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一体化的内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8:08:39

供应链一体化的内容

2009-01-14 10:07:27 作者:tc001 来源:华人物流网 浏览次数:184

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有三种典型形态:纵向一体化形态、供应链一体化形态和价值一体化形态。从供应链的发展历程看,供应链一体化是对"纵向一体化"的扬弃,又是价值一体化形态的基础,因此揭示供应链一体化的内容意义重大。

  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有三种典型形态:纵向一体化形态、供应链一体化形态和价值一体化形态。纵向一体化形态是基于资源的所有权而形成的至上而下的官僚管理形态,组织形式是层级制;供应链一体化形态是基于核心优势而形成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形态,组织形式是动态联盟;价值一体化形态是基于供应链一体化而形成的协同商务形态,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突破时空界限的聚合社会资源的开放性形态,组织形式是委托--代理制。

  从供应链的发展历程看,供应链一体化是对"纵向一体化"的扬弃,又是价值一体化形态的基础,因此揭示供应链一体化的内容意义重大。

  一、供应链一体化是对"纵向一体化"的扬弃

  当代管理思想认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个别企业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为争夺某些终端、某些顾客的一对一的单打独斗了,也不主要是为了争夺市场的占有率和覆盖率的竞争,而是基于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配送与分销、销售与服务的跨时空的整体性竞争,这种竞争被称为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近百年来,核心企业为了加强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和销售全过程的有力控制,普遍采用了一种以产品生产为中心的"自给自足"式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但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企业管理新思潮的推动下,发达国家中有近80%的企业相继采用先进的供应链思想,对原有模式进行了改造,尤其是DELL、IBM、GE等企业的巨大成功,极大地推动了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普及和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应用,供应链管理也被称为面向21世纪的管理思想。

  供应链管理起源于物流管理,发展于制造业的全球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一种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和公认的管理模式。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的内涵得到拓展,顾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营销不再是简单的推销,而是建立在顾客关系管理基础上的通过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以提高顾客价值的活动,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运行起点是顾客需求愿望,终点是顾客需求的满足和顾客价值的最大化。

  在供应链一体化模式产生之前,主导企业管理的是"纵向一体化"模式。这种模式是在以产品生产职能为中心的环境下形成的,即核心生产企业为了加强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和销售全过程的有力控制,采用投资自建、控股等形式组建辅助性企业,使它们与核心企业之间人为地形成了一种基于所有权关系的模式。这种模式在短缺环境下通过规模性的条块垄断维持着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但在新经济环境下,其致命缺点表现了出来:核心企业负担沉重,除了管理生产外,还要管理原料供应、产品销售等全部经济活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在以生产为核心的组织中,顾客需求反应与生产制造脱节,导致物流、信息流经常被扭曲变形,市场反应迟缓;一体化成员过多、业务链过长,使企业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人为地增大了竞争压力;核心企业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并不擅长的业务,无力顾及核心竞争力管理,从而丧失发展机会,限制了竞争力的提高,增大了企业风险。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的80%的企业开始对"纵向一体化"模式进行供应链改造。与"纵向一体化"最大区别是,供应链一体化是一种"横向一体化"模式,它是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对"纵向一体化"的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一方面,它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吸取了"纵向一体化"模式的某些合理内容,如降低机会主义概率、减少不确定性损失,保持目标的一致性,技术和物流的一体化,易于形成优势资源壁垒,等等。这是对传统企业进行供应链改造的基础。

  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纵向一体化"模式创新的产物,这是供应链管理作为现代工业企业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价值所在。这些创新克服了"纵向一体化"模式所具有的结构僵化、反应迟缓、负担过重的官僚主义弊端,增强了企业组织结构的柔性,形成了以核心竞争力管理为基础的集成化功能网络结构的利益共同体;改变了"纵向一体化"模式的单向性、封闭性缺陷,提高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双向性流动,实现了协作者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运行的协调一致;革新了传统的以生产推动为动力的"推销机制",形成了以顾客为导向的"需求拉动机制",增强了对市场反应的能力 。

  二、供应链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及模型

  通过对现有资源的优化整合,培育和巩固竞争力是供应链一体化的目标。如在"纵向一体化"模式下,新产品的生产与上市一般都需要新建厂房,调整或重建营销网络,这样必然会增加投资负担,延缓上市时间,增大经营风险。供应链一体化的实现,能够将供应商、生产厂家、分销商、零售商等企业的现存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避免了与新产品开发相配套的厂房、设备、营销网络建设的巨额投资,从而减少资本负担。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产品,达到有消费需求的顾客手中,(缩短)上市时间,取得市场机会。这不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社会库存,而且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通过供应链一体化实现了生产及销售的有效连接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因此,供应链一体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集中优势专注于核心业务,对于非核心业务采取放松管制、分立、剥离、外购外包是供应链一体化思想的精髓。集中优势专注于核心业务可以使企业有效地规避因为业务流程太长而带来的竞争性风险,对非核心业务采取放松管制、分立、剥离、外购外包可以使企业最有效地利用现存社会资源,降低投入成本,缩短生产时间,提高进入市场的速度,获得竞争优势,同时合理利用合作伙伴的专业化资源,提高顾客服务质量,增加顾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