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台湾货币概述??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11:37:29

明清时期台湾货币概述  一

(2009-02-05 06:29:21)转载 标签:

永历通宝

海舶

笨港

郑成功

台湾

杂谈

分类: 钱币论文 明清时期台湾货币概述 2005-02-28    雾里看花    一、明代(包括南明政权)台湾货币

福建与台湾—衣带水,历史上因地缘相近、血缘相通而建立了密切的文化联系与经济往来。宋元时期开始,两地就有行政上的从属关系。宋人赵汝适的《诸番志》即写道:“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大约在元朝至元至元贞年间(1291-1297),为了积极经营台湾,元政府在澎湖建立了巡检司,并兼办盐课。明代中叶,福建巡抚黄承玄奏请加强澎湖防务,并随时视察台湾,以防日本侵袭。嘉靖前后,大量福建渔民和海商入台湾岛及其水域捕鱼和经商。天启元年(1621),郑芝龙到台湾追随颜思齐海上武装集团。郑芝龙被推为首领,以台湾为根据地,设立佐谋、督造、主饷、监守、先锋等官职,对当地军民实行管理。崇祯年间,福建旱灾严重,社会动荡,郑芝龙经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批准,招募饥民前往台湾,“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舶载至台湾,令其芟舍开垦荒土为田”[1]。这是由福建地方政府批准并组织的移民活动,入台闽人多达数万。清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从厦门进军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全台,对台湾及澎湖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率水师攻占澎湖,台湾郑氏集团向清军投降。根据施琅的建议,清朝廷在台湾设府、县、台湾镇总兵等官,台湾在行政上成为福建的一个府,归闽浙总督、福建巡抚管辖。直到光绪十一年(1885)下诏台湾建省,光绪十四年(1888)台湾正式建省,与福建省分治,台湾在行政上归属福建管辖至少有500-600年之久。台湾正式成为福建所辖府治也有200多年。无论是台湾建省以前还是以后,当地的货币铸造、印制、发行、流通与管理,均与福建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明代(包括南明政权)台湾货币

(一)崇祯之前台湾岛内沿用唐、宋、元、明制钱

据武陵朱景英著《海东札记》,谈到他初上台湾岛时,发现岛上主要行用宋代历朝制钱,然而“钱质小薄,千文贯之,长不盈尺”。可见当时在台湾流通的制钱,主要是劣质小平钱。宋代严禁铜钱外流,但屡屡禁而不止,如文献所记:“绍兴十三年十二月,初申严淮海铜钱出界之禁,而闽广诸郡多不举行。于是泉州商人夜以小舟载铜钱十余万缗入洋,舟重风急,遂沉于海,官司知而不问。”[2]可见有大量铜钱自闽入台,适应了当地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加强了闽台两地的经济交流。连横在台湾就曾发现古钱甚多,如《台湾通史》卷9“度支志”说:“相传初辟时,土中掘出古钱千百瓮,或云来自粤东海舶。余往北路,家僮于笨港海泥中,得古钱数百,肉好深翠,古色奇玩。仍知从前互市,未必不取道此间,毕竟邈与世绝矣。按笨港古名北港,为宋时海舶通商之口”。连横在北港淤泥中所发现的古钱“不载年号”,因而究竟是汉唐、还是元明制钱“其详不可知也”。根据书中记述,推论当为唐朝制钱。因为至唐宪宗元和年间,已有相当多的大陆人士取道福建抵达澎湖,并进入台湾。如元和十五年(881),浙江进士施肩吾,曾亲临台湾,回闽后作多首诗文以记载此行,其中之一为《岛夷行》,收入《全唐诗》。乾隆《台湾府志》、光绪《澎湖厅志》均载“施肩吾始牵其族,迁居澎湖”。唐宣宗大中年间任陵州刺史的福建籍士人周遇,曾亲临时称“流虬”即“流求”的台湾岛巡视。唐朝大陆人士赴台数量可观,以至台湾先住民称内地为“唐山”、内地人为“唐人”[3]。由于此时当地尚不知冶炼铜铁,所以台湾先住民“竞将食物求易钉铁”,相形之下,制作精美的唐代铜钱更为当地人所喜爱。从上述可知,直至崇祯之前,台湾主要沿用大陆唐、宋、元、明制钱,当地未铸造货币。

