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焕:从名校的光环中收回一点目光(新京报 2008-3-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4:52:17
从名校的光环中收回一点目光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3-22 7:58:19 · 来源: 新京报

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这样一路走来,又何尝不是我们做家长的在强化他们的竞争,原本差距没有那么大的,被我们无形中放大了。过度的竞争,既给了一些名校渔利的机会,也使我们的孩子陷入种种盲目考证、考级的额外负担中。
一年一度的“小升初”在即,北京许多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及其家长又仿佛陷入了某种恐慌和“季候性痉挛”。《中国青年报》3月21日报道,自从北京市规定任何竞赛成绩和考试不得与“小升初”挂钩后,北京中学不再举办公开考试,而通过寒假培训班对学生进行选拔。一些家长带着孩子不停地报名、不停地参加考试、面试。有不堪重负的孩子给总理写信说:“学校教的不考,考的又不教,你们到底要怎样,还让我上学干什么?”
我也是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家长,也在替儿子找学校,有一些感想,一直想写出来和大家分享。的确是有一些学校仍在要求学生“有什么证书就带什么证书”,但没有证书的孩子恐怕更多吧?其中也包括不少潜质优良的孩子。也的确有一些不错的中学明确表示不看各种证书,只看他们孩子在其自行组织的选拔性培训和考试中的表现。
依我看,现在的这种小升初模式倒很像我们理想中的大学自主招生模式,就是各学校自由命题自主招生。所以有时家长带着孩子多家学校奔波不可避免,毕竟是一种“双向选择”。在这种双向选择中,各个具体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就显现出来了。这种差异并不单指教学质量,而是包括他们的录用选择学生方式。
通过从网上搜集资料,和对多所各类中学的实地考察,我的一个最大感触就是:名校的差距,也许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么大!一是各类型初中毕业生升到“重点高中”的升学率差距未必过分的大,原本一般的学校通过狠抓教学质量连续多年统揽中考前三名的也不鲜见;二是从毕业生的分数情况上看,差距也未必那么大。也许一类名校和三类名校的平均分,差距也就是二三十分。在这二三十分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一定那么大吗?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同一个孩子,在发挥正常或稍微不正常之间,其几门功课的总差距可能就不止二十分。
中学的情况如此,小学、大学的情况大同小异。不妨听听薛涌先生给我们讲讲“美国故事”: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大学校园里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学生(由于竞争激烈)放弃了就读哈佛、普林斯顿、耶鲁等名校,而转投一些规模较小的大学。由于传统的“二流”院校和一些小型但有特色的高校,得到了比以前更好的生源,从而提升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大西洋月刊》2004年第10期刊登了格雷格·伊斯特布鲁克的文章《谁需要哈佛》,他指出,这些非名牌大学不上的疯狂,和上不成后的失望或崩溃的基础———进入名牌大学改变你的生活———是错误的,因为进不进名牌大学对后来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差别。他用数字证明,扣除通胀因素,美国人的平均收入自1960年以来翻了一番,但人们却情绪低落(抑郁症比50年前增高了10倍)。
换一个角度说,家长们从小把孩子逼到“过度竞争”的独木桥上,何尝不是在促使其在“贪得无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一路跌跌撞撞“患得患失”?某种程度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这样一路走来,又何尝不是我们做家长的在强化他们的竞争,原本差距没有那么大的,被我们无形中放大了。过度的竞争,既给了一些名校渔利的机会,也使我们的孩子陷入种种盲目考证、考级的额外负担中。
也许,我们应该从名校的光环中适当地收回一点目光,更多地专注于孩子自身的成长上,比如:习惯、爱心、责任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及人生动力的养成,等等。而普天之下,学校那么多,选择的余地总是有的,而且余地会越来越大,学校之间的差距则会越来越小。
□童大焕(北京 媒体从业者)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guanchajia/2008/03-22/021@075819.htm
童大焕:从名校的光环中收回一点目光(新京报 2008-3-23) 社论:2008:从个体的权利与命运出发(新京报 2008-1-2) 社论:好社会的起点从关怀孕产妇开始(新京报 2008-1-20) 蒋理:从刘翔退赛看“金牌主义”的两面(新京报 2008-8-21) 从“申报”到“公示”:监督的应有之意(新京报 2007-3-28) 社论:从“诤言”到“辩论”见证两会进步(新京报 2008-3-18) 舒圣祥:“生活在真实中”是无权者的权利(新京报 2008-10-2) 石兆:河北蔚县事故中被收买的记者是谁?(新京报 2008-10-27) 纪卓瑶:万亿GDP中有多少绿色?(新京报 2008-3-27) 陶短房:行政诉讼法更应“就民不就官”(新京报 2008-3-23) 从“新的贫困”中走出来 镜头下发钱赈灾 拍摄完挨家收回(新京报 2007-8-18) 沈睿:从大法官人选看美国女性的政治位置(新京报 2005-10-30) 邓聿文:公众的“审计疲劳”从何而来?(新京报 2006-9-13) 笑蜀:市长的尊严从哪里来?(新京报 2007-5-9) 女子从故障ATM机取走60万元(新京报 2008-1-29) 吴祚来:从赵本山卖拐到蔡明售楼(新京报 2008-2-8) 王琳:尊重网络民意请从“华南虎照”做起(新京报 2008-4-27) 白烁:纯洁官员队伍从官员“入伍”开始(新京报 2008-6-4) 曹林:名人从代言丑闻脱身乃法治之耻(新京报 2007-3-19) 何兵:从审判“躲猫猫”入手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新京报 2009-3-1) 王晶:从大历史看圆明园兽首拍卖风波(新京报 2009-3-4) 童大焕:政府“派红包”,香港如何避免东莞的尴尬(新京报 2008-7-25) 黄鸣:免费墓地:还逝者死的尊严(新京报 200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