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40年长跑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52:05
来源:万向新闻  2009-11-18

勤奋加坚持,再加上一点现实主义,使得鲁冠球成为中国最早富起来的人和中国企业界的常青树。文/Yin Sheng 

今年65岁的鲁冠球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缩影:摆脱贫穷的强烈冲动、随处可见的机会、吃苦耐劳的民族秉性,这些共同成就了这个快速崛起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也让这个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边缘农村的农民之子一跃而成为随着改革开放而出现的新中国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的代表,成为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常客。

50年前,年仅15岁的鲁冠球还像大多数当时的中国年轻人一样,迫切希望改变命运,并不惜辍学投身到新中国为快速实现工业化而实施的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洪流中,从而第一次尝到城市生活的味道。不同的是,他身边的很多年轻人并没有将这种强烈的冲动变为持续行动的动力,因为当时的环境并不允许完全自主意义上的创业者的存在,但鲁冠球却不愿意等待,他选择了像尝到猎物血腥味的猎犬一般积极行动。

于是,早在1962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17年前),当罕见的三年自然灾害让鲁冠球的城市生活中断、而不得不重新回到让他一想起来就害怕的农村的贫穷之中时,他居然拿出惊人的勇气拒绝了循规蹈矩的公社生活,偷偷冒着犯政治错误的风险当起了“地下”个体户——作为一名职业的钳工替人修理诸如钢丝床、人力车之类的小工具,希望借此让自己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

“当然这是不允许的,我经常被抓住并被批斗,但我不管,我就要干,我想致富,于是很快就换一个地方开始重操旧业,在此后的6年间一共换了7个地方。”回想起这段就像地下工作者一样的经历,鲁冠球显然有些引以为豪。不过,正是这段敢想敢干的经历,让鲁冠球在中国经济后来的奇迹创造过程中始终跑在前面:当1969年中国首次允许每个公社成立一家农机修配厂时,他已经积累到了第一桶金;当1978年中国开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时,他的公司已经能够每天创造1万元的利润。

到上个世纪90年代时,凭借在小小的万向节上打下的基业,万向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目前,万向的万向节产品已经占到中国国内市场60%的份额,在全球的份额也达到12%,鲁冠球仍然希望利用全球汽车业处于谷底的机会,在未来将这一比例提高到20~30%。与此同时,鲁冠球也成为1949年以来中国最先富起来的人之一:早在1969年,他已经成为所在村里最先用上奢侈品的人,包括一块上海牌手表、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和一台红灯牌收音机。而随着1983年他通过合法途径真正成为其所创办的企业的所有者,他的财富也成几何级增加。

现在,他是中国内地最富有的人之一。自从福布斯在中国内地推出富豪榜以来,在大多数时间他的财富都跻身前十名之列。虽然前几年随着房地产、金融、资源等行业涌现出大批新富豪,以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空间的缩小,让他的排名有所下降,但随着这几个行业泡沫的破裂,以及公司新战略的逐渐见效,他的排名又开始上升,去年他的财富为75亿元人民币,排名为22名,比前年提高了11位。尽管金融危机还在继续,但他的财富仍然有望增加,今年以来他旗下就有两家公司通过IPO或借壳的方式完成上市,分别是从事天然气发电的琥珀能源(00090,HK)和从事房地产开发的顺发恒业(000631,SZ),目前两家公司的市值分别为9亿元和115亿元,万向持有这两家公司70%以上的股份。

在中国,并不缺乏像鲁冠球这样出身农民的富翁,正是在他们的感召下,中国民众开始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创造经济奇迹的过程中。但就像中国的一句古话说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当新的英雄进入历史舞台时,这些在半“地下”状态下走出的第一代英雄们中的很多反而在一个不断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不知所措,一个个被历史的浪沙所洗尽。不过,鲁冠球是个例外。

和那些陨落的企业家不同,鲁冠球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政治智慧,这一点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意识形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在要不要发展私有经济之间摇摆、对平均分配有着某种情结的国家至关重要。比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按照承包合同(这是当时允许私人掌握一家企业的唯一方式),他可以分到不菲的红利,但他没有全部留下,而是将很大一部分拿来办公益或者投入再经营。“你必须将自己的致富和企业的发展与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而不要让自己太脱离群众,这样你就会很安全。”他解释道。

但并不是所有的第一代企业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后来,当中国第一代致富明星中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禹作敏锒铛入狱时,鲁冠球不禁痛心的写下了《乡镇企业家急需提升个人素质》一文——这是鲁冠球的习惯之一,他几乎每年都要在媒体上发表一篇他的类似心得,反思企业经营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与禹作敏的遭遇相反,鲁冠球不但企业一天比一天红火,财富一天比一天增加,而且还获得了许多今天的中国企业家都梦寐以求的某种政治上的认可。他曾经是中共十三大和十四大代表,之后一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每年都有机会在“两会”上与中央领导人交流,并提交与万向主业汽车业和改善农民经济地位有关的议案。他说这方面的提案他会一直提交下去,直到中国的城乡差距完全消除,农民真正富裕起来,但“恐怕这至少要花上上百年”。

