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亲日派真的不好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7 13:42:31

【军情观察】吴建民:亲日派真的不好当

  • 发表于:2010-11-08 15:21:43
  • 作者:Dan888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
级别:少校积分:11497

     网上流传9月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的录影片段,观看过片段的内地网民普遍认为,中国渔船当时直线行驶,日本巡逻船蓄意拦截,结果酿成撞船事故。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洪磊昨日也针对录像泄露一事表示:所谓钓鱼岛“撞船事件”录像不能改变事实真相,不能掩盖日方行为的非法性。他说,我愿重申,日方在中国钓鱼岛海域对中方渔船进行干扰、驱赶、拦截、围堵,导致碰撞发生。日方上述行为本身就是非法的。

 

    美国《星岛日报》11月6日载文《撞船录像曝光 中日外交骤添变数》,摘要如下:

 

    因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绷紧的中日关系有所缓和之际,网上突然流传当天日本巡逻舰上拍摄的撞船经过片段,重新在伤口撒盐,为中日首脑下星期趁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破冰会晤增添变数。

 

    中国渔船“闽晋渔5179”号九月初在钓鱼岛海域先后与两艘日舰相撞,日本一直不肯全面公开当天拍下的两个多小时录像,只在上星期应国会议员要求,向少数议员放映了6分多钟的剪辑版,以证明是渔船刻意撞向日舰。前晚上网的40多分钟片段,对日本官方描述的可信性大打折扣。

 

    大家可以看到,其中一次撞船事件中,日舰“与那国”号是采用类似汽车“切线”的手法,意图逼使渔船改变方向,但是渔船未及转舵和减速而相撞。另一次撞船事件中,中日两船本来并排而行,日舰“水城”号靠近摆尾,船尾撞到渔船左侧近船头处后驶开。

 

    表面上,今次片段公开的内容,令“谁撞谁”的问题不再由日本官方独揽版本,对中方有利。但是,由中日关系的大局观之,是祸是福,很大程度视乎双方官方和民间的反应。

 

    片段在四日晚上载到分享网站后,5日晨日本即发现有大量复制片段内容的光碟在火车站免费散发,附以针对执政民主党的字眼,显示有人刻意利用机会要把事件闹大。

 

    日本政府对撞船事件的处理,令首相菅直人民望直接下挫,并损害日本百姓对中国的观感。本来,随后日本释放渔船及船长,中日恢复部分交流,中国总理温家宝上月初趁在越南河内出席东盟加中日韩峰会之机,与菅直人进行“走廊外交”交谈25分钟,中日矛盾气氛有所缓和。双方还计划趁上月底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亚欧峰会正式会晤,这样有利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本月中赴日本横滨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时,与身为东道主的日本首相菅直人会晤。

 

    当双方关系逐步解冻时,偏偏出现挑动双方敏感神经的事故。日本外相前原诚司在温菅预定会晤的前夕,公开坚持日本对钓鱼岛主权的立场,否定中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议,并且不顾外交礼貌,批评中方的反应“歇斯底里”。中方一怒之下,把原定的温菅正式会晤降级为“寒暄”十分钟。

 

    在九月中菅直人改组内阁后出任外相的前原诚司,之前担任国土交通大臣,正是最早负责处理撞船事件的阁员,定出强硬升温的主调。他出任外相后,再积极拉拢美国公开表明美日安保条约覆盖钓鱼台群岛,成为中日关系的“破坏王”。

 

    今次撞船片段曝光,要是激起中日民间怒火,影响胡锦涛访日安排,不排除令菅直人的民望进一步下挫,届时有机会得益的是有实力取代其党魁地位的前原诚司,以及有机会推翻民主党执政的自民党。

 

    今天日本主要媒体的民调公布,日本民众对中国的恶感达到中日建交以来的高峰,接近九成。中国民众针锋相对,对日恶感当然超过九成。

 

