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49:05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管理十分成功的国家,是国际公认的“花园城市”,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方法,成功地在世界上树立了它的城市品牌。总结其城市管理成功经验,将为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新加坡城市管理的特点
  1.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分离。“建管分离”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新加坡在这方面做得十分成功。该国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分别由不同的相互独立的部门承担。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重建局负责,它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制定宏观的框架;城市建筑的单体设计和建设是由建屋发展局负责;城市管理职能则主要是由市镇理事会行使,同时还有园林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参与。各部门之间除了定期进行交流外,一般相互不干涉各自的职权范围,权责明确,便于城市管理规范化进行。
  2.法制化的城市管理。新加坡城市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法制化的管理,这也是它成功的最重要经验。首先建立一套完备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且操作性极强。其次,城市管理的执法力度很大,“严”字当头,其违法罚款数额高之外,而且还有一种独特的处罚:乱扔垃圾初犯罚款200元,累犯者就要被处以3至12小时的劳役,而且还得穿上标有“我是垃圾虫”的特制服装,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打扫公共卫生,一次至少3小时以上,并在媒体上曝光。另外,还拥有一支素质精良的法纪监督稽查队伍和遍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监控网络。
  3.重视宣传教育。新加坡政府认为法制化的管理只能“治标”,要真正“治本”需要从根本上减少城市环境的破坏行为,这就要依赖于广泛的宣传教育。因此,政府不断以各种形式对其居民进行城市管理方面的宣传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各项法律规章、维护城市环境的重要性。
  4.与城市管理相关单位及个人的有效沟通。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主要负责机构——市镇理事会,把居民、城市管理中的承包商、基层领袖和政府部门都看作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始终保持着有效的沟通。市镇理事会定期与建屋局、环境发展部等相关的政府部门举行会谈,通过宣传海报、布条、教育手册及主办大型的活动来教育居民,同时还通过与基层领袖的定期会面以了解居民的问题和需求。
  5.开展评比活动与全国性运动等。新加坡政府十分善于利用评比活动、全国性运动等城市管理辅助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问题。通过这些运动的开展,使城市管理者和普通居民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对城市管理的意义和各种相关法律法规有深入的了解。
  6.管理人员认真负责,政府官员以身作则。新加坡城市重建局、建屋发展局、公园及康乐局、市镇理事会等公用事业局的工作人员每天早上都巡视公园、绿地、街道等,下午对有损坏或者不合要求的地方要开会或写报告,并在几天内派人去整治。新加坡的总理也对环境卫生、绿化及整个城市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视,经常亲自上街巡视,一旦发现问题马上让总理署打电话过问,几天内还要派人亲自去检查。政府官员的重视保证了新加坡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新加坡城市管理的借鉴意义
  1.健全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新加坡城市管理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建立了一套健全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使得城市管理完全成为一个法制化的过程。我们城市管理方面的法规体系还很不健全,城市管理中自由裁量的人治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我国城市需要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急需健全一整套城市管理的法规体系。
  2.执法过程中“严”字当头。新加坡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始终突出了一个“严”字,执法如山,毫无例外。我们城市也应当逐步实现法制化管理,不但要健全法规体系,还应当严格执法,在法律面前不讲人情,没有“下不为例”。
  3.循序渐进执法,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循序渐进地执法有利于居民对法律法规的充分了解。我们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也应当借鉴新加坡的执法经验,首先对城市居民进行法制教育,让居民充分了解法律法规的内容,然后再进行严格的执法。这样可以避免居民因为不懂法而违法,也便于进入正常执法阶段后能够高效严格地执法。
  4.城市执法“硬中有软”。我们的城市管理通常都是执法人员强行执法,很少有借助居民进行协调的,这样的执法通常效果不好,容易影响执法人员的形象。我们城市管理一方面应当严格执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具有权威性的居民参与到城市管理中,让比较有威信的居民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协调执法中的“钉子”问题和一些不容易处理的纠纷,从而形成硬性执法中的“润滑剂”,使执法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5.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有效沟通。我们在进行城市管理时常由于缺乏沟通而产生交叉管理或相互推诿的现象,而在新加坡,与“全能警察”的理念一致,其任何部门接到市民投诉,都不得以不归其管理为由推脱,必须做到绝对的“一站式服务”,必须给市民以答复或合理的解释。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加强相关部门之间以及城市管理部门与居民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城市管理中人力物力的浪费,就显得很有必要。
  6.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新加坡对于东方文化及儒家文化的倡导,使得从政府官员到具体管理人员都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同时,这也培养了居民对于国家公共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因此新加坡城市管理能够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我们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更应当将它发扬光大,以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市管理。
  7.适当运用城市管理中的全市性运动。新加坡大量的全市性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管理工作的进行,但是过多的运动也会影响运动的效果,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管理时,一方面应当开展一些城市管理运动,特别是执法理念转变的开始阶段,将常规的城市管理工作推向新的阶段,但同时也应当注意适度的原则,将城市管理运动作为推动城市管理的一个辅助手段,而不是完全依赖它。
  高效可行的城市管理能够预防和治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城市病”,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管理可以成为一个城市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新加坡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方法在我们有很强的实用性。但也存在不足和不适合我们的地方。因此,在借鉴的同时要结合我们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借鉴其先进经验与方法,使我们的城市管理逐步走向成熟,实现城市管理的法制化、正规化,从而最终实现城市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