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网试用手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6:24:52
早就知道校内网,但因为我不是学生,不符合注册条件,因此一直没有用过。最近老婆的表弟刚考上大学,在校内网注册了,邀请我们去看他的页面。老婆冒充他表弟同学身份注册成功,于是我也如法炮制,也在刚刚注册成功了。
注册过程
在校内网注册,要求你提供校名、院系、宿舍、学号等信息(据说原来必须提供edu域名的邮件地址),然后系统提示正在进行人工审核。这个时候,页面下方有个涂鸦板的游戏。大约过了2分钟,审核通过(我高度怀疑这不是人工审核,而是系统自动审核)。我的涂鸦作品也问世了。

网站功能
网站功能乏善可陈,无非就是:
1.个人:
个人资料页面、个人日志、个人相册
2.群组:
包括学校、班级这样的实际组织和用户自己创建的群组。
群组内,只能用论坛这一种形式互动。
3.关系:
只有我的好友和我的特别好友,这样两种关系。
好友之间只有发消息、留言、用校内通这个客户端聊天工具聊天这三种沟通方式。
缺点
立身之本的削弱,校内网的立身之本应该是两个,一个是用户的真实性,二是关系的真实性。但是目前这两者都有所削弱。我查看属于北京大学的用户,感觉有不少的用户是虚假的(和我一样:(    )。
功能十分简单,比QQ空间的功能还要简单。人们展现自己的方式非常单一,好友之间互动的方式也非常单一,寻找好友的方式也非常有限。
某些方面过于复杂,系统提供了一个涂鸦版功能,允许用户通过一些HTML代码来定制自己的页面的模板。这种做法,比较技术化,易用性不好。
页面过于花哨,很多用户为了表现自己的酷和特别,将自己的页面搞得花里胡哨,到处是图片和动画,淹没了文字。这是一种用户缺乏表达方式的表现。用户除了把自己装饰的更酷,更“混乱”以外,没有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结论
无法否认,校内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目前Alexa排名300左右。已经是中国校园SNS的第一网站,远远超过其他校园SNS网站。
我认为校内网的成功的元素在于两个地方:
一是定位,快速的复制了国外的已经成功的Facebook模式,使用了了基于同学关系的SNS模式。该模式的优点,可以参见我的这篇名为《说说SNS中的关系》的博客。
二是推广,租用大巴送放假的学生会员去火车站、校园大使等各种推广活动,使其逐渐被学生群体认可。麦田的校内网的创新和遗憾 对此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虽然校内网和很多现在的成功的网站一样,不是以网站功能取胜的,虽然网络效应,使得他们即使功能落后,但由于会员网络的庞大,而不会输给新兴网站。但正如我的以个人为中心的面向服务的互联网架构设想 这篇博客中所描述的,未来的互联网,一定是真正的分布的,在那个时候,网络效应将不再如今天这样成为先行者的王牌。
因此我很坚信好的功能是重要的,这依然是我创业的方向。当很多很多贴心的功能,能够满足用户很多强烈的需求,足以吸引他们个人迁移,足以使他们愿意放弃已有的关系,足以吸引他们迁移他们的好友和关系的时候,功能好的网站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