒,三世诸佛不可违越;小乘戒法可随国俗需不需要而增删;譬如:在中国的民情,对出家人的看法要求甚高,不得有丝毫的违犯威仪,如佛世之时,无制定不可嚼槟榔,印度当时也没有吃槟榔的现象,因此,佛就无制止不可吃槟榔这条戒法,若佛陀诞生于现代的台湾,相信佛陀会制定出家二众不得嚼槟榔,嚼槟榔大失威仪,口吐鲜红色的槟榔汁,极其不雅观,故佛必定制之。
 
 
 
同样的道理,佛法流传到现阶段,托钵乞食的行法,的确在当今中国国土,实在不易推行,历代高僧曾经多次尝试倡导托钵乞食之惯例,亦然无法推动成功为事实。
 
 
 
由于国土区域有别,民族风情有别,导致托钵乞食之行法,遭受种种挫折与曲解,甚难依教奉行,于是形成中国佛教的特色—-佛寺开伙。
 
 
 
深信佛陀能正见时代背景,对佛寺开伙之事,会开方便法门,以适应时代的佛教。韩国、日本的佛教,亦与中国佛教的特色大同小异。
 
 
 
42.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不受戒而修行不是一样吗?
 
 
 
凡夫(梵语prthag-jana)修行的过程,不是执理废事,就是执事废理,不能行中道法门,因此,顾此失彼,顾彼失此。
 
 
 
凡夫心地未解脱,心易飘浮染境生心,贪著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难割难舍,佛有善巧方便,为令众生得以解脱,是故,制戒以防止三业之过,令自性清净;修行者若不受戒持戒,心地毫无分寸,一切开遮持犯,盲然无知,无从修起,犹如迷失的船只,漂泊于茫茫大海中,无方向可循,周旋不出,彷徨恐慌,甚可怜愍!佛弟子欲修行,若无受戒持戒其心地无所依据,亦复如是!
 
 
 
修行者不受戒不持戒,始终不得入佛位,欲证成菩提,终无是处。佛法的道理如同双目,受戒持戒如同双腿,两者不可或缺,有腿无目易招受碰壁与不如意之事;有目无腿,不实践理念,如人划饼充饥,说食数宝,终不可得!
 
 
 
修行者应禀持著理事不二的正观,方能契入解脱(梵语vimoksa)之境。受戒持戒是修行者的最根本条件与基础,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慧破烦恼,如是而证菩提。
 
 
 
受戒持戒的重要性,又如同建十层大楼,必须要有地下室与地基的巩固基础,方得起建一楼二楼乃至十楼的可能性,若无地基为基础,一楼至十楼皆有倒塌的危机;修行者若无受戒持戒的基础,一切善法不得生,禅定(梵语dhyana)智慧(梵语jnana)不得生,菩提无从证悟,成佛便为戏论!
 
 
 
佛经云:“戒(梵语 sila)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
 
 
 
佛陀临涅槃之际,一再叮咛佛弟子,应“以戒为师”,正如此意。
 
 
 
43. 何谓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见思惑是凡夫之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思惑是思想上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声闻(梵语sravaka)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
 
 
 
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则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
 
 
 
无明惑亦称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此三惑中,见思惑为粗,尘沙惑属于中等,无明惑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
 
 
 
44. 学佛之人须到如何境界,如何程度,才可谓之证?
 
 
 
证悟的程度有深浅高低,大乘(梵语mahayana)有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若说证悟之后不受生死所缠,应证得初地以上的法身大士,即可谓之证。
 
 
 
小乘(梵语hinayana)修行的方便有七个阶段,即五停心观、别相念处、总相念处、暖、顶、忍、世第一法等,证得的果位有四,即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梵语arhat),若论证悟,预流果以上可谓之证。
 
 
 
转凡入圣,证空性是根本必经之道,佛弟子修行不与诸法空性相应,欲得证悟菩提,无有是处。
 
 
 
大般若经云:“一切法不空,无道无果。”
 
 
 
大般若经云:“诸佛出世,皆说本性空义,化导有情;要闻佛说本性空义,乃入圣道得圣道果;离本性空,无别方便。”
 
 
 
45. 除早晚课之外,在晚间躺在床上,轻念经咒有罪否?
 
 
 
佛教论修行,在于行住坐卧中,身体若无不适,最好应该端坐而念经咒,身心方不易产生懈怠之意,易抖擞故,而且不会落入慢法之过,若真实欲念,躺于床上,可自心默念亦可,切勿出声诵经咒是也。
 
 
 
46. 初学研究佛法,从何处著手入门,比较迅速?
 
