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学生有不一样的思想言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3:40:47

【原文】子食1於有丧2者之侧,未尝饱3也。

【译文】孔子食言背弃于有逃避之心者的旁边,是不会有满足感的。

【说明】本节是孔子教育方式的另一种思想。凡是当过教师的人都知道,学生们的思想不是同样的,他们依据社会环境的不同,依据家庭环境的不同,有着各种各样不一样的思想言行。有的好学,有的厌学,有的喜欢诗词,有的喜欢歌赋,有的喜欢文学,有的喜欢历史。因此,对于有逃避之心的学生,也就是什么都不想学的学生,孔子背弃了自己的承诺,因为孔子说过“诲人不倦”。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产生了逃避之心,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孔子就食言而背弃,不愿再给予教诲了。对于这种情形,我们凡是做教师的,有谁能够满足呢?都不会有满足感,而会有丧失感。但虽然不会有满足感,而会有丧失感,孔子出于“诲人不倦”之心,仍然不会放弃对这个人的教育。

——————————————————

【注释】1.食:《易·大畜·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王引之述闻:“食言者,言而不行,则为自食其言,食者消灭之意。”《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诗·王风·丘中有麻》:“彼留子国,将其来食。”《诗·小雅·苕之华》:“人可以食,鲜可以饱。”《管子·君臣上》:“主德不立,则妇人能食其意。”《老子·二十章》:“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古今韵会举要·职韵》:“食,吐而复吞曰食;又,消也。”这里用为背弃之意。

2.丧:(sàng上)《易·坤·辞》:“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易·小过·象》:“君子以行过孚恭,丧过孚哀,用过乎俭。”《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诗·唐风·葛生序》:“(晋献公)好攻战,则国人多丧矣。”郑玄笺:“丧,弃亡也。”《说文·哭部》:“丧,亡也。”段玉裁注:“《亡部》曰:‘亡,逃也。’亡非死之谓。”这里用为逃避之意。

3.饱:《诗·小雅·苕之华》:“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广雅·释诂一》:“饱,满也。”这里用为满足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