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还是陈老板派了活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0:50:26
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还是陈老板派了活儿

  上期回顾:陈老板见我加工出的产品,更恼火。

  这家工厂小是小点,但人还不少,有三十几个,老板是个小老头,姓吴。听说我是付成介绍来找点焊加工活的,吴老板还是在他破旧的办公室里客气地接待了我。

  想不到,他当天就给我发了些活儿。

  十几天后,当我把活送去给吴老板时,他非常满意,随即又多给了些活。他说,工厂里刚好走掉了几个烧焊工,活做不过来了。

  活是带回厂子里了,但人呢?又该从哪去找呢?

  我再次想到住在楼上的那几个妇女。我挨家跟那三个手脚比较快的妇女说,只要她们来干活,工资计件而且是日结,目的就是让她们放心,我有钱付工资,不是没钱。果然,那三个妇女就同意了。因为以前做过,再加上我稍稍地指导下,她们干得比我慢不了多少。

  三个妇女,再加上我自己,就有四个人了。我算了算,如果四个人正常做,最多十天就能完成。我带着她们连续干了十天,我照样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我不光自己干,而且把她们加工的每个产品都仔细品检过。我对自己说,不能再摔同样的跟斗了,我不是三岁的孩子,不知轻重地摔跟斗总有一天会摔死的。

  就这样,吴老板那儿的活我接过来有一阵没一阵地做,维持日常生活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绰绰有余,其间我还攒了些钱。

  到了十月份,吴老板的生意忙起来了,我这边也跟着忙起来,活多得干不完。因为我没有搬走,一直在这里扎根,所以又有一些工人回来做了。这次我没要太多的人,总共招了十个人,每台机器上刚好一个人。我自己不再上机,只负责品检产品。

  到了十二月底,我算了一下,这些活全部交掉,我身边能有四万多的余款,心想终于缓过劲儿,可以过个安稳的春节了。

  二

  过了正月十五,我踏上了去义乌的路。在上车之前,我去了一趟岳母家,看了看女儿,留下了一封信给金子,信封内有两千元钱。

  第三次到义乌,我不再彷徨、孤独与落寞,代之的是几分亲热与忙碌。最起码下了车之后,不再是坐在宾王客运中心门口的石阶上举头望天,而是打上车直奔“自己的家”。

  也不知道开春后吴老板那里生意如何,还是先去看看吧。到了吴老板的厂子里我纳闷了,厂里居然还大门紧锁。我心想,这都什么日子了还不开工?向边上住家一打听才知道,吴老板这厂子正在转让。

  回到厂里,心想这下完了,这么好的一个客户说没就没了。看来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了,要找一片森林才行。但是森林在哪里呢?我想到“遍地撒网,重点捞鱼”这个法子,想到了就得尝试一下,不尝试不是我的个性。

  晚上睡在床上,我还在琢磨如何让更多的工厂知道我能加工点焊的活。动脑筋想法子的事情其实是最苦的,那种苦思冥想特别折磨人。我想到了站在大街上散发传单的那些人,如果我也印些东西发发呢?想到这里,我又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名片。

  好,就印名片发。第一个问题算是解决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印好的名片到哪儿去发呢?我就想到了店面,对,就是店面了,这个相对集中多了。而且义乌的店面七成左右后面都是工厂,也就是说,一个工厂相对一个或几个店面。有的店面是工厂开的,有的店面是工厂亲戚开的,反正九成以上的店面几乎都有固定的供货工厂。

  想好了,第二天,我就去打字复印部订了两盒名片。

  隔日,我口袋中装着两盒名片就去了篁园路,专找那些小五金店、日杂五金店,也不问对不对路,先发了名片再说。发完名片就回家等消息,手机24小时开机,睡觉也放在耳边,生怕漏掉了商机。

