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少将:美挑动周边国家想使中国腹背受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9 16:05:36

杨毅少将:美挑动周边国家想使中国腹背受敌

2010-08-17 11:53:00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核心提示:近来,美国联合多国在太平洋、东北亚、东南亚等地区,特别是在我国周边海域内频频举行军事演习。一股火药味正在席卷东亚上空。就美国频频在我周边海域军演的缘起、目的和影响,本报特邀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前所长杨毅将军撰文为读者详细解读。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前所长杨毅少将

南方日报8月17日报道 近来,美国联合多国在太平洋、东北亚、东南亚等地区,特别是在我国周边海域内频频举行军事演习。

一股呛人的火药味正在席卷东亚上空。

经历了美国总统奥巴马2008年上任之初的“高开高走”,到2009年年初中美关系的波折,再到年中双边关系的转圜,中美关系逐渐走上正轨。而眼下,美国炮舰到我们的家门口示威,形势转变竟如此之快。美国究竟要干什么?中美两国会不会“翻脸”?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就美国频频在我周边海域军演的缘起、目的和影响,本报特邀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前所长杨毅将军撰文为读者详细解读。

“杨言”天下

为了扭转在亚洲地区的战略颓势,奥巴马上任之后,高调地喊出要重返亚洲、重返东南亚的主张。美国近来一系列动作实际上都是美国这一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政府还搬出了冷战时期基辛格“隔岸平衡手”策略。冷战时期,美国利用中国的因素制衡苏联,现在则是挑动周边国家与中国“斗争”。

中美关系必须从“基于共同威胁”转到“基于共同利益”的轨道上来。应该着眼于扩大两国合作谋求共同的利益,使之成为稳定两国关系的有利因素。

美国强、中国弱,两国互动中美国主动、中国被动的态势短时间内难以改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美两国力量的差距将不断缩小,这会成为促进中美两国关系稳定的重要因素。

中美两国关系稳定的核心问题就是一个如何相互战略定位的问题,也就是两国之间如何互相对待的问题,这需要双向的互动,不是单方显示姿态,也决不是一方向另一方做出保证,让对方放心。

背景

“乔治·华盛顿”号航母———蹲守亚洲的“大家伙”

“乔治·华盛顿”号于1992年开始服役,是美国最大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长333米,宽76.8米,乘员人数逾5600人。

“乔治·华盛顿”号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航母之一,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排水量达9.8万吨。该航母的甲板面积是足球场的3倍,包括舰桥在内的高度接近 20层楼,达81米。船舱有3300多间。舰上搭载约90架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超级大黄蜂战斗机、E-2C“鹰眼”预警机以及直升机。 “乔治·华盛顿”号的“前任”是2008年5月离开日本、服役期间与东亚安全局势密切相关的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

“乔治·华盛顿” 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或常直接简称为“华盛顿”号,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六号舰。1990年下水的“乔治·华盛顿”号是美国第二艘以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为名的军舰,也是当今全球威力最大的武力载台之一。“乔治·华盛顿”号于2008年编入第七舰队,以取代退役的“小鹰”号。以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为母港的“乔治·华盛顿”号,是史上第一艘驻扎于日本境内的核动力舰艇。在“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之前,美国第一艘以华盛顿为名的军舰,是 1959年时下水的“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

频频“亮剑”

美核动力航母屡现我周边海域

近一段时间可谓是近年来美国主导进行联合军事演习最密集的一个时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四次。

首先是7月23日在夏威夷海域进行了两年一度的多国“环太平洋”演习,有来自14个国家的34艘战舰、5艘潜艇、上百架军机和2万多人参加。

其次是7月25日到7月28日,美韩两国在韩国东部海域(即日本海)举行代号为“不屈的意志”的军演。这是近34年来规模最大的美韩联合军演。两国的 8000多名陆、海、空和海军陆战队士兵参加本次演习。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和韩国号称亚洲最大的“独岛”号登陆舰等20多艘舰艇和潜艇参加演习。美军驻日冲绳基地配置的最新式战斗机“F-22”和韩国的“F-15K”等200多架飞机也被投入演习。这是“F-22”飞机首次参加在朝鲜半岛举行的演习。参演飞机的数量甚至比环太平洋军演还要多。此次军事演习原计划在靠近中国的黄海进行,后来因中国的强烈反对,而改在日本海进行。

8月11日开始,美国在南海海域与越南展开首次海军联合演习,美国出动包括“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在内的多艘大型舰艇。

最新的一次军事演习是从16日起,韩国将与美国展开为期10天的联合军事演习。

据韩联社报道,本次代号为“乙支自由卫士”的联合军演将从16日持续至26日,在韩国东部海域(日本海)与韩国西部海域(黄海)举行。有3万名美军士兵和大约5.6万名韩国士兵参加军演。

报道说,本次参加军演的美军人数将大大超过往年的大约1万人。

韩美联合司令部还举行反恐安全演习,为11月11日在韩国首都首尔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做准备。40万名士兵和来自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将参加本次反恐演练。

借事谋势

美国军演背后的政治“算盘”

这几次军事演习公开说出来的缘由都不尽相同。“环太平洋”演习是两年一度的例行多国联合军事演习。然而据美国专家披露,此次演习,除了规模惊人外,演习目的也非常清晰———防备中国等亚太地区的新兴军事力量。至于引起争议和关注最大的于7月下旬在日本海举行的美韩联合军演,美韩两国声称是针对朝鲜发出的“强势信号”,希望朝鲜不要再有类似“天安号”事件的 “挑衅行为”。其实,美韩双方对于本次军演各有需求———韩国想以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依托,显示出对于朝鲜的一种优势或压力;美国则想借联合军演之机表达对朝鲜的不满,同时向地区其他国家发出信号———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依然在东北亚、甚至在整个亚洲、亚太地区,有着不可挑战的军事优势。这也不乏向中国发出警告信号的因素。

美越两国海军进行所谓的“非战斗性”军事演习,具有更浓厚的政治色彩。它是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河内东盟会议上宣称南海问题涉及美国的国家利益,高调介入南海事务,引发南海形势动荡的情况下,表现出的军事上的后续跟进动作。美国以此显示美越关系迅速升温,两军合作进入新的阶段,将来一旦越南面对军事压力之时,美国可以给予支持。越南则企图借此提高地位,增强与中国打交道的本钱。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