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独腿艺丐从兰贵,街头流浪26年,出神入化粉笔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31:33

【转载】独腿艺丐从兰贵,街头流浪26年,出神入化粉笔画

以下是优酷视频的独家拍摄全过程,视频后部分有相关的采访。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c0Njc3NTY=/v.swf[/flash]

转载博客的图文出处链接如下:
[url=http://qzone.qq.com/blog/415814788-1227095721 ]http://qzone.qq.com/blog/415814788-1227095721 [/url]
部分图文转载引用如下:
[attach]51082[/attach]
       贵阳喷水池街头,时常看到一位独腿残疾艺丐在街头艰难作画,坚强生活,顽强地活着。。。。。。。。。。 开始作画,全部使用粉笔,手掌作抹布。。。
[attach]51083[/attach]
自称艺丐的从兰桂人生感悟。。。。。。当时看着他认真而执著地低头作画,我发现他的手掌由于不断的在水泥地上磨擦已经破了皮,几根手指上都缠着创可贴。当看到有人捐钱放到放在一边的纸盒里,艺丐从先生都会感激地低头点头屈躬感谢。
[attach]51084[/attach]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艺丐从先生那些天基本都是当天5点左右来到这个这个路段附近,开始作画,先描黑白,然后再上彩色,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到晚上9点左右结束作画,然后收拾行囊,拄起一副拐杖,手拄着拐杖抓着行囊包分别抓挂在两边,孤独而坚强的一步一步走进汇龙港大厦(?)旁边一条小巷。在那条小巷里,我几次碰到了他结束作画回来。每一次我都禁不住回头看着他孤独而坚强的背影,每一次我都想从后面拍下他的背影,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我都没有拍成。。。。

====================================================================================

转载链接出处如下:
[url=http://gzsb.gog.com.cn/system/2008/10/04/010359098.shtml]http://gzsb.gog.com.cn/system/2008/10/04/010359098.shtml[/url]
从兰桂“千呼万唤始出来” 独腿艺丐不想工作宁愿乞讨

  从21岁开始乞讨至今整整26年,他饱尝了生活的艰辛,曾因病住院10多次。在媒体和残联的帮助下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可惜很快便被辞退。流浪途中进入美术班拜师学艺,还经常进书店充实自己、上网学习,使自己的书画水平不断提高。“5·12”汶川大地震,他捐款200元。他真是一位不同寻常的乞丐……追踪独腿艺丐粉笔画“出神入化”

  连日来,本报追踪报道了独腿残疾艺丐从兰桂在贵阳街头作画谋生的经历。他用手掌作抹布,其粉笔画堪称“出神入化”,上万名网友为其作品叫好。本报联手贵州省残联寻找从兰桂,准备帮其寻找一份稳当的工作,但是从兰桂却选择了逃避。29日,在读者的帮助下,记者终于见到从兰桂,不过,他表示不愿工作,依然只想乞讨维生。

  逃避是因“伤”得很深

  29日下午,来贵州旅游的江西游客曾先生在遵义路附近发现了从兰桂。但是从兰桂又准备离开,可这次,曾先生成功地将其留了下来,直到记者赶到。

  记者的“突然”到来让从兰桂异常生气。他提着行囊、拄起一副拐杖愤然转身离去。望着他孤独而坚强的一步一步走远,记者百感交集。从兰桂离去时要穿过解放路,这里车流较大,看着他在马路上艰难地左躲右闪,记者和曾先生忙跑上去接过他的行囊,拉着他的手并肩行走。当记者接触到从兰桂的手的瞬间,感觉摸到的并不是一只手。常年劳作的农民也不过掌心有几个米粒般大的老茧。而从兰桂的手上,大大小小布满了十二个老茧,一双手掌由于不断地在水泥地上磨擦已经破了皮,几根手指上还缠着创可贴。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沟通,从兰桂慢慢地放下了戒备心理。他坦率地称,之所以不愿意让记者和残联找到,是因为曾经被伤得很深。

  今年47岁的从兰桂是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人,初中毕业,16岁时因左腿膝关节患恶性肿瘤而逼迫截肢。“我家经济条件不好,为了不成为家里的累赘,我选择外出流浪。”从兰桂打开了话匣子。从兰桂在家总排行第二,有一个哥,一个弟和妹。“我侄女现在都研究生毕业了。”谈到侄女,从兰桂露出幸福的微笑。刚开始几年,他都在自己家乡周边流浪,学着街上的乞丐,在地上摆一块布,写上令别人同情、可怜的话。

  “那个时候要得的钱很少。”从兰桂说,乞讨几年后,他流浪到北京,在人们的“指点”下,他开始了“知识乞讨”,以画画、写字等方式进行乞讨。在北京期间,从兰桂的“知识乞讨”曾引起当地媒体、残联和有关部门注意,并且成功将其找到一份工作——在北京郊区一家皮革厂工作,可是干了还没有两个月,厂家就将其辞退了,没有说什么原因。在山东时,他也因为引起媒体关注,有关部门为他找了一份工作,结果很快又被辞掉......

