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 公款消费面面观/思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3:09:14
反腐倡廉 公款消费面面观/思维  

    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需要用钱.缺钱——缺钱——成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程”,人们不禁要间:国家财政拨出的钱究竟到哪儿去了?
    回答这个问题,本文无能为力。然而,当今社会上的“公款消费”吞噬了巨额的钱财,却是人所共知的。

一桌宴席十头牛

    据报载,某地区1991年高档烟销售高达2.3亿元,其中80%是用公款购买的。仅此一项一年就烧掉公款18亿元,而当年该地区财政入库才3.9亿元.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2年全国用公款大吃大喝的钱财相当于两座三峡大坝.1993年“水涨船高”,保守估计,两座三峡大坝已打不住了.这种惊人的“吃公”,怎不吃空国家的财政?
    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三令五申狠煞吃喝之风。可以说.世界上投有哪个国家的领导者象中国领导人这样苦口婆心地反复教育自己的官员该怎样去“吃饭”世界上也没有哪一国政府象我们的政府这样下发了这么多关于“吃饭”的文件。有水作过统计,60年代至今,政府下发的有关禁止公款大吃大喝的文件已有120份之多,仅1988年以来的类似文件就有30多份.红头文件发得越多,大吃大喝之风越猛.只要你到高级酒店、餐厅去看一看,那几百元甚至上万元一桌的“豪门宴”不复稀罕。几十元口的人头马、茅台天天有人喝,几百元一对的熊掌,上千元一盆的燕窝……这些豪华之宴有几个是掏私人腰包的?
    外国人称“中国是公款消费的天国”。中国人的“吃”的确创造了世界之最,有无数可以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珍闻酒宴的残汤剩水醉死了养猪场的一大群猪;某县两个局长在酒桌上互相竞争称雄,一个当场醉死……
    吃,越来越大胆放肆。W君是一个实力单位的头面人物,据他称,一年下来平均每周大概要“公吃”两三次,这是指推脱不掉的吃。若有请就吃,几乎天天都有,很难安排周全。他说现在的“公吃”一般标准每人在100元左右,高档的每人可达几百元,最高的每人1000元的“豪门宴”也吃过。对此“公吃”他也反感,心里很不好受,而且吃得伤肝又伤胃,但没法子,“公吃”是一种工作,推辞不掉。
    据某大报报道:一家豪华的饭店,中午摆了23桌高档宴席,仅二桌是私人消费,另22桌是公款吃喝。对此、报社发表言论说:“这样吃下去怎么得了?”
    如今的“吃法”可谓花样繁多,品种俱全“世上珍宝”无所不吃.大会吃,小会吃,班组会吃,村民会也吃;检查吃,评比吃,考核吃,验收更吃;评奖吃,争取戴“贫困”帽子还吃;考察吃,旅游吃,“横向联系”当然吃……笔者曾目睹这样一副对联:“厂庆场庆店庆校庆社庆处处庆;十年八年五年三年两年一年年年吃”,横批:“普天同乐”。而且吃的品种不但有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就连国法保护的野生动物也吃,更有甚者,有人还吃黄金宴,毒蛇席……总之,大事小事没事都.吃,吃空了国家的财政,吃得老百姓怨声载道。吃喝风为何屡禁不止?原因极简单:一是吃公款不心痛,二是吃公款不犯罪.

