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美国会遭遇多大程度的反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27:08


  11月11日至12日,20国集团峰会(G20)将在韩国首尔召开。会议的大背景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发展中国家通胀问题渐显,如何保持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和平衡发展成了各国高层难以绕开的话题。

  那么,对于这场首次在亚洲召开的G20峰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呢?笔者认为,主要是有四点值得关注。


  第一, 这是否能成为一次“团结的大会”。
  要看一次会议的成功与否,气氛很重要。回想2009年的伦敦峰会,面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世界经济形势,这些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可谓同仇敌忾,那显然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成果斐然。比如说,同意注资IMF、打击避税天堂、促进全球贸易、反保护主义、限制银行家薪酬、出台刺激经济方案等。4个多月前,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聚首加拿大城市多伦多,强调“集体福祉”和“共同目标”,也算是合作多于分歧。

  而今,世界经济形势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发达国家经济虽然缓慢复苏,但二次探底的阴云一直笼罩着世界,经济可谓“乍暖还寒”。有道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此时,与会国家大都心里有了一点底,但又不太踏实,这种心态下尤其容易斤斤计较,有碍团结。

  我认为,首尔峰会虽然难以像伦敦峰会那样团结一致,但也不会像外界所估计的那样产生分裂,毕竟,各国还是珍惜G20这个平台,大家也都不希望看到世界经济再度探底。因此,吵闹固然存在,但断然不会撕破脸,这将是团结中有争吵、矛盾中有合作的会议。


  第二,美国遭遇多大程度的反对。
  G20峰会前夕,美国6000亿美元的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掀起了阵阵波澜,这种开动印钞机的做法招致各国的批评。

  南非财政部长普拉温·戈尔丹说,美联储这一举动“破坏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这场危机期间苦心呵护的多边合作精神”;德国财政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则不太委婉,直言美联储政策“拙劣”。

  面对二十国集团其他成员的批评,奥巴马回应说,世界需要美国经济恢复健康,而美国经济需要更强劲出口。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解释,美国经济走强对全球经济复苏至关重要,美联储深知美元在世界经济和货币体系中发挥的“特殊作用”。

  显然,这样笼统乏力的回答不能让G20的其他成员满意。美国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必将是G20峰会上的焦点。有分析认为,峰会可能出现1V19的局面。在这种预期下,看点就在于美国在多大程度上遭遇反对,如何为自己辩护,交锋的过程中,谁会站出来帮美国一把。

  笔者认为,美国的盟友中,日本是最有可能帮助美国解困的(在于周边国家的岛争中有求与美国么);非盟友中,印度最有可能帮美国一把。最近,美国高调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总要投桃报李么!


  第三,中国的角色。
  就G20首尔峰会,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振民提出了四个目标。一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向市场发出G20成员团结一致应对世界经济领域重大挑战的积极信号,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二是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国际金融市场监管,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三是推动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为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政治支持;四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实现发展回合目标。

  中国的这四个目标,有实有虚。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好消息在于,美国开动印钞机把自己推上“审判台”,让人民币汇率不再是各国关注的焦点,这也形象地告诉各国,人民币不是经济问题的“罪魁祸首”。另外,中国前不久在限制稀土出口问题上让步,稀土可能不再搬上峰会讨论,至少不再是重点(未交兵而先撤退,败的有些没面子啊),这也让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讨论更能聚焦于关键问题。


  第四,中美如何处理分歧。
  峰会开始前,中美关系已成各方关注的焦点。此前双方在货币政策上的不同立场和贸易领域中的一系列纠纷令外界在峰会未开就硝烟阵阵。

  中美在峰会上是合作多于分歧,还是矛盾大于共性,对于峰会的走向十分重要。从中国的态度看,是理性的、不亢不卑的。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8日表示,中方对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关注、有质疑,并将在首尔峰会上坦率地与美方交换意见。朱光耀指出,美方作为世界主要货币发行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11月5日,对于美联储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对于美国国内而言可能是一种优化选择,但从其全球角色来说,不一定是一个优化选择,也许会产生其他副作用。

  从两位重量级官员的讲话看,中美不会在G20峰会上因为美国开动印钞机而大吵,同时,由于美国有错在先,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指责也不会像以往那样激烈。因此,中美互相释放善意,将有助于峰会的整体走向——虽不是非常乐观,但也无需太悲观。

  有外电分析认为,如果中国对美联储的“注水”政策持“理解”立场,那么,两国在G20峰会上的冲突风险会明显下降。难道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中国会放美国一马?这可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