  “每一次找到工作,最后都是被辞退。”从兰桂无奈地告诉记者,26年来,在有关部门和当地媒体的帮助下,他先后找了近10个工作单位,最长的干了2个月,最短的只干了几天。“也许是我没有能力干下来。”从兰桂告诉记者,由于没有知识,他除了画画外没有其他什么特长,并且画画都只能靠临摹,不会自己创作。“这或许是被不断辞退的原因。”从兰桂这样说,长时间来,他画画都是在水泥地面上,从来没有在纸上画过,掌握不了力度,所以没有作品进入市场,也进入不了市场。

  “手迹”遍及大半中国

  1987年左右,从兰桂流浪到广西,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他进入一间美术实验学校,“从最基础的临摹开始。”从兰桂告诉记者,刚开始临摹时只能画球形,从画多面体开始,渐渐地,开始临摹老虎、狼、狮子等动物。

  “一边乞讨,一边学画画。”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绘画水平,从兰桂给自己定了一张日程表,要求自己什么时候参观哪个景点、哪个博物馆等。“中国美术馆、地质博物馆、长城我都去过。”从兰桂说,每逢刮风下雨不适合乞讨时,他就到紫林园图书馆看书。

  看过景点,参观了博物馆,进过图书馆,从兰桂又想到大学去“看看”。于是便去了大学最集中的海淀区,和学生们交流、沟通。“参观中央美术学院的展览馆对我触动非常大。”从兰桂告诉记者,他跑进教室看学生们画模特,没想到老师不但没有赶他出来,有时还指点他一些东西,并且让他免费在图书馆学习。也就是在这个期间,帕瓦罗蒂来北京演唱,他花10元钱买了门票进场欣赏。

  1992年,从兰桂流浪到广州,正值广州举行书画艺术品博览会,一连10多天,从兰桂每天都花12元钱买门票进去观摩学习,看那些艺术家的绘画和书法。“这期间是我进步最快的。”从兰桂告诉记者,2003年6月,他在青岛五四广场参观画展时,巧遇画工笔虎出名的孟祥顺老师,当他找到孟老师要求为他画一幅虎画时,孟老师竟然赠送给他一套虎画画册,并为他留下“虎啸龙影”几个大字。也就是靠着这套虎册,从兰桂今天的虎画才能临摹得栩栩如生。

  26年来,西到兰州,南到广东,东到杭州,北到山西,从兰桂的“手”迹遍及了大半个中国。26年来,他走到哪里睡到哪里,经常被人殴打、抢劫。26年来,他遇到不少心怀不轨的坏人,有几次还差点要了他的命。26年来,他先后10多次被人打伤住进医院。

  “我这是第二次来贵阳了。”从兰桂告诉记者,第一次来是在去年,今年4月28日自己又从昆明来到贵阳。“5·12”汶川大地震时,从兰桂正在贵阳喷水池乞讨,但当时他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第二天通过报纸才得知。为了更快地了解地震的最新情况,他上网查看。“默哀对我的震撼最大。”从兰桂告诉记者,默哀当天他正在画画,看见路人停下来默哀,车辆停下鸣笛,自己也不由自主地拄着拐杖站了起来。

  “当得知有关部门在人民广场为汶川大地震募捐时,我捐了200元。”从兰桂告诉记者,每当想到有不少孩子成为了孤儿,有不少孩子成为了残疾人时,他的心就很难过,于是决定捐出5天乞讨来的200元钱。“虽然是乞丐,但我也是国家的一分子,我也有责任帮助汶川。”从兰桂坚定地说。

转载后记:无论火星不火星,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这些至少还拥有些所谓的幸福和健康的普通人士,一次又一次让惯看风雨的我们为之而动容。诚然每个人有自己关心的事物,但只要这些内容能带给我们有着那深刻的回忆或感人的震撼,那我们将共同拥有着这份难以遗忘的收获。今后,我一如既往随缘看到这些为之动容的人物事件,论坛如果没有人贴出的话,我将无责任转载出来,以飨读者。

动感超人 发表于 2009-5-7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