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取用户隐私:网络不兼容之战暴露秘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5:06:33
窃取用户隐私:网络不兼容之战暴露秘密  花随月转阴晴收录于 新文化报           随着腾讯与360之间战争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网友从他们的争斗中看清了一个事实——窃取用户隐私。这让网友们感到心惊。

  网友“李承鹏”发帖称,“不要那么激愤地围观,我们没有隐私……看到这里,您肯定刚刚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千万不要成为祖国的360,也不要以外挂形式企图偷窃组织的隐私,否则你整个人被自动卸载,那就不是一切归于Q,而是一切归于0了。”

  互联网究竟有没有隐私?吉林盈通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网络评论员大玉的回答是肯定的,“互联网有隐私,之所以被认为没有隐私,是因为360和腾讯都存在对用户行为的收集,目的无非是更多了解市场动态和发展,也是他们向商家展示实力的方式。“他表示,也不排除有些企业通过收集卖钱的行为。“在互联网行业,要想绝对阻止企业偷窥用户隐私是不可能的,主要靠企业的自律。”

  关键词:安全

  无法逃避的“后门”

  “后门”,曾被国人列为“贬义词”,如今却成为“危险”的代名词。虽然许多网友不懂网络世界的专业技术,但是对“后门”可能带来的隐患却门清。

  “后门”究竟是什么门,它会对用户造成哪些影响?大玉说,“后门”其实就是一种监控。这种监控在所有杀毒软件和互联网软件都存在。“后门”的起源是一种对用户行为的收集,和“隐私”相互照应。商家为了增加自身对用户数据的收集和掌握,一定要做这种“后门”的程序。

  “其实,我们的电脑控制权并不在用户自己手中,而是在杀毒软件商手中。虽然我国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也有相关规定,但不完善。而在国外,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更完善些。比如任何公司以商业模式出售用户隐私,都是犯罪行为,要对用户进行赔偿。”

  关键词:道德

  360靠“战争”炒作?

  连日来,很多网友针对互联网两大巨头为了各自利益而置用户利益于不顾的做法给予抨击。

  网友“萍水相逢”表示,他用了6年QQ,也用了一年半360,360虽然通过免费做法,取得大量客户的信任,其营销策略很成功,但做强的同时也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与社会公德。

  “这场战争,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赢家都是360。”大玉说,360一向靠炒作扩大自己在业内的知名度,比如之前选择金山,瑞星,以及此次腾讯。

  大玉说,在没有爆发腾讯与360之争前,360在互联网的地位不能与腾讯相提并论,但此次之争,大大提升了360在行业内的知名度,所以,无论结果如何,胜利者都是360。

  他呼吁这些互联网的企业,应该把道德放在利益之前,置于第一位,只有保护了用户,才能保护自己。

  关键词:冷漠

  俩巨头掐架 “第三方”获利

  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就在两大巨头打得如火如荼时,却给了其他商家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许多网友因为厌烦了两大巨头之争,纷纷转而选择使用其他可替代软件。

  网友“树青鸟水妖”跟帖表示,“360也好,QQ也罢,把哥的电脑当啥了?你家菜地啊?想种就种,想偷就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让你们在哥的桌面上打架,哥不用你们了,哥找到替代软件了,你们谁也别牛!”

  大玉表示,这次事件,打击了两大龙头企业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却给了其他软件商一次提升市场份额和知名度的机会。比如聊天软件MSN、阿里旺旺等,杀毒软件像金山、可牛等。无论哪一方败掉,都是给本行业其他商家一个机会。

  关键词:免费

  绝对垄断 意味叫停 “免费”

  网友“你假正经啊”选择支持的方式非常直白,但也代表了部分网友的心声。

  “俺小老百姓不知道谁对谁错,但是俺只知道,谁免费,俺就支持谁,以前用瑞星,一次要几百,用金山,一次也用几百,俺用不起,所以俺都卸了,俺用了360。不多说,实惠看得见。至于QQ,俺只用来聊天。其他的一概无视。”

  在互联网市场,真有永远的“免费”吗?大玉肯定地表示,不可能。

  “目前两家软件的基本服务虽是免费的,但QQ已经有部分服务属于收费项目。”大玉说,之前,金山、瑞星进入市场时,也都是“免费”起家,但现在不都收费了吗?同样,一旦360成为占据行业中绝对垄断地位,肯定也会增加收费增值业务,这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监管

  互联网市场“婆婆”太多

  就在两大巨头互揭疮疤时,国家工业信息部和中国互联网协会同时出手干预此事。但有业内人士表示,与其做马后炮,不如打提前量。

  对此,大玉也有些无奈。他表示,目前互联网市场属于多头管理,也就意味着管理不到位。

  他认为,相关监管部门也应该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对互联网软件收集个人隐私方面加大监控力度。同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