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下的额尔古纳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8:51:23

我们是离不开这条河流的。如果说这条河流是掌心的话,那么它的支流就是展开的五指,它们伸向不同的方向,像一道又一道的闪电,照亮了我们的生活。”——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要去看一看额尔古纳河,这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

第一眼正式看到额尔古纳河,是在拉不大林市的根河湿地公园,晨雾尚未完全散去。赶羊人把羊从这个山坡上悠悠地赶到另一个山坡上。公园内鲜有游客,更没有晨练的人。

额尔古纳河在《旧唐书》中被称为“望建河”,“望建”其实就是“ewenki ”的变读音“onkin”的译音,额尔古纳河自来都被鄂温克人作为母亲河。过去河流沿岸分居着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蒙古族等民族,几经战争,新中国后,额尔古纳河右岸几乎只有俄罗斯汉族,他们不信奉万物有灵,而是信仰东正教。他们长着欧洲人的脸,开口却是地道的东北话。

据说“额”在鄂温克语中意味高高的山,但是整个额尔古纳河流域其实并无突起的峻岭,我们看到的额尔古纳河沿岸与大兴安岭北麓的地貌大致相同,是由浑圆的中山、矮山以及奔腾的河流、弯曲的河谷所天然形成的林地。

从黑山头老镇出发,穿过古城遗址,五卡、七卡,沿边境公路去恩和,左边手是额尔古纳河一路相随。

黑山头镇的居民能搬的都搬到新城去了,这是老城,还是留守了十几户人家,家家养奶牛,是雀巢公司在呼伦贝尔区的奶站之一。老镇(似乎不能称之为镇,说它是村庄应该更合适)的后头有一个日军遗留下来的碉堡,现在已经无法辨认,只有当地人知道这个是什么,爬上这个小山坡可以望见额尔古纳河流过这个小小的行将枯萎殆尽的村庄。也许因为天气和心情突然转变的原因,这个地方也就成为了灰色,连同这个河段的额尔古纳河都是灰色的,苍凉是我心中唯一能形容这里的词。 

 

从黑山头镇去边境的砂石土路,天气突然好转起来。黑山头古镇遗址只剩下一圈残石土块,蒙古汗国时期,这里曾是成吉思汗弟弟哈撒尔王的封地。如今,除了依稀能辨认出城垣的轮廓外,什么都没有剩下。

草原上的路,更多的是车辙吧。路那么少,茫茫草原又是方向不明,没有路标,没有可供辨认的建筑物,人们却总能找到回家的路。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里写到:“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边境公路上有两座前苏联造的铁桥,抗日战争时期发挥过很大的作用。

过了边境检查站(主要是检查防火证),额尔古纳河浩浩扬扬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额尔古纳河的左右两岸是一层层的山连山,都有黑黝黝的土地,丰饶富庶,遍地都是收割后打成圈的草,还有红黄相间的杉树林、椴树林、桦树林和松树林,牛羊成群散落在这秋季的牧场里。一路上的好天气,都令我不转眼的远眺,最近处是枯黄的草,中间是蓝丝绒般的额尔古纳河,远处是俄罗斯的草原和黑土地,更远处是万里无云的碧空和秋天的风。

铁丝网时刻告诉我们这是中俄界河,国境线,这里不再有鄂温克人的遗迹,更没有了他们的传说。

到达恩和镇已是黄昏,额尔古纳河最后时分的太阳从这里隐去,温和地,又是匆匆的,从橘黄色慢慢变成冰凉。恩和的夜晚,银河邻近得伸手可触,北斗七星颗颗分明,甚至怀疑自己看到了星团。屋外面的道路上没有一盏灯火,只有星辉安慰着寂静的恩和。在旅馆院子里的秋千上坐着看了很久的星星,cici我想的是你,那年我们在宏村看到好多星星,我们这些没见过群星的人都开心得要命。而此刻,我一个人在寒夜里,一抬头就可以被星星笼罩。“人置身在那样的黑夜里,也就成了黑夜。”

Tag: 最游记 额尔古纳河 恩和 内蒙古   分享这篇文章,或留下你的观点

我们猜你还喜欢:

  • 鹿的奈良
  • 新疆那首甜美的赞歌
  • 日暮芽庄
  • 回到伊斯坦布尔
  • 在最美沙漠巴丹吉林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