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鹏华盈周志雄:全能投资人[天使投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9:38:30
[ 来源:天使投资网 | 浏览:466次 | 更新:2007-5-24 |
5月3日,橡果国际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发行价15.5美元,第二日最高涨至27美元。该公司CEO胡煜君,联合创始人杨东杰以及董事Robert W.Roche的个人财富市值随之飙升到数十亿元。与此同时,继盛大之后,2005年1月投资橡果的软银赛富创业基金获得了第二个里程碑式的成功——据悉,赛富的回报肯定是“几何级数”。
主导投资橡果的周志雄已于去年下半年离开赛富,所以辞去了橡果董事一职。橡果在纽约上市的当天,周志雄正在美国忙于一个大型会议,此时他的身份已是凯鹏华盈基金合伙人,但杨东杰表示,“他在公司上市后会出任我们的独立董事。”
周志雄是当下中国风险投资界少数几个形成个人品牌的投资家,其独特的投资风格和如日中天的影响力,让业内人士王功权在凯鹏华盈成立时的贺词中用“男枭”一词指代周志雄。
周志雄早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系半导体专业,1987年留学美国,1990年在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后加入贝尔实验室,四年间周从技术人员逐渐转为项目管理,开始管理200万美元级的项目预算。
对于认定的事,周志雄决策很快,有时甚至出乎常理得快。1995年,回国创办了UT斯达康的好友吴鹰邀请周志雄加入UT,去管理软银通过UT投资的电信运营商吉通。吴鹰给周描绘的前景是,几年之后吉通就是中国的MCI(美国的一家大型电信商)。周志雄当时在美国的工作是负责管理硬件设计方面的预算,虽然工资高,但“管的事不大”。“我一想在美国我永远做不了这么大的事,都没考虑就答应了。”周志雄对《商务周刊》说,他做出这个决定甚至都没有同自己的太太商量,要知道这意味着家里的收入一下子减了一半。
“从美国回来,我的家人牺牲非常大。”他说。从这件事上,也多少可以看出周志雄一心要“做大事”的性格。
1999年底,软银决定直接进入中国,成立软银中国风险投资基金,周志雄觉得“投资会起到一个杠杆的作用,有很多事情是我来推动的感觉”,于是加盟软银中国,负责北京的业务。2000年软银中国成立时正是互联网高潮时期,到2001年底,软银中国投下的26个项目大部分不得不关掉,但这段经历也使周在对投资的判断上积累了经验。
华兴资本CEO包凡2000年时在亚信负责投资业务,在看项目时与周志雄相识,周当时是软银中国副总裁。“我感觉到他不像当时的一些投资人,做事风格更像一个创业者。”包凡评价说,“周志雄对商业机会的嗅觉相当好,决策相当果断,这要靠直觉。有经验才有感觉,这种直觉跟他在大企业和初创企业的经历都有很大关系。”
赛富岁月
2001年,软银和思科合作的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成立,当时软银中国当期资金告罄,周志雄觉得软银亚洲是“一个不能丧失的机会”,于是和同事羊东一起加入软银亚洲,任投资主管(Investment Officer)。
从踏上软银赛富这个舞台开始,周志雄得以大展身手,实现了事业上的数次跃迁。
盛大已经成为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史上的经典案例,软银赛富2003年3月投入4000万美元,以14倍(5.6亿美元)退出,软银赛富前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晶生称之为“软银赛富至今为止可测量的最成功投资项目”。但盛大的成功之后,黄晶生和周志雄两人先后离开软银,一直引得业界众说纷纭。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周志雄一直强调盛大一案是一个团队的成功,他本人也在其中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这个说法并无过分之处,但媒体对周参与盛大项目做了种种细节描写,比如他前后20个月扎在盛大公司,连续玩盛大《传奇》游戏40小时直至脖子麻木不能动等。从新闻传播效力上讲,细节本身具有放大(blow-up)效应,媒体和读者往往更愿意塑造个人英雄。由于自身低调或其他原因,相对于周志雄来说,软银参与盛大项目的其他人士并未向媒体讲出如此生动的故事,因此,盛大是周志雄做的案子成为比较流行的说法。