不过,要成为中国企业界眼中的“常青树”和“不倒翁”,仅有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企业经营上有扎实的独到之处,而幸运的是,鲁冠球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而他的诀窍很简单,就是勤奋加坚持,同时加上一点现实主义——这正是中国农民公认的最突出的品质。比如在最初的30年内他始终专注于小小的万向节,并借此构建起自己的汽车零部件王国,又比如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就开始涉足农业,尽管不算成功,但他并没有放弃,一直至今。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他也已经持续投入了10年,投入资金达4.5亿元,但迄今仍然分文未赚。

“我总是先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努力去干,从小事开始,不管外面怎么变化,想尽千方百计,直到最后成功。这很傻,但是很管用。”他说。

但当现实发生变化、允许他有更好的选择时,他也能够果断出击。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资本运营手段的热衷就是一例。当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金融、资源等领域也开始开放,中国开始正式融入全球经济(两年后中国加入WTO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前20年的改革开放中积累的财富面临重新估值,而通过借助资本杠杆全力介入资源、金融、农业、新能源等领域,鲁冠球不但让自己的既有财富估到了一个好价钱,而且竟然发现一直屡试不对的农业等领域也因此获得了突破。

今天,在鲁冠球超过500亿元年营收的万向帝国中,汽车零部件的比重已经缩减到不到40%(由于竞争,其利润率已经连续5年保持在5%左右,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数字高达20%),而前途无量的资源业务(涉及有色金属、能源、黑色金属及房地产开发)的比重却占到50%以上。

与此同时,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农业和新能源领域公司也异军突起,去年万向农业帝国的营收已经超过30亿元,旗下拥有了两家上市公司,在种业、山核桃、远洋捕捞等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今年上半年农业是万向所有业务中增长最为迅速的业务,这抵消掉了汽车零部件业务不景气的影响。而电动汽车业务也可望在未来几年进入收获期,今年4月份公司刚刚投入约14亿元建立了一个产业化基地,鲁冠球希望到2010年实现1000辆的电动车和10亿瓦时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年产量,到8月份,厂房建设已经结束。

“从今年的7月8日起,一切都将变得不同起来。我们有很大的雄心,我们还要大干,现在是我们做大事的时候了!”今年的7月8日,是万向集团创建40周年纪念日,鲁冠球首次正式将公司的战略确定为产融结合,而不再仅仅是过去的产业立足。“靠实业赚钱很辛苦,而且很少,来得也很慢,而金融业的钱来得很快,也相对容易。”他解释道。

目前,万向的金融帝国已经涉及财务公司、信托、人寿、银行、创投、并购等领域,而事实上公司默默介入这些领域已经5~10年不等,今年公司将旗下财务公司的资本金从10亿增加到了12亿元,并通过增持成为民生人寿的第一大股东(占19.33%的股份),尽管公司目前已经以10.34%的股份成为浙商银行第二大股东。

实际上,多年以来,高调介入金融领域、梦想实现“产融结合”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不在少数,但成功者却寥寥,不少人还为此身陷囹圄,比如德隆的唐万新和格林柯尔的顾雏军,但鲁冠球相信自己能够成为那个例外,他把希望寄托在他选定的接班人——儿子鲁伟鼎身上。

1971年出生的鲁伟鼎很小时就开始跟在父亲身边,在23岁时就成为万向集团的总裁,相比正规的教育系统,鲁冠球更相信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培育一个企业接班人的作用。几年后,他又将儿子派往美国接受西式教育,回国后便将公司的资本运作事务全盘交给儿子打理。凭借在美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一系列并购,几年后鲁伟鼎就成为美国《时代》杂志和CNN联合评选的“2003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除了比父亲对资本运营更着迷、更追求速度外,鲁伟鼎似乎还遗传了父亲的政治天分,目前他已经是共青团中央委员。

但比实际年龄要显老得多的鲁冠球还不想透露完全交班的日程,他还在等待年轻的一代完全成长起来,以便能够完全胜任掌控这个包括数十家公司、领域错综复杂的庞然大物的需要。一直以来,他都坚持着一个农民最朴素的用人准则,就是将选定的年轻人放在自己庞大的秘书室亲自培养和长期磨练,然后派他们去负责旗下公司的运营,同时给予他们足够诱人的经济激励。他的女婿倪频就是一例,正是在他的带领下,目前万向在美国的业务每年可以贡献10亿美元以上的营收。通过这种方式,他让这家家族企业在传承上一代的精神的同时,却又不至于产生管理上的无能。

即便如此,作为金融王国的万向可能还要经历时日的磨砺。目前,鲁冠球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将利润而不是营收作为战略目标——他希望公司到2019年时可以实现每天赚一个亿的目标。“至于实业与金融的比例,我是很难确定了,但我相信这个利润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出错的风险,不管是实业还是金融,都必须是盈利的。”

不像大多数中国农民企业家,在公司做大后都急忙将总部搬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如今万向集团的总部依然在鲁冠球出生所在地——杭州萧山宁围镇一幢显得有些破旧的7层小楼里。他依然每天5:10准时起床,6:00准时赶到公司。每天,秘书室都将当天全球各个行业发生的重大新闻进行汇总,然后送到他的办公桌上。1979年时,正是看到了一篇《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的文章,让他果断将万向节以外的业务全部停掉,得以构建起万向王国。

“我喜欢这样,它已经成为我习惯的一部分了。”他说。在万向集团的网站主页左侧鲁冠球的照片边上,有这样一行小字:“鲁冠球——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民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