(二)顺治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之前使用“永历通宝”钱

崇祯十七年(1644)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同年五月,史可法、马士英拥立福王朱由崧称帝。顺治二年,南明福王弘光元年,唐王隆武元年(1645)闰六月,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福州即帝位,改元隆武。次年六月,明鲁王逃亡人海;八月明唐王在汀州被俘遇害。九月,明将郑芝龙降清,其子郑成功不从,入海与清军对峙。当年十二月正式在福建沿海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顺治四年(1647)南明桂王流徙于梧州、桂林、武冈等地,后驻桂林,改年号“永历”,后称“永历帝”,郑成功归其制约。

永历年间,以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为主要活动范围的郑成功、郑经军事集团,经日本人协助,在闽、台铸造“永历通宝”,品种以小平背星和折五、折十钱为主,还有数种光背折二钱。分篆书、草书和行书三类,其中篆书版别较多,以“历”、“宝”二字笔划略有区别。该钱直径2.8厘米,重量在5.8-8.l克之间。

据江日昇《台湾外记》卷3、卷5、卷6所述,郑氏军事集团铸造“永历通宝”共有3次,第一次为南明永历五年(清顺治八年,1651)十二月,郑成功驻军厦门,“令兄泰造大舰,洪旭佐之,以甥礼遣使通好日本,国王果大悦,相助铅铜,令官协理,铸铜熕、永历钱、盔甲、器械等物”。第二次为永历二十年(清康熙五年,1666)七月,此时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后已病故,其子郑经驻守台湾,洪旭“又别遣商船前往各港,多价购船料,载到台湾,兴造洋艘、鸟船,装白糖、鹿皮等物,上通日本;制造铜熕、倭刀,盔甲,并铸永历钱,下贩暹罗、交趾、东京各处以富国。从此台湾日盛,田畴市肆不让内地。”第三次为永历二十八年(清康熙十三年,1674)四月,郑经为固守台湾,大力训练士卒,修整舟师,“密令黄兴、杨信入泉、漳各处招集以为援。又差兵都事李德驾船往日本.铸永历钱、并铜熕、腰刀器械,以资兵用。”可见有两次在日本、一次在台湾铸造“永历通宝”钱,其目的为筹措军费,企图长期与清廷对峙。

“永历通宝”小平钱与折二、折五、折十钱一直行用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才退出流通领域,前后共使用38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收复台湾后,台湾民间贸易仍然使用永历钱。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福建奉命开局铸钱,并“罢前代旧钱之禁”。福建巡抚金鋐上书朝廷,“请禁遏”民间通行的明代制钱。户部议论后遂行批准。但内阁学士徐乾学不以为然,提出“闽处岭外,负山邻海,非同内地,听民兼用古钱为便。于是凡民间掺和行使及各官失察禁例一切罢除”[4]。此前台湾府诸罗县令季麒光也曾请求朝廷“暂宽旧钱之禁”,他作如下分析:“台湾民番杂处,家无百金之产,各社番人不识银等;其所谓卖买者,不过尺布、升盐、斗粟、斤肉耳。若将旧钱骤革,势必野绝肩挑,市无收贩,芄芄小民,实所难堪。窃思功令不得不遵行,而民情不容不体恤。查漳泉等处尚有老钱、金钱未尽革除,况台湾两隔重洋,更非内地郡邑所可同语。”“令台湾声教所通而耳目未尽改观,性情未尽感孚,又非同伪郑之时,各洋兴贩,以滋其利源。若一旦禁革旧钱,不特分厘出入,轻重难平,抑且使从前之钱竟归无用,民番益贫且困。为此据实申请,恳赐俯顾舆情,暂行通用。所用铸钱,或就兵饷给发,或听商人运贩,即令就台收换旧钱,铸钱源源而来,旧钱不禁而自绝矣”[5]。季鳞光从台湾社会经济的实际出发,建议暂缓取缔旧钱,新钱与旧钱一并使用,并逐步回收旧钱,为朝廷所采纳。因而直到康熙二十七年“永历通宝”等前朝钱才被禁用。

(三)台湾通行由吕宋输入的西班牙银元

由于郑成功集团与吕宋等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加上漳州月港、台湾与东南亚贸易频繁,所以郑氏集团的对外贸易主要以西班牙银元为结算标准,这种银元在岛内也广泛流通。《台湾通史》“度支志”说:“当是时,海舶通商于西南洋者,络绎于道,故钱货多随商务以来。而吕宋银尤夥,是为西班牙政府所铸,而画王象,则台人所称佛银者也,重六钱八分,市上贸易以此为准。”有关西班牙银币传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具体情况,拙文多有详述,可资参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