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国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1:57:56

德国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美日的第三经济强国,又是欧洲除英法之外的第三军事强国。德国的国防工业已经完全实现了现代化,能生产多种常规武器,为世界军火生产和出口大国,武器在国际市场上富有极强的竞争力,销往世界五大洲。

    德国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美日的第三经济强国,又是欧洲除英法之外的第三军事强国。德国的国防工业已经完全实现了现代化,能生产多种常规武器,为世界军火生产和出口大国,武器在国际市场上富有极强的竞争力,销往世界五大洲。德国的国防工业之所以比较兴旺发达,得益于德国长期把国防工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支柱产业,实行寓军于民的产业模式,积极扩大军火出口,不断促进军工企业的合并与集中,加强军工科研与生产的国际合作。 

    一、德国国防工业现状透视 

    德国的国防工业一向比较发达,曾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军工生产能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强大的国防工业是其坚强的后盾。二战后德国的国防工业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军工设施作为战败赔偿,被战胜国拆走,而且军工生产也受到国际社会的严格限制。但德国工业生产发达,军工技术先进,拥有很大的潜在生产能力。从1954年西欧联盟决定重新武装西德以来,西德的国防产业又开始战后的重建工作。经过22年的发展,到1976年,西德已经从一个武器净进口国变成了一个武器净出口国。对西德的国防工业来说,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化。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飞速发展,到冷战结束时,西德的国防工业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前五位之列。德国统一后,虽然国防工业总体规模有所缩小,军工从业人员减少,但军工生产能力却没有下降,在总体上继续保持较高的军事技术和生产潜力,在个别项目上继续维持世界一流水平。现在国防工业的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已放在系统技术和尖端技术上,特别是指挥系统和武器使用系统方面的应用传感技术和电子技术。
 
    目前,德国的国防产业已经完全实现了现代化,在国际市场上富有极强的竞争力,具有自行研制和生产各种常规武器的能力,其生产能力在欧洲乃至世界都是比较强的。军工门类包括军用航空、电子、导弹、兵器、舰船五大门类,因为政治、历史的原因,没有军用核工业和军用航天工业。全国大约有1000多家能生产军工产品的企业,大致分为5类:超大型军工企业,如戴姆勒•奔驰公司;大型军工企业,如西门子、莱茵金属公司等;外国军工企业的子公司,如塞尔公司等;对某个军工领域有丰富生产经验的、规模不大的公司,如韦克曼公司等;主要生产武器系统零部件,约有数千人的公司。德国研制生产的不少武器装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在飞机制造方面,德国与英、意合作研制的“旋风”战斗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歼击轰炸机之一,主要企业有道尼尔有限公司、戴姆勒•奔驰公司、胡贝尔飞机制造公司等。道尼尔有限公司是DO-228小型多用途飞机、DO-34“海田凫”球形无人飞行平台的生产企业。戴姆勒•奔驰公司是生产“欧洲2000”战斗机、“旋风”式战斗机、“风扇教练”系列教练机、BO-105、BO-108直升机以及各种无人驾驶飞机的大型集团,该公司还生产多种不同类型导弹。
 
    在舰船制造方面,德国制造的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快艇、和水雷战舰艇设备先进、安全可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主要企业有霍瓦兹造船厂、施图尔肯公司、布莱梅富坎造船公司、布洛姆与福斯造船公司、罗兰造船厂、吕尔森造船厂、阿贝拉斯穆森公司等。霍瓦兹造船厂是德国海军潜艇的主要生产基地,德海军现役的206型和205型潜艇都是由该厂生产的;施图尔肯公司是生产驱逐舰的主要企业,它生产了战后德国首批“汉堡”级驱逐舰;布莱梅富坎造船公司是德国护卫舰的生产企业,如“不莱梅”级护卫舰就是由该厂生产的;布洛姆与福斯造船公司是“勃兰登堡”级护卫舰的生产厂家;罗兰造船厂是“西提斯”级小型护卫舰的生产厂家;阿贝拉斯穆森公司主要生产各型扫雷舰艇。
 
    在陆军装备方面,德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独立研制主战坦克之一,发动机闻名世界,“豹式”Ⅱ坦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之一,装配的发动机单位体积功率远高于英国“挑战者”和美国M1坦克上的发动机。德国与法国合作研制的“米兰”、“霍特”反坦克导弹和“罗兰”防空导弹世界闻名。生产陆军装备的主要企业有克劳斯玛菲公司、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蒂森亨舍尔公司、贝格机械制造厂等。陆军现装备的“豹式”系列坦克、“狐狸”装甲运输车、“美洲豹”装甲战斗车、“猎豹”式自行高炮、“黑豹”轻型侦察车,以及其他各种作战车辆主要是由这些公司生产的。此外,陆军武器、作战及运输车辆方面制造方面,还有戴姆勒•奔驰公司、汉莎车辆制造公司等。