 
 
佛法是令人觉悟之法,迅速不得,急不来的,若欲深入研究,著手入门者,可从戒学先学起,从有门著手,从小乘圣典(四部阿含经)入门,其次在阅览六百卷大般若经,有关空品之圣典,大智度论,起信论,再其次才阅读大方广佛华严经、净土三经、妙法莲华经、涅槃经、楞严经等,依此顺序著手入门,才不至于茫无头绪,不知从何处入门的感受,佛教(梵语Buddha-sasana)的圣典浩翰如海,其它之圣典,亦可搜集阅读,只要了义圣典皆可著手,若不合乎三法印之经典可弃之。
 
 
 
若以三藏(梵语trini pitakani)教典而言,应从律藏(戒学)先学起,次学经藏(定学),再其次则学论藏(慧学)。
 
 
 
47.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与识有何差别?
 
 
 
唯心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所变现出来的。唯识就是世间诸法,皆唯心识所现,因一切法皆不离心识,故名唯识。
 
 
 
其实唯心与唯识仅是异名同义,在经论中时而唯心,时而唯识;转妄心为真心,转妄识为真智,这都是佛菩萨,历代祖师为化度众生权宜方便所施设,无非令六道众生转迷为悟,去凡入圣,由实施权所设立的无上妙法。
 
 
 
48. 灵魂与中阴身有何差别?是何者往生?
 
 
 
灵魂之称乃一般俗人的称谓,中阴身乃佛门中的称谓。
 
 
 
灵魂、中阴身有点差别,灵魂就是人的灵性或精神,一般宗教家认人体死后仍旧存在的幽灵,故称之灵魂,灵魂的寿命不等齐,有长短之别。中阴身是人死亡之后到投胎转世的这段时间,称为中阴身,其寿命短则几秒钟,长则四十九天以内,必定投胎转世。灵魂是世间人的称呼,很儱侗又模糊,不知灵魂的真相,却把灵魂说成三魂七魄,混淆实相,交待不清,但不论如何,死亡后的灵魂迟早必定随业漂流,因缘具足,有缘之处,随业受生,中阴身亦必如是。
 
 
 
49. 坐禅与静坐有何不同?
 
 
 
一般社会人士静坐的宗旨,不外乎让心灵得到轻松、舒适、轻安,让精神和谐统一而已!甚至把身体调好,延年益寿,甚至练丹运气,使自己长年百岁,这一连串的静坐之法,是世间法,甚至有些宗教家静坐以求感应生天等等,这依佛法而言是不了义的,治标不治本,无法达成解脱(梵语vimoksa),不得证悟菩提(梵语bodhi)的。
 
 
 
佛门中所谓坐禅与静坐是有差别的,静坐未必包含坐禅,坐禅有包含静坐,出世法有含概世间法,世间法未必含概出世法,但出世法不离世间法,离世间法则出世法不可得,何以故?世间法觉悟即是出世间法,出世法不能觉悟,出世法则是世间法。
 
 
 
坐禅与静坐亦复如是,那么,什么叫做坐禅呢?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佛教坐禅贵在“明心见性”,以明心见性为修道者的大前题,坐禅不见性,纵得坐禅百千劫,亦与外道坐禅,更有何异!
 
 
 
六祖慧能大师云:“于念念中,见诸境界心不乱,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50.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应先修后悟,或先悟后修,那样比较如法?
 
 
 
悟如目,修如足,两者同等重要,但有先后之别,这话如何而说呢?悟是领略佛法大意,修是实践法门,所以应该先领略佛法大意,而后实践佛法大意,若如此而修,是名正修。
 
 
 
若颠倒而修,不但不能证悟菩提之岸,反而易落于闯祸之端,乃至走入歧途,因为没有佛法引导,仅以盲目而修,将如何登觉悟彼岸呢?所以学佛者应当先悟后修,才能与佛道本意相应。
 
 
 
51. 真如与无明同一体,何以真如敌不过无明,随其轮回?
 
 
 
真如(梵语bhuta-tathata)与无明(梵语avidya)仅是染净迷悟之别,众生自性无量劫以来,我见成习,贪执五欲六尘,积弊坚深,分分秒秒不能成正觉,何况年年月月如何得解脱呢?众生愿力不坚,道心不稳定,动不动皆是无明种,我执为本,是故真如敌不过无明
 
 
 
我们已经学佛入道,正处于进修过程,在生活起居中,自性亦免不了无明流露,或多或少起惑造业了,又何况那些没有入佛门的流浪汉,他们怎么能够解脱无明啊!又如何以真如敌无明呢?
 
