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者想要回归全职工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7 15:57:20
当了两年自由职业者,想回归全职
      我今年32岁了,2年前从单位辞职,原来的工作是自动化控制设计。工作了7年后,我感觉有点厌倦,于是辞职。辞职后我选择了做自由职业者,两年里我帮朋友做过几个自动化项目。但自由的日子长了也腻了,现在的我又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说实话我实在不愿意再干设计类的活了,想转行干点别的。
      不过,现实很残酷,前些日子我应聘了两份技术支持的工作,都以失败告终。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加上面试时表现不是很好,对方认为我准备不充分。
      我很迷茫,不知道该找哪个行业的工作。我个人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只是对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但掌握的不够深。我没有自信,不知道自己离开了自动化行业还能做什么?毕竟年龄也大了,做计算机已经没有优势,做后勤或者人力资源,我又没有相应的学历和工作经验,真的很为难。另外,招聘单位要求28岁或30岁以下。我是不是不可能转行了?希望能得到指点。
    
    
    请教专家
    目标只是个影子,行动自然会迷失
      彭明
      张小姐的迷茫很正常,正如面试官认为的:“准备不充分”。
      在张小姐的表述中,多少能够发现迷茫的源头在于“未知”:第一,不知道该入哪个行业?第二,不知道自己凭什么去应聘?第三,不清楚自己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听上去这些问题更像是一个毫无求职经验和工作阅历的应届生遇到的问题,为什么偏偏出现在一个有7年全日制工作、2年自由职业工作的张小姐身上呢?
     问题就出在张小姐想摆脱过去(例如不再从事经常出差的工作、设计的工作),太想拥有一个新的开始(例如稳定的工作、新的行业)。偏偏那些对“新”的向往,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一旦要落实到具体的求职目标中,反使她迷失了方向。
      给张小姐的建议是,做好工作前的准备,否则不要盲目行动!
      这个建议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便是努力把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和能够达到的目标具体化,之后,再来考虑突破口在哪里。
    从升、转、延三个角度考虑出路
      窦吉
      张小姐的问题看似比较复杂,但有时复杂问题要简单来看。她的关键问题在于:她本身是个先行动再想问题的人———先辞职再决定从事自由职业、先应聘技术支持再思考去尝试后勤或人力资源的可能。很典型,先知道“不要什么”,再去思考“要点什么”,中间的空档期自然是困惑多多。
      张小姐目前面临的情况可以从三个纬度来分析:
     1、女性,32岁,想转行
      年龄和性别不是关键,但到了32岁再转行的话,那么一定要注意之前的职业经历对下一个工作有没有延续和传承的关系。特别是女性,30岁之后可能会有相当长一段时期重心会倾向到家庭和个人生活,于是对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性的要求会高。
     转行没有问题,但需要“聪明”地进行,要转但不割裂,变而不剧烈。
     2、辞职两年,自由工作者,重新需求全职工作
      看似是个劣势,但说不定也是个优势。打个比方,拿创业后再就业做类比,据我所知,很多企业非常欢迎具有创业经历的求职者,不仅因为个人可以从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打工的角色,还因为自己尝试过打工和创业两个状态后更可以定位好自己的发展状态,知道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更适合自己。自由职业者同样如此,在经历了全职和自由两种工作状态后,对工作的理解会更深入。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就看如何“写”简历了,毕竟获得工作机会首要且重要一关,就是通过简历达到你在招聘主管这里的“首印管理”了。
     3、对自动化熟悉,从业7年;无其它从业背景和优势
      但凡从事过专业岗位多年后,如不一条道走到底的话,大致有三条普遍出路供选择,即升、转、延。
      升:升至专业管理岗位,这比纯粹管理学背景出身的人更内行。内行领导内行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
      转:转投咨询服务行业,可以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和应用。由于有多年的技术工作背景,所看问题和所提方案定当更“贴身”。
      延:延展为市场化人员,如为销售提供售前咨询、为客服提供应急解决方案、为研发提供应用建议。
    
