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充值卡网络代理申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5:23:27
低价手机充值卡行骗网络 1.8折忽悠众代理商http://tech.QQ.com 2007年12月12日11:30 南方都市报 王亚宁 评论12条 近日,有数家网站打出以1.8折-3折低价代理销售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手机充值卡的广告。代理者按指定账户汇款后收到充值卡后,发现除指定的一张能够充值外,余下的全部是无效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方面对此事做出回应。他们提醒代理商和消费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从来没有推出过此类低折卡,建议买卡要到服务厅或者正规的直销点。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类似低折充值卡促销诈骗的活动在网上频频出现,且手段隐蔽,利用了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业内人士提醒,网上购物、代理要谨慎,警惕陷阱。


低价诱惑


11月下旬,家住宝安的孙先生被网址为www.hy5199.cn上的网页吸引。此网址是北京新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站。网页上称公司是电信指定的独家POS运营商,能批量快捷准确制作出全国各省市移动、联通的面值为100元、50元的手机充值卡。公司还打出了“正在热销中的100元面值仅售20元,诚招代理经销商”的广告。按照代理级别的不同,分别可以享受到1.8-3折不等的优惠。如此优惠的条件让孙先生怦然心动。


孙先生决定要代理300张,按照约定孙先生应付4500元。经过一番交涉,公司方面做出“让步”,同意孙先生先付300元,电话卡随时邮寄给孙先生,但是要等钱全部汇出时才全部开通。


购卡中招


11月28日,孙先生按照对方指定要求,将300元汇入中国农业银行、卡号为“6228480010047290415”、户主为欧阳龙的账号上。11月29日早上,孙先生就收到对方称从“北京”总部寄出的300张面值为50元的电话卡。孙先生把卡打开,发现是无效卡,随即给对方打了电话。公司的姜小姐在电话里说,你把剩下的钱汇过来,我给你开通。孙先生经过再三斟酌决定给对方汇出2100元。


很快,孙先生就收到了对方的消息说卡已经开通。孙先生把对方指定的一张尾号为“3855”的卡打开,发现的确可以充值。孙先生喜出望外,立即把剩下的2100元全部汇出。


可是,孙先生很快发现,除了指定的一张有效外,其余的全部不能充值。孙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受骗者众


12月4日下午,孙先生给记者看了包装那些充值卡的盒子。盒子上写的是广东邮局,寄货的地址是深圳宝安石岩。12月4日晚,记者和孙先生一起来到石岩发货的物流公司。公司张老板称对此单有印象,对方一共发出了八九件,落款全是北京新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的陈超。


记者随后仔细审查了网页上留下的电话“15812423799”、“13710218627”、“13527892296”,查证后发现全部为广州的号码。另据孙先生透露,事后他向深圳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报案,查出公司的IP地址为“200711300076”,根本不在北京。记者查询“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企业身份信息,上面没有显示此公司的名字。记者输入欧阳龙和其农行的账号后,发现网上有10多名类似孙先生的受骗者。


业界提醒


运营商:12月5日下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方面分别就此事做出回应,说他们从来没有推出过如此低折的手机充值卡。“购买移动手机充值卡最好到沟通一百服务厅或者正规的直销点。”中国移动深圳公司有关人士表示。


充值卡代理商:“一张100元卡的利润大概在1元左右,如此低折根本是不可能的。”华强北充值卡零售商王先生表示,他听说过不少被骗的例子,多半是因为不了解市场行情又贪图便宜造成的。另外一位姓姜的代理商说,他们也经常看到很多拿着低折卡的人向他们推销,但都被他们拒绝了。


本报见习记者 王亚宁


-链接


骗术三特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数个网页打出了低折代理手机充值卡的广告。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模式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人开始习惯于网上购物、网上代理等等。与此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欺骗消费者的不法分子也日渐增多。


不仅仅是手机充值卡代理,化妆品、衣服、玩具、小礼品等等都有此类现象发生。骗人伎俩各种各样,诱人的广告、事先布置的陷阱、层层深入的圈套如此等等。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特征:


1.交易对象模糊。多以小团伙形式出现、有简单分工或者几个人轮流上阵。王先生称,打对方的手机号码,每次接的人都不一样。


2.无营业执照或者使用虚假执照。网络上经常有一些不法分子盗用并仿制别的公司的网络版营业执照和ICP证书及其他相关准入证书,以仿制公司的名义进行诈骗活动。还有一些执照模糊不清,根本无法验证。


3.无详细地址或者套用别的公司的地址。有种情况是公司地址是真的,但公司根本不存在,另外一种情况是直接冒用别的公司地址。


防骗四招式


深圳市知名b2b网站市场总监、行业资深人士刘强认为,网上购物或者代理活动,一旦出现问题,索赔往往十分困难。从多年运营网络的经验出发,刘强给出了几点防范建议:


1.不要轻易被“诱饵”打动。所谓的“超低价”网购信息,往往是不法分子诱骗消费者上钩的一个“诱饵”。


2.不要轻易相信公司的“身份”。网购要认真查询网上购物涉及的公司是否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特别要认真核实该网站是否具有通信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证书。


3.不要被对方的信息糊弄。一定要要看手机号码的归属地。在手机号码查询属地服务中,输入手机号码就可以知道卖家手机的开户地,如果和网站上经营地址不一致,就可能有诈。另外,公司都有自己的账户,当一个自称为公司的销售商要求你把货款汇入一个个人户头时,可能就是欺诈的先兆。


4.不要直接把钱汇给对方,要尽可能保留相关交易凭证。最好选择货到付款或安全的第三方支付方式。成熟的网站比如阿里巴巴、淘宝等都多采用第三方付款的。一旦发现经营者涉嫌诈骗,可凭交易凭证向公安机关举报