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收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8:32:26
國民收入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轉到: 導航, 搜尋 經濟學
顯示▼隱藏▲  各國經濟列表 

非洲經濟 · 北美洲經濟
南美洲經濟 · 亞洲經濟
歐洲經濟 · 大洋洲經濟

經濟學相關主題列表 經濟學分支

個體經濟學 · 總體經濟學
經濟思想史
經濟學方法 · 非正統經濟學思想

經濟學方法

數理經濟學 · 計量經濟學
實驗經濟學 · 國民收入

學科分支

行為 · 文化 · 演化
增長 · 發展 · 經濟史
國際 · 經濟體系
貨幣金融經濟學
公共福利經濟學
健康 · 勞動 · 管理
商業 · 信息 · 博弈論
產業組織 · 法律
農業 · 自然資源
環境 · 生態
城市 · 農村 · 地域

經濟學列表

期刊 · 出版物
目錄 · 主題 · 經濟學家

顯示▼隱藏▲經濟制度和類別 

封閉經濟 · 二元經濟
禮物經濟 · 非正式經濟
市場經濟 · 混合經濟
伊斯蘭 · 自由放任
開放經濟 · 參與經濟
計劃經濟 · 地下經濟

顯示▼隱藏▲經濟意識形態 

無政府主義 · 資本主義
共產主義 · 社團主義
法西斯主義 · 喬治主義
伊斯蘭 · 自由放任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 重商主義
保護主義 · 社會主義
工團主義 · 第三條道路

顯示▼隱藏▲其他經濟形態 

盎格魯-撒克遜 · 歐洲封建
經濟全球化 · 狩獵採集經濟
新興工業化國家
皇宮經濟 · 農園經濟
後資本主義 · 後工業主義
社會市場經濟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代幣經濟 · 傳統經濟
信息經濟 · 過渡經濟

經濟學主題首頁 本模板:檢視  討論  編輯  歷史 "國民收入是誰的?" (蘇聯,1950年)

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或稱國民所得)是反映整體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因此常被使用於宏觀經濟學的研究中,亦是國際投資者非常注視的國際統計項目。

反映國民收入的兩個主要統計數字是本地生產總值(GDP,即國內生產總值)及本地居民生產總值(GNP,即國民生產總值),前者計算一段特定時期本地進行的生產,而後者則計算本地居民的總體收入。

兩個統計數字都涉及生產的概念,是指投入資金勞力企業精神的結果,所以純從資產價格變動而取得的利潤並不計入。另外,關於本地居民是指所有以該國家或地區為經濟利益中心的個人及機構,與其國籍及資金來源地無關,所以本地居民亦包括長期在該地區工作的外來勞工及外資分公司。

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國民收入會經常被比較,除直接比較外,亦會計算人均的國民收入,以增加其可比性。而不同地區的國民收入通常會以本地貨幣計算,所以需要以當期的匯率先作轉換,另外亦有一些做法是以購買力平價作轉換,以避免可能匯率的扭曲。

另一方面,同一地區不同時期的國民收入亦會經常被比較,通常不會直接比較,而是會扣除價格變動後,計算出固定價格實際國民收入,才作比較。至於未扣除價格變動的國民收入則稱為當時價格名義國民收入。

還有,國民收入亦會被用於反映該地區居民的富足情況,但是有其限制。

  • 國民收入並沒有包括不在市場進行的生產,如家庭主婦的生產並沒有計入。
  • 國民收入並沒有反映資源的投入,如長工時的投入及大量天然資源的使用並沒有計入。
  • 國民收入只反映當期的收入,並沒有反映累積的收入。
  • 國民收入沒有反映收入分佈。

目錄

[隱藏]
  • 1 國民收入(NI)
  • 2 國民總收入
  • 3 參見
  • 4 外部連結

[編輯] 國民收入(NI)

NI=Wage+Rent+Interest+(Profit-折舊)=按生產要素計算的NNP=按市價計算的NNP-tax+subsidy,按市價計算的NNP亦同於按市價計算的GNP-折舊。

[編輯] 國民總收入

國民總收入GNI)是指國內生產總值GDP)加上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再減去對國外的要素支出。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是指本國常住單位從國外獲得的勞動者報酬、利息、紅利等。

[編輯] 參見

  • 國內生產總值(GDP)
  • 國民生產總值(GNP)

[編輯] 外部連結

  • 香港政府統計網頁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C%8B%E6%B0%91%E6%94%B6%E5%85%A5"4個分類: 宏觀經濟學 | 社會經濟學 | 經濟學術語 | 統計學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