    前原诚司主导的撞船意外波折丛生,触发美国意图高调介入,令中国大感不满。事件不断的变化,也成为菅直人政府的烫手山芋,内里复杂的利益计算,已不止两国主权争议那样简单。面对有人意图从中日角力之中取利的迹象,事情纠缠下去,对两国以至亚太地区的稳定发展都没有好处,如何理顺矛盾,要靠双方冷静找出合乎尊严的解决方案。

 

    对于此次事件,中国政府除遣责日方侵略行径外,中止了中日东海协商安排和两国高层交往,要求日方改正错误赔赏损失。但日本当局网顾中方要求不肯认错,甚至变本加厉地纵恿右翼分子骚扰中国驻日使馆、派遣右派议员飞临钓鱼岛上空视察等,使事件向更加复杂和严重的方向发展。如此下去,中日友好关系不仅将受到沉重打击,也极有可能毁于一旦。

 

    前原诚司显然是错判了形势。

 

    从日本自身的利益看,当前的时机对日本经济走出衰退非常关键。

 

    世人皆知,战后的日本经济是在美国一手扶植下,由美苏冷战格局提供机遇,经朝鲜和越南两场战争提供的市场而重建和发展起来的。日本经济带有严重的殖民地色彩,即美国占领和殖民日本,利用日本民众战败低贱的身份和廉价劳工,衍生出一种为占领者服务型的经济。它除了依附于美国本土经济的主体以外,还承受着殖民者随时打压的风险。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70年代未80年代初发展到高峰,从80年代中期开始走向低迷并在本世纪初衰退。这主要是因为1975年越战结束,推动日本经济的战争动力消失,从而转向与美国竞争。1979年中美建交,1990年苏联分崩离柝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大洗牌。随之而起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带动亚州区域经济一同崛起。这一系列重大变化,催促欲维持独霸局面的美国,开始甩掉包袱迎接新挑战。于是,日本便首当其冲地遭受打压。1985年“广场协议”出笼,强令日元大幅升值,使以出口贸易为主导的日本经济遭受重击,便是确切的例子。

 

    此后,日本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痛苦挣扎,在美国发动的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中,从2009年开始出现一丝好转。据日本内阁府2010年3月11日公布的数据,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日本实际GDP呈现正增长(1.5%),而2010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则达1.2%,比上季加快0.1%。这使日本人受到极大鼓舞。很明显,日本经济的复苏迹象得益于其在试图摆脱美国控制,转向与中国合作发展带来的成绩。依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统计,中日贸易总额从1980年只有89亿美元发展到2006年的2073亿美元,增长了23倍。2007年日中贸易额达到2367亿美元,首次超过对美贸易额,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2008年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667.9亿美元。可是,由于目前全球经济危机继续深化,美欧、日美、日欧等双边贸易以及中国对外贸易仍然频生摩擦,使全球经济恢复难见生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经济企望进一步复苏便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日本除了依赖庞大的中国市场外,同时也依赖向中国进口许多资源产品。虽然中日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双边的,但日本经济明显更多地依赖中国。这就是为什么在当前日本应该把握时机,与中国合作而不是对抗的重要性所在。

 

    然而,日本以前原诚司挑头,用“撞船事件”向中国挑战,实在是犯了大错。

 

    钓鱼岛群岛及其海域,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这不仅中国早已证明,日本历史学家也早已证明,因而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日本为了钓鱼岛海域的资源冲撞中国领土主权的铁板,怎不头破血流?

