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8:10:37
假如你是Wilson Feng,今年40岁,身为美林中国投行业务负责人,是家族的骄傲,而且明显拥有远大的未来。那么,面对打电话要求采访的彭博社(Bloomberg)记者,你会说些什么呢?
“我想改变自己的生活,”Wilson Feng说道。“这是一场噩梦。如果我继续呆在投行,我父亲会认不出我的。”
Wilson Feng将去一家中国国企工作。他解释说:“国企的收入比投行低,但生活会好一些。”美林损失惨重。该行环太平洋地区投行业务主管达米安•丘尼拉利(Damian Chunilal)表示:“他的离去令人遗憾。他是一名模范员工。”
 
“模范员工”这个词可能比美林所意识到的更贴近现实。因为这不仅仅是另一个高管被累得精疲力竭的例子。本周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未来几个月,Wilson Feng走上的这条道路可能会越来越拥挤。
公关顾问公司CHA的这份报告名为“有意义的工作”(Worthwhile Work),涵盖了对英国各行各业1500多名员工的调查结果,揭示了人们对现有工作机会的严重不满。
报告显示,在私营企业中,大约40%的年轻员工(35岁以下)正在考虑转投公共部门或是慈善机构。在所有年龄段的私营企业员工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这种想法。超过60%的18岁到25岁员工,及近一半所有年龄段的员工,都正在寻找他们所谓的“更有意义的”工作。
这样一种说法会让一些经理感到义愤填膺。他们所说的“有意义”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想要什么?你已经为他们做了那么多:带薪假期、病假工资、周末休息、健康与安全立法、各种反歧视法规,再加上薪水和退休金……现在他们还想得到精神鼓舞?他们简直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义愤填膺的管理者的榜样是电影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当紧张的影星问他,他们拍电影的“动力”是什么时,他的回答非常直白:“你的工资。”
成熟的老板也会对员工更多不切实际的期望感到不耐烦,尤其是对那些Y一代成员(朝气蓬勃、20来岁的年轻人)的期望。这里有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虽然年轻同事可能会一直工作到60岁以后,但很多人似乎急于快速提升。
年轻同事似乎尤其不认可,把自己奉献给财富创造是一个诱人或崇高的理想。CHA首席执行官科莱特•希尔(Colette Hill)称:“你会听到人们说,他们目前会继续为私营企业效力,今后则打算离开去做‘更有意义的工作'。”
这项证据说明了领导的极度失职。雇员不知道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或价值。他们不明白盈利能力为什么很重要。雇员忠诚度调查必然会产生糟糕的结果,我们对此不必感到惊诧。雇员并不觉得企业提供了任何值得自己忠诚的东西。
领导力大师们夸夸其谈地讲到,要提供一个人们愿意效仿的“故事”。更简单地说,如果经理们直接告诉员工,自己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这将会是一个不错的变化。盖洛普(Gallup)的“员工满意度调查12问”(Q12 employee satisfaction survey)是一个探知员工想法的常用办法,它开篇第一句话是:“我知道单位对自己工作的要求。”员工须要对此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令企业领导人吃惊的是,这第一句话常常揭示出对员工的管理是何其糟糕。
企业责任(corporate responsibility)是否提供了一个人们愿意倾听的新故事呢?虽然CHA的调查证实,雇员在乎企业责任,但它本身并不是目标。好企业是负责任的。但它们还有一个人们可以信赖的目标。领导人必须更好地解释,员工为何早上应该来上班。
情景喜剧《办公室》(The Office)及约书亚•菲里斯(Joshua Ferris)去年的畅销书《我们走到了尽头》(Then We Came to the End)之所以广受欢迎是有原因的。对那些没有意义的工作的描述让观众和读者产生了共鸣。菲里斯看似平直的叙述这样描写了一个平常的工作日:“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一段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中,伏案做着一些手头的任务。”鼓舞人心吗?好像不是吧。
把货物摆到超市货架上,让家庭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食物,这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将顾客的支票打入正确的账户,也也是有意义的。管理者必须要说明,为什么这些及其它显然很平凡的工作很重要。
我们不必走到芝加哥作家斯特兹•特克尔(Studs Terkel)所说的那一步:“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糊口和挣钱,而是要日复一日地探索生活的意义,求得人们的认可,而不是从周一到周五像行尸走肉一样生活。”但如果一个企业可以成功地提供有意义的工作,它将把竞争者远远地甩在后面。
译者/李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