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解读“治大邦若烹小鲜”《道德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6:18:23

不一样的解读“治大邦若烹小鲜”《道德经》

草树先生道德经难点解读之——

 

《道德经》第六十章  治大邦,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民>)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 “若烹小鲜”之本义

 

→“道德经”第六十章讲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最高原则是“若烹小鲜”。然而,对于这一原则的普遍理解——“掌握火候,尽量少搅动”之类,草树先生认为与老子本意实有差之千里之嫌。(王蒙:“若烹小鲜”就是不折腾)

 

→显然,要正确理解老子“治大邦,若烹小鲜”含义的关键在于找出烹大鲜与烹小鲜在做法上的主要区别。

 

→通行解读在“火候”、“搅动”方面做文章,然而无论烹大鲜还是小鲜,这两个技术要点其实都是共通的。

 

→有网友言,时烹为煮,未有“煎”之义。

 

→其实,无论煎、煮、蒸,亦或是红烧,大鲜与小鲜的主要不同处理方法皆为——大鲜需要除去部分内脏,并且还可以将身体各部分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而小鲜则适合整条的、混合的烹饪方法。

 

→“治大邦,若烹小鲜”采用的是一种形象比喻。正所谓“道可道,非恒道”,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厨师形而下的的烹饪之道——技巧,采用抽丝剥茧的办法把它移植到治国方法上来,而是应该把形而下的技术之道上升到形而上的道的高度来理解。

 

※贞观之治的标准

 

→至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明确一下社会治理好坏的标准——人们是否安居乐业——也就是人们是否普遍具有安定的生活感,以及是否喜欢自己的职业。

 

→安定的生活一方面需要靠物质财富来维持,另一方面则需要尽量消除人们贪婪的——纯粹属于心理臆造出来的,譬如虚荣,移情恋物之类而滋生出来的社会性财富欲望。

 

→人们喜欢自己的职业必定是因为它能够最好的发挥自己天性里面的长处,而不会因为世俗价值观念而迷失了自己最佳的人生方向或违背了自己的自然意愿。

 

→通过对自然界各种动植物的观察、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每一种生命都有不同于其它生命类型的需求,而且对于自然生态的保持也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不同的相应价值。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每一个人自然天性中对物质财富需求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最感兴趣的职业也是有所区别的,而且这些区别正是构成社会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最主要条件。

 

※人们为什么不能安居乐业?

 

→按照常识,人们不能安居乐业的最直接原因似乎一方面是因为社会治安不好——譬如战乱、政治斗争、犯罪猖獗等等,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贫穷。然而,这一切一切问题背后的共同起因均是源自于统治者和所谓的圣人——文化和精神领袖们,在对待和教育民众的时候就像对待大鲜一样有了对不同利益、是非善恶的分别、取舍所致。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正如《道德经》第二章所言,一切对自然存在和意识形态的分别概念都是相伴而生,相待而成,并且是相互转化的,均不是自然存在之存在。

 

→人类一旦有了分别、取舍、爱恶的主观行为和意识,也就脱离了自然本性。因此,自性与自我,个人、家庭、团体、种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纷繁复杂的矛盾和冲突自然也就产生了。所以,老子紧接着在第三章指出了“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现可欲”的三大具体治国措施和“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其无知、无欲也”这一治国的核心主张。

 

※老子不是鬼神论者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一些学者认为,老子在此承认了鬼神的存在。这实在是误会了老子。其实,这里所说的鬼神不是神秘鬼神信仰中的鬼神,而是导致人们不能够安居乐业的主体(鬼)及其行为能力(神)。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指的是统治者和圣人在教导人们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自然本性和价值的先天差异之后,尽管人们具有不同的需要和价值,但由于各自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人,因此也就会彼此尊重对方而不相互伤害。

 

“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并不是彼此没有伤害对方的能力,而是不把能量用在彼此伤害方面。

 

“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彼此之所以不互相伤害并不是相互之间妥协的结果,而是导致相互对立、矛盾观念产生的条件——教导民众的圣人对不同事物的利益、是非善恶产生分别、取舍的观念没有了,所以就不会使民众彼此之间产生纷争和斗争。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里的“两”并不是通常解释认为的鬼与神,鬼与圣或神与圣,而是指矛盾对立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