 

    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 自明朝以来钓鱼岛就一直属于中国。1562年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画有“沿海山沙图”,标明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可见从那时钓鱼岛就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入中国的防区。直至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即甲午战争前一年,慈禧太后还曾下诏书,将钓鱼岛赏给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作为采药用地。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曾于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着,题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他在书中指出,作为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他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68年)以前,在日本和琉球,离开中国文献而独立谈及钓鱼岛的文献一个也找不到。井上清还说到:“1971年11月,我初次去冲绳旅行,在那里收集了许多关于钓鱼群岛的历史资料,1972年初,我又利用到西欧旅行的机会,去英国海军资料馆查阅了英国海军绘制的中国南部、台湾和琉球方面的海图,航海日志以及探险记录,一直没能找到日本独自言及钓鱼群岛的历史文献,这不是偶然的”。

 

    支持钓鱼岛属于中国的还不止井上清先生一人。2004年6月,日本学者、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村田忠禧在查证了大量历史资料后,出版了《尖阁列岛钓鱼岛争议》一书,对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列岛的争议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梳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明代以来各种各样的中国地图和文献都把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标注在中国的版图内”。而早在1971年日本左翼报纸《长周新闻》也坚持认为,钓鱼列岛是属于中国的,日本不应该非法占有。

 

    目前,日本政府为钓鱼岛辩解的唯一理由,只是1971年6月17日签署的《日美归还冲绳协定》中包括“尖阁列岛”的说辞。企图以此作为国际法上日本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主要依据。而实际上,这是站不住脚的。理由是,第一,美国无权归划任何中国领土给日本;第二,高于《旧金山和约》的《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早就白纸黑字规定:“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其周边小岛之内”。

 

    “撞船事件”发生至今,越来越多事实证明日本外交大臣前原诚司是直接主导事件的推手。因为9月7日事件发生当日,时任国土交通大臣的前原诚司就指示日本海上保安厅逮捕中国船长和船员,并坚持必须按日本国内法惩罚船长。然后他立即闪电般地从东京赶往冲绳石垣岛,看望涉事的海上保安厅人员,视察了与中国渔船相撞的日本巡视船,称赞日方人员行为“值得骄傲”。

 

    9月17日,日本首相菅直人连任后任命前原诚司担任外相,是想通过这一任命,缓和因“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严重受损的日美关系。可是这位新外相上任后,继续拿“撞船事件”大作文章。9月25日,他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声称,“东海不存在领土争议,我们会继续在这片地区从事巡逻活动,如果发现任何恶意行为,就会根据日本法律予以逮捕”。给受损的中日关系火上浇油。此外,在10月30日开幕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前夕,他伙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再次炒热钓鱼岛问题,散布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论,又对与中国外长杨洁篪会晤内容散布不实之词,歪曲中方在落实两国东海问题原则共识上的立场,破坏了两国领导人在河内会晤的应有气氛,致使中日首脑高峰会谈无法进行。他甚至诬蔑中方为应对“撞船事件”采取的措施是“歇斯底里”,威胁要公布所谓“撞船事件”的录像资料等。

 

    前原诚司作为日本外相,代表右翼鹰派势力,反华亲美,主导“撞船事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抹杀历史和违背外交礼仪,给正常的中日关系发展带来了严重障碍。正如一些香港媒体评说的结论:前原诚司就是中日关系的麻烦制造者。

 

    不过,日本方面仍然有人在推动修复已经受损的中日关系。前不久在比利时欧亚首脑会议上和本次河内举行的东南亚领导人十加三会议期间,菅直人首相寻求与温家宝总理见面便是证明。只不过在布鲁塞尔走廊见面时间短暂而在河内则温菅擦肩而过未能如愿,其原因是菅直人费尽心机营造的会唔气氛失败,破坏者又是前原诚司。

 

    前原诚司是我们那主张对日包容,韬光养晦一百年的北京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的好友。吴建民因此放任前原在外交学院的讲坛上毫无顾忌地散布中国威胁论。现在,掌权了的前原诚司,更是赤膊上阵,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还魂打前阵。前原的种种所为,让中国人民更加看清了吴建民等人多年鼓吹的中日友好和所谓的对日新思维是什么货色。无情地让中国国内的亲日汉奸们原形毕露,这也是前原诚司这条恶狗误判形势的其中一项副产品吧。

 

    亲日派不好当,除了被本民族人民唾骂,还要冒着随时被日本人出卖的危险,真是情何以堪。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