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匈奴的动物造型艺术与图腾文化_昭君出塞吧_贴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01:42:42
图案化形象的动物纹相当普遍,在写实的基础上予以夸张,具有抽象性的艺术。如各种鸟纹扣饰和饰牌,以最具特征的鸟首居于突出的位置。对于猛禽的表现,以夸张的手法,极力突出猛禽的嘴,并将猛禽的头部排列于野兽的头、背、尾部,将野兽凶猛的性格更加形象化。
在制作上多采用浮雕的手法,使器物装饰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制作工艺还有铸、模压、锤揲、抽丝、炸珠、编结、焊接、镂空等。其中,浮雕、圆雕、圆浮雕已大量使用,工艺非常精湛立雕的展翅雄鹰,伫立于狼、羊图案组成的半球状冠顶上,冠带上分别浮雕卧虎、卧马、卧羊图案。在一件冠饰上分别装饰有鹰、马、羊、虎、狼图案,而且突出雄鹰的造型,这不仅描绘了当时的草原生活情景,还有另一层寓意,即在战国晚期,匈奴以鹰部落为主体,一统虎、狼、马、羊部落而组成的部落联盟,这与当时匈奴的社会状况相符合。纳林高兔、西沟畔2号墓出土的怪兽纹金饰件、怪兽纹金饰片,怪兽由鹰喙、兽身组成,头生鹿角,偶蹄,集多种动物为一体。这种怪兽绝非凭空虚构之物,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几种动物组合在一起,寓意鹰、鹿等部落组成部落联盟的情景。
以浮雕手法铸造而成,虎头与身体组成椭圆形图案。虎豕咬斗纹金带饰,以浅浮雕的手法,写实性的刻画虎豕间的咬斗,并被局限于长方形框内,这是继承战国时期的遗风。
动物造型是欧亚草原古代民族通用的装饰题材,分布地域相当广泛,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蒙古国、南西伯利亚、阿尔泰、哈萨克斯坦到黑海沿岸都很盛行,国外学者将此命名为“野兽纹”。甚至认为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动物纹是受斯基泰—西伯利亚“野兽纹”的影响下形成的。根据北方草原地区商、周时期出土的器物纹饰看,匈奴的动物造型有其发展的历史渊源,但与其它地区的动物纹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战国时期,匈奴的动物造型艺术达到一个兴盛阶段,对两汉到北朝时期匈奴和鲜卑的动物造型艺术有深远的影响,远及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造型艺术。从地理位置看,北方草原地区处于中西文化、南北文化交流的汇集地,匈奴的动物造型艺术和工艺充分证实了这一文化交融的史实。
2008-1-7 19:29回复
冰湖玉雁28位粉丝
5楼
匈奴人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对牧畜和野兽有着特殊的感情,表现在艺术上便塑造了各种形态的动物图案,并赋予深刻的文化含义,即图腾文化。动物造型不仅体现了匈奴的经济类型、生活情景和剽悍勇敢的民族性格,还上升到观念形态,作为图腾去崇拜,这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是匈奴民族社会组织形式和族外婚制度的反映,也是匈奴经济类型与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产物。匈奴的图腾文化对后世北方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很大影响,动物造型在历代北方民族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说明图腾文化为北方草原地区诸民族的文化共性。
汉唐收藏网 | 汉唐收藏网提供收藏行业资讯、名人字画、邮票钱币、古玩、古玩网、汉唐古玩网、...(转载)
菩萨老先生 收录于2010-06-01 阅读数:查看
收藏数:1
公众公开  原文来源
 修改 以文找文 推荐给好友
 如何对文章标记,添加批注?
四大世界古钱币体系一览
作者:  来源:中国邮币卡网  发布时间:2009-8-5 14:42:32

(一)地中海币系。源于小亚细亚,通过古希腊罗马币定型,随着古希腊罗马扩张影响欧亚、非三洲,最后成为欧洲各国钱币形制的典范,又通过欧洲殖民扩张影响美洲、非洲、亚洲和澳洲的钱币体系。
特点是币图多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人物、君王、鸟兽、建筑、宗教祭祀用具为主,早期与城邦标法结合。币文主要为希腊文、拉丁文,并在币面多加简缩。币材主要为银、金,少量为铜。制币方法主要为打(锤)制法,很少银币,采用浅浮雕制模,图像制作精美。
(二)印度币系。印度在其长期历史过程中先后受到地中海币系和伊斯兰币系的影响。但仍不失为独立的钱币文化。这一币系影响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中国西藏和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洋中一些岛国。
它的特点是币图宗教色彩浓厚,印度不但先后受到希腊基督教、萨珊拜火教、阿拉伯伊斯兰教的影响,土生土长的还有佛教、婆罗门教,早期以印记币为特色。币文牵涉到许多文种,十分复杂。币材以铜为主,也有银、金币。
(三)伊斯兰币系。伊斯兰币系是最晚产生的币系,最初也沿袭帕提亚、萨珊、拜占廷形制,但自倭马亚王朝始开创了独特的风格。并通过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法蒂玛王朝、阿尤布王等等7个多世纪的统治,影响遍及小亚细亚、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北非及部分欧洲。
特点是币图上取消了人像,币文占据了整体币面。以阿拉伯文字母为主,但也有许多文种,阿拉伯文字母常有不同的书写形式,如库法体、大楷、小楷,识别比较困难,奥斯曼帝国币出现君王称谓的花体书法组字花押,币文内容主要取自可兰经,另有大量对君王的颂词。币材有金、银、铜。制币方法主要打制。
(四)东方币系。指以中国历史货币为代表的币系,包括朝鲜、日本、安南和部分东南亚地区。
特点是具有特殊币形(如刀币、布币),长期采用方孔圆钱形制。币图很少,很少宗教色彩内容。币文文字数量不多,但有丰富的书法艺术内容。币材以铜为主,少量为铁、金、银贵金属币在流通中未大量使用。制币工艺主要采用铸造法,故称铸币,沿用至今,铸造法可用不同材质制作币范,一模多件,便于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