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兵听将令草听风,文学听凭什么(新京报 2008-4-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9:36:08
兵听将令草听风,文学听凭什么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4-10 9:41:51 · 来源: 新京报

【尖锋话题·《冒犯书》遭查扣事件】
得知作家陈希我在台湾出版的小说集《冒犯书》被福州海关查扣的消息,起初很是惊讶,冷静想想,便也就见怪不怪了。自古以来,以诲淫诲盗的罪名而查禁的文学书籍,并非自《冒犯书》始,最典型的例子:中国的有《金瓶梅》,外国的有《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但是,水落石出之后,它们依然是经典的文学作品,简单而粗暴的查禁,只会混淆了香花与毒草的标准,漠视或伤害了文学存在的基本功能与意义。
在多如牛毛的中国作家中,陈希我不是那种大红大紫的作家,稍显另类,而有些剑走偏锋,却极见风格。他愿意以极致的笔墨将人逼至生活与精神的悬崖,他的小说中确实有不少性的描写,但那是他对于这个时代关于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追问、批判与探索。早在去年,陈希我曾经对我说过,他的《冒犯书》要在台湾出版,他把他最早发表在《收获》上的第一篇小说《晒月亮》,由于当时年代诸多原因而被删掉的部分补上了。现在,看消息说海关查扣的理由是出于小说其中一章的性描写,猜想大概就是《晒月亮》这一部分了。
在我看来,《晒月亮》是陈希我写得最好的一篇小说,它写一对青春萌动期的年轻人在一个社会变革伊始的特殊年代里的故事,这一段描写对于作者和小说本身之所以重要,正是和人的青春萌动期与时代的动荡期相关联,小说并不是要诲淫诲盗,而是触及那转折时代里的灵魂。
很显然,福州海关并没有看懂小说,或者根本没有认真看小说。当然,我们也不应该这样要求他们,他们有他们的专业,他们只是在例行公事。兵听将令草听风,他们当然要听从他们的规定与指示行事。因此,我并不想责怪海关方面的粗暴,只是感慨改革开放时代已经进行了整整三十年,我们对于文学艺术的理解还停留在小说《晒月亮》里所描写的那个逝去的年代,还是像小说里那位动不动就要狠狠揍人甚至要剥孩子裤子打孩子下体的父亲一样,如此的偏颇与狭隘,又是如此充满关爱孩子成长一般的理直气壮。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对文学艺术的接受与吸收、欣赏与爱护的程度,似乎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地得到提升。
否则,我们不会出现这样小题大做的事情。我是把它看作这个时代含泪带笑的一则笑话,是对于我们自己现存精神生活的一种反讽。我们往往容易听从行规的指令,却不怎么听从心灵的启示。
值得反思的,不仅仅止于海关方面,还应该有我们文学自身。海关方面对于当代文学的隔膜,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文学现状的不容乐观,物质时代的到来,消费主义的至上,如陈希我一样认真从事文学写作与探索的作家,远不如歌星明星走俏时髦,而日渐走向边缘,寂寞和误解是常态,但是,误伤却并非常态。误解是对于作家和艺术家的不理解甚至漠视,误伤则是比不理解和漠视更为可怕的。文学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并通过自己的作品提升大众的基本审美水平,进入大众的精神生活,成为并塑造大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在刚刚粉碎四人帮的时期,文学曾经起到先锋的作用而大面积地介入大众与社会的生活,起到了启蒙的作用,而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如今,在社会改革的新时期,文学虽然不可能重铸当年超常的辉煌,再次起到那样启蒙的作用,但是,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并尽可能地介入并沟通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人们的精神品质,还是有许多工作可以做的,并且这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海关方面兵听将令草听风,也许,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兵听将令草听风只是一种机械化作业,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心灵的滋润和精神提升的功课要做。在这里,就不仅需要海关的禁令,而是需要包括小说在内的艺术的启蒙与普及,以此能够或多或少地来抵抗物质的异化、精神的钝化,乃至行政理所当然的粗暴。
□肖复兴(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wenyu/1040/2008/04-10/011@094151.htm
肖复兴:兵听将令草听风,文学听凭什么(新京报 2008-4-10) 于德清:“文化副都”拷问复兴传统文化诚意(新京报 2008-3-6) 复兴的中国文明将令全世界惊羡 茆巍:“举报人蹊跷死亡”暴露了什么(新京报 2008-4-24) 十年砍柴:阜阳官员这四年改正了什么?(新京报 2008-4-29) 王琳:娄烦矿难:靠什么发现瞒报(新京报 2008-10-8) 侯文学:对天价拖车政府不能袖手旁观(新京报 2008-2-20) 268名职工如何“从天而降”(新京报 2008-4-10) 境内卷烟包装新规遭质疑(新京报 2008-10-4) 林达:怎么说和怎么听很微妙(新京报 2006-9-10) 李华芳:央视曝光百度说明了什么?(新京报 2008-11-19) 刘昌松:什么力量使“吴保全案”迅速再审?(新京报 2009-4-24) 徐贲:美国抗议税收游行发出什么信息(新京报 2009-4-25) 新京报:通过《大长今》,我们看到了什么?(2005-10-12) 胡国庆:拿什么比明天(新京报 2007-6-10) 汪金友:凭什么一个月发3000元降温费(新京报 2010-7-10) 魏英杰:《刑法》可保护《冒犯书》(新京报 2008-4-10 殷国安:高速公路免费当有法可依(新京报 2008-2-4) 薛涌:美国房价到底有多高(新京报 2008-4-5) 朱慧松:如果没有总理这封信(新京报 2008-4-9) “80后厅官”升迁史(新京报 2008-4-12) 局干部陷入生死“罗生门”(新京报 2008-4-12) 大部制改革“满月”(新京报 2008-4-21) 宜昌动物园贩虎疑云(新京报 2008-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