一辆轿车一栋楼

    如今路上跑的轿车越来越多,越来越豪华,十几万、几十万一辆的高级轿车举目可见。而这些日夜奔驰的小轿车有多少是因公而用,没人能够说得清.当然也无需说清。
    有人算过一笔帐:购一辆小车一般要花10多万元,高级豪华轿车得几十万元。一辆小车,即使不算购买费,光一年所需汽油费、养路费、维修费、保险费和折旧费等至少需要两三万元.这还不包括“意外事故”的开支。一个人口不到肠万的小县,拥有各种各样的小车400辆,按每辆小车每年开支两万元计算就要8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人的三分之一以上。
    当今购买小轿车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80年代初期.县级机构一般只有县委和政府有一二辆吉普车。如今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以及各部委局几乎都有小车,且越来越高级。小汽车本属控购商品,但越控越买。勿某局只有30多人,有小车3辆,你以为这个局十分富有吗?不然.仅这3辆小车每年的用费就占了上级拨给的办公费、事业费、业务费总和的二分之一,这还不包括“意外”开支.除去小车的用费之外,其它工作往往压缩经费开支也很难正常进行.对此,人们意见很大.有的干部说,确实因公用车去租车也用不了几万元.无住房的职工说:“修房没有钱,可每一辆车就是一栋楼啊!
    头两年有个文件,提倡领导干部坐国产轿车。文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帮了某些干部的忙,他们原来乘坐的进口豪华车不上交,也没有谁敢去收缴,却可以再购一辆“奥迪”,于是便拥有2辆小轿车了。
    我们并不笼统反对坐小汽车,确属因工作需要并符合规定者还是要坐的.但是,小汽车的增长速度,应同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看着教师领不到工资,看着孩子无钱上学,你这个人民公仆讲“气派”,坐高级轿车,屁股不发烧?脸不红?

一次出国三年棒

    国门洞开,外面的世界很繁华,时下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有工作需耍出国的顺理成章,没机会出国的寻找机会,用公款去潇洒一回。
    除了公款出国旅游以外,出国还可以捞到油水.如购买免税商品,配发高档服装,发给零花钱等。有人算过一笔帐:国家每天发给住宿费和生活费,此时出国人员都会精打细算,节约开支,仅此两项,每天每人至少可以节余50美元,甚至更多.如按出国10天计算,每人可节约500美元,20天就可节余1000美元,折合人民币至少8000元。8000元是什么概念?一般人两年的工资。出国好看好玩又有钱赚,怎不令人坪然心动?
    一个人出国一天,一般需要花费2000元左右,出国10天就需2万元,这相当于4个省长一年的工资,相当于贫困山区100个农民的年收入。若一次组团10人、20人……那么,又将耗费多少公款?改革开放,借鉴外国的经验,学习他人的先进技术,进行商贸活动,的确需要出国。然而,在我们的.组团”出国中又有多少是真正因公而出,不得而知了.据一个去美国考察的人回来讲:考察团30多人,可在用重金请来外国专家作报告时,我们考察团至少有一半人在昏睡,原来他们是“搭车”出国的。据某地统计,在每一个出国考察团中都有“搭车”的.有的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人想出国一没名目,二没经费,只好向下属企业摊派,以达到出国“看看”的目的。

一场舞会一年粮

    今天,中国人民开始改变重吃轻玩的旧习,追求精神享受,这是观念的进化.于是,“公仆”们也过起了夜生活。舞厅,曾被某些‘公仆”视为是非之地.而现在的舞厅里官员在座。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是用公款消费的。笔者曾在一家高档夜总会作过调查,老板称几乎每晚都有要开发票的.一个专场场租从乐队到饮料,一般是上千元以至更多。如今跳舞是一种时尚,“公仆”们绝不落后。有的人到基层开会要跳舞,扶贫赚点要跳舞,调查研究要跳舞,检查考核评比要跳舞,有的还要求办专场舞会,还耍专门组织舞伴.时下官员跳舞,不再象前些时候那样光顾大舞场了,而是小舞厅、卡拉OK歌舞厅、KTv包间,还要喝高档饮料和浓浓的咖啡,由青春玉颜的小姐陪着跳,昏昏欲醉,潇洒轻松。更有甚者,跳舞不轨,用公款请来“陪舞女郎”……另一些人又跳又唱,一张嘴便掷重金,一场舞何止百姓“一年粮”?而这类跳舞者、高歌者又有几人是私人掏樱包?某市是一个中等城市,而各类舞厅、歇厅多达40家,且正在壮大发展,各展豪华.一家赚红了的歌舞厅老板告诉笔者,“来歌舞厅的人至少50%是公款消费的。吃喝玩乐之后,从我们这里开一张发票,高高兴兴走了.如果都是私人消费,我们就很难维持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