 
 
佛经云:“无明为父,贪爱为母。”
 
 
 
52. 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皆不可得,以何心可得,念佛心可得否?
 
 
 
三心不可得,是要我们学道者,离相、离念、离住,以无所住而住、以无相为相、以离念而念,这是转凡入圣的初步阶段,由有而空、由相而无相、由假入空、由住而无住、由念而无念;三心不可得,不是意味著连心都没有了,若连心都没有,还有谁肯来修行呢!岂不是让人更惶恐,因而走入断灭论。
 
 
 
要知道佛陀本意,是要我们先净化自性中的相、住、念、境,无非皆是无自性空的,远离自性虚妄的贪执,如此显露菩提自性,经过修行净化的菩提心,这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就是佛弟子所要得到的本来面目。
 
 
 
念佛心若达能所双泯,心境之对待亦泯除,实相现前,那么,念佛之心,达到念佛三昧,何尝不可得,到时候,心之得与不得皆是戏论,不落言宣,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之际。
 
 
 
53. 万法唯心,那么修行所得之神通,也是唯心所现吗?
 
 
 
离心无境,离境无心,境由心生,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六种神通,亦不能例外,神通(梵语rddhi)是心之变化妙用所使然,离心无神通,离神通无心,心(梵语citta)与神通是体用之别,并非离心别有神通,离神通别有心,是故,修道者能正见神通是心之变化妙用,欲得证成正觉,指望有期。
 
 
 
四祖道信禅师云:“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
 
 
 
54. “万法唯心造”,如遇鬼时,以此观念起“不造”之心,可否使鬼消失无形?
 
 
 
万法唯心造的意思,是自性能生一切法,分为染净二门:染心有贪嗔痴慢疑...等等无量作用;净心有慈悲喜舍...等等无量妙用。不论染净之心不离心地,由心地演化无穷尽的作用,因此称为万法唯心造;不是意味著能把鬼造有造无,鬼不跑掉,你怎么造或不造,亦不能动摇鬼一根寒毛,这容易落入神道思想,或创造论的格调。佛陀是大觉者,能觉悟人生宇宙真理,不能将石头变黄金,将黄金变石头,也不能将男人变女人,将女人变男人,切记!
 
 
 
55. 法相以众缘所成,故当体即空,法性乃万有之本体,不假众缘,何以法性亦空?
 
 
 
法相当体即空,法性亦空,丝毫无差,有为法与无为法皆空性,有相无相亦空性,色心二法亦空性,诸法所成因空而立,不空诸法不得而成。
 
 
 
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法则不成。”
 
 
 
华严经云:“有相无相无差别,至于究竟终无相。”
 
 
 
法句经云:“于毕竟空(梵语atyanta-aunyata)中炽然建立,是大善知识也。”
 
 
 
56. 持咒与念佛功德有何不同?临终时以何为主?
 
 
 
修持净土法门,必须累积无量福德,此无量福德与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是往生净土而应有之资粮,持咒与念佛,是通达一心不乱之正因。
 
 
 
个人修持佛法的性向不同,根机有别,有些人喜欢持咒,有些人喜欢念佛,持咒念佛宗旨在于令妄心得一心不乱,若不能达到一心不乱,功德从何而生呢!念佛与念咒功德平等,无有高下,只是持咒念佛者的根机问题。
 
 
 
若临命终之际,最好以念佛为主,何以故?因为一句佛号短,短而好念,易成就念佛三昧;咒语长,念力不能维持长久,易起妄想,同时命终之际,内心较微脆,耐力不坚,易昏沉,是故临终时以念佛为主,不适合念咒语。
 
 
 
印光大师对临终的处断相当重视,他倡导为临终者助念时,应以单单一句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即可,用引磬敲打,不得用木鱼敲打,引磬声清脆,有提神清脑作用,木鱼之声,易让临终者心浮气躁的感受。
 
 
 
57. 看小说、看电视、听歌曲,都能得到忘我的境界,而得一心不乱,这与念佛一心不乱,有何差别?
 
 
 
看小说、看电视、听歌曲,固然亦能忘我的意境,这种忘我意境,似乎一心不乱,但内心微细的念头,亦免不了贪染小说中剧情,执著电视的内容,心被歌曲所动,动而染、染而动,处处迷染,心安住声尘与剧情,这种类似一心不乱的忘我,是迷了本性,心外求法的贪著,外道也有这种相似之定。
 
 
 
念佛达成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能念念觉悟、念念分明、念念无染、念念不贪不著、念念光明、念念无生,是故,念佛三昧与看小说、看电视、听歌曲的忘我一心,是截然不同的境界。
 
 
 
58. 平时按时念佛不间断,假设在高速公路出车祸,当下被汽车撞死,来不及念佛,这样能往生净土否?
 
