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私人银行幸福的烦恼:1人服务100个富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45:27

中资私人银行幸福的烦恼:1人服务100个富豪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6日 01:24  第一财经日报

  客户呈几何级数增长,但人才匮乏

  秦丽萍

  自从2007年3月中国银行(3.60,0.00,0.00%)率先涉足私人银行领域以来,庞大的高资产人群让中资银行看到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凭借着东风,国内私人银行业发展也渐入佳境。

  不过,在客户迅速增长的同时,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也存在幸福的烦恼——服务客户的人才难觅。

  客户呈几何级数增长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即将进入几何级数增长阶段,最近一个月,我们新增的私人银行客户就有600多位。”招商银行(15.44,0.08,0.52%)私人银行部常务副总经理王菁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财商》。

  据了解,招行目前拥有1万户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私人银行客户,户均资产达到2100万元,连续三年保持了35%的增长。

  法国兴业银行(28.54,0.07,0.25%)私人银行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李晓芸表示,2009年法兴私人银行在中国开办以来,今年的客户人数已经翻倍,客户资产规模增长了300%。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黄琦对本报表示,2010年银行半年报显示,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比年初增长17.29%,客户总资产管理规模比年初增长19.88%;中信银行(5.96,0.01,0.17%)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达7563户,比上年末增长44.80%;民生银行(5.68,0.04,0.71%)私人银行客户财富资产达337亿元;工商银行(4.82,0.20,4.33%)6月末私人银行客户突破1.6万户,管理资产3200亿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仍有很大空间。

  招商银行去年联手贝恩公司发布的《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09年底,中国持有资产达1000万元以上的人群约32万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超过9万亿元。这些人中七成左右是企业家,三成左右是职业经理人、专业投资者与影视明星等。

  人才之困

  幸福的背后,也有烦恼。

  “客户数量快速增长,这对我们的服务能力提出挑战,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增长的速度跟不上客户增长数。”王菁表示。

  有银行人士对本报表示,该行营销团队一年的增员幅度只在30%左右。在此背后,是人才难寻。

  某国有银行一位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也对本报表示,其所在的私人银行分部,去年客户增长了100%,于是今年计划招聘26个客户经理,计划增幅为50%,但截至目前只招到10个。

  此前一向重视从内部选拔客户经理的招商银行,今年也一反常态开始对外招聘私人银行客户经理。

  但王菁表示,对外招聘情况并不理想,因为国内整个私人银行业历史也才三年半而已,想挖人才也难以挖到合适之人,人才匮乏是每家私人银行面临的共同难题。

  某股份制银行一位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对本报表示,按照国外的经验,一般一位客户经理服务大约30个客户,当然还要看管理的资产规模。“比如我当时在渣打,管理的客户资产为7亿美元,大约10个客户而已。”

  而在国内,目前由于人才匮乏,很多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服务的客户数量远超过这个数目。“我行有一位非常资深的客户经理,他现在一个人服务50个客户就表示不能再增加客户数量,因为时间和精力顾不上来。”上述某国有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对本报透露,目前业内正常是一位客户经理服务于100位客户,1:50的比例是多家私人银行当前努力追求的目标。

  但很多银行对本报表示,这并不阻碍业内对私人银行发展的乐观态度,因为对中外资私人银行来讲,在人才问题上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尽力做好产品开发、增值服务等工作,才更有机会抢占先机。

  模式之争

  作为舶来之物,难免水土不服,难免有模式选择的问题。

  多家私人银行内部人士对本报表示,前两年,一些银行照搬或考虑走国外私人银行的成熟路线,即纯粹的事业部制,将零售银行与私人银行完全分开。但这意味着私人银行要单独挖掘客户来源,而如果要求零售银行部将高端客户资源转移出来,这又剥夺了零售银行的巨大利润,为此部门之间的矛盾不断,因而转走准事业部模式。

  国内目前通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模式有两种:一种以交通银行(6.36,0.12,1.92%)和招商银行为典型,将私人银行部隶属于零售银行部;另外一种采取准事业部制,私人银行部与零售部平行。

  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比如在营销费用上,准事业部制可单独核算。共同点则是都与零售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零售部共享利润,这也是模式能够成功的最大原因。

  经过这样的摸索折腾后,国内私人银行业发展日趋顺利。“我们的私人银行业务从今年4月份开始实现盈利。”王菁表示,盈利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客户资产的管理费;二是业绩提成。

  此外,宣称今年开始盈利的还有民生银行,该行私人银行部方案规划中心总监刘天凛对本报表示:“私人银行最大的收入就是产品销售费用,此外是利息收入,但管理费和顾问咨询费现在还无法收取,因为暂时还无法提供对应的服务。”

  上述国有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则坦言,谈到私人银行的盈利问题,这要看如何界定盈利的概念,因为国内中资私人银行普遍挂靠零售部,成本和利润算给零售部,所以每做一笔业务自然意味着盈利,但这并无很大意义,如果私人银行纯粹事业部制,那时的盈利才算真正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