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在行为上能约束自己才给予教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3:06:40

【原文】子曰:“自行束1、脩2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孔子说:“在行为上能约束自己,并有一定修养者,我未尝不给予教育的。”

【说明】孔子要求自己和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这四点,因此,能在起码的行为上能约束自己的,孔子都要收为学生,并给予一定的教导。也就是说,孔子收学生是有一定条件的,并不是谁想要来学即可以学习,送点礼物就可以来学习,学习中亦可无拘无束。一个人是要能“自行束、修以上”的才能被孔子收为学生,而这个条件亦有一定的难度。能自行约束,自行修养品德、品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那么,不能“自行束、修以上”的人,孔子是否给予教诲呢?从语气上来看,孔子也是给予了教诲的。当然,能“自行束、修以上”的人,孔子是都给予了教诲的。也就是说,只要来向孔子讨教,孔子都是能热心帮助的。

——————————————————

【注释】1.束:《易·随·上六》:“拘束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诗·王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庄子·秋水》:“曲士不可以语於吾道者,束於教也。”《荀子·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玉篇·木部》:“束,约束。”《集韵·遇韵》:“束,约也。”这里用为约束、限制之意。

2.脩:通修。《诗•小雅•六月》:“四牡脩广。”毛传:“脩,长。”修:有修饰义。《国语•晋语》:“修武之德。”《礼记•大学》:“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字汇补•肉部》:“脩,与修通。”这里用为修养、修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