    德国的电子工业水平和美日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军用电子产品的产值也远不及美、英、法,但在某些方面,如雷达、通信设备、夜视仪器及射击指挥系统等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德国的国防工业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南部侧重于生产陆、空军装备,位于这个区域的巴伐利亚洲和巴登符腾堡州,军品订购量占全德军品订购量的2/3,前者能够制造80%军用航空设备,后者能制造60%的军事运输设备。北部侧重于生产海军设备,该区域的不来梅州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集中了军用舰船制造业,前者的订购量占海军总订购的55%以上,后者占40%。
 二、德国发展国防工业举措分析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了在国际上寻求更大的发言权,维护和拓展德国的国家利益,德国在近几年加快了武器装备建设步伐,不断加强国防科研投入,大力支持本国国防工业发展。二战后,历届德国政府,从西德政府到统一后的德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国防产业的发展,把它作为一个国家国力强盛的重要标志。政府对军工企业实行合同管理,提供优惠政策、补贴和低息贷款。具体管理形式是:国防部同各军种协商确定发展项目,制定武器生产计划,国防部下属的国防开发局负责研究和发展工作,并根据样机试验结果和生产质量选定承包商,国防部下属的国防采购局则负责具体采购事宜,其职能包括批准合同、监督合同的执行等。在军工企业里,研制经费都由国家支付,国家提供担保。

     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法德西四国为研制欧洲的民航客机“空中客车”以抗衡美国的波音而花去了巨额资金,在德国,MBB公司为其子公司“德国空中客车”生产飞机组件,公司的大部分亏损均由国家承担。MBB公司被奔驰公司兼并后,国家仍为其提供巨额资金资助。德国这个军火王国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得到了历届政府的大力支持、产业政策倾斜。例如,德国空军原想购买美国飞机,因为这类飞机随时供货,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但军工企业的意见占了上风。他们认为德国应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要跟上技术的发展而不能依赖美国,必须研制自己的飞机。而政治家们按军工企业经理的愿望作出了决策,继续研制90式歼击机,并取得了成功。 

    在德国,很少有单纯生产军品的企业,较大的公司都是既生产军品又生产民品,并且把军品的科研与生产完全纳入市场体系之中。这样做的优点很多:政府部门和军队领导机关,可以摆脱管理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的繁重任务,减轻工作负担,利于抓好重大的规划和确定发展方向;可以减轻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对军品订货的依赖,利于企业把自己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既生产军品又生产民品,利于技术在军、民之间的相互转换。这并不是不重视军工生产能力,而是注重发展军工生产的潜力。

    正如德国的防卫白皮书说:出于军事、后勤、技术、经济等原因,不能放弃本国土地上的军工生产能力。德国的国防产业界没有像美国、法国等那样的军工联合会之类的组织,只有一个“军工经济工作组”,是咨询机构和交流信息的场所。德国政府和军工企业强调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重视军民两用技术的相互转换和利用,并给予资金支持。德国政府认为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大量节省研制生产费用、弥补国防科研经费日益短缺的重要途径。目的是使武器装备的发展植根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科研基础之中,充分调动各行各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科技和生产优势,加快新技术在军品开发和生产中的运用,缩短武器装备的研制周期,促进国防产业的蓬勃发展。 

     德国的军火贸易历来是国防工业的支柱。长期以来,德国政府要求军工部门在满足国内武器装备需求的前提下,积极扩大军火出口,并把军火出口作为保持国防产业规模和能力,补偿国防科研经费不足,扩大德国的国际影响和作用的战略措施。虽然德国也曾有一些军火出口的限制,有时迫于国内外的舆论压力,政府表示要对军火出口进行严格的管理,对违法人员要严惩,但都是口惠而实不至,并未有多少实际行动。两德统一后,德国大量廉价出售原东德的武器装备,加快本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更新步伐,给军工企业带来了大量机会。
 
     由于历史的原因,德国军工企业在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同美、俄、日相比,规模小,经济实力有限,难以同这些大国的军工企业相抗衡,为此,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起,德国政府开始促进和推动军工企业的合并与集中,以增强与外国大公司的竞争能力。奔驰公司在1986年兼并了ABC电气公司、Dorniet航天技术公司和MTU发动机联合公司,成了联邦德国最大的康采恩。1989年奔驰公司又与著名的军工企业MBB公司合并,成立戴姆勒•奔驰公司。军工企业的合并与集中,一方面可以保存军工核心力量,合理使用技术力量,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使军工企业具有足够规模和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国防产业的国际合作是德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基本方针。

    德国政府认为,各国的国情不同,在经济、技术、资源等方面互有优势与劣势,跨国合作能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跨国合作还能提高武器装备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跨国合作还把国与国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国家安全度。1993年12月2日,德、法两国国防部长会议决定成立联合的武器装备局。目前,德、法两国的武器装备合作项目就达100个。德国与西欧国家的重大合作项目有EF2000战斗机、NH90直升机、“虎”式直升机、FASE未来地对空导弹、护卫舰、大型运输机、侦察卫星等。估计今后的合作项目还会进一步增加,为未来的欧洲国防产业一体化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