 
 
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者平时念佛功力深,在八识田中种下无量无数的佛号种子,若被撞死之际,来不及念佛,这要看他个人的造化而定,若佛号种子现前,正念不失,亦然可往生净土;若被撞死之后,八识田中的佛号种子没有现前,正念不能提起,那往生就甚为困难。
 
 
 
59. 信愿行坚固的行者,临终无人助念,可否决定往生净土?
 
 
 
往生西方净土,具足信愿行,临命终若正念提起,往生西方净土绝对成就无疑。假令周遭有莲友,及出家师父为其开示念佛,可让临终者往生更顺利,莲花品位可望增高,因此,助念是相当重要的大事,不可将生死轻意以待,轮回(梵语samsara)路险,所谓一暴百千劫,再回头来是几时!
 
 
 
60. 平时修持到什么程度的功夫,往生才有把握?
 
 
 
除了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外,念佛亦须达成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而且应修福德因缘,若能修持到这种境界,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千即千生。
 
 
 
阿弥陀经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61. 人若往生西方,其子孙代其诵经作功德,所做之功德,是往生人所得?还是子孙所得?
 
 
 
一般学佛的人,都不知道现生中广行布施喜舍,大作功德,非等到命终才做功德或布施喜舍,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佛陀在经典一再的呼吁我们,要在活生生的时候,就应该多做功德善事,若现生就做功德(梵语guna),七分功德全部自己得到,若命终后,子孙为他做功德,亡者只得到七分中的一分功德而已,六分功德子孙自己得到。
 
 
 
由此可见,佛陀很强调现生就应广行布施做功德,不要等到死后才做功德,不划算,有智慧的人,这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可惜众生愚痴,十之八九皆等死才做功德,不知现生当下就广行喜舍布施,实为智者所怜愍!现在引录地藏经所记载的一段经文,供给大家共参: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命终之后,眷属大小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
 
 
 
62. 临命终时,若魔化身为阿弥陀佛来引诱往生者,不知如何来辨别是佛或是魔,才不会耽误往生大事?
 
 
 
魔之神通也相当广大,自古至今,确实有魔化佛或化菩萨的形相,因而破坏修道者的道行,多得不胜枚举。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若欲接引往生者,必定放光而后接引,阿弥陀佛之光明柔和,光明不刺眼,清凉、舒适、安祥,让人有股亲和力,庄严(梵语vyuha)殊胜微妙;若是魔化佛来接引,魔亦有光,其光刚烈刺眼,有股阴森森的气氛,其光不柔和,若能念佛得定,必能辨别佛魔之异。
 
 
 
佛弟子只要以虔诚之心,勤加精进,实在不必担忧魔化佛来引诱往生者,学佛者勇猛念佛,必然有二十五位大菩萨隐形护持,有护法金刚与善神亦隐形加被护念,命终之际,因缘成熟,自然西方三圣接引,诸大菩萨,护法金刚皆同护送,一刹那中离五浊,娑婆之缘即告一段落,往生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与佛菩萨为伴侣,亲听弥陀法音,早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不违安养入娑婆(梵语saha),巧把尘劳为佛事。
 
 
 
63. 佛法中有权实二教,是什么意思?弥陀经是权教或实教?
 
 
 
权实二教,就是权教与实教的结合称谓。
 
 
 
适宜于一时的教法叫做权,众生(梵语bahu-jana)根机未成熟,由浅入深,逐渐使人觉悟的教法,种种权宜方便,称之为权教。
 
 
 
究竟而不变的教法,叫做实,修行的根机能成就无上大法,即直说究竟妙理,立刻就能使人觉悟的教法,称之为实教。
 
 
弥陀经是权教之法,乃佛因实施权的大方便法门,娑婆(梵语saha)五浊恶世,众生鲁钝,福薄慧浅,不能堪受顿教大法,道心不坚,升者少堕者多,佛大兴慈悲,广说净土法门,普利群迷,往生极乐莲邦,彼处正报与依报庄严,皆可得不退转(梵语avinivartaniya),直至成佛,殊胜甚殊胜,阿弥陀佛悲愿所成就的净土世界,为化育众生成佛而设立,可谓殊胜又庄严的权教大法,真是功德无量无边,穷劫赞叹莫能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