    
    规划建议
    把风险具体化,做好三方面准备
    彭明
      我很难直接告诉张小姐现在市场上有哪些适合她的岗位。事实上,除了帮助她做好求职前的风险抵抗准备外,其它方式很难帮到她。眼前她只有把问题具体化,才有可能闯出一条新路。
     1、先做好转行决策的风险准备
      无论转哪行,都需要承担转行成本和风险。例如要学会新的知识和技能,要适应新的环境,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还需要接受新手水平的薪酬,张小姐是否能够接受并做好了准备?另外,转行可能面临成功和不成功,万一不成功,失败的风险是否能够承受?上述内容都需要具体化,把可能遇到的风险,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仔细测算一下。
     如果考虑清楚了,还是要转行,那么接下来的准备便涉及转行的方向。
     2、借助已有阅历和经验挖掘转行方向
      到底往哪转?是完全撤离原有的工作?还是选择边缘岗位?
      要回答这3个问题,还是先得把过去的问题具体化。例如不喜欢出差,是指不喜欢工作无规律,还是不喜欢陌生的环境?或者不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
      又例如,不喜欢设计工作,是指不喜欢设计某一类项目,还是感觉自己已经缺乏想像力和设计能力了?是一直就不喜欢设计工作,还是只是短暂的感受?
      一定要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尽可能的具体化,从不喜欢的感觉中筛选出自己可以接受甚至原来喜欢的内容,这样就不用完全撤离原有工作,从一个新手开始,毕竟7年的时间很珍贵。
      至于说计算机操作、后勤或者人力资源等工作,从目前看,这些方向与张小姐原有的工作离得太远,很难体现出优势。
     3、做好回归全职岗位的心理准备
      两年的自由职业者生涯对企业来说可能会是个顾虑。企业可能会担心个人无法承受工作压力和被人管束的环境。对张小姐来讲,自由职业生涯也可能会消耗其个人适应新工作的自信心。因为毕竟接触的人少了,压力少了,获得信息和新知识的机会也可能会减少,常常会有种“落伍”的恐惧。对此,张小姐都要有足够的认识。
    做好准备,就看怎么行动了
      窦吉
      寻找面试的技术支持对张小姐来说是个很好的决定,张小姐的履历是受到企业青睐的,这就是张小姐的优势,很客观地存在着。但同时也请注意,对方回拒张小姐的理由是面试环节出了问题,不是张小姐不符合他们的要求,真正的原因在于张小姐没有做好准备工作。
      再往下想想,为什么张小姐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呢?答案我之前已经说过,张小姐是没有想清楚“要什么”就开始面试的,也就是说,没有在思想上准备好。
      最后关键的一点,我们这些顾问“说”完了,接下来,就看张小姐怎么“做”了。
    
    
    本期启示
    堂主有话说——
    别轻易尝试自由职业者
      张小姐在两年自由职业后又想回归全职工作状态,她给出的理由是:“自由的日子过惯了,也过腻了,发觉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在她重新求职的履历上,两年的自由职业经历又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尽管窦吉咨询师从积极的角度给出了鼓励,但正如彭明咨询师所言,很多用人单位或许对此会有所顾虑。
      换个角度来说,自由职业者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很多人羡慕自由职业者:不必朝九晚五,不用忍受上下班拥挤的交通,不用看老板脸色、避免了同事纠纷,还不必为工作着装费神,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独立,随兴,浪漫……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自由”也是有门槛和代价的。
      自由职业者的日子其实不一定更美好,不少人就因为渴望自由而让自己变得更不自由。某专业机构曾对国内的自由职业者群体进行过调查,调查显示,对于工作状态,多达63%的受访者认为,从事自由职业“忙的时候能把人忙死,闲的时候又能把人闲死”,这种不确定的工作环境下,自由职业者普遍感觉十分疲惫,压力空前。有33%的受访者认为精神压力很大,20%的人认为物质压力很大,不稳定的收入来源让自由职业者时刻存在不安全感。另外还有不少人担心职业前途渺茫。
      真正的自由职业者应该是生活的强者,绝不是逃避之下的选择。是对理想的追求,敢于尝试的勇气,才让他们选择了自由职业这种非常自我的生活方式。而维持这种生活方式更需要超强的能力、信心、勇气和自我激励。假如你没有足够的资本、信心和勇气,自由职业者的生涯或许只是南柯一梦。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几年或者更长时间的职业中断,与职场和社会疏离、人脉圈的缩减,以及再度回归全职工作时的茫然无措,就像本期主人公。
      所以,别轻易尝试自由职业者,除非你可以接受为自由而可能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