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亦是生活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7 22:49:21
养生之道,亦是生活之道

  中医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是因为阴阳、五行、中庸等观念,在中医中无不尽其所极的铺设张扬;另一方面,从医入道,又是掌握传统文化精髓的捷径,大到天地宇宙,小到个体生命,天与人尽在此中融合,象与数也不再虚无飘渺,而是如我们每一次呼吸一样,那样真实而令人感动……学习它,玩味它,按照医道的指点,挖掘探寻我们的身体及灵魂之秘,将使我们完善人生,掌握生活之道。  其实中国老百姓可能也不大明白,为什么要“冬吃萝卜夏吃姜”,日久天长他们这样吃了,就真的体会到了“不用医生开药方”的实惠。我国著名创意经济研究专家文丰教授说,千百年来,中国的百姓因循着古训就那样自自然然的生活着,被称为“中医”的医学护佑者。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著名、最古老的中医典籍之一,而其中却只有13个很简单的药方,它真正的意图,是让我们更多的关注身心的修养,而不要过分依赖药物。健康的秘密在于自己的情志和经脉气血是否顺畅。中医讲的养生,就是我们每天要按照人体的本性去做,什么时间做什么时间的事。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文丰说,夏天我们的阳气全部浮越在体外,身体内部形成了一个寒湿的格局,人体的脾胃是最虚的,消化能力也是最弱的,所以我们在夏天要吃一些姜类的温热、宣发的东西。而等到冬天,我们的阳气全部收敛了,吃萝卜可以清凉顺气,使我们的身体保持清凉和通畅的状态。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在春夏养生发、生长,到春天,你就不要去想别的了,只调养你的生发、生长就可以了,因为这就是生发、生长的季节。秋冬养阴,就是秋冬养收敛、收藏。用《易经》的观点来说,春夏养阳就相当于乾卦的“自强不息”,就是越奋进越好;秋冬养阴就相当于坤卦的“厚德载物”,越厚越好,收敛得越多越好。  中国人自古就有冬令进补的习惯,这正是按照天地自然的顺序去做的。文丰解释说,冬天是可以进补的,因为冬天人的热全在体内,可以把一些很不容易消化的滋腻的脂膏类滋补品都消化掉,并以此储备足够的能量。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冬至进补阿胶的习惯,阿胶正是用上好的乌驴皮和东阿县的地下水来熬制才行。因为驴属于水性,水性是主收敛的,所以阿胶就是取其收敛的功效。那么,在冬季食用阿胶,正所谓顺势而为,强化了身体收敛、藏精的功能。  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阿胶能够补血,这也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的。血是红色的,就像心火一样,它是主散的,服用阿胶,恰好增强了血的收敛功效。中医认为,一个人的健康标准就是气血充足。人体的脏器就如同人一样,吃得饱饱的,干起活来才有劲,而血就是脏器的饭。我们现在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正是由于人体的总血量不够,也就是给脏器减了饭量,虽然它们都在运转,但因为没吃饱,就容易疲劳、无力、抵抗力下降,时间一长,各器官供血不足,各种疾病就会惹上身来。   所以,我们平时如果注意养血,保持体内血的质量和浓度,就可以远离疾病。  其实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但往往有两个误区。文丰坦言,一是不知道病从何处来?人为什么会生病———习性造病。现在很多人没有悟出健康之道,就是要把握“天人合一”的养生智慧。人一定要有理性,要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同时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我们应该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才能度百岁乃去。二是盲目追求保健品。我们身边的许多人每天都在大把大把地吃那些合成的保健品,殊不知,我们的老祖先早就为我们验证了许多药食同源的好方子。就拿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阿胶来说吧,它的原料———驴皮、水,都是天然之物,而它补血养血的功效,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五脏坚固,血脉和调……不失其常,故能长久。如果我们守着这么好的扶元固本的天赐食疗之品不用,岂不可惜。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我们要蓄之、养之的。中医的真正作用,不是机械地对疾病进行治疗。文丰非常形象地比喻说,它像一位老师,告诉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改掉导致我们身体衰弱的坏习惯,如何建立起良好的、符合我们生命本性的生活习性,并引导我们顺应自然的力量。只要我们把这些问题都掌握了,身体的很多问题都能解决。这也是中医倡导的一种养生之道。  春天的生发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冬天的藏精而来的。所以冬天养不起来,春天就无法生发,春天养不好,夏天就会出问题。不要认为,今天腹泻了,就是昨天的事。实际上,秋天患腹泻,有可能就是你夏天的问题,甚至更远是春天的问题。  做人、做事要顺其自然,守时、守位,并且始终要保持这种情志。文丰特别强调,《黄帝内经》中讲的春天,不是单纯的季节概念,春天只是一个比喻,比喻人生命的初始,比喻万事万物的开端,比喻人的青春……所有事物的开端都可以从春三月开始。把这段话弄明白了,关于事业也就弄明白了,生活也就弄明白了。  所以,如果中国只能以一种方式惊艳世界,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