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帮更多的“芭蕾女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4:30:42
路灯当舞台射灯,行人当台下观众。10岁的成都小女孩姚启凤热爱芭蕾舞,且颇有天赋,但家境贫寒,她上不起培训班,父亲便将一张捡来的毯子铺在路灯下,每晚帮女儿练功。

  报道进一步解释,姚家贫困的原因是,姚父当知青回城后干过搬运工、当过销售员,但都一事无成,现靠政府低保生活;母亲在商场打短工,收入微薄。

  姚启凤是不幸的,其辛酸的境遇让人不由得想起安徒生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但姚启凤又是幸运的:媒体报道后,她可爱、执着、自强的精神感动了读者,全国各地甚至境外爱心如潮,纷纷希望帮助她,而中国舞协更是出面帮小女孩圆梦。

  社会各界的纷纷援手让这个深秋充满了浓浓暖意。我们相信,有这么多好心人,姚启凤进培训班接受正规训练的梦想很快就会实现。

  但是,这种突发性、临时性、松散式的爱心热情帮得了她一时,帮得了长久吗?如果这种爱心援助因某种原因中断,姚启凤的芭蕾舞之梦又该怎么圆?

  即便姚启凤最终圆了梦,其他未受援助的众多贫寒子弟的“唱歌梦”、“跳舞梦”、“绘画梦”,又该如何圆?

  而且,如果姚启凤的芭蕾舞之梦最终难圆,她不得不退回到须靠读书才能改变自身和家庭现状的路子,以其家境,这条路能走多远?

  因为贫富差距扩大,类似姚启凤的贫寒子弟现在还有很多(媒体近日就发现河南漯河市一拾荒人家的一对年幼女儿在路灯下写作业)。虽说教育自古就是底层人群向上流动的最重要机制,但教育的精英化、产业化,使得教育机会分配已转向优势家庭背景子弟。贫寒子弟在起跑线上就已输了,他们想通过教育改变贫困之路已变得非常狭窄。

  有关部门曾调查称,不仅城市底层群体(下岗职工、农民工)靠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难度加大,其子女通过教育、就业等正常渠道进入更高层次阶层的难度越来越大,社会结构和财富格局正进一步固化,城市贫困已发生“代际转移”。

  所以,仅凭暂时的社会爱心,没有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制度机制保障,姚启凤们要向上流动,注定很难。当前,政府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对公共政策做出调整,如对教育资源进行再分配,改变教育不公的状况,保证贫寒子弟能够受到良好教育并有上升的阳光大道。

  可喜的是,18日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就为这一美好憧憬的实现勾勒出了制度保障。全会发表的公报说,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才是姚启凤们的真正救星。

  可以设想,收入分配一旦体现公平正义,姚启凤们的父母将享受到更多改革成果,收入会增加,从而为子女受教育提供较充足的物质保证;公共服务的均等、社会资源的平衡,姚启凤们将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至少,除了逐利性的艺术教育机构,社会上还会有公益性的艺术教育机构。

  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可持续,公共服务指标为主、经济指标为辅的发展新路即将铺开。随着“十二五”规划付诸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社会现状可望改变,无助呼救的姚启凤们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