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方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38:11

守住方寸                         济  之  

叙                                              

在那些“沦落”的日子里           马玉梅   

孩子,我该拿什么爱你             王文芳

禁不住的感叹                     王木春

那时,我是个插班生               高建斌

我怎么能成为“另类”             杜春蕾

美丽的谎言                       陈凌波

记忆深处的老师                   陈末全

最好的尊重                       林 

人物志                                           

孩子永在永无岛

——干国祥印象                   童喜喜

征                                             

那些“剩下”的东西               朱 

与您同行                         叶小燕

相遇                           益西卓玛

童话                             曾小玲

人文课                                           

老师常说的两个词                 叶延滨

胡适的遗产                       智效民

视                                            

教育观决定幸福感                 杨 

教师性别差异道短长               武宏伟

教育,从心开始                   代安荣

教育写作絮语                     管建刚

书                                          

重新理解阅读

   ——《阅读的力量》之启示      郭初阳

不做庸师做明师

   ——杂说常作印与《不做庸师》  刘 

一代宗师的黑与白

  ——从岳不群看校园武功学        铁皮鼓

生                                           

左手的想法右手明了                孔凡菊

艺                                           

一个人的愚人船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  夏 

趣                             

漫画两则                            王  铎                            

文                                          

《后花园》里一首诗                      方英文

敢于说“不”的葡萄                      孙君飞

老家的稻场                              刘家宝

我的父亲                                刘四华

补课                                    刘国芳

味蕾缤纷                                简 

信                                          

中小学教研,为何热不起来                闫 

品 

读者反馈摘录


 

————————博览人语————————

 

守住方寸

 

济之

 

前年的11月,我确知自己怀上了宝宝。终于要迎接一个新生命,我每日的小心谨慎自是一般人理解不了的。

最苦的事是坐公交。头重脚轻的头几个月真巴望爱人能够在我背上贴一张纸条:我爱人怀孕了,请给她让个座,感谢您了!其实,我是个理性的人,我知道国人先天气血不足,疲劳虚弱,几乎人人都需要座位,需要在乘车时表现得彪悍一些。

我发现有个地方比较安全:下客门右边接移动电视的下面有一块很厚的挡板。因为车门要经常开合,乘客一般都不爱站在这里。而我常把它作为我的“专位”。

没有人给我让座吗?这个问题有点不好回答,好像是因为我不愿接受别人的让座:真心让座的人很少,有些人让座是迫于我的体型和周围人的目光造成的压力。这种压力还让一些不想让座、装作没看到你的人备受折磨,甚至承受不住,显出恼怒的神情。

最让我纠结的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那天早上,我坐到了一个紧挨司机的座位。我坐在椅子上,一手抓住护栏,一手抓住把手。下一站上来一对婆孙俩,小男孩走在前面,穿一件奶白色的夹克,周身清爽可爱,上车后就双手抓着司机座位后的护栏。健硕的奶奶拎着孩子的书包一上车就扯着大嗓门嚷:“哪位好心人呀,给我孙子让个座!”这话怎么有点不对劲?还没来得及细想,我发现自己成了焦点人物——小男孩抓住栏杆,仰起小脸冲着我,无声地强烈表达:我要坐这个位子!我的反应没跟上,这位奶奶帮助了我:“每次他都是坐这个位子的!”我坐着没动,不过语言上反应过来了:“对不起,我怀孕了。”奶奶脸上现出点尴尬神情,就去拉小男孩,但是小男孩就是不撒手,他的眼睛就这样冷冷地、执著地盯着我。我平生第一次被一个孩子的眼神镇住了,我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一个很直觉又很模糊的意识控制着我,我好像不应该让这个座,不是因为我是孕妇,而是因为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旁边有个大男孩赶紧站起来:“坐我这吧。”对面一个阿姨,还有旁边的叔叔都站起来了。但是,小男孩的目光中只有我。双方胶着中,我的脸发烧了。莫名地,我竟然轻笑了一下——我屈服!我下了座位,谢绝了所有给我让座的人,到我的“专位”靠着。余光中,我看到那个奶奶把孙子扶上座位。既然他的家人都不教育孩子,我何必呢?

随着宝宝呱呱坠地,长到渐通人意,我更加为那次仓皇的失守和找理由释然感到惭愧。很多国外的教育理论认为,孩子生来就是最美好的,具有了神子的品性和力量,能够自然地汲取天、地、人的精气神化育成人。许是因为我向来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许是因为我是生长于中国环境中,我没有这种宗教般坚定的信仰,更愿意认为人子的精神发育是社会中人合力的结果而不是神的命定。对每一个年幼的生命而言,从核心家庭到家族、社区、社会、民族、国家等更大环境,孩子遭际到的人和烙上人的意识的环境,都是强大的教育影响力。就像那幅上帝给每一个魔鬼一把长勺子舀汤喝的漫画所表达的,如果我们在可怕的私心和偏见的掌控下只爱自己的孩子,孩子的神性就因我们的爱而披上重重遮蔽,久而久之,入不进光的孩子绝不止一个。而我们只有都秉着神圣的使命感,擦亮我们的心,用求索教育原旨的作为去爱别人的孩子,我们才有可能创造一个养儿育女的富有建设性的环境,我们的孩子才能葆有更多人子的神性。

很惭愧,因为孩子是别人的,我失守了。当时,我是应该稳稳地坐在座位上,微笑着对那个小男孩说:对不起,阿姨不能给你让座,因为还有一个比你更小的宝宝坐在这里呢。

谨以此文为大家提供一个视角去解读本刊众多让我们怦然心动的教师才俊和他们的作品:

本期 “人物志”,作者童喜喜怀着赤子之心深刻解读了一个守住“永无岛”,用爱飞翔,悠游有无之间的“孩子”——干国祥;

本期“叙事”, 杜春蕾老师守住本心,溯教育之源,行教育之为,被同行视为“另类”教师;

本期“书话”,郭初阳老师守住了对书籍纯粹的知觉,彰显了阅读的力量;

本期“文苑”,敢于说“不”的葡萄守住了对根和大地的信任,结出了泪与笑的果实……

——更多的精彩生成于您的深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