  等了几天,一个电话都没有,手机全天静音。这下我可受不了啦,感觉找客户好难好难。原来有陈老板和吴老板这两个客人,根本不愁活的事情,这下就像小溪断了水源,孩子没了爹娘,无依无靠了。原本以为自己创业走上了正轨,从今以后脚踏实地去干就成了,没想创业哪有那么容易就上路的,我想得太天真了。

  有一天手机还真响了,天无绝人之路。但我一看是永康陈老板的电话,心想坏了,这下屋漏偏遭连夜雨,雪上加霜了不是?但电话还是要接的,躲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逃避是懦夫的行径。“喂……”我对着手机战战兢兢地说。“是大勇吗?”陈老板的声音。

  三

  到了他的厂里,陈老板看我恍惚而怯懦的眼神问:“你傻乎乎的紧张什么?”我说:“没、没紧张。”

  陈说:“讲话都结巴了还没紧张?知道我为什么不在电话中同你说而叫你过来一趟吗?”我摇摇头说:“不知道。”陈老板严肃地说:“我就是想试试你会不会来,再试试你这个人的人品。”我木讷地“哦”了一声。

  陈老板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接了一个很大的外贸单子,量大,时间紧,这就是我找你来的原因。”

  听陈老板这么一说,我的心情一下子从地狱跳过尘世就到了天堂。我当即用力咬了一下我的舌头,疼,不是在梦中。

  陈老板望着我问:“大勇,想什么呢?怎么不说话?”我尴尬地笑了一下说:“我听陈总您说。”

  陈老板说:“那好,我先说说我的想法。我的意思是让你帮忙加工这批活,你现在有10台机器是不够用的,我再给你增加10台,你招40个工人24小时轮班干,不过这10台机器在这批货赶完后我就拉回来。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我给你派两个品检员过去,24小时对产品逐个品检,但是这两个品检员的工资与吃住开销都由你来承担,有问题没有?”我说:“陈总,一切听你的安排,从哪天开始呢?”陈老板说:“我算了一下货期,大概要九十多天,这样时间就很紧,你那边最好是明天就开始先干起来,明天下午或后天上午,我就叫人把新机器买好后给你送过去。”

  我说:“那就谢谢陈总了,真的很感谢您对我这么关照。”

  陈老板笑笑说:“谢我还为时过早,把货给我安全地出掉再谢不迟。到时不是你谢我,而是我来谢你,我请你在义乌最好的酒店喝酒,呵呵……”看来,人有时傻一点儿好,“傻人有傻福”,多好的一句话。

  当天下午,我没有离开永康,我在等陈老板工厂生产的配件。晚上八点多,我才跟着拉配件的车返回义乌。那个晚上,我大脑中只回荡着两个字:工人、工人、工人、工人……从哪去弄40个工人来?这个很有难度,没人一切都是白搭。

  工人再难招也得招啊,大不了加点钱,提高待遇总会有人来的。

  第二天一早,我故技重演,在院子大门口的墙上贴了张招工广告。不同的是,这次写明保底工资八百元。招工广告贴出去后,陆陆续续招了些工人,有些还是上了年纪的老工人,有的是老工人介绍过来的。来一个就先上班,先干起来,干点儿总少一点儿压力。

  2001年的上半年,我真的很走运,说没活就来了大活,说没工人也招到了工人。虽说前脚进后脚出的也不少,但毕竟有了三十几个人,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我把一楼五个房间中的四个房间改成了车间,二楼又租了两个房间给男、女工人睡,夫妻工一般都有住处,不用安排。两个品检员我安排到了附近的旅馆中居住,那里环境好些,不能让“钦差大臣”与民同苦,委屈了他们就等于给自己找麻烦。

  剩下就是吃饭问题了,烧饭太麻烦,也不合适,地方太小。我找到了一家快餐店,向他们订餐,每人每餐两元,我出一元,工人自己出一元,早餐不管。基本问题都解决了,剩下就是开足马力上高速了。

  紧赶慢赶,挺过了第一个月,陈老板如数给我结清了加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