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医家养生之道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51:41

历代医家养生之道
 

 

www.chelder.com.cn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更新时间:2010-7-30 17:01:57


    调理阴阳的医家养神


  中医在养生方面主要受道家的影响,对精神养生非常重视。中医学将人的心理活动统称为情志,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人体本能的综合反映。中医将情志分为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也是有利有弊。


  历代医家养神之说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序中谈到养生的重要性,他责怪和痛斥当时的医生和一般群众不重视养生,“举世昏迷”、“不惜其命”,只知道追逐荣华富贵,这样实际上是本末倒置。


  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认为七情的刺激是三大类致病因素中的一大类,非常突出地强调了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金元四大家的张子和、刘完素、朱丹溪等都很重视精神养生。张子和重视心理治疗,创造了“习以平之”等意疗方法。


  刘完素提出“养生之要,无为无事”的观点,反对恣情纵欲。指出,“凡此六欲七情之邪,而为祸患之本,死亡之因”。六欲七情太过必然影响人体脏腑内生六气变化,导致脏腑间“和平”破坏,引发疾病。在“调神”上,刘完素推崇《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认为“智者顺四时,不逆阴阳之道,而不失五味损益之理,故形与神俱久矣,乃尽其天年而去” 。


  朱丹溪认为,养生应该清心寡欲、恬淡虚无以聚阴精,不使相火妄动。清心寡欲对于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相火主动,为延续生命所必需,然相火妄动又能伤阴精,加快衰老。所以,相火之动必须保持“动皆中节”。但是,人生在世,往往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般人很难做到眼不见、心不动,关键是要“中节”。妄念、妄动都可引起阴精的耗伤,肾主封藏,肝主疏泄,肝肾二脏内藏精血,又寓相火,而相火系于心,如心为外物所感,“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所谓“精走”,当指广义的精。既然“情欲无涯”,如不能正心、主静,原本已阳有余阴不足之人体,进一步耗伤阴精,从而加剧了阴不足的进程,导致疾病丛生。


  针对动易静难,朱丹溪特别重视养性,强调“主之以静”。要做到静,必须收心养心,使心不乱,通过道德修养来克服各种私欲妄念,也就是所谓“人心听命乎道心”,使心火凝然不动,相火守位禀命,阴精内奉而健康长寿,即是怡养寡欲以聚存阴精,不使相火妄动。朱丹溪还从存阴气的观念出发,以节欲保精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提出晚婚的主张。他说:“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见阴气之难于成,而古人之善于摄养也。”


  明清时期,精神养生、心理保健学说有了新的开拓,比如《摄生集览》提出了很多保养之法,但是“养神为首”,养神是第一位的。指出失眠与和情志有关,认为要保持良好的睡眠,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宁静。
《黄帝内经》养神之道


  《黄帝内经》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黄帝内经》指出了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关键在于人们是否懂得和实行了养生之道。所谓“半百而衰”,就是由于不懂得或不实行养生之道;所谓“尽终其天年”,活到自己应该活到的岁数,就是由于认真实行了养生之道的结果。而养生之道的核心即是“形与神俱”,即“形神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寡欲。


  《黄帝内经》注重调摄精神,认为精神的调养是养生防病、预防早衰的重要原则。精神意志调摄的方法一是摄养意志,二是调和情志。摄养意志是为了加强脏腑气血的活动能力,调和情志则在于排除干扰脏腑气血活动的精神因素。


  《灵枢·本神篇》说:“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意思是说,情志,即七情五志,是精神活动的一部分,在正常情况下,不是致病因素,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刺激的能动反映。如果外界刺激太强,超过人体机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发疾病。情志致病会伤害人身的精、气、神三宝。七情五志都可伤神,所以在情志病中,伤神是主要的,所以治病的时候,也要首先治神。人的疾病很多是由精神因素所造成,所以调神、治神乃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环节。


  情志过激、寒热偏盛、疲劳过度等因素,都能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机失调,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如由于精神刺激太过引起的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症;由气候因素引起的寒则气收、热则气泄;由生活起居方面引起的劳则气耗等。可见,许多内外因素,都可导致气机失调的病变,所以中医有“百病生于气”的论点,说明了情志致病的危害性,人们要想长寿,必须注意调和情志。


  那么,怎样才能调养精神呢?《黄帝内经》认为,要想健康长寿、防病延年,不仅要对外来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更重要的是要对内在的精神情志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古代养生家认识到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是导致发病和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


  如何做到“精神内守”呢?《黄帝内经》提出了许多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真气从之”可能是一种运行真气的方法;“精神内守”是一种内求、内证的养生方法。第二,“恬憺虚无”,使精神处于一种安静、虚无的状态。静可以养神,神气清静,则可长生。这是因为神主持生命,有任万物而理万机的作用,故神气在人体常处于易动而难以安静的状态。第三,少私寡欲,“志闲而少欲”、“高下不相慕”、“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私心太重,嗜欲不止,会扰动神气,破坏神气的清静,而减少私心、降低嗜欲,就会减轻不必要的负担,有助于神气的清静内守。


  《黄帝内经》对非常重视情志养生,认为人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则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平和,精神不散而静定内守,正气旺盛,才能抗病邪而避免疾病发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调养精神,顺调意志,违反正常的生活规律,任性放纵,过分激动,就会导致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引发许多内伤疾病。情志变化能够使气发生变化,表现为气机紊乱,升降失调。《黄帝内经》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藏神。因此,七情虽各有脏腑所属,然总统于心,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就能导致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而且《内经》也强调调养精神的同时必须重德。因此,情志得调,气机流畅,阴阳合和,就能使内脏机能平衡、协调,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