《商务周刊》走访了数位参与盛大项目的当事人,基本得以还原盛大案的轮廓。周志雄是软银赛富投资盛大的三人核心团队(黄晶生、周志雄、周东蕾)之一,该团队在项目投资前的考察、纠纷斡旋、谈判以及方案设计上是主力,投资后该团队又扎在盛大承担各种增值任务。首席合伙人阎炎在此项目的项目来源、投资决策推动、大宗合并案和项目退出上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此外软银赛富香港和韩国的合伙人也为此项目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而周志雄在项目中所做的大量工作,获得黄晶生和阎炎的充分认可,他因此也在软银赛富内连年获得提升,四年不到就从投资主管升到董事直至合伙人。核心团队的另两位成员也都因盛大的成功而迁职,黄晶生走马上任贝恩投资董事总经理,又被陈天桥请回盛大做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主席;周东蕾在盛大上市前加入盛大做投资关系主管。
在软银赛富短短数年间,周志雄还主持投资了银联商务、银商资讯、北京移数通、世芯电子、ATA、ADU、橡果国际等十多个项目。从盛大以后的第一个项目银联商务开始,周志雄在世芯电子、ATA等14个企业的董事会上都拥有董事席位。2005年赛富独立后,周的身份迅即变成合伙人,由于投资决策权转移到7个合伙人手中,周志雄在投资委员会也拥有了一票权利,直至他离开赛富。
全能投资人
赛富首席合伙人阎炎曾评价周志雄是一名“全能”的投资人。理解力强,出手果断,勤奋而精明是很多周志雄投资的企业对他的评价。橡果国际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杨东杰已经成为周志雄的好朋友,他对周评价很高。从2002年开始,为向国外股东Robert W.Roche汇报公司的财务情况,橡果聘请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德勤做完报表后发现了橡果在营业额、利润率、内部管制、纳税情况、财务治理以及营运模式的可持续增长性等方面都具备了上市资格,于是向多家财务顾问公司推荐。之后陆续有渣打银行、汇丰银行、霸菱等近20家投资机构找上门来。
当时橡果并不太需要钱,因此想寻找一家有名的、对公司业务能有很大帮助的战略投资者。但遗憾的是,很多投资者乍一看就把橡果的模式归为国外已经成型的infomercial(电视短片)或home shopping(电视购物),“我们自己恰恰不这么看,中国没有购物频道,所以我们不是home shopping,在美国你也看不到连续8年持续增长的infomercial公司。”杨东杰说,“实际上我们利用现有中国的物流状况和特殊的媒体条件,创造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直销+分销’互动的模式,这是我们的核心模式,我们非常希望投资人对橡果的运营模式有清晰的认识。”
杨东杰遇到的知音是周志雄。“我们给他讲公司模式和亮点时,他几乎没什么障碍就能理解,这可能跟他在企业有实际的业务经验,和在国外待过多年有关。”并且,“有些基金比较容易有官僚程序,一遍遍开会,谈起来都是表面化的走过场,而Joe(周志雄)有一种天生的亲和力,能比较快深入到管理团队中,花很多时间跟团队交流,这有利于他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杨东杰介绍,2004年底,见第一面后不超过一个月,周便决定做投资,2005年1月,双方签署了投资协议书。
杨东杰对周志雄的评价是:“他脑子非常清晰,你很难看到他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有模糊的地方;其次,他很知道如何既坚持自己基金的利益,又照顾到企业家的情绪,谈判中大家争吵起来,他能够把这么多人的情绪协调到平稳。”
“Joe有他的一套办法。他非常知道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感情方式,能让大家接受看起来很难接受的事。这挺不容易的。”杨东杰笑着说,“但其实到最后我们发现Joe条款还是签得非常精明,我现在时常感觉被他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