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高仅2.9厘米)手捻小葫芦——草里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9:45:40
袖珍(高仅2.9厘米)手捻小葫芦——草里金!

简介:
超级小巧的袖珍本长小葫芦——草里金,高仅2.9厘米,底部有深色皮,一侧打皮时有损伤,图三细图可见。全品的话价格应该过千,现便宜甩卖,出价即得! 葫芦又称“蒲芦”,谐音为“福禄”。其枝茎称为“蔓带”,谐音“万代”,故而“蒲芦蔓带”谐音为“福禄万代”,大吉大利的象征,葫芦与它的茎叶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 葫芦的果实里面有很多种子,所以自古以来人们把葫芦作为“繁育生育、多子多孙”的吉祥物。 古时候的豪门大族多在家中供养几枚天然葫芦,置于中堂之上,认为有化煞收邪、趋吉避凶之妙用。古代吉祥图案中有不少关于葫芦的题材,如“子孙万代”、“万代盘长”等。有些民家在屋梁下,悬挂着葫芦,其称之为“顶梁”,据说有此措施后,居家比较平安顺利;较讲究的民众,则用红绳线串绑五个葫芦,称为“五福临门”。在台湾的乡间,流传一句谚语:“厝内一粒瓠,家风才会富”,意思是说,在家里摆放一个葫芦,才会发财、富有。 葫芦还用作除病之用,只须挂在病者的睡床尾或摆放在病者的睡侧。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的病气,使其快速的好起来。如果是健康人,则可以吸取人身上的晦气,提升运势。 葫芦挂在大门外,则有保屋内人平安的作用。总之,葫芦已成为观赏、收藏、实用的上好佳品,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 “本长”是北京玩虫者的一句行话,指天然长就,不加人工范束的葫芦虫具,主要相对范制品而言。本长葫芦虽系自然天成,造型有限,更没有范制葫芦的镂花雕彩之美,却极受玩家的高看。古代的文人雅士喜欢标榜自然之趣,所谓“天然去雕饰”,反对人工雕凿;而人工范制的葫芦,限制其自由生长,人为的改变其形状,虽然精彩美观,毕竟失去了天然之态,自然之美。 葫芦贵大,更贵小。 葫芦贵小,这是从以肥为美的唐人就有的观点,李肇《瓢赋》中就说“有以小为贵,有以约为珍”。宋人则延续了这一审美性,陆游平生也喜欢小葫芦,曾有一位刘道士赠他一枚小葫芦,他甚为喜欢,并为此作了《刘道士赠小葫芦》诗四首: 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 收起鬼神窥不见,用时能与物为春。 贵人玉带佩金鱼,忧畏何曾倾刻无? 色似栗黄形似茧,恨渠不识小葫芦。 短袍楚制未为非,况得药瓢相发挥。 行过山村倾社看,绝胜小剑压戎衣。 个中一物著不得,建立森然却有余。 尽底语君君岂信,试来跳入看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